無論孩子兩歲還是三歲入園,抓住這四個敏感期,家長輕鬆又省心

2020-12-22 幼兒園全攻略

點擊右上角,關注「幼兒園全攻略」。跟寶寶重回幼兒園,一起健康快樂的成長!

相信每個父母在孩子兩歲多時就送進幼兒園,都有自己的苦衷!家庭原因,或工作原因。

當人們還在議論入園的最佳年齡時,她們不得不早早的把孩子交給幼兒園老師。實屬無奈之舉,父母自己也捨不得。

略略在幼兒園工作這麼多年,見過年齡最小的並能適應得很好的寶寶是不到兩歲半,剛滿兩歲四個月。這個寶寶能掌握簡單語言表達,同時能理解老師要求和指令。基本生活能力沒問題,樂於社會集體交往。讓班上老師感覺撿了個寶,都說這個寶寶太好帶了。

其實無論孩子兩歲還是三歲入園,抓住這幾個敏感期,家長輕鬆又省心。

什麼是敏感期?

敏感期是指兒童出現對某種認識或事物動作特別感興趣,並且反覆動作的時期。我們家長在入園前抓住孩子的敏感期進行教育和引導,往往就會事半功倍。

孩子0~3歲之間大大小小的敏感期有幾十上百個,通常持續時間很短,經過一段時間後就會消失。而關係到孩子入園能力的幾個敏感期,家長就一定要重視。

入園前的幾個關鍵敏感期

一、語言敏感期

出現時間:18個月到3歲

特點:18個月之前是語言儲備期(積累詞彙鍛鍊聽力)、18個月到2歲是語言理解期(理解聯繫)、2歲到3歲是語言爆發期(鸚鵡學舌詛咒結巴都是正常的不要刻意指出來)

幼兒園老師帶小班或小小班的新生,不怕寶寶什麼都不會做,就怕寶寶什麼都不會說。

語言能力是入園最重要的能力之一,要求不會很高,但基本的需求表達必須要掌握,否則老師很難幫助到幼兒。例如:「老師,我要上廁所」、「老師,他拿我東西」、「老師,我哪裡不舒服」。

建議:語言敏感期持續時間較長,對孩子影響也最為重要。很多內心不愛說話的孩子多是家長沒有抓住語言敏感期進行引導。所以考慮把孩子兩歲多就要入幼兒園的家長,在發現孩子進入語言敏感期時,就要提供給孩子充分的語言環境。

同時家裡要統一語言,儘量不要出現方言,不要使用兒化音(如喝奶奶、吃飯飯、魚擺擺等等)。杜絕給孩子看電視!看電視傷害的不只是孩子眼睛,更是孩子的語言表達和社會交往。

家長保證跟孩子的有效陪伴時間,多與孩子互動,跟孩子講話時,語言簡單清晰多重複,嘴型唇形誇張,可鍛鍊孩子的表達能力共同能力理解能力。

二、害羞敏感期

出現時間:2歲左右

特點:孩子突然就不願意理人了,也不願意打招呼,更不願意表現自己,家長越引導越牴觸。

有的家長會發現孩子從小都不認生,到了兩歲左右時,孩子突然就變害羞了膽小了,家長很是不理解。眼看就要上幼兒園了,別說見外人了,就是見經常見到的熟人,也變得不愛打招呼,一見面就躲到後面。家長也感到尷尬,就給孩子貼標籤了,孩子「害羞」、「怕生」、「膽子小」。其實這樣是不利於孩子生理和心理健康發展的!

建議:家長和老師都希望孩子大方又主動,那在孩子入幼兒園前,家裡的大人就要高度警覺及時發現孩子害羞敏感期的到來。孩子出現害羞的行為,家長尊重孩子讓孩子自己過渡,家長給孩子做好正確示範。讓孩子有模仿的榜樣,讓孩子得到認可和理解。家長這樣的行為,才能幫助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逐漸脫離母體,慢慢的孩子就不會害羞了。

三、自我意識敏感期

出現時間:1歲之後

特點:1歲萌芽,2歲到達自我意識高峰,3歲左右進入執拗期,會出現咬人打人的行為,覺得什麼都是自己的,最喜歡說「我不」。

孩子什麼年齡段最難帶?就是在自我意識敏感期達到高峰時。在這個時期的孩子有一個十分明顯的特質:凡事都要聽他的!一切都要他說了算。「我要這個,就買這個!」「我要出去玩,現在就要去!」「媽媽不準走,不能離開我!」如果這個時候家長拒絕他,他就變得會非常煩躁,就會哭鬧不止,變得「不聽話」。

建議:1.家長的心態要調整好,平常心看待孩子這一時間段的行為。

2.孩子自我意識萌芽時,也是培養孩子規則意識和規矩行為的關鍵期。

3.理性面對寶寶的攻擊行為,家長千萬不要以暴制暴。

4.儘量提供大的社交環境讓寶寶多接觸各種人,家長利用每一次機會進行正確的示範幫助寶寶構建完善的自我。

四、肛欲期

出現時間:2歲左右

特點:1.孩子故意憋大小便,不願意上廁所,常常尿褲子。

2.將大小便解在地上認真的觀察和研究。

3.頻繁上洗手間或者長時間的大便。

在幼兒園很多不願意上廁所的寶寶,一是孩子對陌生環境的不熟悉,二則是孩子在肛欲期家長在家沒有很好引導和教育。

家長擔心孩子不在幼兒園上廁所,也的確有很多寶寶才入園時天天要把便便憋回家,這對孩子健康是很不利的。那麼家長除了訓練孩子如廁之外,抓住肛欲期進行引導同樣重要。

建議:孩子出現尿褲子的行為,家長不指責嘲笑和打罵孩子,從內心上接納孩子。發現寶寶做出憋尿的表現也不要打斷他們,如果排在了褲子裡家長收拾便好,要理解並平靜面對,不要給孩子增加壓力,讓孩子順利度過肛欲期。

每到開學季,有整天哭個沒完的孩子,當然也有適應得很好的孩子。沒有分離焦慮症的孩子,絕大多數不是孩子天生如此,而是後天家長的關注和引導。

家長的教育走在了前面,孩子的成長自然水到渠成。

入園前抓住孩子這四個關鍵敏感期,哪怕你的孩子兩歲半入園,同樣能適應得很好,家長你也就輕鬆又省心。老師也會以你孩子為榜樣,何樂而不為呢!

今日話題:你有關注過孩子入園前的敏感期嗎?歡迎評論下方留言分享討論或吐槽。

原創不易,歡迎分享關注;不忘初心,感謝點讚評論。

我是略略,一名小小幼師,致力於幫助更多的寶媽們!

相關焦點

  • 家長抓住孩子關鍵時段的「敏感期」,培養「雙商高」的孩子更容易
    但根據規律,在孩子的發育過程中,會有很多神奇神秘的敏感期,不知道家長們有沒有捕捉到呢?蒙特梭利說,要尊重孩子的敏感期。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四個孩子敏感期的一些秘密,以及家長應該如何應對。普遍來說,孩子在0-12歲都屬於語言敏感期,而0-6歲是敏感期中的黃金期。進入自我語言敏感期寶寶會有哪些表現呢?1、模仿大人講話2、自言自語,愛說悄悄話當孩子咿呀學語時,每個家長都會很興奮。當聽到孩子喊出爸爸媽媽時,我欣喜若狂。這意味著嬰兒開始表達,與父母互動,進入語言敏感期。
  • 掌握幼兒敏感期的特點,輕鬆培養出聰明孩子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有一個聰明的孩子,那麼到底怎樣才能培養出聰明孩子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兒童在其心理發展過程中的某個時期,相對於其他時期更容易學習某種知識和技能,心理過程的某個方面發展最為迅速,這一時期即稱為「敏感期」。正確判斷和抓住孩子的敏感期,能幫助我們更輕鬆培養出聰明的孩子。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判斷和抓住敏感期呢?
  • 6歲前這4個敏感期,父母若能抓住,孩子上學後學習更省心
    同樣是脖子上一個腦袋瓜,為啥別人家的孩子樣樣都行呢?相信很多家長都有過這樣的困惑,這是為什麼呢?很可能是錯過了孩子的敏感期。6歲前這4個敏感期,與孩子日後學習成績有關「敏感期」這一概念是被20世紀著名的教育家,也是義大利的第一位女醫學博士瑪利亞·蒙臺梭利提出的,她創建的蒙特梭利教育法風靡西方世界。
  • 抓住孩子關鍵時段的「敏感期」,培養「雙商高」的孩子更容易
    但根據規律,在孩子的發育過程中,會有很多神奇神秘的敏感期,不知道家長們有沒有捕捉到呢?蒙特梭利說,要尊重孩子的敏感期。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四個孩子敏感期的一些秘密,以及家長應該如何應對。如果家長抓住了孩子關鍵時段的&34;,培養出&34;的孩子會更容易。
  • 6歲前,抓住這4個敏感期,幫助孩子鍛鍊數學思維,學數學,不吃力
    但並不是提前學習小學課程,而是要抓住有利的時機,捕捉敏感期,使用正確的方法,培養數學思維,才能達到輕鬆有趣又高效的效果。學習數學,主要涉及到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思維能力。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能幫助孩子輕鬆地應對數學算術,良好的空間思維能力能幫助孩子輕鬆地應對圖形、幾何問題。
  • 孩子6歲前經歷的這5個敏感期,家長及時抓住,孩子越玩越聰明
    ,在某一段時間會非常的熱愛,家長抓住這個時間,就會孩子的成長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讓孩子更聰明。根據蒙臺梭利對嬰幼兒敏感期的觀察與研究,發現在6歲前孩子會經歷這5個敏感期,家長一定要及時抓住。語言敏感期從嬰兒開始注視大人說話的嘴型,就已經開始進入了「語言敏感期」,那麼在這個語言敏感期階段,孩子接受的詞彙量多,那麼孩子的表達能力就會更好。那麼重視孩子的這一「語言敏感期」,孩子的智力、記憶力、情感以及與外界交往的能力都會得到大幅度提升。
  • 孩子3個「成長敏感期」,家長抓住了,孩子將來更出色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有很多的敏感期。敏感力產生時,孩子的內心會有一股無法遏制的動力,驅使孩子對他所感興趣的特定事物,產生嘗試或學習的狂熱,直到滿足內在需求或敏感力減弱,這股動力才會消失。蒙臺梭利稱這段時期為「敏感期」,有引起教育家則稱為學習的關鍵期或教育的關鍵期。
  • 0-6歲,孩子成長的重要階段,有這6個敏感期,家長最好別忽略了
    文 |有趣育兒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會經歷一個愛鑽牛角尖的階段,這就是孩子敏感期的表現,在0-6歲孩子發育中,有6個階段的敏感期,家長一定要注意,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這個時期。
  • 3歲寶寶認識3000字:被抓住識字敏感期的孩子,有多幸運
    5歲時,他就認識3000多漢字,300首唐詩和100首宋詞,也被他圈了起來。題中唐詩三百首,應隨機抽取十首,每聯只隨機保留三個字。按照這三個字的提示,這對聯應該完成了。3歲的神童知道3000個單詞:處於識字敏感期的孩子有多幸運有一道題目撒貝寧只提到作者的姓,他就答出來了;最後,他10道題全部答對。就連「襟、魑魅、殤、窅然「這樣的字都能認出來。
  • 孩子三歲前有2個敏感期,媽媽抓住了,孩子以後聰明智商高
    文|文兒國外的教育學者在研究實踐中發現孩子在某個階段對某些事物的感知是非比尋常,所以我們經常有聽過這樣的一句話:孩子「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句老話清楚地向我們傳達出孩子在這兩個年齡節點的進行正確教育的重要性。
  • 31 個兒童敏感期:如果家長抓好了,就能讓孩子脫胎換骨
    在這期間內,對某一種知識或技巧有著非常感覺。敏感期的出現使孩子對環境中的某個層面有強烈的興趣,幾乎掩蓋了其它層面,並且在這期間的孩子會出現大量的、有意識性的活動。在敏感期內施教,事半功倍,迅速提高孩子心智的發展!
  • 寓教於樂很重要,家長抓住「遊戲敏感期」,挖掘0-6歲孩子的潛力
    我回應道:「教育其實不用時刻緊張,寓教於樂才是王道,我們平時給予孩子一定要有遊戲時間,抓住孩子的「遊戲敏感期」,讓孩子發揮本應的潛能。」很多家長都覺得孩子就應該學習,不能有任何娛樂項目,殊不知這樣會錯過孩子的遊戲敏感期,對於孩子來說,遊戲敏感期是成長的關鍵時期。
  • 2歲孩子到了秩序敏感期,不給孩子立規矩,今後很難改正
    秩序敏感期的意思是說孩子會在某一個特定的時間段對秩序、次序、順序等等這樣的概念特別的敏感,而在這樣一個敏感期去訓練孩子的秩序感是效果最佳的,所以家長一定要牢牢的抓住這個時間段,這樣未來才不會後悔。昨天她和我說她覺得她沒有把她的孩子教好,孩子現在已經八歲了,但是對於空間的擺放順序和一些生活習慣上的時間順序沒有一點概念。孩子總是不知道要先幹什麼後幹什麼,生活上一團糟,這讓我很擔心她以後的自理能力。我告訴她:「那是因為你錯過了孩子的秩序敏感期。!」
  • 3歲神童認識3000字:被抓住識字敏感期的孩子,有多幸運!
    2017年,3歲的王恆屹參加了央視節目《了不起的孩子》,展現出驚人的天賦,識字3000多個,熟背三、四百首古詩詞,熟記世界上180多國家的國旗,千家曲庫,被稱為「神童」。那時候他收穫了一大批粉絲。今年他參加《挑戰不可能之加油中國》,又雙叒火了!
  • 《別錯過孩子英語學習敏感期》:一本書指導你抓住孩子英語敏感期
    目前中國不少鄉鎮小學還是在三年級才開設英語課,為了能夠讓孩子提早學習英語,許多家長都在想方設法把孩子往縣城或者市區的小學送,而越來越多的家長對孩子學習英語相當重視,從幼兒園起就把孩子送進了雙語幼兒園。當然,還有不少家長將孩子送往各種培訓班。
  • 孩子多大「認字」最好?不是三四歲,這個年齡段才是認字敏感期
    相信很多父母都看過這樣的報導吧,年僅15歲的少年被清華大學錄取,更讓人羨慕的就是,這些所謂的「天之驕子」,還沒有上幼兒園時,就已經認識3000個以上的字了,再看看自己的孩子都已經上了兩年幼兒園,認識的字都沒有超過300個。
  • 抓住語言敏感期,這樣教娃學英語,輕鬆養出「雙語」寶寶
    當然我這所說的英語敏感期是不存在的,但語言敏感期就是學習任何語言的好時機。對於孩子來說,別管母語還是外語,在生命之初都僅僅是語言而已。孩子的語言敏感期是什麼時候?很多家長可能會想孩子1歲半-2歲就學習英語是不是太早了一些?其實從孩子一出生就應該讓孩子做好學外語的準備了。這可不是我說的,這是來自有世界英文啟蒙聖經的《朗讀手冊》的建議。在孩子出生以後,如果想讓他學習英語,就要讓孩子聽英語的音頻,讓大量的英語音節進行輸入。
  • 7歲前,千萬別錯過孩子這31個敏感期,否則後悔一生
    很多家長一直抱怨說,我的孩子問題太多,自己感到手足無措。其實很多是候是錯過了孩子成長的關鍵期。有句古話說:「三歲看七歲,七歲定終生」,為什麼說七歲前很重要?我們細數了一下孩子成長的31個敏感期,幾乎全部是在7歲前形成的。所以不要等孩子的性格習慣已經成形了,你才來教育自己的孩子,那時候,他已經不是你的乖寶寶了。
  • 家長必讀 | 孩子6歲前一定會經歷的4個敏感期,千萬別忽視
    6歲前出現的敏感期有很多,家長要提前掌握相關知識,才能更好地應對孩子出現的各種行為。(1-4歲‍)細微事物敏感期,一般出現在1歲到4歲的孩子身上,在2歲左右尤為突出。細節敏感期,家長這樣做就對了:①不打擾孩子的觀察,這對專注力是一種破壞。
  • 孩子的N個敏感期行為,你懂幾個?
    寶寶成長的敏感期(一)0-1歲寶寶:口腔和手的敏感期出生不久持續到一歲多一點,是口腔敏感期。無論成人怎麼阻止,孩子總把手放進嘴巴,而且吃得津津有味。成人千萬不要認為不乾淨而去阻止孩子,否則會留下心理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