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Weekly|年增速近 50%,工業網際網路帶動 255 萬人就業

2020-12-14 極客公園


中國信通院發布《工業網際網路產業經濟發展報告》

在當前整體經濟形勢面臨下行風險,就業危機顯現的情況下,工業網際網路在帶動就業方面釋放出了積極信號。

中國信通院 3 月 24 日發布的《工業網際網路產業經濟發展報告》顯示,預計 2020 年,我國工業網際網路將帶動超過 255 萬個新增就業崗位。另外,2018 年、2019 年我國工業網際網路已帶動全社會新增就業崗位 135 萬個、206 萬個。

新增崗位包括工業網際網路軟體開發工程師、工業網際網路架構師、工業網際網路系統工程師、工業網關技術支持工程師等。

這些新增就業崗位一方面來自傳統工業崗位自身的迭代,另一方面則來自網際網路公司(技術產品)對傳統工業的改造,具體玩家包括雲計算廠商、傳統工業軟體廠商。

         (圖|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按照信通院的解釋,工業網際網路指的是,是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工業經濟深度融合的全新經濟生態、關鍵基礎設施和新型應用模式,通過人、機、物的全面互聯,實現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全面連接,將推動形成全新的生產製造和服務體系。

其中,工業網際網路平臺與工業軟體產業是工業網際網路核心產業的支柱,也是網際網路平臺和軟體廠商能充分參與競爭的領域,主要包括應用於工業領域或工業場景下的各類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和軟體,涵蓋研發設計、生產執行、經營管理等軟體應用,以及實現邊緣連接、生產優化、資源配置等功能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

目前,我國工業網際網路平臺與工業軟體產業存量規模由 2017 年的 1490 億元增長至 2019 年的 2486 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到 29.2%,2019 年佔工業網際網路核心產業存量規模的比重為 46.4%。

         (圖|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除了工業網際網路平臺與工業軟體產業外,工業數位化裝備、工業互聯自動化、工業網際網路網絡、工業網際網路安全也是國內工業網際網路發展向好的核心領域。

從宏觀角度來看,當前國內工業網際網路仍處於起步階段。2018 年、2019 年我國工業網際網路產業經濟增加值規模分別為 1.42 萬億元、2.13 萬億元,同比實際增長為 55.7%、47.3%,佔 GDP 比重為 1.5%、2.2%,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為 6.7%、9.9%。

根據《2018 年中國製造業痛點分析報告》數據顯示,製造業企業的數位化設備聯網率僅為 39%,MES(面向製造企業車間執行層的生產信息化管理系統)普及率只有 18.1%。

不過,工業網際網路產業的增速值得樂觀對待。預計 2020 年,我國工業網際網路產業經濟增加值規模約為 3.1 萬億元,同比實際增長約 47.9%,佔 GDP 比重為 2.9%,對 GDP 增長的貢獻將超過 11%。(來源: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支付寶自研資料庫 OceanBase 向全球開放

3 月 25 日,由支付寶自研的金融級分布式資料庫 OceanBase 正式通過阿里雲向全球開放,提供高可用、高性能、低成本的計算服務,企業可在雲上獲得「支付寶同款」的世界頂級資料庫處理能力。

OceanBase 可實現數千億條記錄、數百 TB 數據上的跨行跨表事務,其代碼完全可控,可實現城市級容災,集群中少數派故障時數據不丟,服務不停。除了性能優勢,在兼容性上,OceanBase 較傳統商業資料庫也有創新,其可高度兼容 Oracle 和 Mysql,支持一鍵快速遷移,並提供雲上的完整生態服務。解決了授權費用貴、硬體成本高、架構與運維複雜、遷移難度大等傳統資料庫難題。

目前已有約 40 萬個資料庫遷移到阿里雲上。Gartner 預計到 2023 年,75% 的資料庫將跑在雲平臺之上。(來源:福布斯中國)


華為開源全場景 AI 計算框架 MindSpore

今年華為開發者大會 2020(Cloud)上,繼發布開源的 openEuler 20.03 LTS 版本之後,3 月 28 日,華為對外開源 MindSpore,這是一個全場景 AI 計算框架,它的特性是可以顯著減少訓練時間和成本(開發態)、以較少的資源和最高能效比運行(運行態),同時適應包括端、邊緣與雲的全場景(部署態)。

根據介紹,MindSpore 框架通過協同經過處理後的、不帶有隱私信息的梯度、模型信息,而不是數據本身,以此實現在保證用戶隱私數據保護的前提下跨場景協同。除了隱私保護,MindSpore 還將模型保護內建於框架中,實現模型的安全可信。

MindSpore 通過實現 AI 算法即代碼,使開發態變得更加友好,可以顯著減少模型開發時間。以一個 NLP(自然語言處理)典型網絡為例,相比其它框架,用 MindSpore 可降低核心代碼量 20%,開發門檻大大降低,效率整體提升 50% 以上。同時,華為宣布「沃土計劃 2.0」的進一步舉措,將在 2020 年投入 2 億美元推動鯤鵬計算產業發展,並公布面向高校、初創企業、開發人員及合作夥伴的扶持細則。(來源:開源中國、極客公園)


京東數科成立產業 AI 中心

3 月 20 日消息,京東數字科技集團宣布成立產業 AI 中心。該中心集成了京東數科集團旗下 AI 實驗室、數據智能實驗室、智能風控實驗室、AI 機器人實驗室等多個科技研發機構的 AI 研發力量,致力於將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知識圖譜等前沿 AI 技術實現產業級應用,服務於工業、農業、生活服務等各行業,推動產業數位化浪潮的快速前進。(來源:界面)


微軟收購 5G 和邊緣計算公司 Affirmed Networks

3 月 27 日訊,據 TechCrunch 報導,微軟周四宣布,該公司收購了一家名為 Affirmed Networks(以下簡稱「Affirmed」)的公司,後者專門為電信運營商提供完全虛擬化的雲原生(cloud-native)網絡解決方案。

Affirmed 專注於 5G 技術和邊緣計算(edge computing)業務,對想要深入進軍電信業務的大型雲服務提供商來說是個理想的收購目標。根據企業服務資料庫公司 Crunchbase 的數據,在被微軟收購之前,Affirmed 總共籌集了 1.55 億美元資金。該公司擁有 100 多個電信企業客戶,其中包括 AT&T、Orange、沃達豐、Telus、Turkcell 和 STC 等。(來源:PingWest 品玩)


SpaceX 建造 100 萬個地面天線,為接收星鏈衛星網絡數據

3 月 21 日消息,經過數月的考慮,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 (FCC) 最終批准了 SpaceX 的申請,準許其建造多達 100 萬個地面天線,這些天線將幫助用戶與該公司的星鏈(Starlink)衛星網絡相連並接受數據,從而提供全球寬帶網際網路服務。

SpaceX CEO 馬斯克說,星鏈網絡的目標客戶是電信公司「最難接觸到的 3% 客戶」,這些客戶來自農村地區,那裡「推廣 5G 確實不太適合」。SpaceX 打算讓星鏈為任何用戶提供高速連接,延遲低於 20 毫秒。

SpaceX 的星鏈衛星在該公司位於華盛頓州雷德蒙德的工廠中製造。據報導,現在可以達到每天製造六顆的水平。到目前為止,已經有大約 360 顆星鏈衛星被送入近地軌道,預計在未來的幾個月和幾年裡,還將有數千顆衛星發射升空。有限的網絡服務最早可能在今年開始。(來源:網易科技)

Q2 DRAM 的平均售價同比將猛增 20%,SSD 將增長 10%~15%

3 月 26 日,據云頭條報導,知名的半導體行業市場調研公司 DRAMeXchange 表示,由於新冠病毒引發在家辦公熱潮,因而加大市場對用於遠程辦公的雲服務的需求,第二季度伺服器 DRAM 的平均售價將比上個季度猛增 20%,第二季度 SSD 的價格將比上個季度增長 10%~15%。

美國聯合企業防禦基礎設施(JEDI)合同和遠程辦公服務需求共同推動了 DRAM 需求上漲。現在伺服器 DRAM 的供應吃緊,供應商和客戶兩邊的庫存數量都很少。市場對遠程辦公和雲服務的旺盛需求也帶動了對企業固態硬碟(SSD)的需求,讓 NAND 供應商不知所措。

預計 NAND 短缺現象會持續到第二季度,平均售價將比上個季度增長 10%~15%。(來源:雲頭條)


金蝶財報:2019 年雲業務虧損 1.7 億,傳統 ERP 業務增長停滯

3 月 28 日,據 2019 年業績簡報,金蝶國際(0268.HK)全年總收入 33.3 億元,同比增長 18.4%。歸母淨利潤 3.7 億元,同比下降 9.6%。淨利潤自 2016 年來連續增長 3 年後,首次出現了下滑。金蝶的收入增長來自於轉型的雲業務,但云業務目前仍處於持續虧損狀態,在短期內會影響公司整體利潤情況。

金蝶國際的收入由兩部分構成:一是傳統的企業資源管理(ERP)業務,二是 2015 年開始全面擴張的雲服務業務。2019 年,管理軟體業務收入 20.1 億元,僅比去年增長 2.7%;雲服務業務收入 13.1 億元,同比增長了 54.7%。

2016-2019 年金蝶收入結構變化如下:



金蝶 CEO 徐少春定下的目標是,2020 年雲業務佔總營收比重達到 60%。徐少春表示,未來金蝶將營收結構反轉過來,讓雲服務成為公司主要收入來源。由此可以看出,金蝶的決心是實現從傳統企業管理軟體到雲服務的轉型,成為一家真正的雲計算公司。(來源:節點財經)        

抗疫:IBM 超級計算機篩選出 77 種抗病毒化合物

3 月 23 日,據 Venture beat 報導,IBM 加入了由美國政府主導成立的 COVID-19 高性能計算聯盟(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HPC),幫助研究人員部署預測模型,分析新冠疫情的發展過程,加速推進病毒治療進程。


BM 研究總監 Dario Gil 在博客中表示,在流行病學、生物信息學和分子建模的實驗中需要大量計算,如果手動進行,實驗需要數年才能完成;如果在速度較慢的傳統計算平臺上操作也需要數月的時間,而超級計算機高性能的計算系統能夠快速解決這一計算問題。據悉,IBM 此次參與 COVID-19 研究的是 Summit 超級計算機,是目前世界上最強大的超級計算機。它由 4608 臺計算伺服器組成,每個伺服器包含 2 個 22 核 Power9 處理器,6 個 Nvidia Volta V100 GPU。另外,Summit 還擁有超過 10PB 的存儲器,其計算能力最高可達 200PFlops。(來源:雷鋒網)


責任編輯:靖宇

頭圖來源:視覺中國


相關焦點

  • 居全國前10 阿里電商業務直接帶動河南近40萬人就業
    映象網訊(記者 王韶卿)河南話聲音模特、網際網路營銷師(帶貨主播)、殘疾人云客服……7月16日,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發布《阿里巴巴全生態就業體系與就業質量研究報告》。《報告》測算,僅通過淘系平臺,河南就有39.2萬人直接就業,位居全國前10。
  • 微信2019年帶動就業2963萬個,教育培訓行業排名第二
    圖源:圖蟲創意芥末堆5月14日訊,今日,微信聯合中國信通院發布了《2019-2020微信就業影響力報告》(下稱「報告」),報告顯示,2019年,微信帶動就業2963萬個,同比增長16%。其中,直接就業機會達2601萬個,小程序則是微信帶動就業的核心引擎,帶動就業536萬,同比增長195%。
  • 解讀《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和就業白皮書(2018年)》
    數字經濟帶動的就業包括直接貢獻和間接貢獻兩部分,直接貢獻部分是信息通信產業帶動的就業,間接貢獻部分是數字經濟融合應用帶動的就業。信息通信產業帶動的就業包括電子信息製造業、電信業、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網際網路行業從業人數,採用的是統計方法,數據來源於《中國勞動統計年鑑》、《中國人口和就業統計年鑑》中的相關統計數據。數字經濟融合部分帶動就業是傳統行業中從事數位化轉型相關工作的從業人員。
  • 央視《新聞聯播》聚焦青島:工業網際網路加速中國新型工業化進程
    在工業大腦的指揮下,2020年賽輪的利潤一下增長了23%。目前,工業網際網路網絡已覆蓋全國300個城市、連接18萬家工業企業,覆蓋裝備製造、航空航天等30多個國民經濟重點行業,加速著各行業的創新變革。   國家政策不斷加碼的同時,各地也在出臺措施助推企業進行工業網際網路改造。在山東青島,政府推出了一個為企業進行工業網際網路賦能改造的服務平臺,企業發布需求,政府來解決難題。
  • 2018年就業形勢分析與2019年展望
    據在東部某省的調查顯示,當地企業給一線工人的小時工資已由2017年的17元左右上漲至2018年的25元左右,漲幅高達50%,並且往往還面臨著新員工培訓合格上崗沒多久就離職,又要重新招工培訓的窘境。由於經濟增長與就業密切相關,經濟增速的放緩勢必將對就業造成不小的壓力。3.產業轉型與淘汰落後產能繼續深入推進在未來較長一段時期內,我國都要面臨產業轉型升級與淘汰落後產能問題,傳統的製造業、工業部門將逐漸衰落,取而代之的是新興的生產性和生活性服務業。
  • 前瞻經濟學人:2021年工業網際網路行業產業鏈全景圖
    2019年1月18日,工信部已印發《工業網際網路網絡建設及推廣指南》;同年3月,「工業網際網路」成為「熱詞」並寫入《2019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測算數據顯示,2018年、2019年我國工業網際網路融合帶動的經濟影響規模分別為9808億元、1.60萬億元,比上年分別增長95.7%、62.7%,佔GDP比重分別為1.1%、1.6%。預計2020年,我國工業網際網路融合帶動的經濟影響規模約為2.49萬億元,同比增長55.8%。2017-2020年期間,工業網際網路融合帶動的經濟影響規模增長了接近4倍,年複合增長率達70.5%。
  • 工業網際網路行業產業鏈全景圖
    測算數據顯示,2018年、2019年我國工業網際網路融合帶動的經濟影響規模分別為9808億元、1.60萬億元,比上年分別增長95.7%、62.7%,佔GDP比重分別為1.1%、1.6%。預計2020年,我國工業網際網路融合帶動的經濟影響規模約為2.49萬億元,同比增長55.8%。2017-2020年期間,工業網際網路融合帶動的經濟影響規模增長了接近4倍,年複合增長率達70.5%。
  • 人社部:2016年登記的大學生創業人數達61.5萬人
    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多措並舉,細化實化政策措施,有效發揮了就業創業政策的效力。就業規模持續擴大。在經濟增速換擋、勞動年齡人口總量依然龐大的大背景下,全國就業人員總量保持平穩增長。城鎮就業人員從2012年末的3.71億人增加到2016年末的4.14億人,年均增加1082萬人。5年間,城鎮新增就業人數年均超過1300萬人,累計新增就業超過6500萬人。
  • 新增就業人數近45萬,青島提前三個月完成就業目標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高雅潔2020年1—11月,青島市城鎮新增就業呈「V」型走勢,新增就業44.55萬人,同比增長18.86%;期末城鎮登記失業率3.02%,控制在較低水平。民營經濟吸納就業近37萬人創歷史新高。
  • 預計2020年我國工業網際網路產業經濟規模將達3.1萬億元
    「消費網際網路中,疫情加速了中國的數位化進程,老百姓線下消費習慣發生了改變,例如在線生鮮購物、直播帶貨、在線教育、在線醫療。」清科資本執行董事李梅表示,一些生鮮購物平臺的網上訂單數量是去年同期的3-4倍;全國近200家公立醫療機構及近100家企業網際網路醫院針對疫情提供在線義診。各行業的線下生意向線上轉移滲透,這個影響是長遠的。
  • 預計2020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到2.19萬億元
    工業網際網路加快發展,國家頂級節點建成投運,全國域名F根鏡像節點、國家「星火·鏈網」區塊鏈超級節點相繼落戶,頂級節點功能日臻完善,接入二級節點16個,累計解析量3700餘萬次。宗申忽米網、航天雲網工業大數據等10大重點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加速發展,帶動集聚工業網際網路相關企業350家,服務企業「上雲」5.5萬餘戶。
  • 增速轉正!前11月規上工業增加值增0.7%
    動力更強:外貿回暖帶動工業增速轉正外貿快速升溫,成為11月廣東經濟突出特點:11月,廣東進出口總額增速由10月下降2.1%轉為增長4.3%。其中出口增長10.7%,增幅提高10.4個百分點。在此帶動下,11月,廣東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3%,為今年以來最高當月增速,增幅比10月提高2.2個百分點。從具體行業看,汽車、石化、基建、房地產等相關行業較快增長,共同帶動整體工業的恢復。
  • 2016年青島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近三千億
    全年青島生產性服務業實現增加值2914.17億元,同比增長11.2%,增速分別高出服務業增加值和地區生產總值2.0和3.3個百分點。    與2012年相比,青島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五年間增加1.5倍,年均增長10.5%,增速高於地區生產總值2.3個百分點。
  • 用工業網際網路賦能青島特色產業集群!2020年第三季民營經濟創意會...
    12月23日,青島市民營經濟發展局聯合西海岸新區管委共同舉辦了「工業網際網路賦能升級特色產業集群」2020年第三季民營經濟創意會,圍繞我市工業網際網路發展規劃,加快賦能升級紡機特色產業集群,進而幫助我市民營企業乘勢而上做大做強。
  • 暗戰工業網際網路「第一城」
    《工業網際網路產業經濟發展報告(2020年)》顯示,2020年,中國工業網際網路產業經濟規模將達3.1萬億元,佔GDP比重為2.9%,可帶動約255萬個新增就業崗位,工業網際網路將成為國民經濟中增長最為活躍的領域之一。從我國的經濟發展情況來看,很多地市都有著工業網際網路的巨大發展潛力,不少地市也為了搶佔工業網際網路高地而展開了「暗戰」。
  • 躋身工業網際網路第一梯隊 藍卓榮登工業網際網路50佳榜單
    10月14日,由工信部《通信產業報》主辦的第十四屆中國通信產業榜正式發布,2019-2020年度中國工業網際網路50佳也同期出爐。歷經評審組和專家委員數月的準備和評審,由藍卓自主研發的我國首個具備自主智慧財產權的「supOS工業作業系統」榮登工業網際網路50佳榜單,位列總榜單第14位。
  • 人社部:2019年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352萬人
    原標題:人社部:2019年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352萬人 摘要 【人社部:2019年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352萬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新聞發言人盧愛紅1月14日在人社部
  • 1個點對應200萬人就業
    1個點對應200萬人就業 原標題:   6.5%左右的增速,與民生就業息息相關。「經濟增速的底線,就是為了保就業,只要就業上不出問題,經濟增長速度略高一點、略低一點,都是可以接受的。按目前的彈性係數,GDP增長一個百分點可帶動190萬到200萬人的就業,6.5%左右的GDP增速,就能實現1100萬人以上的年度就業目標。」 黃守宏說。  6.5%左右的增速,又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銜接。
  • 2019年湖南gdp增速多少? 居民人均消費支出過2萬元
    湖南工業連續4個月增速保持8%以上  經初步核算,2019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39752.12億元,同比增長7.6%。其中,第一產業3646.95億元,增長3.2%;第二產業14946.98億元,增長7.8%;第三產業21158.19億元,增長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