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力! 2016年青島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近三千億

2020-12-17 青島新聞網

2012年相比,青島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五年間增加1.5倍

    青島新聞網2月21日訊(記者 任俊峰)2月21日,青島新聞網記者從青島市統計局獲悉,2016年,全市生產性服務業繼續保持平穩向好發展,對宏觀經濟增長貢獻率進一步加大,比重穩步提升,已成為青島經濟轉型的「中場發動機」。全年青島生產性服務業實現增加值2914.17億元,同比增長11.2%,增速分別高出服務業增加值和地區生產總值2.0和3.3個百分點。

    與2012年相比,青島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五年間增加1.5倍,年均增長10.5%,增速高於地區生產總值2.3個百分點。產業經濟分別對全市服務業增加值和地區生產總值貢獻率為50.5%和35.5%,拉動服務業增加值和地區生產總值增長4.8和3.3個百分點。生產性服務業逐漸成為青島服務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對宏觀經濟發展貢獻率持續加大。

2016年青島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達到2914.17億元

    金融業年均增速達到14.3%

    從生產性服務業內部行業看,批發業、交通運輸倉儲郵政業、金融業等行業位居產業經濟前三位。2016年,這三個行業增加值合計佔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總量達72.8%。

    其中,金融業在生產性服務業中發展較快,2012年至2016年該行業增加值年均增速達到14.3%,高於生產性服務業年均增速3.8個百分點。從貢獻率看,金融業、批發業、交通運輸倉儲郵政業對經濟拉動作用較強,2016年上述三個行業對生產性服務業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28.9%、21.5%和17.9%。

    全年吸納就業67.2萬人

    從產業吸納就業能力看,生產性服務業在穩定全市就業支撐方面貢獻依然突出。

    2016年,全市城鎮新增就業達68萬人,同比增長2.7%,其中服務業新增就業42.5萬人,同比增長5%。生產性服務業在全市就業「成績單」總分高的形勢下,繼續保持單項走強的態勢,全年吸納社會從業人員67.2萬人,同比增長6.0%,增速分別高出城鎮新增就業和服務業新增就業3.3和1.0個百分點,佔到全市服務業從業人員的50.9%,比上年提高1.6個百分點。

2012-2016年青島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佔比呈現明顯提升趨勢

    產業關聯日益緊密

    隨著全市「主輔業分離」工作的全面推進,生產性服務業與製造業互動發展日益緊密,研發設計、專業技術服務、科技孵化、大數據服務等產業發展勢頭良好,企業經營富有活力,市場需求異常活躍。

    2016年,與製造業緊密聯繫的生產性租賃服務、生產性支持服務行業繼續保持新優勢,規模以上企業營業收入分別同比增長35%和13.9%,高出服務業平均水平24.6和3.4個百分點。企業利潤總額分別同比增長32.5%和56.3%,高出服務業平均水平21.1和44.9個百分點。研發設計與其他服務業營業利潤同比增長23.6%,連續4個季度增速在20%以上。服務於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信息服務業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勢頭,網際網路和相關服務業、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分別同比增長28.4%和27.3%,高出服務業平均水平17.9和16.8個百分點。71家青島電子商務交易平臺實現交易額5887.36億元,同比增長55.4%,交易額居全省首位,電商會員覆蓋國內30個省、市地區和境外。

    四大行業蓄勢待發

    2016年,全市用於生產性服務業投資額1327.07億元,同比增長33.8%,增速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高出20.1個百分點,佔全市服務業投資35.3%,比上年提高4.2個百分點。其中,在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金融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等高附加值行業投資份額在逐年遞增,四個行業的投資額佔全市生產性服務業投資額44.0%,比上年提高9個百分點。

    與2012年相比,五年間全市生產性服務業投資佔服務業投資比重提升了14.8個百分點,高附加值行業投資份額提高了11個百分點,產業投資力度逐年增強。

    供給能力不斷增強

    2016年,全市生產性服務行業發展模式不斷創新、亮點工程不斷湧現,企業服務供給日益高端化、專業化。青島全球財富中心、金家嶺金融新區相繼引入全球多家名企總部,全省首個基金中心—PE中心正式入駐,以財富管理為特色的區域性金融中心聚集效應逐漸顯現。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餘額比年初分別淨增1518和1378億元。

    全市「十個千萬平米」工程產業園區入駐規模以上新企業327家,年營業收入過億元企業60家、收入在1-10億元的企業有52家、收入在10-50億元的企業有6家、收入在50-100億元的企業有2家。中央商務區在「第二屆中國樓宇經濟圓桌峰會」中被評為「中國十大活力商務區」。

    名詞解釋>>>>生產性服務業

    生產性服務業是以保持工業生產過程連續性、促進工業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提高生產效率為目的的服務行業,脫胎於製造業內部的生產服務部門,並逐漸發展成為一門新興產業。它貫穿於製造業上中下遊諸多環節,並引入日益專業化的人力資本和知識資本,因而構成了二、三產業加速融合的關鍵。

    國家統計局對生產性服務業的分類範圍包括,為生產活動提供的研發設計與其他技術服務、貨物運輸倉儲和郵政快遞服務、信息服務、金融服務、節能與環保服務、生產性租賃服務、商務服務、人力資源管理與培訓服務、批發經紀代理服務、生產性支持服務。

提示:支持← →箭頭翻頁

相關焦點

  • 浙江培育發展新動能——生產性服務業「提質」
    這段時間,生產性服務業再度成為熱詞——不久前,《浙江生產性服務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 (2019-2022年)》(以下簡稱《計劃》)出爐,《計劃》稱,將著力做大生產性服務業規模、優化結構,到2022年,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達到23500億元,年均增速7.2%左右,佔服務業增加值比重超過63%。
  • 十四五:發展壯大生產性服務業對重慶的戰略意義
    我市尚未像廣東、江蘇等東部省市發布專門的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等統計數據。本文結合《重慶統計年鑑2019》及《2019年重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以批發和零售、交通運輸及倉儲和郵政業、金融業這三大塊為例,對生產性服務業相關領域的增加值做一管窺,但這三大行業的增加值中涉及到生活服務的部分無法剔除,所以僅能作適度參考。
  • 依託產業基礎 突出優勢行業 鹽城市力促生產性服務業集聚發展
    2016年,全市完成服務業增加值1992.2億元,是2012年的1.7倍,佔GDP比重由2012年的38.2%上升到2015年的43.5%,年均提高1.3個百分點;2016年,全市完成服務業投資1542.5億元,是2012年的2.3倍,年均增長22.8%;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30.9億元,是2012年的1.6倍。
  • 生產性服務業是我國經濟發展方向
    在國民生產總值6.7%的增長率中,第二產業增長6.1%,第三產業增長7.6%,服務業增加值佔國民生產總值比重52.8%,比上年同期增長1.6%。顯然,產業結構調整已有了顯著成效。   今年前三季經濟數據表明,服務業已成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火車頭。
  • 兩大方案促生產性服務業搶佔制高點
    其中金融業、營利性服務業增加值增速居前兩位,分別增長16.2%和13.2%,高出全部服務業增速6.8個和3.8個百分點。從營業收入看,保險業、商務服務業、郵政業、軟體業等生產性服務業實現兩位數以上較快增長,增速分別達到45.7%、22.7%、20.5%和18.1%。生產性服務業對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早有定論。
  • 全面打響「成都服務」品牌 成都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總規亮相
    提出將通過構建生產性服務業經濟體系、空間體系和供應鏈網絡體系三大體系,全面打響「成都服務」品牌,主動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到2025年,全市生產性服務業規模達到8800億元,佔服務業比重達到25%,佔GDP比重達到35%。建成5個千億級生產性服務業功能區、30個百億級產業社區和50個十億級專業樓宇。
  • 評論:化解阻礙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四大難題
    統計顯示,1979年至2012年,中國第三產業增加值年均實際增長10.8%,高出同期GDP增速1個百分點。2013年我國第三產業總量和GDP佔比均超過第二產業。這也意味著,我國經濟正從「生產時代」步入「服務時代」,一場深刻的「服務革命」已經到來。當前阻礙我國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主要難點和障礙有四個方面。
  • 農業部:加快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
    9月19日,農業部新聞辦就《關於加快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農業部農村經濟體制與經營管理司司長張紅宇介紹了農業生產性服務業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國家發展改革委農經司副巡視員許正斌共同出席發布會。
  • 現代服務業和生產性服務業的區別在哪裡?
    在這類服務業中,人是被服務的對象。但是,人類的生產活動也是可以被服務的。所以,服務業可以被分為兩類,一類是我們常常接觸到的生活性服務業,另一類服務業離我們的生活稍微遠一些,是生產性服務業。生產性服務業不是直接服務於老百姓,卻與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  生產性服務業指為保持工業生產過程的連續性、促進工業技術進步、產業升級和提高生產效率提供保障的服務行業。
  • 衝擊「中國製造業第一市」,蘇州為何高規格布局生產性服務業
    在藍紹敏看來,蘇州碼子就是蘇州古代生產性服務業的雛形。他認為,這告訴了人們一個道理,那就是生產性服務業誕生於製造業、服務於製造業,「離生產最近的地方」往往能夠催生發達的生產性服務業。「蘇州製造業全國前三,將來要做中國第一,蘇州就是離生產最近的地方,生產性服務業是一個最好的風口。」藍紹敏說。他舉了幾個例子。1989年,柯達公司把IT部門賣給了IBM,開創了巨型公司IT部門外包的先河。
  • 昆明市五華區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
    原標題:五華區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 新拾翠計劃月底試運營         《五華區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明確,每年整合生產性服務業發展載體不少於10萬平方米,通過「築巢引鳳」,並配套相應扶持,實現全區生產性服務業快速發展和經濟轉型升級。
  • 生產性服務業分類(2015)
    1125   其他科技推廣和應用服務業  1328
  • 電解質丨青島取經上海,這次為何瞄準了現代服務業?
    伴隨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不斷湧現,在重塑城市服務業形態與氣質的同時,也為青島取經上海、角逐現代服務業創造了良好的發展條件。借勢「學習深圳、取經上海」的頂層設計,發力現代服務業,可謂恰逢其時。
  • 發展先進生產性服務業 成都未來怎麼幹
    生產性服務業是世界城市搶佔產業競爭制高點、提升城市能級位勢、構建國際供應鏈體系的關鍵產業。在11月20日舉行的成都市先進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大會上,《成都市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總體規劃》(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規劃》)首次亮相。結合成都城市長遠發展目標,《規劃》提出近中遠三個階段目標。
  • 德勤:服務業增加值佔世界GDP比重達68.9% 在數位化經濟時代仍舉足...
    服務業在產出、增加值和就業方面佔主導地位過去20年,隨著服務業對GDP的平均貢獻和增加值的提高,服務業增長與整體經濟增長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加緊密。2015年,服務業增加值佔高收入國家GDP的74%,高於1997年的69%。美國服務業增加值對GDP的貢獻高於其他高收入國家。
  • 關於印發《生產性服務業統計分類(2019)》的通知
    國家統計局關於印發《生產性服務業統計分類(2019)》的通知本次修訂延續了2015版的分類原則、方法和框架,根據新舊國民經濟行業的對應關係,進行結構調整和行業編碼的對應轉換,並充分考慮與生活性服務業統計分類標準的銜接性,對部分內容進行了修訂,形成《生產性服務業統計分類(2019)》。
  • 嘉興繪就現代服務業發展「路線圖」 五大工程馬力全開
    服務業是引領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載體、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近日,嘉興市出臺《嘉興市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行動計劃(2016~2020年)》,從發展目標、重點領域、主要任務、保障措施等方面為「十三五」期間嘉興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指明了方向。
  • 上海退出低端製造業打造生產性服務業
    日前,上海在閘北區正式啟動中心城區內最大的生產性服務業集聚區建設。     此舉表明,上海開始放棄對低端製造業的爭奪,改而向高端生產、服務業融合領域進軍,並為長三角世界級製造基地提供服務支撐。     所謂生產性服務業,是指生產上下遊活動的延伸,包括專業服務、信息和中介服務、金融保險服務以及與貿易相關的服務。     閘北區是上海傳統的工業區。
  • 2016年上海市體育產業規模及增加值數據出爐 總產出達千億元
    2016年上海市體育產業規模及增加值數據出爐  據上海市體育局官網微信,上海市體育局、上海市統計局聯合發布2016年上海市體育產業規模及增加值數據的公告。  經統計核算,2016年上海市體育產業總產出(總規模)為1045.87億元,增加值為421.27億元,佔當年全市GDP比重1.5%。
  • 學習德國工業4.0版,國務院細分生產性服務業重點領域
    關於《指導意見》出爐的背景,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副司長夏農8月6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說,「從全球看,近年來發達國家服務業增加值佔比普遍超過70%,生產性服務業增速高於服務業平均增速,發達國家依靠研發設計、商務服務、市場營銷等生產性服務業領域的領先優勢,主導著全球生產網絡和產品價值鏈,獲取了巨大的超額經濟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