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吃火鍋,粉條是首選,這3種千萬別買,商戶說:自己都不吃
粉條是很多人冬天吃火鍋的首選配菜,在大冬天的餐桌上,煮著一鍋熱氣騰騰的火鍋,就這火鍋湯,將各式各樣的配菜下到湯裡,趁著熱乎吃下去,別提多帶勁了!而在花樣繁多的配菜中,粉條粉絲一直是很多人的最愛,甚至是雷打不動的首選。畢竟在中國,製作粉條也是有很悠久的歷史了。
在中國的南方地區,叫粉絲的比較多;而北方地區,則多稱之為粉條,比如東北名菜:豬肉燉粉條。製作粉條的原材料有很多種,比如紅薯、土豆、蠶豆、芋頭、綠豆、玉米、高粱等等,不同的食材原料做的粉條,價格也不同。我老家一般配火鍋吃的粉條都是用紅薯作為原材料的,當然,也可以做成粉皮的。記得小時候吃的粉條,很多都是外婆家做的,現在回想起來,都覺得那種粉條特別的美味。
但是現在很少能看到小時候那種自己家裡做的粉條了,雖然現在菜市場售賣的粉條包裝都很漂亮,但是煮出來之後的口感,卻總是比不上小時候的粉條,為什麼會這樣呢?我覺得可能是小時候做的粉條食材原料都是自家的土特產,絕對的真材實料,製作過程也沒有任何的化學添加物,完完全全純天然、純手工的東西。而現在市場上售賣的粉條很多可能是機器製作出來的,原材料也不會那麼的地道,所以影響了口感!那到底該怎麼挑選好的粉條呢?
首先看顏色,色澤不對的粉條不買。不同的原材料製作出來的粉條顏色不盡相同,比如蠶豆粉條和綠豆粉條都是外表潔白光滑油潤,但是綠豆粉則更為細糯有韌性;而玉米粉條、高粱粉條則色澤淡黃;土豆粉條色澤白且透明;紅薯粉條則白色透明中又略微帶黃。而那種顏色特別白、特別亮、或者為烏色的粉條就儘量不要買了,質量肯定不好!當然,不含明礬的最好了!
其次看手感,很難折斷的粉條不買。不管是那種原材料做成的粉條,其最主要的結構成分其實是澱粉,在曬乾處理活動好的粉條,應該是很容易折斷的。如果碰到那種很難折斷的粉條,怕多半是在製作過程中參雜了其它的食用膠或者明膠等等物質的,所以碰到這種粉條,就儘量不要買了!
第三聞味道,火機燒過後不香的不買。用打火機直接燒一小節粉條,如果是燒焦的味道而不是特有的香味,而且燒過後的粉條變成灰色或者黑色的,那這種粉條多半是參雜了其它物質的,儘量不要買。真正的好粉條燒過後多半是呈白色的。還有就是有些商家會用木薯澱粉和玉米澱粉混合製作粉條,這樣來降低成本,並用來冒充紅薯粉,因為紅薯粉的口感好,但是這樣的混合粉其實並不耐煮,很容易斷!
最後看價格,特別便宜的粉條最好不買。因為任何原食材、原材料等等都是有一定的市場價格的。比如紅薯粉,目前市場上的行情價,大致都是6-8元一斤,但是正宗農家自己手工做的,最少都要賣到12元一斤左右。
謝謝您的閱讀!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敬請聯繫刪除為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