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是廣州市初三高三學子返校的第一天。除了開學前的核酸檢測,開學後的防疫措施,學校周邊的食品安全監管同樣備受關注。日前,廣州市教育局透露,下一步將整理彙編《廣州市兒童青少年膳食健康手冊》,從常見飲食行為誤區、合理選擇零食等方面提供詳細、有針對性的指導,幫助學生從小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4月28日《信息時報》)
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不少學校的學生開始陸續返校複課,這是社會秩序恢復的重要標誌,但是,學校復學比企業復工復產更為複雜,面臨的疫情防控形勢也更為嚴峻,因為學校是人員集聚場所,境外輸入的風險、無症狀感染者的出現,都給學校復學複課提出更高要求,學校領導和教師為了學生的健康成長,真的是操碎了心,他們一邊要抓疫情防控工作,一邊要抓教育教學工作,還要關注學生的膳食健康,幫助他們從小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彰顯的是教育工作者對學生全面發展高度負責的敬業精神。可以說,「膳食健康手冊」是促進學生成長的好教材。
現在的中小學生雖然吃喝不愁,但亂吃亂喝卻讓家長和老師犯愁。因為路邊店還有學校小賣部售賣的薯片、辣條等零食,高糖高鹽高油,並含有大量的甜味劑、防腐劑等,這些食品對孩子的身體健康造成很大危害。而正處於成長期的中小學生新陳代謝旺盛,需要各種營養成分,如不注意日常飲食安全就可能對身體造成不可逆的傷害。有了膳食健康手冊,學生就知道哪些食品是健康的,哪些食品是不健康的,在購買時就會多加注意,讓學生樹立了正確的飲食消費觀。膳食健康手冊,是學生健康飲食的好參謀。
毋庸諱言,現在好多家長都覺得再苦不能苦孩子,孩子出門都要帶上一定數量的零花錢,至於這些零花錢花在什麼地方,家長一般並不關心。不少家長甚至認為,偶爾吃點零食也不會對孩子產生多大影響。廣州市教育局整理彙編的膳食健康手冊,可以幫助家長提高健康意識,更有針對性地對孩子進行健康飲食指導,在平時的家庭一日三餐上注意葷素單配、粗細搭配,讓孩子吃得更健康,並限制孩子零食攝入量,膳食健康手冊,是家長指導孩子的好幫手。
當然,要保證學生的膳食健康,光靠一本膳食健康手冊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多措並舉,多方發力:市場監管部門對食品加工、運輸、銷售過程要進行全程監管;公安部門要加大對涉及食品安全的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學校教師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要增加有關膳食安全知識教育內容;更重要的是家長要加強對孩子進行健康飲食指導,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自覺遠離垃圾食品。
【來源:紅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