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北京商報 作者:濮振宇 網編:產經中心 2020-12-16
編者按:30個垂直產業,各自用「10件大事」講述自己的故事,凝練成300個跌宕起伏的瞬間,記錄新舊產業的變革與資本市場的選擇,記錄行業的悲喜交集、絕地逢生、柳暗花明。這是中國產業生命力的真實寫照,見證了中國經濟在大考之下,每一次細微的驚人一躍。
1、吉利汽車與沃爾沃籌劃重組
2月10日,沃爾沃汽車發布公告稱,正籌劃與吉利汽車進行業務重組,重組後的資產將納入吉利汽車中國香港上市公司,並將考慮未來在瑞典上市。根據公告,沃爾沃汽車集團現任總裁、CEO漢肯·薩繆爾森將協調雙方組成的聯合工作組對合併交易進行評估,整合後的新集團將保持沃爾沃汽車、吉利汽車、領克和極星等品牌的獨立。
2、2月國內乘用車銷量創歷史新低
3月5日,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發布數據顯示,受春節假期延長和突發疫情影響,2月全國乘用車銷量同比跌幅80%,這也是中國汽車市場有統計以來的單月最大跌幅。其中,轎車銷量為12.5萬輛,同比下降78.4%,環比下降84.8%;SUV銷量為10.9萬輛,同比降78.4%,環比降86.3%;MPV銷量為1.8萬輛,同比下降80.2%,環比下滑82.1%。
3、國家發改委等23部門鼓勵增加汽車號牌限額
3月13日,國家發改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公安部、財政部等23個部門聯合發布《關於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第四部分第十三條提出,要促進汽車限購向引導使用政策轉變,並鼓勵汽車限購地區適當增加號牌限額。
4、雷諾集團轉讓所持東風雷諾全部股權
4月14日,東風汽車集團發布公告稱,鑑於國內汽車市場下滑及東風雷諾經營狀況,股東雙方擬對東風雷諾進行重組。經本公司和雷諾雙方友好協商,籤署不具有約束力的備忘錄,達成初步意向,雷諾擬將其持有的東風雷諾50%股權轉讓給本公司,東風雷諾停止雷諾品牌相關業務活動。
5、2021-2022年免徵新能源汽車購置稅政策落地
4月22日,財政部、稅務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三部委聯合發布《關於新能源汽車免徵車輛購置稅有關政策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為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促進汽車消費,自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對購置的新能源汽車免徵車輛購置稅。免徵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是指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汽車、燃料電池汽車。
6、新能源汽車補貼新政發布
4月23日,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和發展改革委聯合發布《關於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其中明確指出,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實施期限延長至2022年底,平緩補貼退坡力度和節奏,原則上2020-2022年補貼標準分別在上一年基礎上退坡10%、20%、30%。與此同時,新能源乘用車補貼前售價須在30萬元以下(含30萬元)。新政過渡期為2020年4月23日至2020年7月22日。
7、國六排放標準延期至2021年全面執行
4月2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等11部門聯合發布《關於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若干措施的通知》指出,總質量不超過3.5噸的輕型汽車國六排放標準顆粒物數量限值生產過渡期截止時間調整至2021年1月1日前;國五車輛可在未實施國六標準的地區銷售和登記。此外,《通知》對完善新能源汽車購置相關財稅支持政策、加快淘汰報廢老舊柴油貨車、暢通二手車流通交易、用好汽車消費金融等方面也提出相應意見。
8、大眾汽車投資10億歐元參與江淮控股混改
5月29日,大眾中國發布聲明稱,大眾汽車將投資10億歐元(約合79.29億元人民幣),獲得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淮汽車」)母公司——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淮控股」)50%股份,同時增持電動汽車合資企業江淮大眾股份至75%,獲得合資公司管理權。由此,首個外資車企參與國有車企混改的案例正式出爐。
9、工信部等3部門啟動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
7月15日,工信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發布關於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的通知稱,為促進農村地區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引導農村居民出行方式升級,助力美麗鄉村建設和鄉村振興戰略,三部門決定聯合組織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本次下鄉,安排1場啟動活動(山東省青島市,時間擬於7月下旬)、4場專場活動(分別位於海南省海口市、雲南省昆明市、四川省成都市、山西省太原市,時間從8月下旬至9月下旬)、系列企業活動。
10、《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發布
11月2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根據《規劃》,到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力明顯增強,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高度自動駕駛汽車實現限定區域和特定場景商業化應用,充換電服務便利性顯著提高。力爭經過15年的持續努力,純電動汽車成為新銷售車輛的主流,公共領域用車全面電動化。北京商報記者 濮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