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300個瞬間看2020】汽車:利好政策頻出 車企提速轉型 中國車市...

2020-12-20 北京商報

【從300個瞬間看2020】汽車:利好政策頻出 車企提速轉型 中國車市「軟著陸」

出處:北京商報 作者:濮振宇 網編:產經中心 2020-12-16

編者按:30個垂直產業,各自用「10件大事」講述自己的故事,凝練成300個跌宕起伏的瞬間,記錄新舊產業的變革與資本市場的選擇,記錄行業的悲喜交集、絕地逢生、柳暗花明。這是中國產業生命力的真實寫照,見證了中國經濟在大考之下,每一次細微的驚人一躍。

1、吉利汽車與沃爾沃籌劃重組

2月10日,沃爾沃汽車發布公告稱,正籌劃與吉利汽車進行業務重組,重組後的資產將納入吉利汽車中國香港上市公司,並將考慮未來在瑞典上市。根據公告,沃爾沃汽車集團現任總裁、CEO漢肯·薩繆爾森將協調雙方組成的聯合工作組對合併交易進行評估,整合後的新集團將保持沃爾沃汽車、吉利汽車、領克和極星等品牌的獨立。

2、2月國內乘用車銷量創歷史新低

3月5日,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發布數據顯示,受春節假期延長和突發疫情影響,2月全國乘用車銷量同比跌幅80%,這也是中國汽車市場有統計以來的單月最大跌幅。其中,轎車銷量為12.5萬輛,同比下降78.4%,環比下降84.8%;SUV銷量為10.9萬輛,同比降78.4%,環比降86.3%;MPV銷量為1.8萬輛,同比下降80.2%,環比下滑82.1%。

3、國家發改委等23部門鼓勵增加汽車號牌限額

3月13日,國家發改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公安部、財政部等23個部門聯合發布《關於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第四部分第十三條提出,要促進汽車限購向引導使用政策轉變,並鼓勵汽車限購地區適當增加號牌限額。

4、雷諾集團轉讓所持東風雷諾全部股權

4月14日,東風汽車集團發布公告稱,鑑於國內汽車市場下滑及東風雷諾經營狀況,股東雙方擬對東風雷諾進行重組。經本公司和雷諾雙方友好協商,籤署不具有約束力的備忘錄,達成初步意向,雷諾擬將其持有的東風雷諾50%股權轉讓給本公司,東風雷諾停止雷諾品牌相關業務活動。

5、2021-2022年免徵新能源汽車購置稅政策落地

4月22日,財政部、稅務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三部委聯合發布《關於新能源汽車免徵車輛購置稅有關政策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為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促進汽車消費,自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對購置的新能源汽車免徵車輛購置稅。免徵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是指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汽車、燃料電池汽車。

6、新能源汽車補貼新政發布

4月23日,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和發展改革委聯合發布《關於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其中明確指出,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實施期限延長至2022年底,平緩補貼退坡力度和節奏,原則上2020-2022年補貼標準分別在上一年基礎上退坡10%、20%、30%。與此同時,新能源乘用車補貼前售價須在30萬元以下(含30萬元)。新政過渡期為2020年4月23日至2020年7月22日。

7、國六排放標準延期至2021年全面執行

4月2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等11部門聯合發布《關於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若干措施的通知》指出,總質量不超過3.5噸的輕型汽車國六排放標準顆粒物數量限值生產過渡期截止時間調整至2021年1月1日前;國五車輛可在未實施國六標準的地區銷售和登記。此外,《通知》對完善新能源汽車購置相關財稅支持政策、加快淘汰報廢老舊柴油貨車、暢通二手車流通交易、用好汽車消費金融等方面也提出相應意見。

8、大眾汽車投資10億歐元參與江淮控股混改

5月29日,大眾中國發布聲明稱,大眾汽車將投資10億歐元(約合79.29億元人民幣),獲得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淮汽車」)母公司——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淮控股」)50%股份,同時增持電動汽車合資企業江淮大眾股份至75%,獲得合資公司管理權。由此,首個外資車企參與國有車企混改的案例正式出爐。

9、工信部等3部門啟動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

7月15日,工信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發布關於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的通知稱,為促進農村地區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引導農村居民出行方式升級,助力美麗鄉村建設和鄉村振興戰略,三部門決定聯合組織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本次下鄉,安排1場啟動活動(山東省青島市,時間擬於7月下旬)、4場專場活動(分別位於海南省海口市、雲南省昆明市、四川省成都市、山西省太原市,時間從8月下旬至9月下旬)、系列企業活動。

10、《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發布

11月2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根據《規劃》,到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力明顯增強,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高度自動駕駛汽車實現限定區域和特定場景商業化應用,充換電服務便利性顯著提高。力爭經過15年的持續努力,純電動汽車成為新銷售車輛的主流,公共領域用車全面電動化。北京商報記者 濮振宇

相關焦點

  • 汽車:利好政策頻出 車企提速轉型 中國車市「軟著陸」
    編者按:30個垂直產業,各自用「10件大事」講述自己的故事,凝練成300個跌宕起伏的瞬間,記錄新舊產業的變革與資本市場的選擇,記錄行業的悲喜交集、絕地逢生、柳暗花明。這是中國產業生命力的真實寫照,見證了中國經濟在大考之下,每一次細微的驚人一躍。
  • 新能源汽車利好政策那麼多,為何這些車企卻仍選擇了「辜負」
    從免徵購置稅延長兩年,到「新基建」形成客觀助力,再到相關生產企業準入門檻的進一步降低,2020年對於我國新能源汽車而言,可謂是利好不斷。同時,為了穩定和擴大新能源汽車消費,相關部門還用數次新能源汽車下鄉等方式為其拓展消費渠道,提振信心。
  • 新能源汽車利好政策那麼多,為何這些車企卻仍選擇了「辜負」?
    從免徵購置稅延長兩年,到「新基建」形成客觀助力,再到相關生產企業準入門檻的進一步降低,2020年對於我國新能源汽車而言,可謂是利好不斷。同時,為了穩定和擴大新能源汽車消費,相關部門還用數次新能源汽車下鄉等方式為其拓展消費渠道,提振信心。
  • 500家汽車銷售公司倒閉?中國車市2020年更冷!
    今日話題時下500家汽車銷售公司倒閉刷屏,除了汽車銷量下滑外,就是車企積壓庫存所致,不過從整個行業環境來看,中國車市2020年將更冷;1、500汽車銷售公司倒閉?眾所周知,汽車銷售公司大規模倒閉與汽車銷量下滑息息相關,因為中國車市2018年銷量僅為2808輛,同比下降5.8%,這是28年來首次下降,到2019年則延續這種下滑趨勢,其中1-9月乘用車銷量同比下滑11.7%;不過,經銷商庫存才是隱形殺手,由於主機廠盲目上量和片面追求市場份額,同時通過苛刻考核制度捆綁經銷商
  • 新能源汽車利好政策那麼多,為何這些車企卻仍選擇了「辜負」_易車網
    從免徵購置稅延長兩年,到「新基建」形成客觀助力,再到相關生產企業準入門檻的進一步降低,2020年對於我國新能源汽車而言,可謂是利好不斷。同時,為了穩定和擴大新能源汽車消費,相關部門還用數次新能源汽車下鄉等方式為其拓展消費渠道,提振信心。
  • 復盤上半年中國汽車圈:六大問號折射車市未來
    雖然車市銷售慘澹,但車企無不在奮力自救。復盤中國車市這半年,仍有六大問號留給下半年破解。一、車市銷售能否寒帶轉溫帶止跌回升?已連續20年銷售數據正增長的中國汽車市場,已在2019年被終結,隨之而來的是車市銷量11連降。2020年春節後疫情襲來,車企停工、車市停滯,銷售數據更是連跌不止。
  • 車企砸數十億「紅包」救市 多地政府出臺政策穩消費
    廣東佛山在2月3日率先出手,擬對消費者在當地註冊登記的汽車銷售企業購買「國六」標準排量汽車,給予每輛車2000元~5000元不等的資金補助,成為2020年首個推出汽車消費鼓勵政策的城市。隨後,廣州以及湖南湘潭也陸續跟進,從鼓勵新車生產消費、增加中小客車指標數量等方面,推出支持汽車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舉措。
  • 車企砸數十億「紅包」救市,多地政府出臺政策穩消費
    廣東佛山在2月3日率先出手,擬對消費者在當地註冊登記的汽車銷售企業購買「國六」標準排量汽車,給予每輛車2000元~5000元不等的資金補助,成為2020年首個推出汽車消費鼓勵政策的城市。隨後,廣州以及湖南湘潭也陸續跟進,從鼓勵新車生產消費、增加中小客車指標數量等方面,推出支持汽車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舉措。
  • 新能源汽車仍是車市「火車頭」
    值得一提的是,在汽車市場大多數車型和品牌銷量不盡如人意的情況下,新能源汽車逆勢增長,延續了穩定的上升態勢。據崔東樹介紹,依託新能源車補貼政策延續期的利好,3月新能源銷量11.1萬臺,同比增速100.9%。今年一季度累計批發新能源車25.4萬臺,累計增量13.7萬臺,批發累計增速達到了117.8%。
  • 準備2020年買車的注意了,車市迎來利好,大量補貼政策已來
    隨著老百姓的消費能力越來越強,汽車不再是消費不起的奢侈品了,而是成為了生活必需品,在此情況之下,中國的車市也迎來了輝煌時期。然而,當汽車保有量猛增,汽車市場開始逐漸飽和,畢竟汽車不是一年半載就需要淘汰更換的產品,導致車市銷量下滑。同時,還有一些的購車政策的影響,也造就了車市寒冬,還有二手車的認知度提高,以及部分地區實施國六政策,也降低了人們購買新車的消費欲望。
  • 汽車行業:舊車置換政策再促車市復甦
    投資要點  事件要點:2020年10月20日,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推動汽車消費轉型升級,促進汽車限購向引導使用轉變,鼓勵各地出臺促進老舊汽車置換政策,推進主要公共建築配建停車場、路側停車位設施升級改造等建設。
  • 美國車企在中國車市的機遇與挑戰
    美國車企在中國車市的機遇與挑戰 2010-8-6 10:44:00    蓋世汽車網     關鍵詞:車企,車市而如今,有32個二線城市也加入了『奔跑』的行列,對中國經濟的增長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動作用。雖然這些二線城市的汽車市場需求不如一線城市龐大,但是也比美國的紐約和洛杉磯強。」Tim Dunne認為:「中國二線城市消費者更注重價格,他們對價格的敏感度高於一線城市消費者。車企可以在二線城市銷售一些比較『老款「的、配有較低成本技術的車型。
  • 一季報看中國經濟|車企一季度同比減利百億,3月回暖,汽車銷量降幅...
    從已經披露的2020年一季度「成績單」來看,不少車企的業績表現不甚理想。北京汽車(01958)預計2020年一季度淨利潤同比下滑約95%;江淮汽車(600418)預計虧損3.56億元;*ST海馬(000572)預計虧損8500萬元-12500萬元,上年同期虧損4398萬元。
  • 車市2020:V型回暖,2021:汽車銷量有望增長4%
    「總體來看,汽車行業全年表現大大好於預期。」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簡稱「中汽協」)副秘書長陳士華這樣總結2020年的車市。1月13日,中汽協發布2020年汽車銷量數據。2020年國內汽車市場全年累計產銷分別完成2522.5萬輛和2531.1萬輛,同比分別下降2%和1.9%,降幅較上年分別收窄5.5個百分點和6.3個百分點,銷量繼續蟬聯全球第一。
  • 從疫情「風暴眼」到經濟「風向標」 2020年中國車市經歷最強壓力測試
    在全球車市復甦緩慢的背景下,各大跨國集團紛紛不約而同地將中國市場提到了史無前例的認識高度,「全球車市看中國,中國市場影響全球」的論斷得到了市場以及越來越多行業人士的認同。 「年初由於遭遇疫情,一季度汽車產業像其他產業一樣,受到了很大的影響,產銷量下降50%左右。」
  • 利好政策頻出 中國近兩年或成最大新能源市場
    近日中汽協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新能源汽車在過去的一年裡產銷兩旺,增速均超3倍。科技部2月16日出臺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新能源汽車重點專項實施方案(徵求意見稿)》,其中再次提到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500萬輛的目標。分析認為,新能源汽車作為一種新興國家戰略得到國家和各級主管部委的大力支持,利好政策頻出,且有政策支持力度繼續加碼的趨勢。
  • 再傳汽車刺激政策將出 車企聞風自墊購置稅衝量
    截至10月,今年乘用車市場已經連續第5個月出現銷量負增長,且跌幅一度刷新歷史記錄。如此陰霾的行業大環境下,「車輛購置稅減半」的聲音再度響起。近日有消息稱,國家發改委已提出一份將車輛購置稅由10%降低至5%的提案,而後又有消息稱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也向相關部門做了類似的提議,且排量範圍是2.0L以下。但很快,國家發改委與中國汽車流通協會雙雙予以否認。
  • 中國車市:2020力挽狂瀾,2021有危有機
    對於2020年的車市而言亦是如此,無論是全球市場還是國內市場,疫情引發的陣痛與汽車消費市場時刻同在。但是在越困難的環境下,人們反而擁有越強的求生欲。當不少人都覺得2020車市要再次陷入滑鐵盧時,二季度開始展現的反彈苗頭讓人們看到了生的希望。進入本該是淡季的三季度,更是連續多月逆勢反超,下半年各大車企強勢扭轉的態勢讓2020年再次迸發出反超的曙光。
  • 如何定義中國汽車這五年
    2016年,我國汽車產銷量均突破2800萬輛,呈現兩位數同比增長;2017年全年汽車產銷量繼續保持增長,但同比增幅已回落至個位數;2018年,國內汽車產銷量告別了近28年來的持續增長,首現下降;2019年,「高位波動」仍在持續;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橫掃全球,為本就動蕩的全球車市雪上加霜。進入下半年,中國車市迅速復甦,成為全球惟一實現增長的市場,為低迷的全球車市注入難得的活力。
  • 復盤上半年中國汽車圈 仍有六大問號留給下半年破解
    已連續20年銷售數據正增長的中國汽車市場,已在2019年被終結,隨之而來的是車市銷量11連降。2020年春節後疫情襲來,車企停工、車市停滯,銷售數據更是連跌不止。隨著中國疫情得到控制,車企復工復產,中國車市積壓了幾個月的購買力也逐步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