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有4個省市實行了新高考,這4個省分別是天津市,北京市,山東省和海南省。
北京和天津,海南考生並沒有受到新高考政策的影響,今年依然有不少高分學生出現。
唯獨山東省的考生高考成績波動比較大,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山東新高考模式為3+3,不分文理科,所以很多人本以為,山東省高分考生會明顯增多,物理生和歷史生高分學子至少會打個平手。
但是山東省高考成績出來後,高分段(680分以上)卻依舊被物理考生壟斷。
歷史和地理考生進入高分段的人數,少之又少,甚至只有個位數。
而且最令人訝異的是,這些高分的物理考生,選擇的科目多為物理,化學和生物,和以前傳統的理科生一樣。這一點也令人哭笑不得。
有了6門功課自由組合的權利,為什麼不少人仍然青睞於傳統理科?歷史反而受冷落?
新高考實施之後,雖然學生可以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科目,但是數學卻也不分文理了,文科數學和理科數學難度一樣,自然也讓傳統文科的優勢下降。
畢竟很多學生選擇文科,都是考慮到文科數學比較簡單。一旦文理科數學共用一張卷,文科的優勢便沒了。
新高考模式推行之後,高校選拔人才自然也會用學生的選修科目限制學生,比如一些兒專業只會招收物理生,一些專業只會招收選修生物的考生,還有一些專業不限制,不過完全沒有限制選修科目的學校比較少。
從新高考模式出來之後,就有人做過推斷,得出結論,物理學生可以報考8成專業,而歷史考生能報考的專業少不說,而且基本無緣理工科。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很多理科專業都是以物理為基礎,沒有基礎的物理知識,大學專業課都沒辦法講。所以很多理工科專業都會對報考學生有一些要求。
老話說,學好物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如今這句話仍然沒有過時,在很多地區,理科專業都更吃香,薪資待遇也更好一些,就業渠道也更多一些。
而文科生能報考的專業相對於比較少一些,就業率呢比較低一些,實用性和未來的就業前景都不如理科,所以從長遠發展,很多家長還是更青睞理科專業一些,一心想讓孩子學理。
這樣也就導致歷史等學科受到冷落,不過使用3+3新高考模式的考生雖然可以自由選擇。但是使用3+1+2新高考模式的考生,可是必須要在歷史和物理二選一。
其實物理生增加不見得是一件壞事,反而是一件好事,現在的新興產業基本上都是以理工科為基礎,物理考生增多,也就意味著在理工專業的精英會增多。
這樣也會間接推動未來的科技發展,而且理工科專業招生火爆,也能夠帶動就業,相比較而言理工科的就業率還是稍高於人文社科類專業。
至於歷史生應該何去何從,其實父母也不用擔心,畢竟報考的人少了,自然競爭也少了,孩子也有很多的可能進入到名校,所以對於歷史考生而言,理科生增多反而是一件好事。
再者物理考生考高分,其實是非常可以理解的事,理科專業比較嚴謹,答案比較唯一,對錯分的特別明顯,所以學生想要考100分,只需要足夠努力,足夠細心就可以。
但是文科專業想要考滿分,需要考慮的東西就比較多了,即使成績優秀的孩子,也很難拿滿分,高考恢復這麼多年,也沒有見過幾個人,歷史,政治,地理得滿分過。
文科專業的答案很多都模稜兩可,所以反而更容易失分,所以家長也要理性看待這件事。至於歷史考生的未來去向,既然孩子報考了文科專業,自然要讓孩子自己做決定。、
像法學,師範,小語種還有財經類專業其實都是不錯的選擇,就看孩子自己對哪個專業感興趣。
但是無論孩子報考哪個專業,人文社科類專業都不能報一些過於冷門的專業,學文還報冷門專業,畢業後孩子很可能會直接失業,所以歷史考生一定要選準專業。
今日話題討論:
在座的寶媽,你所在的省份實行的是3+3的高考模式,還是3+1+2?歡迎屏幕下方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