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什麼綁架了我們的教育,為什麼所有的人都疲憊不堪?

2020-12-15 拼媽時代

昨天晚上女兒作業做到十一點,今天早上六點起床,整個人迷迷糊糊地就要去上學,心疼女兒的爸爸開始大罵老師太過份,而作為中學老師的我則為自己的同事辯護:「你個不食人間煙火的上神,你知道老師有多難嗎?」

其實這幾天我一直在思考著這個問題,在以上情況中,孩子欲休息而不可得,家長欲拯救而無法,老師雖不忍心而施壓,那麼造成這種現象的究竟是什麼?

都說小孩子學習哪有不辛苦的?所謂「不經一番寒徹骨,那得梅花撲鼻香?」可是常識告訴我們,長期的睡眠不足將摧垮身體,可以寒徹骨的前提是樹不能倒吧?如今學生的體質越來越弱,這不是我危言聳聽吧?如今猝死的自殺的發瘋的大中小學生時有耳聞,這不是我憤世嫉俗吧?可是這到底是為什麼?為什麼教育會變成這麼讓師生家長都身心俱疲的事情。

有人說那是因為優質教育資源太少造成的,是社會競爭太激烈造成的,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造成的。也許吧,深層的原因太複雜,你我凡人無法仔細去探究。

但是,我想說的是,教育的主導權究竟掌握在誰的手中?作為一個孩子,我可不可以選擇自己不優秀?作為一個家長,我可不可以選擇我的孩子不優秀?作為一個老師,我可不可以選擇我的班級不優秀,作為一個校長,我可不可以選擇我的學校不優秀?可悲的答案來了——不可以!

在這個互相傷害互相折磨的死循環裡,誰都不能中途退場,除非你選擇放棄一切,破罐子破摔!奇怪,這兩個極端之間明明有那麼長的距離,為什麼卻偏偏沒有容身之地?

以上內容說得過於抽象過於文藝了,感覺還是要立足事實來解釋一下。

從我自己說起,在領導和家長的眼中我不是一個好老師,因為對學生不夠嚴厲,出不了成績;在老師眼中我不是一個好家長,因為總是跟老師的理念對著幹,傳播負能量。我做得最成功的一個角色就是媽媽,在我女兒的眼中我是天底下最好的媽媽,當然她在我眼中也是天底下最好的孩子,就像我一個同學說的:「你們母女倆真是做到了無條件悅納對方!」

為什麼?因為我一直跟女兒心貼心,從來不對她施壓,鼓勵她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不在乎她是否優秀,甚至總是在她學習累了的時候想方設法幫她偷懶勸她別在意成績學會了厚臉皮別把老師的話放在心上!

對照開頭,各位看明白了吧?既然如此為什麼還要讓她作業做到十一點鐘?

這就是我今天寫下這篇文章的原因,因為我無助地發現,即便如此掙扎,我們母女依然陷進了這個死循環裡。我不可能完全不考慮同事們的感受,也不可能教育這麼小的孩子跟老師對著幹不做作業。我還記得小學時候做出頭鳥要求減少作業,結果孩子被找了談話,被老師極力證明只是她自己動作慢效率低極大打擊了孩子的自尊心。以及,很多很多的原因,不得不乖乖聽話。

如果以上這些話讓你們覺得我是在怪老師,那麼你們又錯了!老師也是有著七情六慾的普通人,誰願意布置那麼多作業起早貪黑折磨孩子折磨自己。因為學校要考核,要口碑,口碑哪裡來?升學率!誰在拿升學率說事?家長!——看到循環了吧?

別跟我說這麼厭惡學校教育大不了不在學校上學,現在這樣選擇的人也不少,鄭淵潔父子兩代都在家裡上學的照樣創造奇蹟。我相信大部分的人不到萬不得已還是不會這樣離經叛道的,於是,我們就這樣眼睜睜地看著孩子們在疲憊的掙扎中越來越討厭上學!

在這個解不開的死循環裡,從師生到家長全都疲於奔命,卻不知道究竟是誰造成了這一切!唯一能指望的就是,作為成年人,請把對著孩子的槍口偏離一寸!是的,柏林圍牆守衛開槍是職責,但偏離一寸是人性!

相關焦點

  • 網絡綁架教育,最受傷的是誰?
    面對洶洶而至的網絡關注,姑且不論這些事件背後的真相究竟如何,單就實質性的影響而言,是一次又一次假借網絡民意對教育的另類綁架,雖然快意了一些網民對教育的一時洩憤之情,但最終會疊加和演化成對萬千孩子和家庭的深遠傷害。
  • 到底是誰綁架了我們的親情,用錢怎麼解決
    【我們所有親情的關係被它綁架了,被它綁架,那麼這個時候我們要錢有什麼用,只能滿足我們的私慾,這個很關鍵,滿足暫時的私慾,讓我們感受到 自己的存在,價值,能力,和他的支配慾,所以我們說,我們要去賺錢,我們要去投資,我們要去體現自己的價值,可是我們忽略了一個地方就是,你真的會投資嗎。】
  • 大人每天疲憊不堪 願我們永葆童心
    大人每天疲憊不堪 願我們永葆童心 2019-04-21 11:03  都是一天24小時,為什麼孩子能輕鬆享受,大人卻容易疲憊不堪  孩子兩歲多了,最喜歡往水裡扔石頭。
  • 教育究竟應該教給人什麼?
    這樣的事情為什麼會發生?是家庭教育的失敗,還是學校教育的失格,或者是社會教育的失調?究竟有多少偶然的因素造成了這樣的必然?教育要教給人的首要東西,就應該是善良。善良就是內心永遠有一片溫暖柔軟祥和的心靈花園,尊重任何人,不管他是國王還是乞丐,對任何人沒有任何加害的惡意,從無害人之心,從不玩陰謀詭計。哪怕與他人有利害衝突,也是以正當手段光明磊落地搏取。
  • 靖江熊孩子為逃學,謊稱被人綁架,家長該如何教育?
    9月21日上午,家住馬橋村的劉女士拉著孫子小強(化名)急急忙忙走進了市公安局馬橋派出所:「警察同志,不得了了,我孫子說他剛才被人綁架了!」 原來劉女士的孫子早上七點不到就像往常一樣離開家去上學,因為學校離家不遠,孫子小強都是去找同學結伴而行。可到了九點鐘,學校老師卻突然給她來電話詢問小強怎麼沒來上學。這下劉女士著急,明明看見孫子離家去學校的,忙聯繫兒子劉某。沒過幾分鐘,兒子給她回了電話,說孩子找到了,可孫子說自己被人綁架了。 這下劉女士嚇壞了,忙到派出所報警。
  • 情緒綁架
    如果讓我們每一個人回想一下,我們有沒有情緒綁架過別人?人們通常比較容易忽略自己的行為,不容易承認自己綁架過別人。如果問我們有沒有被別人綁架過?我們可能比較容易聯想到男女關係裡的對方。除了情侶關係以外,我們最容易也是每一個中國人都可能受到過的情緒綁架是來自父母和老師。
  • 一萱辰語N.45《是什麼綁架了孩子的學習》
    ☘是什麼綁架了孩子的學習?「只要你幸福,我什麼都願意放棄」……這些簡單的系統排列呈現就讓我們深深地看到,當我們可以為了孩子的未來完全忘了自己的時候,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花在孩子身上的時候,心中只有一個期待:期待孩子可以更好的時候!殊不知,孩子比我們更願意犧牲他自己,讓父母幸福快樂,因為父母不幸福快樂,孩子就沒有資格幸福快樂。對於孩子來說他最最關心的是父母的幸福,最最不關心的是學習!
  • 某乎高贊:為什麼我們每天都那麼累?
    每天下班,總覺得疲憊不堪,什麼都不想幹,就想癱著不動。 明明每天都坐在辦公室裡,也沒幹什麼,但就是覺得身心俱疲。 經常覺得腦子像生了鏽一樣,轉不動,遇到很多問題都不願意去想。
  • 《優秀的綿羊》:所有人的堅強,都是柔軟生的繭
    所有人的堅強,都是柔軟生的繭——張嘉佳——當前系統下培育出來的學生大都聰明,富有天分,而且鬥志昂揚,但同時充滿焦慮、膽小怕事,對未來一片茫然,又極度缺乏好奇心和目標感——他們被包裹在一個巨大的特權泡泡裡,所有人都在老實巴交地向同一個方向前進。
  • 考試「綁架」了什麼
    中國人熱衷各類英語輔導班,為什麼不喜歡在生活中運用英語?學生們喜歡老師講清各個「知識點」,為什麼不喜歡「不劃重點」的純英語教學?擅長授課的中國英語老師,為什麼英語會話那麼困難?……日前,有媒體報導了一位外教的困惑,他頗為無奈地感慨:「會不會有一天,當我成為學生心目中的好老師,卻與來自英語國家的朋友連日常會話都無法進行?」  這位外教或許不明白,在中國教育教學的許多環節,已經不同程度地被考試「綁架」了。  首先,考試「綁架」了學校的日常教學。我們太熟悉這樣的場景:老師講,學生記;老師列知識點,學生依次背下來;老師考前劃重點,學生備考按圖索驥。
  • 河北12歲女孩遭鄰居綁架撕票 | 惡魔在身邊,我們能做些什麼
    一名12歲女孩在家遭綁架殺害。事情經過大致如下:8.4日女孩父親出差時接到電話稱「女兒被綁架」,經妻子確認,女兒不在臥室,於是急忙報警。按照警方部署,趙先生聽從嫌疑人的話,將贖金放到指定地點。5日,仍然沒有嫌犯放人消息,錢也不見了。6日,女孩遺體被發現。事後女孩父母懷疑熟人作案,經過警方調查,果不其然。真相在大部分人的意料之中,但也令所有人都錯愕不已。
  • 很多人都在經歷「父母的道德綁架」
    文章開頭我不會去說大家有沒有經歷過這些明知故問的話,我認為在中國,父母對孩子的道德綁架如同一場看不見的基因病毒,剛開始看不見變化,但是到了孩子可以獨立的時候也就到了病毒的爆發期!我都是為了你好!我含辛茹苦把你養大你現在還學會頂嘴了!
  • 北大女學霸自殺,是情感綁架嗎?父母該如何提升孩子的情感教育?
    文章摘要北大女學霸為什麼自殺?父母在培養孩子學習的同時,怎麼加強孩子的情感教育?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一個父母眼中的優秀的孩子、自信美麗對未來充滿著憧憬的女孩自暴自棄,選擇離開自己的親人和戀人?據南方周末調查報導,包麗自殺前,受到男友的精神控制,其男友牟林翰向包麗提出過拍裸照、先懷孕再流產留下病歷單、做絕育手術等要求,做出這些過分要求的原因竟然是因為包麗不是處女。
  • 被綁架的臺灣人,所有積蓄被搶光
    菲國警方救出被害人後送醫,還免除他所有院內醫療費用。26歲陳姓男子去年底遭博彩公司中國籍同事拘禁毆打,嫌犯並傳送被害人傷痕累累的影片,向家屬勒索900萬披索。菲國警方接獲臺駐菲代表處警政秘書王智勇報案後,於跨年夜攻堅救出陳姓男子,送醫治療。
  • 我耗盡所有精力的教育,究竟在怎麼瞎折騰
    將會把我對臭屁辰(小檸屁)的教育和平時日常最實踐的分享,再加上為什麼這麼做的科學依據(連續幾大波的強行解釋)。之所以要推出這個系列,一是覺得這才是乾貨,二是比較反動(哈哈),三是讓大家知道,所謂的一個稱職的爸爸,究竟每天是怎麼在瞎折騰,揭秘。
  •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考試上,教育就沒意思了"
    與我們當下的教育,與我們的做法有點相似,所以就拿出來和大家交流交流。這句話是摩根院長在有人參觀完學校,在別人追問如何考核學生時談到的,問問題的人可能心中有個疑慮,始終不明白不考試怎麼評價學生,或者有什麼法寶。針對「如何考核學生」這個問題,他說:「民眾學校是沒有考試的。學生來,我們會問他,你最感興趣的是什麼?根據他的興趣去教育。
  • 我們究竟為什麼而學習
    大多數人的夢想已經開始離不開錢了,什麼使命、價值、意義,都沒錢重要了。肯定有人會說,使命是什麼?能吃嗎?值幾個錢?很多人怪社會風氣,媒體、自媒體、網際網路讓我們看到太多人輕易發財,當然這裡也有太多人輕易破產。
  • 被多巴胺綁架的大腦:是什麼讓我們上癮
    上癮:一塊腦區的瘋狂  一部手機、一杯咖啡、一雙鞋子、一款APP……為什麼能讓人迷戀和依賴,讓人慾罷不能地想要獲得?因為人們對它們上癮了,但能做到這點的寥寥無幾。所有讓人成癮的品牌、產品、觀念,其實都符合了人們大腦中的一套讓人上癮的神經機制。這套機制類似於對菸酒和毒品上癮的大腦機制。只要你掌握了它,就可以打造出讓人上癮的品牌和產品。
  • 344名遭「博科聖地」綁架的奈及利亞學生被釋放
    據英國《衛報》報導,奈及利亞卡齊納州州長阿米努·馬薩裡(Aminu Masari)周四對國家電視臺說,被極端組織「博科聖地」武裝分子綁架的344名男孩正在返回卡齊納的路上。我想我們已經救回了大部分男孩。在明天之前,我們將對他們進行體檢,然後安排他們與家人團聚。」報導指出,目前還不能立即證實這344人就是上周五當地農村學校遭突襲中被綁架的所有男孩。上周,武裝分子襲擊了當地一所中學,當時該校有800多名學生,有數百名學生當時逃了出來。
  • 道德綁架,傷害了多少善良人的心,別再讓它泛濫
    疫情正嚴峻之際,網絡上總存在這樣一群人,他們質問著明星、商人、網紅:你又捐了多少錢?你這麼有錢,為什麼不捐款?他們站在道德的至高點,口口聲聲的指責著別人。可當你反問他們是否捐款時,他們又會理直氣壯地以一句「我沒錢」橫行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