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可治療20多種癌症!超級癌症疫苗galinpepimut-S獲美國FDA第3個...

2020-12-16 生物谷


FDA的快速通道項目旨在加速治療嚴重疾病並填補未滿足醫療需求的創新藥物的開發及審查。獲得快速通道地位的藥物,將有資格與

FDA

進行更頻繁的互動、優先審查以及滾動審查生物製品許可申請(BLA)。


GPS是一種靶向WT1(Wilms Tumor 1)蛋白的癌症疫苗,

由4條多肽鏈構成,抗原表位多達25個,能夠激發自身免疫系統對WT1抗原強烈的免疫反應,它與其他療法相結合可以達到殺傷緩解期時體內殘存的腫瘤細胞和加強免疫系統對腫瘤細胞的免疫監察作用。


WT1是最廣泛表達的癌症抗原之一,已被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CI)列為癌症免疫治療的首要靶標。

重要的是,由於WT1抗原在多種血液惡性腫瘤和實體腫瘤細胞中過表達,但在大多數正常組織中沒有發現,因此GPS有望成為一種可廣泛應用的免疫療法,用於超過20種不同的血液系統惡性腫瘤和實體瘤。

目前,SELLAS正在開發GPS用於4個適應症。該公司已計劃啟動2個III期臨床研究,評估GPS治療急性髓性

白血病

(AML)和惡性胸膜間皮瘤(MPM),同時也正在評估GPS治療MM和卵巢癌的潛力。美國方面,FDA已授予GPS治療AML、MPM、MM的孤兒藥資格;歐洲方面,EMA已授予GPS治療AML和MPM的孤兒藥資格。此外,

FDA

也已授予GPS治療AML和MPM的快速通道地位。


在臨床研究中,GPS已在治療AML、MPM和MM方面表現出了積極的療效數據,並且在體內產生了針對WT1抗原的強烈的免疫應答(CD4+/CD8+),而且具有廣泛的HLA適應性。


今年3月,SELLAS在第44屆歐洲血液與骨髓移植協會(EBMT)年會上公布了GPS治療高危MM的一項開放標籤II期臨床研究的結果。數據顯示,GPS治療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為23.6,而此類患者隊列研究歷史結果僅為12個月左右。此外,GPS治療也刺激了時間依賴的強大CD4+或CD8+ T細胞免疫反應及多功能交叉表位T細胞反應。


此前,SELLAS已公布了GPS治療AML和MPM已完成的II期臨床研究數據:(1)治療AML:在老年患者群體(≥60歲)中,GPS治療的中位總生存期為35.3個月,標準護理組為12個月;橫跨所有年齡的患者中,GPS治療的中位總生存期為67.6個月;(2)治療MPM:GPS治療組中位總生存期為22.8個月,對照組為18.3個月。


目前,SELLAS正與

腫瘤

免疫治療巨頭默沙東和百時美施貴寶達成戰略合作,評估GPS聯合Opdivo、Keytruda的治療潛力。此外,該公司也已與羅氏達成戰略合作,評估另一個資產NeuVax(nelipepimut-S)聯合赫賽汀(trastuzumab,曲妥珠單抗)治療HER2 1+/2+

乳腺癌

的潛力。(生物谷Bioon.com)


相關焦點

  • 超級癌症疫苗galinpepimut-S治療AML展現強勁療效!
    SELLAS生命科學集團公司(SELLAS Life Sciences Group Inc)是一家處於後期臨床階段的生物製藥公司,致力於開發新型癌症免疫療法用於多種癌症適應症。近日,該公司公布了I/II期研究中採用新型癌症疫苗galinpepimut-S(GPS)治療處於第二次完全緩解(CR2)的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患者的最終隨訪數據。
  • 美國十大癌症醫院排行榜,赴美治療腫瘤必讀指南
    這些上榜醫院代表了美國、乃至全世界當下前沿的醫療水平。2. 2020年3月至今,新冠疫情幾乎讓所有美國的癌症醫院瀕臨癱瘓。雖然它們大部分只開設了百分之三十至四十的醫療系統,並且幾乎全部停止了非緊急的擇期手術以及國際病人的收治,但這些癌症醫院仍在艱難地開放。3.
  • 對實體瘤有效的癌症疫苗初步研發成功​
    創新型「可植入」癌症疫苗研發成功隨著醫學的發展,癌症患者目前有非常多的治療選擇,但目前每種治療方式都有弊端,化療在殺死迅速分裂的癌細胞同時也損害體內的健康細胞,並且不能預防腫瘤轉移復發。免疫療法具有持續的抗癌效果,但是由於腫瘤產生的免疫抑制性局部環境,使免疫藥物無法到達腫瘤內部起作用。
  • 速遞| 免疫調節疫苗獲FDA突破性療法認定,與抗PD-1抗體聯合治療黑...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IO Biotech日前宣布,美國FDA已授予其在研免疫調節疫苗IO102和IO103突破性療法認定,與抗PD-1單克隆抗體聯用,治療不可切除/轉移性黑色素瘤患者。癌症免疫療法已經成為治療多種癌症類型的主流療法之一。
  • 科學家研發出新的癌症疫苗(雙語)
    一種新的癌症疫苗顯示能100%成功治療老鼠身體內的惡性黑色素瘤。   加州拉霍亞市斯克裡普斯研究所和達拉斯德州大學的研究人員給患有黑色素瘤的老鼠注射了一種名為PD-L1的癌症免疫治療藥物,這種藥物可以防止腫瘤細胞攻擊它們的免疫系統。研究發現,同時被注射一種叫Diprovocim的化學物質的老鼠有100%的存活率,Diprovocim可以刺激免疫系統。
  • 全球已有8種癌症疫苗研發成功
    這種抗癌疫苗的設計包括20種新抗原靶向肽,目的是產生抗腫瘤免疫應答,指導T細胞靶向患者腫瘤中的特定癌症新抗原。 這是第一種針對晚期肺癌的治療性癌症疫苗,數據顯示:該癌症疫苗的使用延長了患者的壽命,從6個月到5年不等。
  • 聚焦癌症治療!幹細胞為全球患者帶來更多可能
    截止2020年10月,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臨床試驗註冊庫http://clinicaltrials.gov網站上註冊的幹細胞治療癌症相關的臨床研究項目有4000多項。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人們發現間充質幹細胞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對癌症發揮治療作用。
  • 專業的益生菌治療可應用於癌症免疫療法
    多用途的益生菌平臺也可用於同時提供多種免疫治療,使有效的治療組合在腫瘤內釋放更難以治療的癌症,如結腸直腸癌。這項研究發表在今天的《科學轉化醫學》雜誌上。據出國癌症治療機構和生元國際的了解,針對免疫檢查點的PD-L1和CTLA-4抗體已經徹底改變了癌症的免疫治療方法,在一些癌症治療中取得了成功。然而,這些抗體的系統傳遞也會導致嚴重的副作用,報告不良反應的患者比例很高。
  • 一針98000元,可預防12種以上癌症,天價疫苗真不是智商稅?
    DCV疫苗聲稱能預防多種癌症 DCV疫苗英文全稱Dentritic Cell Vaccine,其中DC是樹突細胞的意思,V就是Vaccine疫苗,所以全稱就是樹突細胞疫苗。研發人員宣稱,DCV疫苗主要成分是WT1,WT1基因是人類代表腫瘤發生的基因,人類所有的癌症都與這個基因突變有關。
  • 免疫治療革命,始於一位藍調音樂家從癌細胞手中搶過手剎丨奇點深度
    研究人員將676名無法手術的III期或IV期黑色素瘤患者分成3組,分別為:ipilimumab和GP100癌症疫苗單藥組,以及ipilimumab-GP100癌症疫苗聯合治療組。(GP100癌症疫苗是一種合成的癌症肽疫苗,包含「糖蛋白100」黑色素瘤抗原的一段胺基酸,在早期試驗中表現出了抗黑色素瘤的效果)試驗結果顯示,聯合治療組與ipilimumab組的生存率始終高於GP100組,中位總生存期也均遠超過GP100組[10]。
  • 2020"生物技術猛公司"15強榜單:從抗擊COVID-19到治療癌症
    該公司獲得德國政府約3.56億美元的投資,與葛蘭素史克公司達成研發合作,並且在納斯達克市場完成IPO。該公司的新冠候選疫苗目前處於1期臨床開發階段,它的獨特之處在於通過對RNA非轉錄序列的優化,降低了RNA疫苗所需的劑量。在首個臨床試驗中,這款在研疫苗的最大劑量為8 µg,與之相比,Moderna公司的新冠候選疫苗在3期臨床試驗中的劑量為100 µg。
  • 不如看看改變「癌症治療」的4大技術
    在過去的20年中,我們對癌症的認識和治療有很大的提升。癌症治療領域,也正颳起颶風,之前被稱為「絕症」,目前也僅是「慢性病」!近年來,腫瘤免疫治療領域出現了四大飛躍性的技術,讓我們離「治癒」癌症更近一步。一起來盤點下,改變「癌症治療」的四項技術。
  • 新型抗癌藥成「黑馬」,確認可治療多種癌症
    這種新藥為胃癌患者帶來希望 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年會上,有一款新藥爆出了大冷門。這款名叫DS-8201的抗癌新藥,除了在乳腺癌、胃食管交界癌、非小細胞肺癌和腸癌等多種癌症治療上優勢突出,又在胃癌治療上,達到了51%的有效率,成為了治療胃癌的一匹黑馬。
  • 癌症疫苗重大突破:非編碼區DNA打破數十年來癌症疫苗研究僵局
    這一發現標誌著癌症疫苗研究的重大突破。 非編碼DNA打破僵局 世界各地的許多研究團隊都在進行有關癌症疫苗的研究,大家都是從編碼DNA著手,但是結果都不理想。然而,與其他團隊不同,IRIC的團隊找到了新的突破口:非編碼DNA。
  • 科學家如何解密癌症大數據信息?
    如今來自美國能源部和國家癌症研究所進行聯合研究來抵禦癌症,在一項為期三年的研究計劃中,研究人員就利用了美國能源部的超級計算功能構建了複雜的計算機模型,從而就能夠在分子、病人以及群體水平上來研究抵禦癌症的策略。這項研究計劃基於美國總統歐巴馬提出的精準醫療計劃以及副總統近日提出的癌症探月計劃,的確研究者的目的是針對個體不同的狀況實現個體化的診斷和癌症治療。
  • 默沙東Keytruda(可瑞達)獲美國FDA批准,治療PD-L1...
    TNBC是一種難以治療的惡性腫瘤,約15-20%的乳腺癌患者被診斷為TNBC。值得一提的是,這是Keytruda在乳腺癌領域的首次批准,同時也是Keytruda在美國的第27項監管批准。Keytruda+化療組中位緩解持續時間(DOR)為19.3個月、安慰劑+化療組為7.3個月。該研究中,Keytruda的中位治療持續時間為5.7個月。如前所述,根據獨立數據監測委員會(DMC)的建議,該研究將繼續進行,不做任何改變,以評估另一個雙重主要終點總生存期(OS)。
  • 與病毒有關的癌症 哪些習慣導致癌症
    哪些癌症與病毒有關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一提到病毒都會感到心驚膽戰的,因為病毒不僅會給人帶來一定的痛苦,還可能引發更為嚴重的疾病,甚至是癌症。美國「MSN健康生活網」新載文,刊出美國休斯敦衛理公會醫院腫瘤病專家安吉爾·羅德裡格茲博士等多位專家總結出的「病毒導致的10種癌症及相關建議」。
  • 癌症疫苗取得重大突破!乳腺癌五年無病生存率達100%
    而乳腺癌手術後未接受曲妥珠單抗治療的患者中,GP2疫苗聯合GM-CSF治療組的5年無病生存率為77.1%,而只接受了GM-CSF治療的患者,無病生存率是77.6%。另外,試驗也顯示,疫苗本身有良好的耐受性,沒有發生嚴重的不良反應。目前,GP2疫苗已經在籌備3期臨床試驗。
  • 癌症治療結束,就可以放鬆了?還有這些事項需要注意
    癌症治療後複查的頻率及複查的項目,受多種因素影響,如癌症的類型、嚴重程度、身體健康狀況以及具體的治療方法等。如以中國國家衛健委印發的18個腫瘤診療規範(2018年版)中,關於肺癌、乳腺癌複查為例: 對於早、中期肺癌,一般主張治療後2年內,每3月複查1次;第2-5年每半年複查1次,5年後每1年複查1次;複查以影像檢查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