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CA沙丘美術館是如何建成的?

2020-12-20 騰訊網

位於北戴河阿那亞的UCCA沙丘美術館

如同藏於沙丘之下的神秘洞穴

它由OPEN建築事務所 |李虎+黃文菁主持設計

獲得了國內外十餘個重要獎項

曾被Lonely Planet評為2019年最期待的美術館

並在近期榮獲LCD最佳文化目的地獎

成為2020年度亞太地區新建文化地標

它面朝渤海

擁有7個連續的室內展廳

和3個沙灘上的展覽平臺

每個展廳幾乎都有朝向不同的天窗

在一天的不同時刻引入自然光

但又通過精確的計算

避免陽光直射到藝術品上

靠海的洞口用幾面通透的落地玻璃

營造弧形的框景

讓人置身海天之間

感受光與影的變換、風與沙的流動

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

在建築中漫遊

接近自然與藝術

清晨,太陽從海平面上升起

灑入第一縷陽光

伴隨著輕柔的海浪聲

美術館漸漸變亮

一座螺旋樓梯

引領人們拾級而上

來到屋頂觀海平臺

海浪、沙灘、貝殼、氣泡……

從眼前的一切似乎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呼吸

而它們也被這座精心設計的建築呼應著

從形態到細節

那麼,這座美術館究竟是如何建成的呢?

紀錄片《洞:神遊殼中》為我們進行了揭秘

影片分別採訪了UCCA館長兼CEO田霏宇

阿那亞品牌創始人馬寅

沙丘美術館的主創建築師李虎

請他們介紹了美術館設計和建造的來龍去脈

李虎說

當他第一次去阿那亞的海灘找場地的時候

就注意到這一片沙丘

「沙丘的存在是海岸生態的重要一環

但是人的建設讓沙子慢慢消失了

只剩海邊這一片了

所以一棟建築物跟一片這麼特殊的場所

一定要是非同尋常的、深刻的關係

它應該植入進去跟沙丘融為一體」

阿那亞品牌創始人馬寅認可了李虎的想法

「因為這一片沙丘非常寶貴

他也基於從一個自然環境生態的角度考慮

他覺得是不是可以用這樣的一種方式

能夠變相地幫助這片沙丘得到保護和留存」

決定在沙丘的內部去挖出一些洞穴

這是很重要的一個決定

下邊的形態都是自然而然發生的

很像細胞分裂的瞬間

也很像海浪剛退卻以後

一瞬間會留很多氣泡

一組氣泡在一起

能感到裡面的張力

然而,建築師表示,無論像器官還是細胞

或是像洞穴、像原始的部落

這些都是後話,真正構想它的過程就是那一瞬間

那一瞬間腦子冒出的形式是無意識的

如果說一定要去捕捉當時有意識的事情

其實就是回應沙丘的形態

經過大約兩年的推敲

內部形態和和功能不斷的演變

設計終於定稿

施工揭開另一個篇章的挑戰

其實 施工方在設計的後期就已經參與進來

塑形混凝土的模板如何做?

建築師想過用冰來雕、用砂來堆

用三維數控工具機來刻

施工方卻堅持用他們習慣的木模板

定位坐標要哪些

建築師跟工人們商量好再跟軟體商量

低技和高技

該用哪個用哪個

工人坦言太難了

這樣的工程幹了這麼多年沒做過

都是曲面的,都是圓洞

施工難度相當大

好在北戴河靠海

「我們木工以前都排過船

造船模型板都是曲面的

我們拼這個木板的時候都抽成條

抽條以後放水裡煮

煮完了再把板圍成圓形的」

不規則的木模板

以及工人們的現場手工作業

讓澆筑後的混凝土表面留下了許多條紋肌理

李虎說

當模板全部拆掉 第一次鑽進去的時候

那一瞬間我們覺得出乎意料地有趣

這有趣不是它完美,它很不完美

可是它很真實

經過對混凝土殼體的防水保溫處理

再進行種植土和海砂回填

建造的最後一步

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是恢復沙丘的原生態

建成後的第二年夏天

沙丘上的植被就已經長得鬱鬱蔥蔥

UCCA館長兼CEO田霏宇說

建築和藝術之間是有聯繫的

我認為沙丘美術館是中國近十年來

出現的最有意思的建築之一

所以當我們有機會去運營這所美術館

我們真的感到非常興奮

在李虎看來

沙丘提供了一種新的看藝術的方式

觀眾會為一些作品 為一個特殊的展覽

長途跋涉

專程去看

建築自己要有一種生命

讓人能感覺到它是活的

沙丘美術館就像

是由一個一個純粹的空間組成的

房間的小社會(the society of rooms)

自2018年10月開幕以來

UCCA沙丘美術館已經舉辦了四場有重要意義的展覽

分別為「後自然:UCCA沙丘美術館開幕展」

「敢當:當代神石註疏」

「真新鎮日誌」和「沉睡者的抵抗」

更以其豐富的藝術活動

吸引了無數人前往

有人說,這座沙丘之下的美術館

「所有的縫隙都通往天空

所有的留白都被光佔據」

它不僅為自然和藝術提供了庇護所

更為我們的心靈提供了棲息之地

視頻來源:

1.《UCCA沙丘美術館》

製作:《建築學報》 北京夏德島影視

2. 《洞:神遊殼中》

導演:張楠

製片:祁鬱

攝像:趙巍

圖片來源:

吳清山 在野照物 田方方 倪楠 夏至

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

阿那亞

來源:OPEN建築事務所

本文資料來源網絡,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我們儘快處理。

聯絡、投稿、投訴

相關焦點

  • UCCA沙丘美術館如何建的科技感十足
    UCCA沙丘美術館是如何建成的?位於北戴河阿那亞的UCCA沙丘美術館如同藏於沙丘之下的神秘洞穴它由OPEN建築事務所 | 李虎+黃文菁主持設計獲得了國內外十餘個重要獎項曾被Lonely Planet評為2019
  • 紀錄片揭秘OPEN建築事務所作品UCCA沙丘美術館的誕生
    位於北戴河阿那亞的UCCA沙丘美術館 如同藏於沙丘之下的神秘洞穴 它由OPEN建築事務所丨李虎+黃文菁主持設計
  • 旅遊見聞之UCCA沙丘美術館
    旅遊見聞之 UCCA沙丘美術館 UCCA沙丘美術館,外文名:UCCA Dune Art Museum。
  • 曲面施工難哭工人,揭秘沙丘美術館是如何建成的
    位於北戴河阿那亞的UCCA沙丘美術館,如同藏於沙丘之下的神秘洞穴,獲得了國內外十餘個重要獎項,曾被Lonely Planet評為2019年最期待的美術館。
  • 尤倫斯UCCA沙丘美術館呈現開館展「後自然」
    這些作品探討人類是如何發現——或者從某種角度來說,如何發明——自然世界的;這一問題隨著本周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發布的一份報告而顯得愈為緊迫,該報告預測,如果碳排放量繼續維持當前水平,全球氣候危機將在2040年之前到來。本次展覽特依據UCCA沙丘的獨特空間而設計,由OPEN建築事務所李虎和黃文菁主持設計的沙丘美術館隱於距北京約300公裡的阿那亞黃金海岸社區內的沙丘之下。
  • UCCA沙丘美術館丨「請注意——」展覽現場回顧
    本次展覽在構思上與UCCA沙丘美術館的獨特建築和在地環境展開了對話。在距北京300公裡遠的阿那亞黃金海岸社區,在集休閒、療養、精神文化追求於一身的旅遊勝地,在自身隱於沙丘之下的UCCA沙丘美術館呈現,展覽「請注意——」旨在營造一個儘可能遠離喧囂的空間,觀眾置身其中也許能夠尋得另一重意義的休憩體驗。
  • UCCA沙丘美術館開館展「後自然」 反思生態危機
    北戴河地區唯一的一座當代美術館、尤倫斯藝術中心(UCCA)沙丘美術館日前在距北京約300公裡的秦皇島昌黎縣阿那亞黃金海岸社區開館,題為「後自然」的美術館開館展也同時向公眾開放。UCCA館長田霏宇介紹,沙丘美術館由李虎/OPEN建築事務所主持設計,建築本身也是「後自然」思潮的一種體現。
  • 今年UCCA首個展覽,UCCA沙丘美術館「五一」開啟線下展覽
    終於有美術館要在線下開展了!作為2020年UCCA首個展覽,UCCA沙丘美術館將於4月30日至9月6日展出「沉睡者的抵抗」,對人類睡眠的意義及其延伸議題展開探討。UCCA沙丘美術館距北京約300公裡,隱於阿那亞黃金海岸社區內的沙丘之下。
  • UCCA沙丘美術館2020年度將舉辦三場展覽
    位於北戴河阿那亞黃金海岸的UCCA沙丘美術館,擁有獨特的人文地理環境,並一貫在策展中延續較高的學術標準。1月17日下午,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宣布UCCA沙丘美術館2020年度展覽計劃,三場展覽今年將在這裡精彩上演。
  • 海邊的「石頭記」:UCCA沙丘美術館呈展「當代神石註疏」
    UCCA沙丘美術館呈展「當代神石註疏」 高凱 攝中新網北京4月21日電 (記者 高凱)於愈加繁複的當代生活之下,比人類和神祗成型久遠得多的石頭呈現出怎樣的「物我之間」——一場海邊的「石頭記」在位於黃金海岸的UCCA沙丘美術館呈現。
  • 從北京到秦皇島——尤倫斯中心 UCCA Dune 沙丘美術館 by OPEN...
    「UCCA Dune 沙丘美術館」位於河北省北戴河海水浴場,佔地 930 平方米由 OPEN Architects 團隊設計。造型上不僅與周遭海灘沙丘融為一體,內部大大小小的「洞穴」展廳亦致敬起人類藝術起源的「石洞巖畫」(Cave art),然而誇張扭曲的外觀,令人與生命起源的未知生物聯想在一起。
  • UCCA沙丘美術館榮獲建築大獎,原來阿那亞不只有孤獨圖書館
    近日,於柏林LCD舉辦的評選和頒獎中,UCCA沙丘美術館在亞洲/太平洋地區候選名單中脫穎而出,榮獲亞太地區「年度新文化目的地獎」(New Culture Destination of the Year )
  • 秦皇島的海邊,有人在沙丘之下挖出了一座洞穴美術館
    如今,在同一片海灘的沙丘之下,又隱匿起一座洞穴式美術館,帶給人無限的想像。這座充滿先鋒氣質的美術館由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UCCA)打造,OPEN建築事務所李虎、黃文菁主持設計。早在建成之前,這個設計方案就榮獲了德國Iconic設計獎「Best of Best」獎項。
  • 館長對話|UCCA館長:如何在上海的辦公樓裡「造」美術館
    2018年,UCCA沙丘美術館在北戴河阿那亞社區黃金海岸成形。不同於工廠改建的美術館,UCCA上海新空間UCCA Edge將位於新近落成的盈凱文創廣場(EDGE)內,直接地嵌入城市生活。新館選址蘇州河一帶,在田霏宇看來,這一區域「正在開發中」的狀態讓他興奮,他等待著藝術愛好者的到來,也期待美術館與市民的不期而遇。
  • 「建築界」沙丘美術館,永恆的沙與海,在治癒中需求自然庇護
    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治癒系建築——沙丘美術館。  open建築事務所在2018年建成了這座海邊美術館,位於中國秦皇島渤海邊。建築師李虎在建造初期選址時,提出把美術館建造於沙丘之下。這樣美術館建成後,這片經過歲月的沉積,而遺存下來的海岸沙丘系統,將會和美術館一併受到注目和重視,不會被人為推平,將伴隨美術館永遠存在。
  • 沙丘美術館觀展(拍照)記
    UCCA Dune 沙丘美術館位於河北省北戴河海水浴場,佔地 930 平方米由 OPEN Architects 團隊設計。▲ aranya置業中心的沙丘美術館沙盤今年五一小長假的第三天再次去了阿那亞,這次主要目就是參觀沙丘美術館——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的分館。
  • 探訪秦皇島沙丘美術館
    原標題:探訪秦皇島沙丘美術館   5月10日,遊客在沙丘美術館內參觀。
  • 這些年,打卡沙丘美術館的姑娘們
    而對於建築師李虎而言,當被問及是否在意沙丘美術館日後會否成為諸多網紅目的地中的一員時,他說:我只是不希望大家以路過打卡的心態來對待這棟建築。現在形形色色的美術館越建越大,而沙丘美術館其實只有一個很小的體量,目的是讓參觀者能夠在一個相對安靜、純粹的環境裡更加專注於感官體會。
  • 英語沙塔|經濟學人精讀|沙丘美術館—與自然的完美融合
    微信公眾號:yyst本文節選自《經濟學人》2019.02.09期,Books & arts 版塊中的一篇關於沙丘美術館的報導在北戴河海濱小鎮的一個沙丘下,有著一個中國最新的美術館,是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在北京的一個分支。從300公裡外看上去,尤倫斯藝術中心沙丘美術館與中國任何領先藝術館都不同,它們建於繁華的城市之中,大多數都很引人注目。
  • 濱海小鎮被最孤獨圖書館帶火,房價猛漲後又造了個沙丘美術館
    他做過不少海邊建築項目,也在美國做過美術館。他總想,若能將大海與美術館結合起來,才是極致的夢想與浪漫。沿著海邊走了一圈,他看上一片長滿刺槐和紫穗槐的沙丘。經年累月的海風將沙堆雕琢出高低起伏的天然曲線,李虎想起小時候最愛的挖沙遊戲,「挖兩個坑,中間打通,然後灌水進來。」如果要造海邊美術館,他想在沙丘之下挖出一座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