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特別行動,蘇揚與你共讀《相信未來》!

2020-12-18 企業家夜讀

昨天的4.23「世界讀書日」,我們特別邀請了劉永好、徐和誼、劉積仁、俞敏洪、閻志等五位知名企業家,一起雲朗讀了食指的詩——《相信未來》。今天,最後為您朗讀這首鼓勵人心的作品的,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節目主持人——蘇揚。

相信未來

食指

當蜘蛛網無情地查封了我的爐臺,

當灰燼的餘煙嘆息著貧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執地鋪平失望的灰燼,

用美麗的雪花寫下:相信未來。

當我的紫葡萄化為深秋的露水,

當我的鮮花依偎在別人的情懷,

我依然固執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悽涼的大地上寫下:相信未來。

我要用手,指那湧向天邊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託住太陽的大海,

搖曳著曙光那支溫暖漂亮的筆桿,

用孩子的筆體寫下:相信未來。

我之所以堅定地相信未來,

是我相信未來人們的眼睛——

她有撥開歷史風塵的睫毛,

她有看透歲月篇章的瞳孔。

不管人們對於我們腐爛的皮肉,

那些迷途的惆悵,失敗的苦痛,

是寄予感動的熱淚,深切的同情,

還是給以輕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諷。

我堅信人們對於我們的脊骨,

那無數次的探索、迷途、失敗和成功,

一定會給予熱情、客觀、公正的評定,

是的,我焦急地等待著他們的評定。

朋友,堅定地相信未來吧,

相信不屈不撓的努力,

相信戰勝死亡的年輕,

相信未來、熱愛生命。

作者簡介

食指,本名郭路生,生於1948年,山東魚臺人。朦朧詩代表人物,被當代詩壇譽為「朦朧詩鼻祖」。食指之所以取名為「食指」,一是因為食指的母親名叫石維元,故有 「石之子」之意;二,作為詩人,無論是寫作還是生活都存在無形的壓力,但別人在背後的指指點點絕損傷不了一個人格健全的詩人;三,食指先生少時尊師,「師」與「食」諧音。

《相信未來》是食指作於1968年的一首朦朧詩。該詩以其深刻的思想、優美的意境、朗朗上口的詩風讓人們懂得了在逆境中,怎樣好好地生活,怎樣自我鼓勵,怎樣矢志不渝地恪守自己對明天的承諾。該詩曾以手抄本的形式在社會上廣為流傳,並迅速傳頌於一代青年人的口中,食指因此也擁有了「知青詩魂」的稱號。

企業家夜讀

《企業家夜讀》

是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經濟之聲的一檔

專注於企業家群體的閱讀朗讀節目

每周六、日晚八點準時播出

在微信、微博、央視頻

新浪財經、搜狐、愛奇藝、百度百家、

優酷、咪咕閱讀、喜馬拉雅FM、

阿基米德FM、蜻蜓FM等同時呈現

劉自鴻《必然》

胡葆森《循道追光 感恩時代》

程虹《我感到了陽光》

夏華《生如夏花》

張躍《九三年》

劉棠枝《平凡的世界》

譚文清《財富的福音》

曾強《雨巷》

艾路明《阿拉善之歌》

劉昕《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

梁建章《給我未來的孩子》

苗鴻冰《她走在美的光彩中》

餘鋼《門前》

俞敏洪《給改革開放四十年的信》

尹燁《大醫精誠》

陳榮華《只有一個人生》

劉積仁《遠方》

宋志平《再別康橋》

閱讀的價值

讀書,獲得更多的生命經驗

慢下腳步,感受寧靜和自由

詩歌就像給靈魂洗澡

心靈深處有風景

相關焦點

  • 鳳凰特別行動——相信未來
    所以我們決定用一個叫做《相信未來》的特別行動,用接力式詩朗誦的方式,來傳遞一些正能量,給需要的人打打氣加加油。寫那首詩,用了一個晚上,我知道要把它變成視頻作品,可能面臨更多挑戰。時間有限,困難也是顯而易見的。
  • 世界讀書日:多益網絡在「共讀」
    4月23日是第25個世界讀書日,廣東圖書館學會舉辦第五屆粵鄂澳「共讀半小時」活動,多益網絡與黃埔區圖書館聯合共建「共讀點」,鼓勵公司員工與市民共赴此場春日的閱讀盛宴。(圖1:多益網絡X廣州市黃埔區圖書館聯合參與「粵鄂澳『共讀半小時』活動」)據了解,2020年粵鄂澳「共讀半小時」活動聯動了粵鄂澳三地圖書館,三地企事業單位、各組織機構自願參與進來。在特殊時期的背景下,該活動通過「國家公共文化雲」平臺進行網絡直播,以AR技術實現線上共讀。
  • 讀書日裡的詩會,新聞主播和粉絲一起讀詩
    讀書日裡的詩會,新聞主播和粉絲一起讀詩 澎湃新聞記者 羅昕 實習生 成歡歡 2017-04-23 19:14 來源:澎湃新聞
  • 423讀書日特別策劃:疫情下深圳人閱讀故事(家庭篇)
    深圳晚報推出特別策劃 "423 讀書日深圳人閱讀故事 ",聚焦在深圳的閱讀個體,分職場篇、書業篇、家庭篇、學校篇、作家篇五個系列。今天推出的是 "家庭篇 "——聚焦深圳的家庭閱讀。在外面,家庭中的每個成員都有各自的職業,但在家中,他們分別是父親母親、兒子女兒。在疫情期間,他們"宅"在家中,相互陪伴,也許,對許多個深圳家庭來說,這幾個月是"在一起"最長的時光。
  • 馬雲演講,你相信未來,我相信你們 年輕人與其擔憂,不如行動
    2、在困境中,你的態度決定你的未來。3、因為疫情,因為災難,學習應該如何去思考這個世界的巨變,以及如何在巨大的變化面前承擔自己的責任,如何改變自己去適應未來。4、我們都很難改變昨天、甚至很難改變今天,但我們做一點點事,就可以改變明天,改變我們自己的未來。5、與其擔憂,不如行動。
  • 超強兵王在都市蘇揚小說全文免費閱讀
    超強兵王在都市蘇揚小說全文免費閱讀①媽媽:「哪有這麼嘴饞的孩子,什麼都吃,像個小豬一樣。」兒子仍然若無其事的吃這吃那。
  • 書香家庭 相伴共讀|原平市婦聯向全市家庭發出親子閱讀倡議書
    書香家庭 相伴共讀|原平市婦聯向全市家庭發出親子閱讀倡議書 2020-04-23 22: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聽,來自世界文學之都的朗讀聲——南京發起「共讀經典」國際文學...
    南京文學之都促進中心主任袁爽介紹,在疫情全球蔓延的大環境下,這個讀書日顯得格外特殊。南京向全球文學之都城市網絡發起「共讀經典」國際文學作品領讀活動,希望通過文學的力量給全世界遭受疫情困擾的地區和人們帶去信心和勇氣。
  • 閱享生活讀行廈門 孩子們用「閩南讀冊歌快閃」迎接讀書日
    孩子們用「閩南讀冊歌快閃」迎接讀書日。這場快閃是2019「閱享生活·讀行廈門」全民悅讀節系列活動之一,拉近了「閱讀」和市民的距離,展示了這次悅讀節的「與眾不同」。  為什麼快閃活動會選擇「閩南讀冊歌」的表現形式?「閩南童謠內容豐富多彩,充滿童趣,又能在潛移默化中增長兒童的知識。」廈門市出版物發行業協會會長蔣東明說,閩南童謠,也叫「讀冊歌」或「囝仔歌」,正是以閩南方言進行創作和傳唱的兒童歌謠,是百姓集體創作智慧的結晶。
  • 推薦:這四首詩歌,共情感強,特別適合朗誦比賽,一讀就喜歡
    有的詩歌,共情感強,第一次讀,第一次聽,就能被深深吸引、震撼。今天分享的四首詩歌,就是這樣的,完全可以助有勇氣參加比賽的大家更好地發揮才華,衝擊特等獎、一等獎。第一首,《相信未來》,作者是食指。《相信未來》曾被無數青年熱愛並追捧,他們迷戀它,爭相傳抄它,誦讀它。
  • 世界讀書日到了,老師還為讀書找藉口嗎?不為俞敏洪讀,為自己讀
    【原創首發,轉載須註明出處】世界讀書日到了,老師還為讀書找藉口嗎?不為俞敏洪讀,為自己讀◎ 文/編 烏江前些日子,俞敏洪在直播中說:如果你只是釋放不積累的話,最後你就會覺得自己內心深處空空如也。我們很多中小學老師,一年都不讀三五本書,而且一輩子就只教那麼一點點東西,不斷地重複,自己就被掏空了。
  • 親子共讀點燃兒童夢想
    作者:南京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副教授、英國斯克萊德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院訪問學者 華偉「想讓你的孩子變得聰明嗎?那就為他們讀童話吧!想讓你的孩子變得更聰明嗎?那就為他們讀更多的童話吧!」在蘇格蘭,愛因斯坦的這句話經常被政府和圖書館引用,作為鼓勵家長開展早期親子共讀的廣告語。
  • 親子共讀|「未來家庭教育計劃」親子共讀專題講座暨項目總結會在京...
    12月26日,由中國兒童中心、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國家圖書館、好未來集團共同主辦的「未來家庭教育計劃」親子共讀專題講座暨項目總結會在國家圖書館總館典籍博物館文會堂舉行。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 讀書日,金句名言分享
    今天是讀書日,我把自己讀到的金句與朋友們分享。1、一個民族如果沒有出息,不是女人在數量上太多,而是男人在質量是太劣。——梁曉聲《潤心集》2、有些人塗著高端的香水我都能聞出他的人渣味。
  • 皋蘭路街道:耿家莊社區開展暑期讀書日活動
    皋蘭路街道:閱讀一&34; 快樂成長——耿家莊社區開展暑期讀書日活動為了豐富社區青少年的暑假文化生活,增強青少年課外閱讀的積極性,8月11日,皋蘭路街道耿家莊社區組織開展青少年讀書日活動。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一本好書就如同與一位品德高尚的人談話,耿家莊社區積極引導廣大青少年養成&34;的良好習慣,做到學有所思
  • 親子共讀日丨不用懷疑,這裡有1228個陪伴孩子共讀的理由!
    據調查,在深圳0-3歲兒童家庭每天和孩子親子共讀的家長比例僅為9%;3-6歲兒童家庭每天親子共讀的比例約37%。我們會發現即使在認知水平相對較高的一線城市,仍存在嚴重缺乏親子共讀實踐的現象。即使孩子到了3-6歲階段,家庭親子共讀行動有所增加,可是與一些發達國家和地區相比,完全不值一提,甚至低於美國低收入家庭同齡兒童的親子閱讀頻率。
  • 親子共讀,你錯過了什麼?關於親子共讀的10條建議
    兒子2歲半左右,我開始給兒子讀繪本,今年兒子快7歲了,這期間給兒子買了上百本的繪本,但縱使讀了上百本的繪本,關於親子共讀,我還是有些挫敗感,總覺得沒有什麼收穫?直到今天讀了粲然的《騎鯨之旅》,我才發現,親子共讀帶著那麼多的目的,是太功利了。
  • 團隊共讀為什麼
    然後通過網絡投票的形式,選出前十名提供給專家團隊,由專家團隊確定其中的6本書作為本學期的共讀圖書,其他的24本書則作為重點圖書推薦給成員自由閱讀。「敘事者」的共讀行動以學期為單元進行,在學期單元內選取的6本書一般會兼顧人文底蘊和專業能力的培養,也會注重由易到難、從通俗到經典的閱讀梯次。環節二,讀書。
  • 親子共讀培養專注力
    因為我觀察到達達天性特別外向,而且喜歡熱鬧。身邊一有響動,他就會立刻回應。11個月大時,我把他放在陽臺上曬太陽,他居然不停地對樓下走動的人們呼喊、招手,希望別人來玩。對於如此外向的孩子,我很擔心,如果等他3歲以後,行動力變強了,愛說愛動一刻也停不下來,再來培養他的專注力或許會很難,也會讓他很不舒服,而且「防病容易治病難」。因此,我選擇在達達2歲時開始培養他的專注力。
  • 有書共讀節,讓更多人因為共讀愛上讀書
    4月23日,有書在世界讀書日這個特別的日子開啟了第二屆有書共讀節,並推出「超級閱讀力就是超級競爭力」全新主題,為書友送出讀書福利。有書共讀節,獎勵愛讀書的人2017年的4月23日,首屆有書共讀節於世界讀書日這一天召開,在共讀節上,有書CEO雷文濤提出了1000萬獎學金計劃,將用1000萬獎勵愛讀書的人,因為他認為「愛讀書的人值得被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