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版一年級上學期語文教材刪去8首古詩,小學語文將整體修訂

2020-12-25 澎湃新聞

滬版一年級上學期語文教材刪去8首古詩,小學語文將整體修訂

澎湃新聞記者 吳潔瑾 姜麗鈞

2014-08-25 22:50 來源:澎湃新聞

最新版小學一年級語文課本

       再過6天,上海中小學就將迎來新學期。提前拿到一年級語文課本的家長和老師發現,語文課本比原來薄了很多,不僅刪掉了舊版本中全部8首古詩,7個單元45篇課文也縮減為了6個單元40篇課文,篇幅總量減少了30%,識字量和寫字量也分別比原來減少了16%和45%。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注意到,上海市教委日前在答覆相關提案時稱,今年已將修訂低年級語文教材以及啟動小學語文教材整體修訂計劃列入工作要點內。

市政協委員建議刪減語文教材

       今年上海兩會期間,市政協委員、普陀區洵陽路小學校長朱乃楣向市政協提交了《關於「切實減輕小學生學業負擔」的建議》。她表示,在研讀一年級上學期的語文教材後發現,整冊教材共計課文45篇,全冊要認讀逾300生字,且大量生字集中在入學後的三個月內。

       朱乃楣及其他一線語文教師分析,一年級孩子之所以學得累、老師教得累,是因課文篇目較多,「前松後緊」的教學時間令壓力逐步提升。另外,教師們認為,教材內容沒有把握學生年齡特點與學習規律,如拼音學習是在兒歌認讀中逐步出現,教材文多圖少,孩子需要花很長時間才能讀通。

       朱乃楣建議,不僅僅是一年級的教材,對小學階段各年段的教材都進行「瘦身」。

       對此,上海市教委在今年5月6日答覆稱,市教委教研室正在開展調研,傾聽一線教師對於當前版本小學教材使用情況的意見和建議,為下一步修改工作提供依據。

       關於對現有教材進行刪減的建議,上海市教委稱,目前,已啟動開展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材修訂工作。將一年級語文的學習起點適當放低,學習總量再度適當減少,學習要求適當降低,學習坡度適當放緩。與此同時,市教委教研室正聘請資深課程專家組成專家團隊,開展小學語文教材整體修訂工作。

識字量減少16%,寫字量減少45%

       澎湃新聞提前拿到了最新版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年級上學期語文課本。與舊版本相比,新版本頁數由原來的186頁縮減為122頁。舊版本每個單元最後都有 「古詩誦讀」環節,整本共有8首古詩,如《畫》、《草》、《登鸛鵲樓》等。而在新版本中,8首古詩均被刪除,共減少了32個生字。

       此外,原來7個單元刪減為6個單元,最後一個單元的5篇相對較難的課文也被刪除,如《小溪生病了》、《會說話的燈》等,共減少了39個生字。這樣 ,新版本的識字量從原來的353個減少至296個,減少了16%;寫字量則從215個減為118個,減少了45%。

       澎湃新聞記者查詢國內其他版本的語文教材發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年級上學期語文課本課文篇數為20篇,其中包括兩首古詩,如《畫》和《靜夜思》,生字表量為400字。江蘇出版社出版的一年級上學期語文課本僅有13篇課文,其中包含一首古詩詞《江南》,共255個生字。以上兩個版本課文數均明顯少於滬教版,但人教版和蘇教版在課本篇首安排較長篇章集中學習拼音,而滬教版則是在安排兩周的入學準備後,再邊學課文邊學拼音。

「瘦身」有利於加強課外閱讀

       澎湃新聞採訪發現,雖然大部分家長對上海市教委向教材「開刀」的減負措施表示歡迎,但也有家長表示疑慮。孩子即將升入幼兒園大班的寶山區家長顧先生告訴澎湃新聞記者:「我的孩子已經學過十幾首古詩,一年級語文課本的8首古詩難度不大,沒有刪除必要。」

       「古詩是很好的文學形式。」顧先生表示,之所以要讓孩子提前學習古詩是因為聽說考民辦小學有可能要考古詩。同時,他也認為,但如果高年級整個教學、考試的要求不變,那麼等於一年級減掉的「負擔」還得在高年級再「背上去」。

       對此,靜教院附校一年級年級組長、語文老師吳聆聆表示,一年級語文課本「瘦身」好處不少,原來8首古詩需要花8個課時,5篇課文則需花上10個課時,現在一個學期下來就多出了18個課時,可以讓孩子們的拼音學的更紮實,多出的時間還可以閱讀、寫字。」

       對於古詩全部被刪除,吳聆聆也覺得遺憾,她認為可以適當保留一兩首,讓孩子們體驗古詩詞的形式。

       市教委教研室相關負責人表示,雖然新版本教材刪除了8首古詩,但並不能說古詩就退出了一年級上學期的語文課本,「我們在聽力材料中依然保留了這8首古詩,老師可以在課堂上播放給學生聽,但卻無需背誦識字。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上海市教委,語文教材,識字量

相關推薦

評論(103)

相關焦點

  • 古詩退出上海小學一年級語文課本
    「瘦身」:除刪除原教材最後單元的5篇課文外,《畫》、《草》、《登鸛雀樓》等8首古詩也不見了蹤影。此外,一年級識字量從原來要求的353個減少到296個,寫字量從296個減至118個。  「改革的總目標是減負,我們應該把更多的時間讓孩子在完成基本的識字後,自主自由地進行閱讀。」上海市教委教研室語文教研員薛峰說。  大多數一線教師對教材「瘦身」表示歡迎。黃浦區武寧路小學語文老師陳靜說:「按照修訂後的教材,老師可以3天教兩篇課,空下來的時間幫助學生打牢拼音、識字基礎。」
  • 江蘇小學一年級語文課本2015年將修改 古詩不會刪
    《尋隱者不遇》從上海小學一年級語文課本中刪除 網絡圖片  昨天有報導稱,上海小學一年級語文新課本刪去古詩,課文篇目也有減少,識字量和寫字量都不同程度減少。而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江蘇的一年級語文課本將從明年秋季學期開始改,難度也會降低,但不會刪除古詩部分。  此外,蘇教版的小學三至六年級數學,都用上了新改版的課本,難度降低;五六年級的英語教材也變臉了,增加了童話和環保板塊,課文也變短了。
  • 上海一年級語文新課本刪去全部古詩 杭州語文教材不變
    昨天,一條微博「上海一年級語文新課本刪去全部古詩」在網上熱傳。消息來自上海的《新聞晨報》:對比新舊一年級語文課本發現,新教材刪除了每個章節後的「古詩誦讀」部分,共有《尋隱者不遇》《登鸛雀樓》《夜宿山寺》等8首古詩被刪。此外,7個單元45篇課文也縮減為6個單元40篇課文,識字量和寫字量都有不同程度減少。
  • 上海小學一年級語文課本刪除古詩江蘇明年也要改,但古詩不會刪掉
    昨天有報導稱,上海小學一年級語文新課本刪去古詩,課文篇目也有減少,識字量和寫字量都不同程度減少。而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江蘇的一年級語文課本將從明年秋季學期開始改,難度也會降低,但不會刪除古詩部分。  此外,蘇教版的小學三至六年級數學,都用上了新改版的課本,難度降低;五六年級的英語教材也變臉了,增加了童話和環保板塊,課文也變短了。
  • 上海小學一年級語文新課本刪除全部古詩
    周杰倫的「蝸牛」終於爬進了小學語文教材,而古體詩卻從上海小學一年級的語文課本上消失了。據《新聞晨報》報導,上海中小學開學在即,提前拿到課本的家長發現:相比舊版,今年一年級語文課本變薄了很多。昨日,記者對比新舊一年級語文課本發現,新的一年級語文課本不僅刪除了舊版本中全部的8首古詩,7個單元45篇課文也縮減為6個單元40篇課文,識字量和寫字量都有不同程度減少。
  • 一年級教材該不該刪古詩?
    中小學即將迎來開學,上海市一些提前拿到一年級上學期語文課本的家長和老師驚喜地發現,語文課本比原來輕薄了很多,不僅刪掉了舊版本中全部8首古詩,7個單元45篇課文也縮減為了6個單元40篇課文。正方難懂的古詩也是負累滬教版一年級語文教材早該「瘦身」了。
  • 上海教委回應教材刪改:通過聽力教材學古詩
    滬版一年級語文課本目錄 圖:澎湃新聞  □晨報記者 李星言  昨天,本報報導上海市小學一年級第一學期新版語文課本中刪去8篇古詩,在家長圈和網絡上引起巨大反響,不少網友在為這項減負舉措叫好的同時市教委回應,8篇古詩退出一年級語文課本,目的是為小學生減輕識字和背誦的壓力,但在小學一年級的聽力磁帶中仍保留了這8篇古詩,老師會通過多種形式讓學生充分體驗古詩的音韻美。  為什麼刪除  不費力認字,領略音韻美  「現在哪個孩子不會背幾首古詩,為什麼要從課文中刪除呢?」
  • 滬小學語文課本或"瘦身" 周杰倫歌曲入選教材
    近日,周杰倫歌曲入選語文出版社的小學語文教材,再次引發人們對小學語文教材的關注。昨日,記者從上海有關部門獲悉,上海小學並不使用語文出版社出版的小學語文教材,而上海也正在醞釀新一輪的語文教育改革;今年9月上海的小學一年級語文課本可能「瘦身」,此舉可使小學一年級學生的語文學習負擔減輕。
  • 語文教材近年刪減43篇經典 被周杰倫作品取代
    日前,負責主編北京市義務教育語文教材的北師大語文教育研究所所長任翔表示,從明年9月起,北京部分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材中,古典詩詞將由現在的6到8篇增加到22篇,整個小學階段不少於100篇。  與此對應的則是上海小學教材刪去古詩。一時引起熱議。
  • 一年級課本的古詩存廢之爭
    新學期開始,關於上海小學語文教材「瘦身」的議論已經持續了好幾天——一年級語文教材從186頁「瘦」到了122頁。令很多人不解的是,舊版教材中「古詩誦讀」的8首古詩全部刪除,佔被壓縮的64頁內容中的8頁。 「減負」是好,但「減負」為何要向古詩「動刀」?在小學一年級新生小可的媽媽看來,如此「減負」,似乎減錯了方向。
  • 北京版小學語文教材古詩文將達到100篇
    北京版小學語文教材古詩文將達到100篇 2014-09-11 09:17:48昨天,北師大語文教育研究所所長任翔表示,非常贊同習主席「要把經典詩詞嵌在學生腦子裡」的觀點。她透露,目前已經通過教育部審查的北京版語文教材,將會大幅增加古詩文的內容,小學學段篇幅將達到100篇,古詩文佔全部課文比例達到15%以上。  任翔表示,在古詩文的選擇上,都是選取經典的名家名作。
  • 北京一年級語文課本古詩詞明年增加兩倍
    昨天,負責主編北京市義務教育語文教材的北師大語文教育研究所所長任翔表示,明年9月起,北京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材中的古典詩詞將由現在的6到8篇增加到22篇。但只要求誦讀,讓學生體驗音韻美,不再有死記硬背的要求。
  • 北京版語文歷史新教材明年啟用 初三學生也學歷史
    本市七成使用「北京版」(由北京出版社出版)教材的初中生目前在初三不設歷史課,歷史集中在初一初二授課。但明年入學的新初一學生將使用新的「北京版」初中歷史教材,新教材總冊數從4冊變為6冊,課程將覆蓋初一至初三所有年級。今後的初中生初三也得學歷史了。  明年新的「北京版」語文教材也將在一年級和初一投入使用,古詩詞和現代文篇目都將有所變化。
  • 中小學語文教材第七次「大換血」 古詩文篇目大幅增加
    浙江在線杭州8月17日訊(浙江在線編輯 馮一倫)今年9月份,中國新一批入學的中小學生將迎來新版「教育部編義務教育語文教科書」。這是白話文興起後,中國語文教材的第七次「大換血」。  此次教材改版,將換掉了約40%的課文,文言文比例大幅提升。較之以前的人教版,小學6個年級,古詩文總數增幅高達80%。
  • 統編小學語文教材引爭議:古詩文增多加重學生背誦負擔?
    十年過去,蘇教版、北師大版等版本的小學語文教材退出歷史舞臺,「統編本」教材成為唯一,自全面投入使用以來,一直被廣泛關注與討論。諸如先識字後學拼音的教學模式、古詩文比重大幅增加等話題都曾佔據熱搜。對此,陳先雲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幾年來教材的編寫和修訂過程,就是持續不斷解疑、釋疑的過程。」
  • 小學一年級語文統編教材難不難
    近期,網上關於「小學一年級上冊語文統編教材比較難」的觀點引發了大眾的關注和討論。為何會有這樣的看法,小學語文一年級統編教材到底難不難?針對這一問題,記者日前採訪了兒童閱讀研究專家、北京師範大學李虹教授,小學語文統編教材執行主編陳先雲以及內蒙古林西縣王秀梅和河北省平山縣秦韶華兩名農村學校一線語文教師,聽聽他們怎麼說。
  • 上海小學一年級語文等教材將更換,拼音集中教並改進教學方式
    上海小學一年級語文等教材將更換,拼音集中教並改進教學方式 根據教育部的部署,今年上海小學一年級的小朋友們將用上統編版的道德與法治、語文教材。
  • 【語文版中小學教材「大換血」】我能記得一輩子的書,是語文課本
    5月23日上午,語文出版社宣布其修訂版義務教育語文教科書已進入《2016年義務教育用書目錄》。新修訂的全套教材40%的課文被更換,增加了古詩文及中華傳統文化比重。對此,華西都市報記者了解到,目前成都市中小學並不使用該版本教材。而綿陽、自貢、資陽等地一些學校則使用語文出版社出版的教材。
  • 上海一年級上學期《語文》古詩全被刪引爭議
    從今年9月份,新學期開始,上海小學一年級語文課本「瘦身」:除刪除原教材最後單元的5篇課文外,《畫》、《草》、《登鸛雀樓》等8首古詩也不見了蹤影。此外,一年級識字量從原來要求的353個減少到296個,寫字量從296個減至118個。 這個給教材「瘦身」的舉措在網上引發熱議。
  • 部編版語文教材啟用 一年級學習順序變了
    改變思路  使孩子們對語文的「第一印象」不是字母abc,而是漢字「天地人」;把漢語、漢字擺回到第一位; 拼音只是輔助學漢字的工具,不是目的。  根據教育部通知,今年9月起,全國小學和初中的起始年級將統一使用教育部組織編寫的「部編版」語文教材。  據介紹,部編版教材編寫歷時5年,經過了30多輪評審最終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