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4858億在線教育市場,他們靠給老師做直播「格子間」賺錢

2020-12-16 芥末堆

背靠4858億在線教育市場,他們靠給老師做直播「格子間」賺錢

作者:大衛 發布時間:

背靠4858億在線教育市場,他們靠給老師做直播「格子間」賺錢

作者:大衛 發布時間:

圖畫啦啦小班直播課的教學直播艙

芥末堆 大衛 12月14日 報導

進入高2.4米,佔地3.74平方米的艙內,老師坐在桌前開始直播,面前並排著三塊屏,除了直播電腦屏幕,還有數據看板和直播操作臺,如果這節課所講的內容與書籍有關,背景幕布就可切換成書房的場景。老師在講課的同時可注意到這堂課學員的活躍度,設備狀態等各參考數據,老師也可以發起連麥,學員舉手申請接入,雙方可在線上實時交流互動。

在芥末堆主辦的GET2020教育科技大會上,某公司展示了自己的直播艙產品,而另一家教育SaaS服務商也擺出了自己的直播室,除了空調、電路網線、桌椅配套外,電腦和攝像頭等需要自己配置。

事實上,隨著在線教育兇猛的發展勢頭,直播課程需求呼應著大量直播教室的供給,但不少在線教育機構面臨著直播隔音差、直播場地裝修貴、直播設施質量參差不齊等諸多問題。

尋找一體化、性價比高的綜合解決方案成為不少在線教育機構的目標。不過,不少體驗過直播艙的業界人士認為,直播艙產品面臨著成本和體驗效果如何平衡的問題,目前市場發展仍處於初級階段。

圍繞著用戶體驗和實現場景,處在不斷優化中的直播艙正在接受市場的審視,背靠4858億在線教育市場規模,直播艙會是門好生意嗎?

在線教育火熱刺激直播艙供給

在線教育市場正在持續受到關注。艾媒諮詢數據顯示,在2019年,中國在線教育行業共發生融資事件150起,融資總額已達115億元。預計2020年,中國在線教育用戶規模將達到3.51億人,市場規模將達到4858億元。

李忠是一家頭部在線少兒機構的全國選址和工程裝修負責人。他發現這幾年間,隨著國內大型在線教育機構不斷增多,從去年開始,直播艙的市場品牌也越來越多。

他告訴芥末堆,更多的傳統聲學技術服務商開始出現在教育裝備展上,教育SaaS服務商等也開始涉水直播艙。從淘寶平臺上搜索直播艙,出來的產品琳琅滿目,價格跨度從200到5萬多,「給我傳達的信息是市場的需求量很大」。

中型在線教育機構「晚上並發開課量在50到100節課這樣的,一般會採購像百臺左右的量,如果再高一個層級的話,可能會有上千臺的需求」,一家機構的直播艙項目負責人可威透露,機構自己裝修的話,「不管時間成本還是裝修成本其實挺高的,且一旦辦公室變更,容易浪費資源,另外如果在高端寫字樓裡裝修可能還會涉及到對消防的要求」。而部分直播艙似乎具備一體化解決方案、且能夠快速拆卸等優勢,開始成為不少教育機構青睞的對象。

可威把直播艙分成4個部分,第一個是直播空間;第二個是直播硬體,「直播時候不是拿個電腦和攝像頭就搞定了,它要匹配更專業的麥克風,甚至一些手寫屏之類」;第三個是直播平臺,穩定的支持直播的軟體;第四個是穩定的直播網絡,可通過在艙內集成網絡設備,更好提升直播體驗。

李忠體驗過市面上不少產品,但大部分只是艙體的殼,缺乏對直播艙內部使用體驗以及對場景的思考。他也在一些狹小的直播艙內體驗過,對於噪音和空間的壓抑印象深刻。不過,隨著對教育場景理解的加深,部分直播艙產品經歷了迭代,艙內軟硬體正在改善(包括隔音材料、直播設備、網絡環境及相關系統)、設計者也在開始探索與不同教育場景的融合,甚至分化出針對中型在線機構、價值數萬的低配版和針對大型機構或高校的培訓或授課需求、價值數十萬的高配版直播艙產品。前者可實現量產,後者則恐需要訂製。

對直播艙的升級背後是對教育場景和產品融合的不斷探索。在線下展會上,不少客戶體驗過部分直播艙後,想把更多的場景融入其中。「比如書法教學可能需要用高拍儀去拍實時手寫畫面的,做ps培訓可能在ps手繪上可能精確到對一些像素點操作,不同的直播場景需求就需要軟硬體一整套解決方案去解決」,可威表示,目前對直播艙產品的研發市場還處在初級階段,對場景的研究還需要進一步挖掘。

綜合成本和體驗效果該如何平衡?

儘管市場或許存在,但一家教育SaaS服務商負責人劉雲卻並不想進入直播艙這個市場,「直播艙可能會作為一個很好的生意存在,但是從產品理念的角度來講,我不認同這個事情」。

他體驗過在不同直播艙產品上課的感覺,「我覺得在裡面我是缺氧的,讓人產生很多的不舒適感」,而這會極大限制老師的創作過程。

劉雲認為,直播艙用於一些直播場景比較有實踐意義,因為它屬於密集型的服務,諸如娛樂直播和在線客服直播,它除了語音可以傳遞更多信息,包括視頻互動等,一個單獨空間會讓服務呈現地更立體,但放到教育行業,一不小心容易走樣。

從上一堂課的角度來講,劉雲覺得,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碰撞是共同創作的過程,這對老師的思維的活躍、想像力有比較高的要求。

「而在一個狹隘的空間裡,去做單向直播,或者儘管有些互動,但至少不做思考層面的大的碰撞,把人當成一個機器人,或者去機械式地做些操作,有可能會影響教育本質東西的產生,即在同等條件下,老師的大腦活動或者教學效果會大打折扣,不管你怎麼去包裝它。」劉雲說道

問題的核心在於,直播場地的綜合成本和體驗效果之間的平衡該如何把握?

可威表示,裝修直播間對消防會有一定的要求,尤其當你的空間超過一定的面積,噴淋等消防措施就必須配套了,而這就必然會增加成本。但對於中小型在線教育客戶來說,他們又需要低價及相對一般的功能,並期望能夠高密度部署。

此外,可威認為,「壓抑感不單是空間對人的影響,更多是講師和學員因缺乏實時互動,產生的溝通隔離感,我們也是通過直播系統,增加互動功能,豐富老師的授課方式,強化他們的使用體驗」。

這樣的矛盾在消除噪音上也同樣存在。李忠體驗過不少相關產品,幾千塊價格的直播艙常讓他覺得隔音效果太差。「聲音分兩種,一種叫隔音,一種叫吸音,隔音主要隔的是房間以外的噪音來源,而回音是在房間內你說話產生的回聲。要抵消掉這兩種,第一你就不能全部採用玻璃的,他們一般採用的是木質的材質,要起到良好的隔音效果,牆體都得加厚,內部還要增加其他材料,這個成本就會增加不少」。

而一旦綜合成本和體驗效果之間的平衡被打破,在線教育機構就會尋找別的路徑。一些大的在線教育機構,最初會採用分散工位、用高屏風區隔的形式來解決老師需要單獨的直播間這一問題,後續漸漸地在直播艙選擇和自主裝修直播間上搖擺——有的選擇部分採購,有的選擇定製化採購,有的則像李忠那樣選擇自主裝修。

直播艙和自主裝修的經濟帳

李忠所在的機構擁有數千個直播教室,他給芥末堆算了一筆帳。「一個普通的直播艙單艙體的價格在2萬左右,而自己裝修的話,不含家具設備,一個直播間的成本大概在8千左右,如果租期久的話,成本就會被攤薄」,他認為直播艙的優勢在於可隨時拆卸,但若長期來看搬運和拆裝的成本也並不少。

且直播艙額外的成本也不低。比如辦公室的原始裝修,包括強弱電安裝等,除此之外還涉及到樓體的承重問題,「樓體的標準承重是每平米200kg,有些直播艙雖然滿足我們的技術參數,但一個房間放幾個就可能存在超重問題」。此外,直播艙的使用可能也會產生辦公室利用率的問題,直播艙做的是單體,如果牆體厚達15公分,做到連體的話,隔牆就達30公分,空間就會浪費掉。

而更重要的一點則超出成本核算範圍,涉及消防安全。李忠表示,「前兩年消防是沒有規定說把煙感和噴淋要拉到每一個房間裡面,那比如層高三米的話,直播艙高可以做到2米2、3,剩餘高度部分可以加裝,原始格局的噴淋和煙感器可以不用動。但後來有一條規定,必須所有的煙感噴淋拉到房間內才算合格」,李忠諮詢了一些直播艙賣家,對方均反饋的是不需要裝到一個房間內,這給他帶來了困惑,「如果我裝了,後期對於風險是沒有辦法把控的。」

不過,部分艙體的面積低於4平,「只有面積達到一定要求,才需要配套噴淋等消防措施,暫時不需過多考慮(該問題)」,可威表示。

自主裝修要走的路看起來也並不輕鬆。可威算了一下,「自己去採集設備的話,比較好的一整套直播設備的話,電腦顯示器、攝像頭等之類的你要配下來也要幾萬塊錢」。而經過很長一段時間測試,李忠才對直播間的燈光、音量、攝像頭清晰度等學生端上課體驗的參數感到滿意。但溫度、溼度及空氣品質等針對老師端的體驗都還需要進一步改良。

李忠承認,一些直播艙產品的功能很全,且設備多,對部分創業型公司前期因資金問題,可能會去市場買很多二手直播艙,不需要在房間內裝修就能直接用

但對他來說,他要考慮綜合成本,從2018年到現在,李忠一直在了解直播艙的市場情況,也在尋找更好的節約成本的方式,「如果一個合格的直播艙(艙體)的成本能夠最終控制在1萬以內,那是我願意接受的價位」,但目前來說,如果真的以用戶體驗為核心,很多產品還很難控制在這個價。

「有些產品商業上是成功的,但未必代表他一定就是正確的」,到目前為止,劉雲所在的公司仍對直播艙持觀望態度,並未計劃在此方向上推出相應產品。

教學場景現代化將是常態,打磨產品和供應鏈整合成關鍵

」對於供應商來說,需要聚焦自己擅長的能力,同時聚焦具體場景,然後圍繞這個場景以客戶為中心去深度打磨產品」,國內教學OMO解決方案提供商伯索雲學堂CEO陳志飛認為,不管是在線教育機構或者為傳統機構提供技術或者提供其他服務的供應鏈,在線教育的火熱都帶來了供給側層面的全鏈條改變,開始更為細化專業的分工合作。甚至也出現了很多原先可能不被大家關注,甚至可能之前不存在的一些產品,包括在線學鋼琴,在線思維課等,也包括像直播艙這樣的產品,「這對企業的產品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這考驗著企業的「供應鏈整合能力」。可威分析,一些供應商的研發能力有限,更偏向於你這邊提供方案後他去執行的「工廠模式」,且對用戶的使用場景理解不深,同時大型硬體的設計調整、更換周期長,開模的成本高,試錯壓力大。同時,對產品設計端來說,把教育場景更好地融入產品也有不小的難度。

比如企業培訓中講師的需求點是什麼,怎樣和艙體及軟硬體結合;數據反饋上應該呈現什麼才能幫助到老師對課堂的掌控,你的研發投入又和你的數據維度的呈現又很相關。「老師會關注學員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但不同的人他了解的維度是不一樣的,我們如何把這些信息給融入到我們的儀錶盤裡面去,更好的展現給不同的客戶。這其實也是我們現在的一個難點,因為你能獲取到信息還是有限的。同時如何把這些數據轉化成給客戶的可視化的信息,也是未來要去努力的一個方向」。

在陳志飛看來,「未來,直播艙的改造或者還不是一些看得見的東西,有可能是那些看不見但能被用戶感知到的東西」。

而隨著教育場景的不斷變化,可能還會有更多意想不到的產品出現,同時也會讓供給的產品不斷迭代。陳志飛提醒,在線教育不應該把它理解為僅僅是在線上課,「如果僅僅是在線上課,從一線到三線四線城市,最終它也會變成一個常態。我更願意講在線教育是在線教與學,涉及到教學或者學習場景的革命,教學場景現代化將在未來成為常態化」,而這意味著「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有很大的空間值得大家去探索」。

可威判斷,直播艙的兩個方向,其中一個是控制成本,做性價比,同時實現規模量產。另一個方向則是極致化,在無論是隔音還是直播體驗等各方面做提升,收穫高端的企業用戶。

有業者認為,很難說直播艙這樣處於初級發展階段的新產品是一門好生意,它還需要時間圍繞場景和用戶體驗不斷優化,最終看能否找到一種既能符合教育場景,又能讓老師和學生兩端體驗良好,且能滿足商業上合理利潤的健康模式。

(註:以上受訪對象皆為化名)

1、本文是

芥末堆網

原創文章,轉載可點擊

芥末堆內容合作

了解詳情,未經授權拒絕一切形式轉載,違者必究;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布失實文章,只呈現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並希望被芥末堆報導,請您

填寫信息

告訴我們。

來源: 芥末堆

推廣: 芥末堆商務合作:010-5726 9867

相關焦點

  • 背靠4858億在線教育市場他們靠給老師做直播「格子間」賺錢
    不過,不少體驗過直播艙的業界人士認為,直播艙產品面臨著成本和體驗效果如何平衡的問題,目前市場發展仍處於初級階段。圍繞著用戶體驗和實現場景,處在不斷優化中的直播艙正在接受市場的審視,背靠4858億在線教育市場規模,直播艙會是門好生意嗎?在線教育火熱刺激直播艙供給在線教育市場正在持續受到關注。
  • 作業幫直播課:在線教育也要放「大招」
    近日,人社部與國家統計局聯合發布了多個新職位,其中「在線教育服務師」備受關注。這一新職位的出現被視為在線教育風雲漸起的標誌,也預示著整個在線教育行業對人才的需求將日趨旺盛。在線教育與傳統教育在諸多方面都具有較大差異,因此對人才的界定標準也更嚴謹。
  • 中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將達4858億元,金沃斯英語加快市場戰略布局
    中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將達4858億元,資本青睞助推在線教育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預計2020年中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將達到4858億元。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受特殊影響,大眾在線教育消費進一步提速,在線教育市場迎來發展關鍵節點。
  • 中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將達4858億元,金沃斯英語加快市場戰略布局
    本次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發布的《報告》主要針對新在線教育行業的影響、行業發展潛力、企業戰略等領域進行現狀研究、平臺解讀以及未來趨勢預測。中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將達4858億元,資本青睞助推在線教育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預計2020年中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將達到4858億元。
  • 在線教育行業報告:一二線城市需求趨於飽和,下沉市場空間廣闊
    市場滲透:疫情加速在線教育市場滲透,2020年在線教育市場規模預計達4858億元  2020年,新冠疫情成為在線教育行業分水嶺,疫情助推下大眾對在線教育認知提升,在線教育市場加速滲透,預計用戶規模將超過3.5億人,市場規模有望達到4858億元。
  • 網課老師年薪200萬,在線教育憑什麼這麼金貴?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K12輔導老師掙得並不多。他們不像職業教育(非學歷教育)機構的老師,因為教授的知識具有「獨家性」,學生階段學不到,所以工資會高一些。有業內人士表示,職業教育機構的初級老師一般年薪為30萬,特級老師年薪在百萬以上。
  • 在線教育市場規模突破3400億 米樂教育發掘直播優勢發展加速
    本次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發布的《2018年中國在線教育行業白皮書》主要針對2018年中國在線教育行業市場發展概況、用戶調查、案例分析及發展趨勢進行分析。  中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龐大,兒童早教受資本青睞  在國家政策、財政投入、升學壓力以及網際網路技術進步共同推動下,中國在線教育行業發展前景廣闊。
  • 在線教育2021:壽長者的無間地獄
    最後,輕資產低門檻:網際網路的輕資產屬性於在線教育賽道上展現的淋漓盡致。在線教育成本與直播類似,所需的基礎設施和資本開支很低,但在線教育毛利率卻很高(架起直播間就可以收費了),用戶付費率很高(沒有人是不打算付費來聽課的)。
  • 作業幫、猿輔導押注的下沉市場未必是在線教育企業的好市場
    作業幫受青睞不止是因為賽道選得好,還在於其在線直播雙師大班的模式跑得通。當然,我們這裡說的跑通,是指在線直播雙師大班可以持續地吸引學生,至於賺不賺錢,網際網路行業從來都不把盈利當作跑通的指標。在線大班最早的形式是老師在線下錄製,然後放到網絡上,讓學生觀看。但錄播的效果不太好,孩子盯著屏幕學,到底是學會了還是沒學會呢?
  • K12在線教育市場發展迅速 hellokid打造優質教育品牌
    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在線學習的方式也逐漸滲透於人們的日常生活。未來幾年,在線教育技術的持續升級、在線學習產品的豐富和成熟都將推動在線教育市場規模進一步增長。作為K12在線教育主要的細分領域,K12在線英語培訓將迎來強勢增長。
  • 我是怎麼靠直播帶貨賺錢的
    近兩年直播帶貨可以說是火爆了全球,很多普通人看到「商機」後都紛紛加入,但是直播帶貨並沒有大家看到的那麼容易,大部分人還沒開始直播就夭折了,當然了還有一小部分人則是靠著直播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比如小編,經歷了一系列的摸爬滾打,終於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 網際網路+教育實踐 在線直播大班課的幕後功臣—輔導老師
    今天中國的在線課外輔導市場規模已過千億級,教育在被網際網路重塑的時候,教育機構也在思考教育的本質。 教育過程關鍵要素之一就是老師。
  • 在線教育火熱,機構如何快速入局?
    在線教育有多火?從一個數據就能看出,截至今年10月,新增在線教育企業8.2萬家,新增佔比在整個教育行業中達到17.3%。 之所以有這麼多教育企業湧向線上,是因為用戶市場足夠龐大。據艾媒諮詢數據預測,中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在今年將達到4858億元,用戶超3.51億人。
  • 在線教育綁定短視頻+直播,能否「乘風破浪」?
    作者丨寫滿好奇的來源丨土豆黑板圖源丨潑辣有圖今年對在線教育行業來說,有兩個關鍵性拐點:一是新冠疫情的發生,為中國帶來了史無前例的線上網課學習浪潮。2.65億在校生轉線上,零成本為在線教育品牌「教育」了三四線城市市場。
  • 資本綁架在線教育
    目前,大多數在線機構都處在虧損狀態,現金流也不算穩定。能夠負擔起如此大規模的營銷活動,靠的就是不停地融資。去年到現在,幾乎每個月都有在線教育機構融資的消息。整個2020年,在線教育市場融資總額達540億元。這個數字,超過了2016年~2019年的總和。
  • ALL IN教育+直播,解密教育機構常態化快手直播的隱形價值
    這是高考剛剛結束之後,在一位負責高考志願填報老師的快手直播間中發生的一幕,而這樣的學習的情景每天都在不同的快手直播間中上演。可以說,2020年的開年,人手一個快手號已經成為了教育從業者的默契。黑板洞察了解到,今年高考前,快手教育還聯合了騰訊企鵝輔導、作業幫、新東方在線、麻雀語文等數10家機構推出系列高考補給站直播活動。
  • 為什麼說中小學生特別適合在線教育?
    2020年受疫情影響,在線教育迅速成為主流教育模式,一時間,全國的學生都在上網課,艾媒諮詢預計2020年中國在線教育用戶將達到3.51億人。這幾年,中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持續增長,預計2020年市場規模達到4858億元,增速約為9.61%。
  • 在線教育對於學生的爭奪 已深入到縣城等下沉市場
    2020年在線教育與資本相互裹挾,各路玩家奮力廝殺,一邊燒錢一邊融資,同時虧損持續擴大,K12(學前至高中教育)在線直播課是這一輪爭奪的焦點。其中,最顯眼的當屬猿輔導。10月,猿輔導宣布完成G1和G2輪共計22億美元融資,其估值達到155億美元,G1輪由騰訊領投,G2輪由DST Global領投。
  • 狂奔的在線教育,資本盛宴下的」浮與沉
    從上網課時調試網絡和設備,到充當老師和孩子溝通的傳話筒,再到監督孩子網課的學習和作業的檢查,家長們身兼多職,忙到心力交瘁。 不過更讓他們崩潰的還是課業輔導,好多年沒拿起書本的他們在看到課本的一刻內心是崩潰的:字我都認識,但是就不知道從哪個方向入手。 這讓在線教育再度成為了風口。
  • 狂奔的在線教育,資本盛宴下的」浮與沉「
    從上網課時調試網絡和設備,到充當老師和孩子溝通的傳話筒,再到監督孩子網課的學習和作業的檢查,家長們身兼多職,忙到心力交瘁。 不過更讓他們崩潰的還是課業輔導,好多年沒拿起書本的他們在看到課本的一刻內心是崩潰的:字我都認識,但是就不知道從哪個方向入手。 這讓在線教育再度成為了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