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完整解讀三千年希臘文明 今年首博四大展覽不可錯過

2020-12-11 新京報

新京報快訊(記者 馬瑾倩)首都博物館今天(1月17日)公布2020年度重點展覽。展覽內容精彩豐富,包括回溯六百年前明朝遷都北京、首次完整解讀希臘文明三千年、珍貴影像紀念馬連良先生誕辰一百二十周年、專為青少年定製的解讀中軸線互動體驗項目等。

首都博物館2020年度將繼續圍繞「解讀燦爛中華、品鑑智慧北京、世界文明互鑑」的體系推出各類展覽。

展覽一:《1420:從南京到北京》

解讀六百年前北京城如何成為王朝首都

2020年開年,首都博物館將首先呈現一場跨越六百年的都城遷移展。1月17日至6月28日,《1420:從南京到北京》首先在首博拉開帷幕。

明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11月,北京宮殿建成,永樂皇帝朱棣以之昭告天下,並於永樂十九年正月初一(1421年初)在奉天殿接受朝賀。明代北京遺存,是現代北京保存的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文化遺產,為北京成為世界著名古都奠定了最堅實的實物與實證基礎。

在永樂皇帝遷都北京滿600年的年份(2020年),該展覽圍繞明代遷都北京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展開,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定都南京、第二部分遷都北京、第三部分兩京繁盛。上展展品約300組件,主要來自北京和南京兩地十餘家文博單位。

展覽二:「希臘文明三千年」展

無時間缺環,首次完整跨越三千年文明

接棒600年前首都變遷,三千年希臘文明緊隨其後。7月至10月,首都博物館將舉辦「希臘文明三千年」展,展覽由希臘文化與體育部和首都博物館主辦。

此次展覽包含來自希臘的14家博物館和機構的270餘組(件)文物和展品,涵蓋了古希臘從基克拉澤斯文明時代(公元前三千年)一直到希臘化時期(公元前330年至公元前30年)的禮器、首飾、雕塑、碑銘和生活用品等。

據悉,這是近年來首次能夠呈現希臘三千年文明的展覽。展品時代依次排列,沒有缺環,涵蓋古希臘政治、經濟、軍事、生活、藝術、宗教各方面的情況。展覽在首都博物館展出結束以後,還將在南京博物院和湖南省博物館進行巡展。

展覽三:馬連良誕辰一百二十周年展

珍貴影像文物回顧「四大鬚生」之首

今年年末,首都博物館將跨年帶來馬連良誕辰一百二十周年展,具體時間為2020年12月15日至2021年5月23日。馬連良先生是中國京劇裡程碑式的代表人物,老生行當的代表性人物之一,「馬派」藝術創始人,京劇「四大鬚生」之首。

2021年是馬連良先生誕辰120周年,展覽通過80餘件套珍貴文獻、照片、京劇文物及影像,從他的生平經歷再到藝術精神,以及馬派藝術的傳承,全面展現馬連良先生藝術生涯中的精華和寶貴精神遺產。

展覽四:「讀城——探秘北京中軸線」展

為青少年量身定製互動體驗項目

此外,目前正在首博展出的「讀城——探秘北京中軸線」展將持續到今年年底(12月20日)。

展覽在首都博物館地下一層水景庭院對公眾開放。該展是專門為青少年量身定製的、展教一體的大型互動體驗式項目。本次展覽共有上展文物22組件,通過「溯·前世傳奇」「探·大國意蘊」「話·今生新姿」三個篇章,展現了北京中軸線在鬥轉星移中的生生不息與恆久神韻。

該展覽依舊延續「讀城」展覽系列的理念,以問題貫穿始終。讓觀眾不斷地在提出問題、探索問題、解答問題的過程中,了解中國早期的都城中軸線至明清北京中軸線的發展演變。通過15個建築總共25道問題,將北京中軸線從南到北串聯到展覽中來。

新京報記者 馬瑾倩

編輯 劉夢婕 校對 劉軍

相關焦點

  • 首博2020年重點展覽公布 開年特展「出圈」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月17日電(記者 上官雲)17日,首都博物館(以下簡稱「首博」)公布了2020年度重點展覽概況,同時宣布2020年開年特展「1420:從南京到北京」正式拉開大幕。2020年,還可以來首博看這些精彩展覽據介紹,2020年首都博物館繼續圍繞「解讀燦爛中華、品鑑智慧北京、世界文明互鑑」的展覽體系推出本年度展覽。首先便是上文提到的「1420:從南京到北京」展。「1420:從南京到北京」展覽的重點展品:嵌寶石桃形金杯。
  • 成渝文博周④ | 失落的黃金國、天下大足……成渝一大波好看的展覽「拍了拍」你
    8月6日,封面新聞記者採訪成渝兩地各大博物館的工作人員,為你打撈最近正在熱展或者即將亮相的新展,來川渝兩地旅行的小夥伴,千萬不要錯過這些好看的展覽哦。「彩繪地中海:一座古城的文明與幻想」展覽以一個極具代表性的地中海古城——帕埃斯圖姆的地下考古發掘成果為切入點,用獨特的敘述角度、令人耳目一新的講述方式,展出了來自義大利帕埃斯圖姆考古遺址公園的134件精美文物,梳理這座城市的歷史變遷,以彩繪展現義大利「希臘化」時代歷史,呈現2000年前「大希臘」的戰爭與和平。
  • 在希臘,出了很多牛人,卻為何不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
    然而問題也來了,既然古希臘文明這麼牛,奠定了近代人類文明主流,為什麼在我們中國人常使用的概念「四大文明古國」中,不見古希臘文明的蹤跡,只有古巴比倫(位於西亞,今地域屬伊拉克)、古埃及(位於北非,今地域屬埃及)、古印度(位於南亞,地域範圍包括今印度、巴基斯坦等國)和中國(位於東亞)。
  • 「四大文明古國」是誰提出來的? 為何希臘沒有在內?
    可能你經常聽說:四大文明古國。這四個國家分別是:中國,巴比倫,印度,埃及此時有人就提出疑問了,為什麼沒有希臘?希臘是西方文明的發源地呀,對西方國家的影響也十分大,為什麼文明古國裡沒有希臘呢?古代希臘,可是古羅馬帝國的中西地帶,古羅馬帝國是古代西方世界中最大的國家,這個帝國都說希臘語。
  • 北京:首博新展解讀北京中軸線
    在首都博物館近日舉行的「讀城——探秘北京城中軸線」展覽開幕式上,精彩有趣的活動吸引了許多人參與。展覽以青少年為核心受眾,為青少年量身定製學習性和互動性強的社教活動,展出文物22件套,通過「溯·前世傳奇」「探·大國意蘊」「話·今生新姿」三個篇章,講述了北京中軸線的歷史沿革、文化底蘊和多彩故事。「媽媽,正陽門的俗稱叫什麼?」「現在的永定門和原來一樣嗎?」
  • 海昏侯墓出土文物將亮相首博 部分寶貝首次露面
    [摘要]海昏侯墓園是中國迄今發現的保存最好、結構最完整、功能布局最清晰、擁有最完備祭祀體系的西漢列侯墓園。  據首都博物館館長助理、新聞發言人楊丹丹介紹,此次展覽名為《五色炫曜——南昌漢代海昏侯國考古成果展》,其中,「五色炫曜」,取自司馬相如《長門賦》中的「五色炫以相曜兮」。從漢賦中取義既與展覽所揭示的時代相符,句子的本身又是形容文物之好,金銅玉漆木器皆色彩絢爛,耀眼欲炫。以此為展覽名,不僅是對展覽文物價值的客觀描述,也是對展覽所展示的漢代文化的學術概括。
  • 首都博物館開年特展:「1420:從南京到北京」重現大明風華
    首都博物館2020年點展覽概況 此外,在展覽開幕的同時,首都博物館還公布了2020年點展覽概況。 2020年首都博物館將繼續圍繞「解讀燦爛中華、品鑑智慧北京、世界文明互鑑」的展覽體系推出本年度展覽。
  • 中國首次舉辦集大成亞洲文明展覽 49國451件組文物詮釋多元文明之美
    中國首次舉辦集大成亞洲文明展覽 49國451件組文物詮釋多元文明之美 原標題:   「大美亞細亞——亞洲文明展」是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的重要文化活動之一,匯集了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全部47國及希臘、埃及兩個文明古國夥伴的451件組文物。
  • 克裡特、希臘文明這麼早、這麼輝煌,為什麼不是四大文明古國呢?
    克裡特島位於希臘本土以南130公裡的地中海上,愛琴海以南,面積8236平方公裡,是希臘最大的島嶼。克裡特文明是世界及地中海發現的最早的文明之一,島上發掘出了公元前10000年到古希臘的遺蹟。公元前3000年就進去了青銅時代,後期又出現了文字,這是一個文明出現的標誌。那最早的青銅器和文字出現在哪兒呢?是兩河流域的蘇美爾。6000年前就出現了青銅器,文字的出現也大體是同一個時期。中國又是什麼時候出現的青銅器和文字的呢?青銅器應該是公園前2000-3000年間。
  • 浙江發現三千年前刻符,23個類似希臘字母:西方字母源於中國?
    然而,在八千年前至三千年前的浙江一些陶器文物上,學者發現了一些刻劃符號,非常類似於古希臘字母。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界公認的腓尼基字母出現於公元前1000年左右,為何在遙遠的中國卻出現了「古希臘字母」,而且出現時間遠遠早於腓尼基字母?學者聞長慶指出:或許是中國南方古越人最先發明了字母文字,並傳到了地中海!
  • 5件中國古畫首次參展,進博會首日就被國內買家鎖定
    令界內外格外矚目的是,進博會展區開放首日,5件來自海外的中國古畫甫一亮相就引起關注,並被多位國內買家鎖定。據悉,這是進博會現場首次有文物展品參展,成交可享受進博會稅收減免優惠政策。紀曉蒙表示,今年由於時間緊迫和展陳條件局限,只帶來了這5件書畫作品,但進博會對於機構和海外藏家的吸引力正在釋放,已有美國、歐洲等多地收藏家和機構表達了強烈的參展意願,並預訂了下一屆進博會入場券。
  • 55家博物館館寶齊聚首博 五大名窯空前聚會(圖)
    《中國記憶——5000年文明瑰寶展》、《紫禁城內外的競技遊戲展》和《公平的競爭——古希臘競技精神展》五大展覽將同時亮相,近千件精品文物將帶給觀眾前所未有的視覺震撼。  五大展覽最大的亮點就是國寶薈萃,其中很多是首次赴京亮相。「展品之精不敢說是絕後,但肯定是空前的。走進展廳,你會發現每一件文物珍品你都不能割捨不看,你更震撼能如此集中地欣賞到這些珍品,或許一生只有一次這樣的機會。」首博副館長姚安如此評價此次展覽。
  • 《埃及、希臘與羅馬》:地中海文明的誕生史,西方史學的工具書!
    在公元前492年,西方文明爆發了一次由波斯人和希臘人的戰爭,這場聞名的「希波戰爭」跨越了半個世紀之久,也是東西方文明的一次大碰撞,最終希臘人以弱勝強,在雅典城外的馬拉松打敗了波斯人的侵略,(題外話:「希波戰爭」的名人是斐裡庇得斯,他為了能儘快回到村子報信,跑了42.193公裡,是「馬拉松」賽事的主角)。戰後,希臘出現了經濟、政治、文化的全面繁榮發展。
  • 49國451組文物聚首 「大美亞細亞——亞洲文明展」亮相國博
    展覽匯集來自亞洲47國及希臘、埃及兩個文明古國的451組文物,是我國首次舉辦、亞洲大家庭共同參與、通力合作的亞洲文明專題展覽,參展國家數量、文物數量和精緻程度前所未有,堪稱「文物領域的奧林匹克」。據國博相關負責人介紹,展覽以「多元文明並置,古今文明相通」為主線,分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美成在久 日出東方」,以文物為載體,凸顯各國歷史文化特色,反映兩河流域文明、印度河文明和中華文明,詮釋亞洲是人類文明之源;第二部分「美在通途 行久致遠」,展示中國漢代以來陸上、海上絲綢之路的相關文物及亞洲絲綢之路沿線地區文物,表現古代中國與亞洲各國通過絲綢之路建立的經貿文化聯繫
  • 張國剛:古印歐人的遷徙與文明的匯流——三千年中西交流史
    或者因為氣候的變化給山地和草原牧民帶來災難,或者出於對文明國家財富的垂涎,在綿亙東西的北方草原上、在公元前二、三千紀——這一特定的時空領域,發生了長達一千多年的民族大遷徙,遷移的民眾前赴後繼、不絕如縷。然而東西流動只是通道,南下侵入文明城邦或國家才是目的。
  • 希臘雅典 那些不可錯過的經典
    重溫聖鬥士故事衛城是雅典的象徵,如果你是聖鬥士迷,更加不可錯過這裡,著名的帕特農神廟就在衛城山上,雖然這裡已經沒有女神雅典娜的雕像,但走在有著黃金比例的建築遺蹟中,回味著那首熟悉的《天馬的夢想》,對於聖粉來說,依然是一次圓滿的朝聖。
  • 2019暑期國家博物館奇妙夜開放時間展覽
    答:為豐富觀眾夏日文化生活  國家博物館奇妙夜時間:2019年7月28日起,截止時間未公布  國家博物館奇妙夜開放時間:每周日延長至晚9點閉館。  如觀眾只想夜間參觀國博,可單獨預約夜晚時段,預約均可在官網及微信公眾號進行。未預約的觀眾,可在周日當天20:00前通過身份證等有效證件現場登記入館。
  • 兩大文明對話,習近平希臘之行意義非凡
    新華網記者 張敏彥  【學習進行時】11月10日至12日,習近平主席對希臘進行國事訪問。這是今年我國元首對歐洲方向的又一次重要訪問。兩大文明對話,世界為之矚目。新華社《學習進行時》原創品牌欄目「講習所」今天推出文章,為您解讀習近平此次希臘之行的三重深遠意義。
  • 今年上海博物館有哪些好展覽
    原標題:今年上海博物館有哪些好展覽   一財網 孫行之     1月26日,上海博物館公布了今年的展覽計劃,已經確定的5個展覽包括: 日本醍醐寺藏佛教文物展、芷巖風流——周顥的藝術世界、中國與埃及——兩個文明的源流、明代吳門書畫家手札墨跡展以及孫煜峰家族捐贈書畫精品展。觀眾可以在上海博物館看到來自日本醍醐寺的60件文物、古埃及文物、徐州博物館藏金縷玉衣以及清代竹刻大師周顥的竹雕作品。
  • 中國國家博物館:讓好展覽深入人心
    實施策展人制度  提升展覽品質作為2019年國博三大文化展之一的「證古澤今——甲骨文文化展」,是為紀念甲骨文發現120周年推出的重要展覽。展覽是國博館藏甲骨的第一次大規模展示,展品不僅包括甲骨,還同時展出與之相關的青銅器、玉器、書籍等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