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肉夾饃的小吃攤據說在美國很受歡迎。(資料圖片)
西安名小吃肉夾饃。(資料圖片)
據美國媒體報導,每天中午,曼哈頓中部的「西安名吃」店鋪外都排著長長的隊伍,儘管排隊的許多人對西安市並不了解,但他們卻很清楚肉夾饃、刀削麵以及羊肉泡饃這都要歸功於「西安名吃」在紐約開設的6家分店,以及眾多食客對它的追捧。
對25歲的傑森·王來說,與父親一起開這家店既是出於個人原因,也是源於對商業的興趣。傑森出生在古城西安的一個熱愛烹飪的家庭裡,他向記者生動地回憶起小學時奶奶給他做的羊肉泡饃的美味。與大多數中國家庭一樣,傑森的家庭經常在假日裡聚餐,吃的也經常是西安特色的菜餚。在上世紀90年代搬到美國來以後,對家鄉風味的思念促使傑森和他的父親開始按照奶奶給的秘方烹飪食物。
思鄉之情的副產品
因此,銷售西安小吃僅僅是這種思鄉之情的副產品。2005年,傑森的父親在紐約市亞裔人聚居的弗拉興地區開了一家珍珠奶茶店,同時還出售自製的西安小吃。傑森回憶道:「那時,賣西安小吃根本就不是為了賺錢。我們自己就很喜歡這些小吃,就想自己在家吃一吃,順便也拿出來賣一些。」
但是,他們趕上了好時機。2005年左右出現了一波從中國北部向美國移民的熱潮。不久後,傑森的父親意識到,西安小吃比珍珠奶茶更賺錢,因此,在2005年底,他利用自己的積蓄在弗拉興地區開了第一家「西安名吃」。傑森奶奶傳授的辣醬秘方成了他們的「王牌」。
傑森在大學畢業後也加入了這個家族企業,他帶來的是對未來的遠見。儘管「西安名吃」的中國風味十足,但傑森從來沒有想過將這家店限定在中國人社區裡。他的腦海裡有著更廣泛的受眾群。
曼哈頓擁有全球性的飲食文化,許多思想開放的年輕人都喜歡嘗試新的餐飲體驗。傑森有信心,只要他們保持產品的品質,「西安名吃」就會在曼哈頓,甚至更廣泛的地區找到自己的客源。
110萬美元的年收入
在4年時間裡,「西安名吃」開設了4家新的分店。他們還於2012年在弗拉興地區開設了一家可以堂食的餐廳。「西安名吃」的店面都不大,每家只有不到35個座位,小吃價格也很便宜肉夾饃只要3美元,一大碗面只要不到8美元。據保守估計,僅在曼哈頓市中心的那家連鎖店,每年就能吸引14萬名顧客,這意味著至少110萬美元的年收入。更特別的是,「西安名吃」能夠吸引兩種截然不同的消費者:一方面是新來的中國移民或遊客;另一方面,他們也聚集了一批沒有任何中國血統的食客,這部分人佔到他們顧客總數的一半以上。(宗禾)
馬克·波斯特和他研究出的試管牛肉。
一個「試管漢堡」32萬美元
世界上第一個「試管漢堡」5日在英國首都倫敦問世。這個漢堡的「牛肉餅」是荷蘭研究人員用牛的幹細胞培育而成,成本超過32萬美元。研究人員希望人造肉有助於解決全球肉類緊缺問題,應對氣候變化。
這塊人造牛肉餅是荷蘭馬斯垂克大學馬克·波斯特多年研究的成果。「試管牛肉」項目耗資21.5萬英鎊(約合32.84萬美元),因此這一漢堡堪稱天價。不過,「試管牛肉」還有一些不足之處。與真正的牛肉相比,「試管牛肉」顏色略淺,研究人員正嘗試添加天然複合肌紅蛋白,這次烹飪中則加入紅甜菜汁以解決這一問題,讓人工牛肉餅的色澤更自然。
研究人員之一海倫·布裡伍德說:「如果它看起來不像真正的牛肉,嘗起來不像,那它就不可能成為一種替代品。」
研究人員說,人造牛肉有望在20年內投入商業生產。
日本餐館少英文菜單 美食模型待外賓
沒有英語菜單,不禁憂慮點餐問題,結果看到更直觀的「菜單」美食模型,外形逼真引人開胃。
佩萊格裡尼告訴記者:「這確實有用。我只需指著食物,說『要這個,要那個』,相當容易,而要從(日語)菜單上點餐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他與新婚妻子赴日本度蜜月,發現大部分餐館沒有英語菜單,不過通常陳列著按照自家菜品製作的精美塑料模型。模型的形狀、大小、色澤都相當逼真,令顧客忍不住食指大動,恨不得咬上一口。
從事傳媒業的野瀨安信(音譯)曾出版過一本有關日本美食模型的書。他說,日本人已經發展為藉助三維立體標誌獲取信息,「你可以通過模型了解很多東西,配菜是什麼,菜量有多少,是否合算等」。
野瀨安信說,第一個美食模型出現於20世紀20年代早期,當時一家餐館找到一名製作人體組織模型的工匠,讓他把餐館烹飪的美食做成模型。這種做法逐漸流傳,席捲城市,深入農村。
美食模型最初用蠟製成,後來發展為塑料。製作過程分兩步,首先按照真實菜品製作模型,然後塗上顏色。巖崎公司在美食模型製造業處於領先地位,工匠們手工上色的模型單價100美元。如果餐館覺得購買模型投入太多,可以選擇租用,譬如一個漢堡模型的月租金大約為6美元。
巖崎公司的發言人中井隆(音譯)說:「我們的主要客戶是餐館老闆,但塑料食物模型越來越受普通老百姓歡迎。」
默克爾被爆料喜歡波羅的海的魚、時蔬和飯後甜點。(資料圖片)
國家元首廚師俱樂部成員在一起合影。
「御廚」峰會紐約舉行 曝光首腦飲食偏好
7月底至8月初,來自19個國家的20位頂尖廚師在美國舉行美食年會。因為這些人的服務對象都是國家元首和王室成員,這次年度聚會也被稱作廚師界的「G20峰會」。國家元首廚師俱樂部由法國商人吉勒·布拉加爾1977年創建,號稱全世界準入門檻最高的40個著名俱樂部之一,俱樂部會員必須是負責國家元首、王室成員飲食的「御廚」。
今年的年會活動中,20位「御廚」分別訪問位於紐約的聯合國總部和位於首都華盛頓的白宮。
「御廚」們會不經意透露出領導人的少數飲食喜好,但不會談太多。比如,默克爾喜歡波羅的海的魚、時蔬和飯後甜點;法國總統弗朗索瓦·奧朗德討厭洋薊;法國前總統尼古拉·薩科齊曾為了「節省時間」,要求愛麗舍宮的菜單省略掉奶酪甜點。
洩露領導人的飲食「秘密」也曾帶來過麻煩。法國前總統雅克·席哈克喜歡吃小牛頭肉,消息一經透露,全法國的小牛頭肉都「傾」入愛麗舍宮。「一次,我們提到一位總統喜歡小牛頭肉,結果他訪問的每一個地方都會獻上小牛頭肉款待他……接二連三……我們再也不會將領導人喜愛的食物信息洩露出去,」俱樂部創始人布拉加爾說。
出席本次年會的有兩名中國「御廚」,均來自人民大會堂。他們說,北京烤鴨在不少到訪中國的外國領導人中頗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