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我們今天分析一下,昨天文章末尾留下的那道題。
分析:可能有部分同學第一反應是:根據和一定,差小積大的結論。直接用這36米長的鐵絲網和圍牆圍成一個正方形,因為有圍牆,所以只需要3條邊,每條邊是36÷3=12(米)。它的面積就是12×12=144(平方米)。這個面積還不小,之前我們用長48米的鐵絲網圍成的正方形最大面積才144平方米。
那麼144平方米是不是這個長方形的最大面積呢?其實不是,為什麼這麼說?大家想一下,我們這裡的和確實是36,但是這個36是長方形的長與兩條寬的和,相當於3個數相加了。而差小積大的結論,只適用於兩個數相加的情況。
如果我們能把這個長也變成2倍,然後根據長加寬等於周長除以2,就可以算出最大面積。怎麼辦?
想一下,如果我們將這個長方形從最中間一分為二,這樣就變成了兩個小長方形。
那麼根據長方形的面積要最大,只能是邊長相等,也就是說把它變成正方形,那麼每一條邊正好是36÷2÷2=9(米)。所以原來大的長方形的長等於9×2=18(米),寬等於9米。因此這個長方形的面積等於18×9=162(平方米)。
又或者根據對稱圖形大小完全一致的原理,如果我們把這個長方形沿著圍牆「翻轉」一下(對稱)。
大家會發現什麼情況?那麼這個大的長方形,長沒有變,但是寬正好增加了一倍,等於之前小長方形2倍的寬。如果此時新的長方形的長和寬相等,那麼就整個大的長方形面積就是最大的。36÷2=18(米 )18×18÷2=324÷2=162(平方米)
這個新的圖形面積是算了兩倍的原長方形的面積,所以要除以2。
另外還有一種方法呢是,按照我們之前說也說過的,等量代換的思維,可以進行純數學運算。
如果我們把長方形的長為a,寬假設為b。
那麼我們可以列出等式,a+2b=36。我們把a看成一個數,把2b看成一個數。
根據兩數的和一定,差小積大。如果a=2b的話,那麼a×2b的積最大。
知道兩個數的和,又知道了這兩個數的倍數關係,此時就變成了一個和倍問題了。直接可以求出這兩個數的值。
因此可以算出b=36÷4=9(米)
a=9×2=18(米)
之後我們可以算出它的面積。18×9=162(平方米)
這三種方法,得出的答案都是一樣的。所以有時候大家在做題的時候不一定要局限在某一種方法。有些題會有多種方法,在平時時間充裕的情況下,可以儘量多用幾種方法解,讓自己的思維得到更好的訓練。
做應用題記得要答哦。
最值問題還有一個重要結論。兩數相乘積一定,差小和小。
兩個自然數相乘,積等於600,這兩個自然數的和最小是多少?
有不少朋友會認為:20+30=50
這兩個自然數的和最小值是50嗎?你是否有不同答案?歡迎歡迎在評論中留下你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