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是橋都,但中國橋梁武漢造!武漢是建橋之都,可以一條龍服務

2020-12-22 作家李楠楓

重慶是茅以升橋梁委員會唯一認證了的橋都。

重慶橋梁數量確實多,大大小小形形色色有一萬多座。

重慶橋梁規模比較大,主橋長度500米以上的橋梁比比皆是。

重慶橋梁技術水平高,朝天門大橋是目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鋼桁架拱橋,跨度達到了522米,通車11年來,依然沒有被超越。

重慶橋梁樣式很多,梁橋、斜拉橋、懸索橋、鋼拱橋等常見類型,在重慶基本都可以找得到。除了水上的橋,還有陸地上的橋。重慶的一個立交橋,上上下下有30多條線,在別的城市不可想像。

重慶橋梁的影響力比較強。除了剛剛說到的朝天門大橋,萬州長江大橋是世界上最大跨徑鋼筋混凝土拱橋,巫山長江大橋是世界最大跨徑的鋼管混凝土拱橋,重慶長江大橋複線橋是世界最大跨徑的連續鋼構橋,菜園壩長江大橋是世界最大跨徑的公軌兩用結構拱橋。

因為長江重慶段江面不算太寬,所以重慶的長江大橋有不少拱橋和梁橋。

不過,論橋梁規模,重慶和下遊方面的武漢、江蘇比,那差距還是非常大的。武漢的長江大橋,主橋最短的可能就是武漢長江大橋,主橋也達到了1156米,是朝天門大橋的兩倍都不止。

目前,重慶上的長江大橋,總投資大概在20億上下。而武漢的沌口長江大橋投資50多億,楊泗港長江大橋總投資80多億,天興洲長江大橋是2009年建成的,總投資110億。鄂州到黃州區的燕磯長江大橋,雖然不屬於武漢,也是武漢造,總投資129億,是湖北最貴的長江大橋。

至於到了江蘇,長江江面非常寬闊,長江大橋的跨度就更大了。滬通長江大橋正橋長5827米,北引橋長1876米,南引橋長3369米,主跨1088米,是中國跨度最大的斜拉橋!常泰長江大橋主跨1176米,將成為世界上主跨最大的斜拉橋。這個項目投資158億,非常驚人!這兩座大橋也是武漢造。

所以說,中國最有名的、難度最大的橋梁,基本都是武漢造。中國橋梁武漢造,說這句話沒有一點問題。

#滬蘇通長江大橋#

相關焦點

  • 武漢和重慶,誰才是真正的橋都?重慶橋多,但武漢是建橋之都
    武漢和重慶,到底誰才是橋都呢?之前,重慶被一個協會認定為唯一的橋都。重慶是一座山成,而且嘉陵江和長江在此相遇,形成了兩江四岸的城市格局。長江沿線,兩江四岸比較顯著的,一個是上海,黃浦江匯入長江。一個是武漢,漢江匯入長江。
  • 國內橋梁「最多」的城市,武漢,上海都在其後!名副其實的橋都!
    今天帶你去看被稱為橋都的重慶,說到橋之都,你覺得那裡的橋數量多,規模大嗎?重慶作為山水之城,這裡的山和山各不相同,水和水也不一樣,在橋梁建設方面,重慶的橋梁建設數量無敵,重慶的橋數在全國聞名,武漢、南京、上海、天津等真是望而生畏。
  • 武漢造橋,天下第一
    武漢除了過早還有什麼能作為談資的?當然有!橋梁之都的稱號了解一下!作為新一線城市,中國第五城的武漢,有太多牛逼轟轟的實力被人們忽視了!&重慶,誰才是真正的橋梁之都!雖然2005年重慶被茅以升橋梁委員會認定,在五項評價指標中,有三項具有絕對優勢,認為「中國橋都花落重慶,實至名歸」。但是!抱歉,沒一個武漢人是服氣的。
  • 國內橋梁「最多的」城市,武漢上海都排在其後,名副其實的橋都
    中國地大物博,不乏江河山川、不乏古城奇觀、不乏高樓大廈、不乏,每一個地方都有自己的人文風情,每一個地方都有醉人的美景,在這裡,一起看到最美的中國。今天我帶孩子們去重慶找有腿的腿,橋上可以看到橋的數量和規模,重慶是一個山水城市,這裡山川秀麗,水景各異,每次穿越山川,都要靠腿,據重慶市的統計,有四千五百多座橋,加陵江和長江中有幾十座橋,這樣的數量和密度在全國是很少見的,建築密度和施工難度也遠遠超過其他城市。
  • 武漢是當之無愧的橋都,規模、數量都超過重慶主城區,非常了不起
    武漢成為橋都是當之無愧的。重慶之所以被認定為橋都,就在於數量多、規模大、品種齊全。這些,武漢基本都做得到。先說數量。武漢已經建成的長江大橋有11座,漢江大橋也有11座,長江公路隧道兩條,這些加起來就是24座。
  • 淺說武漢城區漢江上的橋
    這江漢七橋名稱,我不知道是怎麼排列下來的,是按漢江上的公路橋建橋的先後順序排列?漢江上的橋梁也不都是按建橋的先後順序命名的。實際上,每座漢江橋都有自己的名字。下面我就從武漢中心城區漢江注入長江的漢江口上說起:漢江上的橋梁——漢江口上的第一座橋梁 叫「晴川橋」。它一頭連接漢口集家嘴,一頭連接漢陽晴川閣。
  • 一橋飛架——記「萬裡長江第一橋」武漢長江大橋
    該橋由中國中鐵大橋局集團有限公司承建,中鐵大橋院承擔施工設計。這座橋通車後,將結束孟加拉國西南部地區與首都達卡靠輪渡過河的歷史。由此,該橋也被當地人稱為「夢想之橋」。  時間回溯到61年前的1957年。金秋十月,在浩瀚的長江上,也有一座巍峨秀麗的「夢想之橋」——武漢長江大橋凌空飛架,鋪設了一條溝通南北、跨越天塹的通途。
  • 「橋都」武漢即將上新,帶你看看青山長江大橋有多厲害?
    儘管這已是「橋都」武漢的第11座長江大橋,但因其自帶「世界級」的光環,自2015年10月開建之日起,青山橋就一直是各方關注的焦點。作為著名的「建橋之都」,武漢從來都不缺各種類型的橋梁。武漢的11座長江大橋中,武漢長江大橋與武漢長江二橋是按先後順序命名的,其他的橋大多以橋址小範圍地域命名,唯獨青山長江大橋的「青山」二字,取自武漢市青山區,是武漢市第一座以城市行政區的名字來命名的橋梁。
  • 武漢鐵路橋梁職業學院
    武漢鐵路橋梁職業學院(Wuhan Railway Bridge Vocational College)是經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備案的全日制公辦普通高等學校
  • 重慶為什麼叫橋都 重慶有什麼橋
    2005年茅以升橋梁委員會認定:重慶是中國唯一的"橋都"。但許多外地人(武漢、上海、南京、天津)表示不服,他們認為:重慶的橋規模不是最大,數量不是最多,不能被稱為「橋都」!  其實,茅以升橋梁專家委員會的評選是按照:橋梁數量、建造規模、技術水平、橋梁多樣化以及影響力等指標上來綜合評定的:  從數量上來講,重慶主城區長江和嘉陵江上共有22座特大型橋,這個數字超出其他競爭對手近一倍。
  • 人生如徵途 渡橋曰「奮鬥」——追記中國「現代橋梁之父」茅以升
    作為該書的主編,黃選能對茅以升的生平事跡至為熟稔,跟隨著他的講述,中國「現代橋梁之父」茅以升波瀾壯闊的一生徐徐鋪開。  建橋、炸橋、復橋  錢塘江大橋成為橋梁工程史上的豐碑  與橋結緣,肇始於茅以升的一段兒時經歷。
  • 武漢長江大橋的60歲生日,沒什麼「新聞」
    湖北日報訊 記者廖志慧 通訊員張靜昨日,是萬裡長江第一橋武漢長江大橋的60歲「生日」。在中國橋梁史上大書一筆的這個特殊日子裡,為這座橋而生的中鐵大橋局沒有舉行盛大的紀念活動;大橋上,依舊是火車、汽車穿橋而過的隆隆聲,安然如常。武漢長江大橋上,沒有彩旗橫幅等為其「慶生」。
  • 以建橋的心志建造住宅,中鐵金橋央企匠心定義更高品質
    中國中鐵·世紀金橋小區滿眼綠意「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61年前,「萬裡長江第一橋」武漢長江大橋正式通車,由鐵道部大橋工程局(今中鐵大橋局集團的前身)建設,從此開啟了大武漢的復興騰飛之路。建橋國家隊服務於更強武漢中鐵大橋局集團成立60餘年,憑藉世界500強的雄厚底蘊和巨擘實力,贏得了「中國建橋國家隊」的美譽,成為中國橋梁建設當仁不讓的領軍者,享譽世界。
  • 武漢顏值「最高」的1座橋,外觀不輸美國金門大橋,打卡的好去處
    在「江城」武漢,有一座不輸美國金門大橋的紅色橋,它就是鸚鵡洲長江大橋。 作為迄今武漢八座跨長江大橋中最年輕的一座,鸚鵡洲長江大橋不僅擁有武漢第一個長江大橋觀景平臺,在橋底還有與它同名的主題公園,可謂是觀光遊覽的好去處。
  • 中國唯一的「橋都」,橋梁數多達4500座,還創下多個世界之最
    中國唯一的「橋都」,橋梁數多達4500座,還創下多個世界之最,俗稱「水生萬物」, 水是生命之源,綿延不絕,生生不息, 自古以來,水在人類社會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人類逐水而居,創造了無數古老的文明和燦爛的文化, 比如世界聞名的兩條河文明,神秘的尼羅河文明,還有我們熟悉的長江黃河文明,
  • 從「碼頭搶修工」到「建橋國家隊」
    2004年,二航局首次進入投融資市場,成功進行資本運作第一個項目——湖南株洲湘江四橋,突破企業原有的經營模式,開始了由「工」向「商」的轉變;2014年,公鐵兩用橋市場正式向鐵路外部的企業開放,二航局一舉中標滬通長江大橋天生港專用航道橋,實現了所有橋型全覆蓋。
  • 全國唯一以「橋梁」命名的公辦高職,武漢鐵路橋梁職業學院畢業生供不應求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肖楊 通訊員李玉紅)受疫情影響,今年5月10日,武漢鐵路橋梁職業學院開啟2020年校園線上招聘活動,來自省內外上百家用人單位申請參加此次招聘會,提供崗位 1500餘個,其中大量是「中字頭」央企,如中國中鐵、中國交通等大型央企。
  • 我國長江沿岸各大城市,到底哪個城市才是真正的「橋都」?
    這些城市的經濟實力也都是非常強勁的,相信每一個城市都會建造那麼一座大橋,因為長江沿岸的每一個城市修建了大量的橋梁,所以如果說要問哪一個城市才是真正的橋都,那麼就會產生很多的爭議。畢竟這些長江沿岸的城市都會建造大量的橋梁來讓他們的交通更加便利,讓他們的經濟發展的更快速。
  • 它是我國被稱之為「橋都」的城市,我國之驕傲,公認的橋梁博物館
    作為我國第一個被稱為「橋都」的城市,我感到自豪,在美學上,也是有自己的獨特魅力,各種彎橋、坡橋、高架橋形態各異,結合著它的獨特地形,盡顯藝術之美。在河流密集的重慶,1958年以前,市轄區的大江大河上沒有一座橋,人們跨河交通出行只能依靠渡輪,2014年,重慶有橋梁1.3萬座,是中國橋梁最多的城市,被稱為「萬橋之都」,義大利水上城市威尼斯只有約400座橋,德國漢堡約有2400座橋。
  • 2018年中國橋梁演變歷史和現狀
    >想被「折斷」就沒有這麼容易了▼製圖@張靖/星球研究所我國最早跨越長江的橋梁武漢、重慶白沙沱和南京長江大橋均以連續梁結構建設,世界拱橋跨度之最。攝影師@柴峻峰這也是為何眾多難以逾越的天險都被懸索橋一一徵服不論是大江大河上▼武漢鸚鵡洲長江大橋,三塔四跨橫貫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