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神話中的天神地鬼之神荼鬱壘,這兩位就是咱們的門神

2020-12-16 愛唱歌的小黑魚

鬱壘神荼是中國民間信奉的兩位門神。一個叫神荼(一般讀作「shēn shū」),一個叫鬱壘(一般讀作「yù lǜ 」)。神荼一般位於左邊門扇上,身著斑斕戰甲,面容威嚴,姿態神武,手執金色戰戢;而鬱壘則位於右邊門扇上,一襲黑色戰袍,神情顯得閒自適,兩手並無神兵或利器,只是探出一掌,輕撫著坐立在他身旁巨大的金眼白虎,寄託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消災免禍、趨吉避兇的美好願望。

門神老爺是中國民間傳說中守衛門戶的神。門神來源於鬼神信仰。是鬼神世界中的小神之一。這些小神與天地祖先之神不同,它們與人們的衣食住行有著密切關係。《禮記·祭法》鄭玄注說:「……此非大神所祈報大事者也,小神居人之間,司察小過作遣告爾。」又引《樂記》說:「幽則有鬼神,是幽暗之處有細小之鬼神。」這些小神遍布在人們周圍,監察人們的言行。是故舊時民間風俗,把門神的畫像印出來,貼在堂屋前面左右兩扇大門上,逢年過節須敬門神老爺,以保護一家人一年四季平安無事。

門是房屋的臉面,在整個房子中佔重要的地位。所以古時家庭祭祀,門為五祀之首。五祀是古代家庭中門、戶、中溜、灶、行五種主要祭祀。門主出入,後世演變為門神。「門神」一詞,最早見於《禮記·喪大記》鄭玄註:「君……釋藥、禮門神。」《類說》卷六引《荊楚歲時記》云:「歲旦繪二神貼戶左右,左神荼(讀作shēn shū),右鬱壘(讀作yǔ lǜ),俗謂之門神。」是鎮邪驅鬼的神。

貼門神的風俗最早可追溯到漢代以前。漢代王充《論衡·訂鬼》云:「《山海經》又曰:滄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裡,其枝間東北曰鬼門,萬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鬱壘,主閱領萬鬼。惡害之鬼,執以葦索而食虎。於是黃帝乃作禮,以時驅之。立大桃人,門戶畫神荼、鬱壘與虎,懸葦索以御兇魅。」貼門神的風俗蓋自此始。民間傳說神荼、鬱壘相貌兇惡醜怪,但沒有固定的畫像。各地不一樣。所以更多的地方以桃符代之。《荊夢歲時記》載:「正月一日,……帖畫雞戶上,懸葦索於其上,插桃符其傍,百鬼畏之。」宋陳元靚《歲時廣記》卷五引《皇朝歲時雜記》云:「桃符之制,以薄木版長二三尺。大四五寸,上畫神像狻猊白澤之屬,下書左鬱壘右神荼。或寫春詞,或書祝禱之語,歲旦則更之。」這就告訴我們,門神的畫像,貼的方位、大小規格都是有出入的,但有一點是相同的,大年初一太陽升起的時候,家家戶戶都在大門上換上新的桃符以祝新年。王荊公《元日》詩云:「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是中古以前民間相傳的門神。

唐代以後,又以秦叔寶、胡敬德(尉遲敬德)為門神。傳說唐代宮中鬧鬼,太宗夜不能寐。《三教搜神大全》卷七云:「……寢門外拋磚弄瓦,鬼魅呼號……太宗以告群臣。秦叔寶出班奏日:『願同胡敬德戎裝立門外以伺。』太宗準其奏,夜果無警。」因此唐太宗令人畫秦、胡二將形象貼於官門左右,自此鬼魅邪崇以息。貴族之家大書「秦軍」、「胡帥」字樣貼在門上,以為門神。民間傳言二人畫像能鎮邪驅鬼,將其畫像作門神,故相沿為習至今。

《燕京歲時記》載:「門神皆甲胃執戈,懸弧佩劍,或謂為神荼,鬱壘,或謂為秦瓊、敬德。其實皆非,但謂之門神可矣。」這段話就很明確的告訴我們,門神演化到後來,就沒固定是神荼鬱壘,還是秦瓊、敬德了,只要能驅鬼鎮邪就謂之門神。形象和名稱逐漸模糊。因此,有些地方把鍾馗也當作門神。

但鍾馗不是門神,而是神話傳說中的打鬼英雄。宋·沈括《補筆談》記載:唐代開元年間。「明皇講武驪山,還宮痁(古代病症。即瘧疾)作,將逾月,忽一夕夢二鬼,一大一小。其小者……繞殿而奔。其大者……捉其小者,刳目而啖之。上問大者日:爾何人也?奏日:臣鍾馗氏,即武舉不捷之士也,誓與陛下除天下之妖孽。夢覺,痁若頓瘳(病癒)。而體益壯。」唐明皇因此命畫工吳道子按夢中所見形象畫成圖像,懸於宮中。「上大悅,勞之百金,批告天下。」傳至民間,成為捉鬼驅邪的人物。並產生「鍾馗嫁妹」等傳說故事。成為小說、戲劇的題材。崑劇、京劇、川劇、滇劇等都有「鍾馗嫁妹」的劇目。明代煙霞散人所著《斬鬼傳》、雲中道人著《平鬼傳》,俱是寫的鐘馗打鬼的故事。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指出:「其近於呵斥全群者……取諸色人,比之群鬼,一一抉剔,發其隱情,然詞意淺露,已同嫚罵,所謂『婉曲』,實非所知。」唐宋以前,百姓在除夕時懸掛鍾馗像;唐宋以後,改在端午節懸掛。有的家庭,長年掛在家神側旁,四時供祭;有的則乾脆貼在大門上代替門神。其實非門神老爺。作門神之因,能驅鬼除邪也。

敬門神的風俗不僅漢族沿習,少數民族也有。如苗族、土家族在蓋房、換門、新家長在上任或家中發生災難時,都要舉行敬門神的儀式,以祈禱人財興旺,鬼不入門。解放後,敬門神的風俗逐漸消失。門神由門畫、年畫所取代。

相關焦點

  • 神荼鬱壘——鬼門關的守護者,被淘汰的人間門神
    難怪我最初看到「神荼」時,總覺得有小哥張起靈的影子在晃。可惜,「神荼」還是相對而言比較貼地氣的,小哥在我等眼裡恐怕早已神化不朽了。神荼的「荼」此字不太好記,這兩個詞的發音也不是本字的音。這兩人是兄弟,來自民間傳說,上古神話。在大門上的位置,神荼在左門,鬱壘在右門。
  • 聊聊門神——神荼 鬱壘
    (圖為漢代畫像磚中的神荼鬱壘)中國最古老的人形門神是神荼和鬱壘,漢畫裡有其圖象。王充《論衡·訂鬼》引《山海經》:「滄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裡,其枝間東北曰鬼門,萬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鬱壘,主閱領萬鬼,惡害之鬼,執以葦索而以食虎。於是黃帝乃作禮以時驅之,立大桃人,門戶畫神荼鬱壘與虎,懸葦索以御兇魅。」釋譯:大海中有座度朔山,山上有棵大桃樹,樹枝彎曲逶迤三千裡,東北方的樹枝間叫鬼門,所有的鬼都從這裡進出,門上有二神人,一叫神荼,一叫鬱壘,負責看管所有的鬼。
  • 四大門神中有兩位一直被叫錯名字,神荼鬱壘四字你一定讀錯
    我國自古就流傳著貼門神的習俗,每到農曆新年人們都會在家裡的大門上貼門神。一左一右兩扇門,焚香祈禱守家門。驅邪避鬼保家宅,門神是自古至今被廣大人們祭祀最多的神氐之一,也是流傳最廣的兩位民間小神之一(那兩位呢,一位是灶王爺、灶王奶奶,另一位就是門神了)。
  • 「玩味春節」神荼鬱壘,尉遲恭秦瓊,你知道這兩對門神的來歷嗎
    在《禮記》中就有祭祀門神的說法,可見它的歷史之悠久。早期的門神是神荼和鬱壘兩個,這兩個神仙見於《山海經》,也是先秦時期的神話。《山海經》中記載,在茫茫大海之中,有一座度朔山。山上有棵大桃樹,彎曲盤結有三千裡之廣。在桃樹東北方向的枝葉間,有一道「鬼門」,各種鬼就從這道門進來進去。
  • 門神歷經千年演變,最早的門神為何是神荼鬱壘?
    我們昨天給大家講了門神秦瓊和尉遲敬德的來歷。今天繼續來給大家分享門神的故事。三鞭換兩鐧那麼秦瓊和尉遲敬德這兩位到底誰比誰強呢?你看咱們貼門神,尉遲敬德貼在左邊,秦瓊貼右邊,講左為上,右為下,說他是怎麼分出上下呢?
  • 神鬼世界:被遺忘了的神明之鬱壘和神荼神
    鬱壘神荼是中國古代信奉的兩位門神,守護著人間平安。神荼、鬱壘,寓意一種消災免禍、趨吉避兇的美好願望。只可惜這一切已經是很遙遠的時代,他們早已不再是門神了。因為佛教的傳入,中國傳統神話發生了重大變革,泰山陰世遁去,地府出現,兩位遠古門神也成功升級成了"五方鬼帝"。
  • 上古的冥神,神荼鬱壘與他們的上司,酆都大帝
    當有人問起我們陰曹地府的掌管者的時候,可能大部分的人都會毫不猶豫的回答閻王了吧,因為這是我們所熟知的地府管理者,比如說在《西遊記》當中孫大聖被黑白無常帶到地府的時候,見到的就是閻王要審問他,還有很多的小說當中也是提到閻王,其實現在的說法中確實是閻王在掌管地府,但是其實在以前的說法中
  • 民俗文化中十大門神,秦瓊、尉遲恭屈居末位
    門神最早來源於上古時期的庶物(神靈、圖騰)崇拜,真正出現在殷商時代,殷天子祭祀天地之時就已把宮門當作其中一項。到了周代五祀之後民間門神也陸續出現。最初無論官府還是民間都是以桃木雕刻神像放在門的兩側,隨著歲月的更迭和歷史的演變也各有不同的延續和轉型。
  • 高明高覺將來是神荼鬱壘,為何姜子牙封神之時卻沒有他們的名字?
    封神演義裡,有高明和高覺,他們的本體是棋盤山的桃精柳鬼,依託軒轅廟的兩個鬼判而得到了千裡眼與順風耳的能力。高明高覺曾經與西岐為敵,但後來楊戩去見了師傅玉鼎真人,得知他們來歷,回來稟告了姜子牙。按道理來說,靈魂只要進入封神臺便能被封神,可是高明高覺靈魂已經進入了封神臺,但姜子牙在將來封神的時候,卻沒有封他們,這又是什麼原因呢?小劉便跟大家分析一下。高明高覺只是桃精柳鬼,他們能有千裡眼跟順風耳,是因為依託軒轅廟裡的兩個鬼判才獲得了這樣的能力。
  • 春節時家家戶戶都要貼門神,你知道門神是指哪兩位嗎?
    歡迎來到「以史論今」,喜歡的朋友點下關注,一起解讀歷史長河中待人訴說的細節。今天我們要講的是:春節時家家戶戶都要貼門神,你知道門神是指哪兩位嗎?舊時,在一年中最末一天,人們必把新門神換上,把老門神撕下。而貼門神的目的,是為了免災迎福,驅鬼避邪。《山海經》中記載:「在茫茫大海中矗立著一座度朔之山。而山上有一棵老桃樹,它的枝幹蜿蜒盤伸幾千裡。桃枝的東北有一個鬼門,有萬鬼出入。在鬼門有上兩個神人,一個叫鬱壘,一個叫神荼。
  • 司門守衛,驅鬼闢邪——始於敬畏自然的古代門神信仰經歷了什麼?
    二、第一代門神,神話傳說中的萬鬼之神,神荼鬱壘終登場早期的門神信仰隨著歷史的前進,穩步發展,經歷先秦時期的混亂,以及短暫的秦王朝,到了漢朝,才真正被賦予形象和意義,變成了後世之人口中的司門守衛之神。這其中最為出名的就是第一代門神——神荼鬱壘。
  • 《西遊記》中秦瓊敬德是最常見門神,誰才是黃帝欽封的最早門神?
    過新年,貼門神,是人們驅邪闢鬼,鎮兇怯災,衛宅祈吉必不可少的年俗之一。現在最常見的門神,是唐開國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赫赫有名的的秦瓊秦叔寶,尉遲恭敬德。作為武門神的代表,秦瓊居右,敬德居左,二人頂盔披甲,舉鐧揚鞭,威嚴莊重中又不失幾分喜慶和俏皮,常常被人們所樂道。秦瓊和敬德是如何演化成門神的呢?民間的傳說有很多,明朝神魔小說《西遊記》也結合種種故事,將他們和一宗由唐太宗失信涇河龍王引發的奇案聯繫到了一起。
  • 神話中專治鬼怪的三位大神,一位財神,一位門神,第一太強
    上下五千年,流傳下了不少經典的神話故事。在神話故事中,有這三界,天界,人界和鬼界。這三界各行其道,互不幹擾。古代的人認知有限,自己多災多難的時候,就會想到是鬼怪在作祟,進而請道士去驅鬼捉妖。其實,在神話故事中,有幾個大仙是鬼怪的剋星,專門對付鬼怪,接下來我們就看看這些大仙都有哪些?三、趙公明說到趙公明,大家就會想到封神榜中死後封財神的人。據說這趙公明原本是天上十個太陽中的一個,被后羿射下來之後,就投胎轉世,長大後拜師學藝,潛心修羅,本領非凡。
  • 在春節什麼時候開始貼春聯和門神的?
    此外根據《玉燭寶典》,《燕京歲時記》等著作記載,春聯的原始形式就是人們所說的「桃符」。 中國古代神話中,相傳有一個鬼域的世界,當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蓋三千裡的大桃樹,樹梢上有一隻金雞。每當清晨金雞長鳴的時候,夜晚出去遊蕩的鬼魂必趕回鬼域。鬼域的大門坐落在桃樹的東北,門邊站著兩個神人,名叫神荼、鬱壘。
  • 中國神話中專門治鬼的四位大神,后羿上榜,還有一位是金烏所化
    在這樣一個背景下,古人對能治鬼的神仙,就特別推崇了,當然,但凡神仙多少都有點治鬼的能力,但術業有專攻,今天就說一說中國神話中專門治鬼的四位大神,后羿上榜,還有一位是金烏所化,這就有意思了。
  • 山海經:神荼丨滄海之中,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鬱壘,主閱領萬鬼
    然後他就聽見鬱壘說,「鬼域和人間重合,你必須尋回結界碎片,否則人間不久就會化成煉獄。」 神荼還在懷疑人生的時候,鬱壘好似漸漸沉睡了一般,他逐漸掌控了身體,恢復了知覺,連那雙眼睛也重見天日,神荼摸摸眼,這該不是一雙陰陽眼吧?
  • 小時候過年家家戶戶都要給大門上貼門神,那麼你知道門神是誰嗎?
    到了臘月二十九或者是大年三十那天給大門上貼春聯更是必不可少的,隨著時代的變遷雖然過年時給門上貼門神的人變少了,可我們依然能在一些地方看到大門上貼著的門神像。那麼門神究竟是誰呢?你知道嗎?早在先秦時期,我國已經有了祭祀門神的風俗。到了漢朝,根據班固所寫的《漢書》中的描述:廣川王的殿門上曾畫有古代勇士成慶的畫像。短衣長褲手持長劍。
  • 小記探片會:小門神大正義 點映口碑獲贊良心國產動畫
    傳說~~~~~  門神神荼和鬱壘是兩兄弟。因為近年人間不再關注神仙,神界經濟蕭條,門神、土地爺、八仙等等小神們面臨下崗失業的危險。門神鬱壘決定去人間,做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情,證明門神的價值。鬱壘和神荼先後來到人間,遇到了小鎮上的單親母女小英和雨兒,之後發生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有趣驚險故事。
  • 中國傳說中都有哪些特別的神仙?
    你要說這地獄之王和人間之主一樣也搞換屆,那宋朝這一代,換屆搞得也太勤快了點吧?不單單是換屆選舉頻繁,連地獄所在的地方,都很迷。自然是我們大門口的門神。最早的門神,是兩個獨立的神仙:神荼和鬱壘。有二神,一曰神荼,一曰鬱壘,主閱領眾鬼之害人者。」說的是在東海之中有一座神山「度朔山」,這度朔山上有一株特別大的桃樹。這棵大桃樹盤曲三千裡,在枝幹延伸出去的最東北處,有一座「鬼門」,那裡是眾鬼出入的門戶。而把守著鬼門的兩位神將,一位叫神荼,一位叫鬱壘,防止害人的鬼進入人們的家中。
  • 除夕的傳說故事50字100字簡單介紹 除夕年獸的民間神話傳說
    「夕」聽到這響聲掉頭鼠竄,沒有再損壞村裡的東西。  夕被嚇跑了,住戶家因為門前掛的紅條,夕沒有進所以保住了,但是那個救了村莊的聰明孩子卻死了。而這一天就是正月初一。這個聰明的孩子,他的名字叫做七郎。 因為「夕」沒有死,所以每年的臘月三十,大家都守著碎竹節等待著,希望早日除掉「夕」。據說這就是除夕之名的由來,而掛紅布、點竹節,逐漸演化為後世的貼福字、放炮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