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Nature:光催化碳炔類似物的生成及功能化

2021-02-08 材料人



自然界中,碳有著獨特的能力可以連接4個原子形成穩定的四價結構。缺失1或2個價態可以得到一系列碳的衍生物:碳正離子、負碳離子、自由基和碳烯等,這些都是分析化學反應活性的基礎。相較之下,具有3個非成鍵電子的單價碳——碳炔,反應的中間體還有待研究,涉及炔碳的反應設計受限於對極端反應活性的控制和有效反應來源的缺失。



巴塞隆納科學技術研究所Marcos G. Suero(通訊作者)等人意識到碳炔的本徵特點是可以連續形成3個新的共價鍵,猜測產生碳炔或相對穩定的其他碳形式的催化方法可以通過構建手性中心的組裝點分離法實現。該研究組設計了一種新的催化方法,利用可見光光氧化還原催化劑,生成重氮基甲基自由基作為碳炔的類似物。這些碳炔類似物可以誘導芳香環上碳-氫鍵裂的位點選擇,產生有效的重氮甲烷甲基化反應,這能穩定醫藥類化學物後期組裝點功能化的排序控制。這種方法為生物活性分子通過調整手性中心的位點提供了有效的路徑,也能進行有效後期功能化過程。








文獻連結:Catalytic assembly-point functionalization of carbyne equivalents with feedstock chemicals(Nature,2018,doi:10.1038/nature25185)


本文由材料人學術組大黑天供稿,材料牛編輯整理。


材料牛網專注於跟蹤材料領域科技及行業進展,如果您對於跟蹤材料領域科技進展,解讀高水平文章或是評述行業有興趣,點我加入編輯部。歡迎大家到材料人宣傳科技成果並對文獻進行深入解讀,投稿郵箱tougao@cailiaoren.com。


投稿以及內容合作可加編輯微信:RDD-2011-CHERISH,任丹丹,我們會邀請各位老師加入專家群。



材料人提供材料性能分析、成分分析、顯微分析等材料性能分析測試。


材料人提供材料計算難題解決、硬體租用等四大特色服務,提供各類論文封面圖、插圖、流程圖等繪圖服務。


如有需要,請聯繫QQ:3234370334(測試客服)/3419043216(服務客服),或微信號:iceshigu,或進入測試谷網搜索相關產品




相關焦點

  • 南方科技大學劉心元課題組Nature Chem.:銅催化的不對稱Sonogashira碳(sp3)–碳(sp)偶聯反應
    交叉偶聯反應是構建碳–碳鍵的一類非常有效的方式,2010年諾貝爾化學獎即授予了在該領域做出傑出貢獻的三位科學家。Sonogashira偶聯是構建內炔烴化合物的一個重要的方法。1975年,日本化學家Kenkichi Sonogashira教授首次報導了該類反應。他們所使用的策略是在鈀/銅雙金屬催化體系下,芳基滷代物或其類似物與端炔反應生成新的碳(sp2)–碳(sp)鍵,得到相應的內炔烴。
  • 銀催化活化端炔 •...
    根據C≡C鍵上的取代基,炔烴可以通過π活化(內炔)或σ活化(端炔)。與內炔相比,端炔往往缺乏有效的催化活化方法,因而在有機合成中的研究進展相對有限。銀鹽可以用作有效的軟π-路易斯酸催化劑,通過銀絡合物選擇性地活化C≡C鍵,因此銀催化活化端炔研究逐步引起化學家們的關注。然而,已報導的銀催化/介導炔烴的轉化反應通常僅形成一個碳-碳或碳-雜原子鍵,得到炔基化/烯基化產物。
  • Ni催化末端炔與磺醯基自由基的分子間碳-磺醯化反應
    炔烴磺醯化的同時伴隨著C-H鍵、C-O鍵、C-Se鍵、C-X(X為滷素)鍵的形成得到了廣泛的研究,但是C-C鍵的形成僅限於炔烴分子內碳-磺醯化的反應。分子間的反應則需首先通過炔烴的磺醯化滷化反應,隨後以Pd催化的偶聯反應兩步實現(圖1A),該過程往往需要藉助兩種催化體系,有時還需在苛刻的反應條件下進行,由此限制了其在合成上的應用。
  • 石墨二炔@Janus磁鐵礦用於光催化固氮
    石墨二炔@Janus磁鐵礦用於光催化固氮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29 13:28:45 石墨二炔@Janus磁鐵礦用於光催化固氮,這一成果由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Yuliang
  • 金屬催化反應小結
    換句話說,烯基和芳基滷化物非常容易與Pd(0)發生氧化加成反應,從而生成含有鈀-碳б-鍵的絡合物中間體1;然後,不飽和化合物(例如:烯烴、共軛二烯、炔烴和一氧化碳等)插入到鈀-碳鍵之間;最後,經過還原消去或者β-氫消去反應生成相應的目標化合物。與此同時,Pd(0)催化劑得以再生並開始新的催化循環。由此可見,正是因為生成了這種含有鈀-碳б-鍵的絡合物中間體,才使得接下來的插入和金屬轉移過程變成可能。
  • 合成氨產率提高近十個數量級:石墨炔基Pd原子催化劑|NSR
    Pd-GDY催化劑應用於電催化合成氨反應,獲得了極高的選擇性和氨產率。制氨電催化劑Pd-GDY的合成原理,及其可重複使用過程 石墨炔具有豐富的化學鍵、高共軛π電子離域、表面和孔洞結構。藉助這些特點,研究者提出了「金屬離子錨定-電子轉移-自還原」的零價金屬的穩定過程,由此實現了金屬原子與石墨炔本體的不完全電荷轉移,大大增加了催化活性位點數量,並使活性組分高度分散,以獲得最佳催化效果。
  • Nature catalysis | 鐵催化,讓有機合成更簡單
    通常,在過渡金屬催化下,介導R1–M–R2 產生是得到交叉偶聯產物的必要步驟,然而,如何通過可靠的策略來有效地消除自偶聯(Homocoupling)副產物(R1–M–R1 或R2–M–R2 )一直是讓化學家頭疼和棘手的問題。
  • ...林松研究員JACS:電光催化還原——結合電和光達到超高還原電勢
    研究背景 在氧化還原反應的領域中,光催化和電催化這兩種策略都分別被廣泛應用到了氧化反應中。然而,這兩個策略在還原轉化中的應用,尤其是需要高還原電勢的反應還沒有得到充分的發展。
  • Nature Comm.:室溫化學合成雙原子碳C2
    本文介紹了在室溫或更低的溫度下,在燒瓶中由高價炔基-λ3-碘烷化學合成了C2,並證明實驗獲得的C2具有四重鍵的單重雙自由基特性,解決了實驗和理論之間長期存在的爭議,以及C2在自下而上的化學合成納米碳(如石墨、碳納米管和C60)中充當分子元素。
  • 環境工程|光熱催化氧化VOCs:光碟機動熱催化氧化法、光碟機動光熱協同催化氧化法
    目前,具有光碟機動熱催化氧化作用的催化材料主要分為三類:一是基於碳材料載體優異的光響應和熱傳導性能以及金屬活性組分熱催化活性的複合材料;二是基於貴金屬優異的局域等離子體共振熱效應和高催化活性的貴金屬負載型材料;三是兼具優良的光響應性能和熱催化活性的過渡金屬氧化物型材料。
  • 剛發3篇Nature,光催化再發一篇Science
    Arndtsen等通過Pd催化劑可見光激發,發現這種催化反應對碳滷化學鍵的切斷和生成能同時改善(通過自由基反應過程),該羰基化反應對多種烷基、芳基滷化物(溴、碘)有兼容性,對一些惰性底物實現了室溫羰基官能團化。 要點1.
  • Nature:環狀聯烯參與的不對稱鎳催化
    苯炔、環炔以及環狀聯烯等結構具有非常大的環張力。在過去的一個世紀裡,化學家對這些結構的研究興趣持續高漲。
  • 光催化的非均相Click Chemistry
    Scaiano教授課題組報導了一類光催化的「真實的」非均相催化Click Chemistry,尤其對疊氮與末端炔的Huisgen環加成反應具有很好的催化活性,並且該反應的催化劑可以簡單分離以及循環使用。
  • 碳硼炔化學的重要進展
    (a)碳硼烷;(b)1,2-碳硼炔;(c)1,3-碳硼炔。苯炔是一類平面構型的高活性中間體,在有機化學的發展中得到廣泛的研究。受環狀結構的限制,導致其sp雜化的碳原子不能滿足180度的鍵角,化學性質非常活潑,易發生加成反應釋放環張力。碳硼炔可以看作是苯炔的三維類似物,由於碳硼籠的結構限制,導致其具有很高的化學活性(圖2)。
  • 電催化二氧化碳還原合成二碳產物
    在諸多相關技術中,電催化二氧化碳還原可以在相對溫和的條件下進行,其裝置架構也相對簡單;此外,這項技術與新型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風能、水能等)有著良好的兼容性和互補性,可對特定時段過剩的電能加以轉化並存儲在化學鍵中,同時得到一系列有經濟價值的還原產物。因此,電催化二氧化碳還原技術近年來受到了科研界和工業界的廣泛關注。
  • 一天之內,兩篇催化Science
    圖2.通過優化反應條件,加入10倍量1,1,1-三氯-2-氯乙烷,加入MnCl2·4H2O添加劑,在50 ℃ N2保護條件中進行反應,在生成目標鄰二氯產物中實現了90 %產率。底物拓展實驗結果顯示,這種反應方法對底物中含有羥基、酯基、磷酸酯基、炔基、胺基、芳基、滷基、醛基、羧酸基、三氟甲基等有兼容性。
  • 怎樣製備碳量子點_碳量子點的製備
    碳量子點(carbon quantum dots,C-dots),又稱碳點或者碳納米點,是一類尺寸在10nm以下的碳納米材料。更廣泛的定義為在水中或者其他懸浮液中的小碳納米顆粒。 在CQDs 的合成過程中,還可以通過功能化、摻雜和納米雜化實現碳量子點的改性。
  • 王少彬課題組:碳催化活化過硫酸鹽-苯甲醇選擇性氧化新體系
    研究表明,PMS可以被多種碳材料(碳納米管,氧化石墨烯,納米金剛石等)活化,用於高級氧化反應來降解有機物。然而,該催化活化的機理研究還不夠完善。此外,該體系在有機選擇性氧化反應中的可行性還有待探索。由此推測,在CNT催化的PMS活化及苯甲醇氧化反應中,親核的C=O及親電氧官能團分別作為電子供體和電子受體與PMS分子進行電子交換,生成相應的活性自由基,可以選擇性的氧化苯甲醇為苯甲醛。Scheme 1.
  • 合肥研究院在碳包覆過渡金屬碳化物納米顆粒合成方面取得進展
    合肥研究院在碳包覆過渡金屬碳化物納米顆粒合成方面取得進展 2016-06-15 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然而在應用過程中材料表面的碳易被氧化,導致材料表面結構發生改變,最終影響其物理與化學性能。此外,納米尺度的TMC在應用過程中還容易發生聚集,導致材料結晶再生長以及催化活性位點減少。近年來,碳包覆納米材料因其獨特的物理與化學性質而倍受關注,例如表面易功能化、抗氧化、抗酸鹼腐蝕、不容易團聚等,因此被廣泛應用於磁性數據存儲、電催化、生物工程等領域。
  • 上海有機所等在周環酶催化機制研究中取得進展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生命有機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周佳海課題組和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唐奕課題組合作,解析了高解析度的LepI及其與底物類似物或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