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對當下學習生活無法產生興趣,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對未來生活缺乏積極的想像和具體的設計。對此,班主任要幫助學生進行生涯規劃,讓理想目標引領學生進步,變被動為主動。本期刊發教育部「領航工程」中小學名師工作室主持人、遼寧省遼河油田興隆臺第二初級中學教師朱萍關於班級管理的第二篇——
————————————————————————
成長過程中,不少孩子都有過「為什麼要放棄遊戲時光,而必須過單調、乏味甚至有些痛苦的學習生活」的困惑。他們之所以會有這種困惑,某種程度上是因為對未來缺乏具體而實際的規劃。
多年的班主任經歷,我發現學生的學習基礎和智力水平一屆比一屆好,但自主發展意識有越來越弱的趨勢。究其原因,是生於「安樂」年代而衣食無憂的學生沒有確立理想目標,沒有「像渴望空氣那樣強烈地渴望成功」,因而成長的動力不足。
中學生不應只看到眼前的考試,還應追求遠大的志向。這就需要班主任關注學生的精神世界,努力促進學生的精神成長,喚醒學生的生涯規劃意識,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目標和理想。
基於以上思考,我在設計初中班級目標導向考核評價體系時,將引導學生樹立理想目標、進行生涯規劃的目標放在首位,並從學生入學之初就要求他們分五步設定理想目標:第一步,描繪40歲時的願景,要在哪個行業做什麼工作,對社會的貢獻有多大。第二步,按照「大目標、小步子」原則,分別設計35歲、30歲、25歲的階段性目標及實現目標的方案。第三步,確立高考目標和專業,分析自己的學科基礎狀況與目標大學、專業要求的匹配度,進而確定初中階段的「長板」科目。第四步,明確義務教育階段結束後的去向,選擇適合的高中階段教育,從而明確初中階段的綜合素質提升方向。第五步,制訂提高當下課程學習和品德修養等方面的日計劃並每日檢查。
關於發展目標與人生規劃的設計,我要求學生在家長的幫助下完成,然後以「我的目標」為題寫出來,家長要寫不少於50字的指導意見。其實,多數家長對指導和幫助孩子制定人生規劃非常重視,小雷媽媽就寫了500多字的心得,詳細描述了如何啟發孩子認識自身不足、如何幫助孩子樹立人生目標等內容。當然,有些家長不重視或沒有能力幫助孩子規劃人生,導致孩子確定的人生目標不切實際,這時我會對學生進行具體指導。
此外,我還將學生的發展目標與人生規劃製作成畫報貼在教室牆壁上,製作MV每天在課前播放,將理想目標深深刻印在學生腦海,讓理想目標時刻引領學生。
自主發展目標及人生規劃的設計,使學生真正理解了萬丈高樓平地起、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等道理,知道當下的每一天都是奔向40歲大目標的一小步,知道今天做的每件事都是為了明天的成就、未來的生活打基礎,知道自己的未來不是父母鋪就而要靠自己一步一個腳印向前走,從而由「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由「要我做」轉變為「我要做」,由「要我改」轉變為「我要改」。
喚醒學生的生涯規劃意識,轉變了學生認為學習是單調、乏味、痛苦的觀念,進入快樂學習的軌道。我的許多學生在進入高中、高校後依然延續著初中時規劃的生涯發展方向,有志於服務國家發展的「王市長」,在北京大學醫學部追隨鍾南山老學長的腳步;想成為媒體人的小欣正在大學攻讀新聞傳播學;準備接過我手中教鞭的小馬已經是一所師範院校的學生……
每個人都有一個覺醒期,覺醒的早晚決定了個人命運。初中階段是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和個性形成的重要時期,也是喚醒學生生涯規劃意識的關鍵階段。班主任引領學生成長進步的關鍵在哪裡?毫無疑問,就在於做學生的靈魂導師,給學生一把打開理想之門的鑰匙。
(朱萍,特級教師、中學正高級教師,任教於遼寧省遼河油田興隆臺第二初級中學,西南大學卓越教師培養導師、渤海大學客座教授,教育部「領航工程」中小學名師工作室主持人)
《中國教師報》2020年11月04日第11版
作者:朱 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