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學生生涯規劃教案如何撰寫?隨著高考改革的推行,很多學校開始啟動生涯規劃教育,但生涯規劃教案卻難倒了不少學校心理健康老師。下面知涯志願以興趣與專業的選擇來闡述下高中學生生涯規劃教育的撰寫思路,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高中學生生涯規劃教案包括教案設計理念、教學過程、教學反思三大部分,做到有理可依,層層相扣。
首先,設計理念
生涯規劃教育是一個長期性的教學過程。從高一選科開始到高三志願填報,在選擇課程內容需要根據不同階段學生的特點和需求有所側重。比如,新高考改革後,學生需要提前三年了解高考各專業的招生要求,結合自身興趣、能力、職業價值觀等個性特長,有選擇的去學習,這主要是依據生涯發展的理論和生涯彩虹圖。
其次,教學過程
知涯志願認為,高一重在讓學生進行自我認知,了解自身興趣與專業選擇、職業選擇的關係,提供學生專業規劃的意識,引導學生對專業、職業進行初步定向。
高二注重培養學生學科能力、時間管理、心理調節等能力,綜合提升學生總體競爭力;高三注重引導學生穩重求勝,在穩定強勢學科基礎上,熟悉高校招生錄取要求,尋找與所選學科相匹配專業,並結合相關外部條件做適當調整。
上述教學過程基本是按照「情境引入→自我認知→生涯認知→生涯管理→課堂小結」基本過程。學校心理健康老師在教學過程過程中,可以結合這個思路調整各個階段的教學課時。
最後,教學反思
教師在高中學生生涯規劃教案結尾要有教學反思的環境。比如如何讓學生快速體驗相關實踐類課程,促進學生對相關專業、職業的了解,提高教學反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