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國產奶粉品牌市場份額逐漸提高

2020-12-20 新京報

新京報訊(記者 王琳)12月10日,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官方微信發布數據顯示,2020年10月,以百貨商場為主全國重點大型零售企業奶粉類商品零售額同比、環比雙上漲。值得一提的是,國產奶粉品牌有較好表現,市場份額逐漸提高。

根據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的監測數據顯示, 今年10月份以百貨商場為主的全國重點大型零售企業奶粉類商品零售額同比上漲4.51%,環比上漲1.87%。

圖/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官方微信截圖

從品牌方面看,嬰幼兒奶粉零售價格集中在200元至300元之間,平均價格略高於去年同期。平均價格在200元至300元之間品牌綜合佔有率同比增長最快,同比增長5.43%,平均價格在300元至400元之間的品牌綜合佔有率同比下降最多,同比下降2.4%。前十品牌包括飛鶴、伊利、合生元、美贊臣、雀巢、惠氏、愛他美、雅培、美素佳兒、a2,市場集中度合計為68.99%,同比下降0.08%,環比上漲0.29%。

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分析指出,目前嬰幼兒奶粉市場集中度較高,成為消費者信賴的品牌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近年來國家修訂了嬰幼兒奶粉的生產標準,同時整頓嬰幼兒奶粉行業,規範性政策堅決落地,重振了消費者信心,國產奶粉市場份額逐漸提高。根據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10月飛鶴嬰幼兒奶粉市場綜合佔有率與同期相比提高1.95%。伊利、合生元也有較好表現。

新京報記者 王琳

編輯 秦勝南 校對 李項玲

相關焦點

  • 君樂寶奶粉市場份額11%了
    又有一家中國奶粉品牌市場份額超過10%了。它就是君樂寶。這是中國奶粉品牌和中國奶粉在2020年勢頭迅猛的體現。消費日曝了解,下半年以來,中國品牌繼續保持較好增長。儘管2020年初疫情爆發對奶粉行業帶來巨大的衝擊,不過國產奶粉幾大巨頭幾乎不受影響。君樂寶奶粉仍實現了持續、穩定、快速發展,全年銷量增長率預計超50%。消費日曝了解,2020年4季度,君樂寶奶粉市場份額達到11%,是內外資各大品牌少有的份額迅速增長的2大品牌之一。2019年以來,國產奶粉增速明顯超越進口品牌,逐漸佔據市場主導地位。
  • 市場份額持續下滑,扣非利潤連虧四年,國產奶粉第一品牌貝因美走下...
    圖片來源:同花順這一結果不免令人唏噓,2014年之前,貝因美還是家喻戶曉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品牌,市場份額曾在國產奶粉品牌中高居第一位,並一度進入行業前三。但在外資品牌的衝擊與公司自身管理的混亂雙重影響下,貝因美的市場份額出現持續下滑,昔日的國產奶粉巨頭已然跌落神壇。
  • 國產奶粉品牌復甦,貝因美改革大放光彩
    在國產品牌利好政策的推動下,國產奶粉品牌逐漸復甦,並預計2020年市場份額方面國產品牌將超越外資品牌,貝因美作為A股唯一專注嬰幼兒奶粉賽道稀缺標的仍然有很大的機會重回中國領導品牌。這值得投資者進一步關注。
  • 海外疫情衝擊進口奶粉市場 國產奶粉搶佔市場份額或迎來新商機
    未來網健康記者查找相關資料後發現,疫情期間國外奶粉產品出現漲價、購買受限等問題,外資奶粉品牌的整體銷售情況下滑,寶媽們紛紛投身國產奶粉大軍行列,國產奶粉市場份額穩步提升。  國外奶粉迎來「漲價潮」  「國外奶粉漲價了!」
  • 國產奶粉價格比肩進口貨
    據記者了解,對於嬰幼兒配方奶粉行業來說,電商平臺正在品牌銷售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中國商業聯合會下屬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發布的《2018上半年快消品B 2C市場分析》報告顯示,2018上半年,嬰幼兒配方奶粉銷售前三名中,僅京東超市嬰幼兒配方奶粉所佔市場份額就已達60%。
  • 年輕父母對聖元奶粉等國產品牌認可度更高
    近幾年,國產奶粉的發展有目共睹,以聖元奶粉為代表的品牌在市場佔有率方面不斷攀升,贏得了國內育嬰家庭的普遍認可。經過多年的市場檢驗,關於聖元奶粉的品牌、品質、注重體驗感等關鍵詞搜索率也在提升,讓品牌優勢能更好地被傳播出來。
  • 紙尿褲全國市場規模過500億元 國產品牌銷量增長迅速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近年來,長沙市場國產紙尿褲所佔份額逐漸提高。但近日記者走訪長沙市場發現,這種「二八」格局正在被打破。隨著品質及營銷水平不斷提升,國產紙尿褲的市場佔有率逐年擴大。在一些母嬰店,國產紙尿褲銷售份額已從5年前的20%提高到現在的40%左右。
  • 乳協稱國產奶粉史上最好 專家:一線市場洋奶粉佔98%
    AC尼爾森最新數據顯示,五個國產奶粉品牌進入去年前十大。   國產奶粉是否也賣得好呢?「國產品牌嬰幼兒奶粉在一線城市的佔有率僅有2%。」昨日,有乳業專家接受羊城晚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國產奶粉銷售絕大部分在二三線城市實現。
  • 國產品牌嬰幼兒奶粉一線城市佔有率僅有2%
    國產品牌嬰幼兒奶粉在一線城市佔有率僅有2%,其銷售絕大部分在二、三線城市,市場地位仍岌岌可危。資料顯示,多美滋、美贊臣、雀巢、雅培、惠氏這五大洋奶粉合計在華市場份額接近60%。在一線城市,洋奶粉更從2004年起就佔據主導地位,市場份額超九成。
  • 政策呵護國產優秀奶粉品牌 貝因美有望充分受益
    政策傾斜國產優秀品牌,助力貝因美品牌塑造對於此次出臺的行動方案,貝因美創始人謝宏表示,「堅決擁護,積極響應,配合行動,誓讓中國寶寶在家門口喝上配方科學、品質國際的放心奶。」在國產嬰幼兒配方奶粉中,貝因美一直是代表著行業標準的翹楚品牌,堅持「科學餵養」。
  • 國產奶粉,誰是扛把子?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之前,國內品牌佔有相對較大的市場份額,事件發生後,中國家長對國產奶粉品牌的信任度降至冰點,國外品牌一舉取得了優勢。2018年,國產奶粉市場份額僅僅為43.7%,而且在價格上,國產奶粉品牌的價格整體也要低於國外品牌,近些年的價差一直在45-50元/千克之間波動。
  • 危與機並存,國產嬰幼兒奶粉品牌如何在逆勢中突圍?
    招商證券的報告[2]顯示,高端、超高端奶粉市場中,國外品牌依舊佔絕著主流。超高端奶粉市場中,代表品牌有美素佳兒、惠氏啟賦、雅培菁智、美贊臣藍臻等,這些外資品牌佔據了大部分的市場份額[2]。隨著國內市場對超高端奶粉的需求量增加,部分國產品牌例如飛鶴星飛帆系列、主打羊奶粉的澳優海普諾凱,也逐漸在這一價格帶發力。
  • 國產牙膏品牌崛起,擊敗兩大「藏華」外企,重新奪回幾十億市場!
    文:小郭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的消費水平和消費能力也在不斷提高。而中國居民的消費能力也吸引了眾多洋品牌的關注,紛紛進軍中國市場。上世紀90年代以來,大量外資品牌湧入中國市場,試圖「瓜分」我們的市場份額。隨著國外品牌進入中國,中國相關行業的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如牙膏行業。
  • 2019嬰兒奶粉銷量排行榜十強,國產奶粉品牌佔3席
    近日,由新華網舉辦的2019中國食品闢謠與科普論壇在京舉行,會上,新華網負責人解讀了《食品品牌競爭力評價體系》報告。報告顯示,國內嬰兒奶粉品牌影響力排行榜前十強中,外資嬰兒奶粉品牌7席,國產奶粉品牌僅佔3席。可以看出,外資品牌仍然佔據著國內嬰兒奶粉市場份額的主力。
  • 2020嬰兒奶粉市場三大生意機會
    那時的線下銷售主要依靠因生活物資需求必須營業的商超,當然從中長期看,商超渠道奶粉的銷量會回落到正常水平,甚至還會保持繼續下滑。而當疫情持續穩定時,母嬰店可以定時定點開門時,也與品牌的送貨上門相互協作,逐漸恢復銷售。 由於疫情的持續,門店客流減少、銷售困難等,也讓很多品牌意識到了線上銷售的重要性。
  • 國內手機市場大洗牌:國產品牌集體縮水,第一市場份額達48%!
    隨著疫情逐漸轉好,競爭最為激烈的國內智慧型手機市場重新煥發往日的生機,走出今年第一季度的低谷期後。如期而至的5G手機,引發了聲勢浩大的換機潮,穩紮穩打的各大國產手機廠商早已伺機而動,為儘可能爭取到更多的市場份額,免不了一些正面交鋒。
  • 2019年中國奶粉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國產頭部品牌將成為新...
    在劉森淼看來,國產大品牌依然保持較好的增速,背後則是市場集中度的快速提升,在行業下行的格局下,中小品牌在渠道和市場投入上捉襟見肘,而且消費者也越來越挑剔,大品牌的優勢顯著,此消彼長之下,行業正迎來新一輪洗牌。根據數據顯示,2018年國產奶粉市場規模約達到1070億元,增速從2017年的的14.5%上升到2018年的21.1%。
  • 中國飛鶴(06186.HK):國產奶粉第一品牌的投資邏輯在哪?
    直至進入2008年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的爆發導致國產奶粉滑鐵盧,奶粉行業劇烈震蕩,造成市場對國產奶粉信任危機達到頂峰,國內奶粉行業格局徹底打破,消費者的選擇轉變促使進口奶粉需求成為市場主導。2009年-2015年,國產奶粉行業進入復甦期,這時候國產奶粉品牌因為品質問題在夾縫中求生,伊利、蒙牛等乳業綜合大型企業開始尋求國際牧場的奶源資源,將生產地及技術打上國際品牌以尋求建立國民的信任感,同時一些地方性乳製品企業滋生,而飛鶴這時候已經是以黑龍江為中心包攬北方主要區域的大型乳企品牌。但以進口奶粉為主導地位的行業狀況並未改變。
  • 國產牙膏第一品牌誕生:擊敗了美國兩大巨頭,市場份額超20%!
    提起國內知名的牙膏品牌,很多人都會想到中華、兩面針、田七、六必治等。但因為佳潔士、高露潔等外資品牌壓在了國產品牌頭上,導致國貨品牌不是被外資收購,就是發展走向了沒落。而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國產牙膏一蹶不振,我們擁有全球最大的牙膏消費市場,卻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錢都被外國人掙走。
  • 國產奶粉反轉新階段:繼田亮、易建聯後,黃渤任君樂寶品牌大使!
    來源:五穀財經2020年,由於疫情因素影響,奶粉代購遭到了毀滅性打擊,至少空出了百億市場,這就為大中型奶粉品牌提供了進一步增長的沃土,而大中型奶粉品牌為了更好地搶佔突然新增出來的市場,也加大了品牌營銷力度和渠道滲透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