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習慣勝過100分,一二年級這7個習慣要先養成,娃將越學越好

2020-09-10 敖爸聊教育


引子

一二年級孩子剛剛踏入校門,將開啟一段全新成長之旅,同時也是建立良好學習習慣的關鍵時期。如果父母能從這個時候科學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那麼,孩子今後的學習就會很順利地進入良性發展的軌道。

01 孩子在一二年級的學習習慣將決定其未來的學習狀態

相信每個父母在心底裡的期待都是:孩子能做到自動自發地學習,父母再也不要冒著親子關係」惡化「的風險去陪讀。

而要實現這樣的期待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就是孩子在小學一二年級一定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將決定其未來的學習狀態。

心理學研究表明:孩子年齡越小,好習慣就越容易養成和鞏固。當孩子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之後,就會成為一種很自然的行為,而不需要孩子刻意去做或要藉助外部的監督力量來完成。此時家長的陪讀其實已經就變得多餘了。

02 小學低年級首要培養的7個學習習慣

小學低年級(一二年級)要培養的學習習慣有很多,但我們不大可能要求孩子面面俱到。根據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我認為小學低年級這七個學習習慣首先要培養起來。

1.培養孩子熱愛閱讀的習慣

之所以把閱讀習慣放到7個學習習慣之首,這一方面是閱讀習慣太重要了;另一方面是養成真正熱愛閱讀習慣的不容易。

而這種不容易倒不是閱讀的習慣培養有多難,真正的困難其實在於家長是否真正重視閱讀興趣的引導,這種重視絕不是那種浮於表面的、完成作業式的重視,而是要把閱讀徹底融進孩子的學習生活中,變成孩子的一種生活方式。

實際上,如果孩子有了學齡前的閱讀繪本和「橋梁書」的基礎,只要花點心思,在小學低年級是很容易培養起孩子的閱讀習慣的。孩子一旦養成了熱愛閱讀的習慣,將對孩子未來的各方面能力的發展都能起到促進作用。

2.培養孩子珍惜時間的習慣

剛入讀一年級的孩子,其身心發展還遠未成熟,所以有不少孩子缺少時間觀念,在他們眼中花一小時和花半小時做同樣的事是沒有多大區別的,而時間利用率的高低又將直接影響到學習效率的高低。顯然,那些懂得珍惜時間的孩子,更善於利用時間,在學習效率上自然要高於不懂珍惜時間的孩子。

3.培養孩子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

孩子在幼兒園階段的特點之一就是比較依賴於大人。由於幼兒園一般是以玩中學、學中玩為主,所以這個依賴性對孩子的影響還不算太大,但等到孩子上了小學之後,書面作業開始增加,這個依賴性的負面影響就會凸顯出來,比如過於依賴大人的孩子,通常很難做到獨立完成作業。事實上,很多父母所頭疼的陪讀問題其實大都集中於孩子不能獨立完成作業的問題上。

要解決孩子不能獨立完成作業的問題,除了減少和消除孩子的依賴心理之外,還要讓孩子一開始就要養成當日功課當日清的習慣,儘量當天把問題消化清楚,不把問題累積,增強孩子獨立完成作業的責任感和緊迫感,促使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內獨立完成作業。

我自己個人的做法是,從小學一年級起,我就非常重視對孩子這一習慣的培養。在悉心教導之下,現在孩子早已養成放學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在規定時間內把作業先完成好,然後就可以騰出很多的時間來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比如,閱讀、繪畫、彈琴和跳繩運動等,這個孩子自己努力省出來的時間家長必須要給予兌現。

在這裡建議讓孩子依照平時完成作業的平均用時,預估每一學科作業需要花費的時間,然後列好時間表,兩科作業中間留出大約10分鐘的休息時間,並把這張時間表粘貼到書桌旁的顯眼處,輔之以小鬧鐘一起配合使用,儘量用規則來約束孩子,而不是靠父母催促的方式。這樣能強化孩子獨立完成作業的意識,減少依賴性。

4.預習和複習的習慣

預習和複習習慣並不是等到孩子上了中高年級再去重視、再去培養,這時候即使家長如何重視與培養,效果也不會好到哪裡去。合理做法是孩子剛上小學就要開始培養這一習慣,當然預習和複習的要求要契合孩子的年齡和認知特點。

預習之所以一開始就要讓孩子養成,這是因為有助於提高他們在第二天的聽課效率,提高學習效果。如果孩子每天都能做到這樣高質量的聽課,又何愁他們學不好功課?

還有這裡提到的複習,並不單指期中期末的複習,其實更多的是日常的每日複習。之所以強調孩子在平時要養成複習習慣,主要是根據艾斯浩賓遺忘曲線規律這一特點來考慮的。

我們知道,低年級孩子的記憶特點就是記東西很快,但同時也遺忘得很快。從艾斯浩賓遺忘曲線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就是在學過東西之後,一定要在24小時之內開始複習全部所記的內容,這樣才能減少遺忘。因此,我們在日常就要讓孩子養成及時複習的習慣,而不是等到早就忘得差不多的期中期末的時候再去複習,這時的所謂複習是既費時又費力,複習效果還不理想。

5.專注的習慣

專注習慣對孩子的學習和做事有多重要,即使再不懂教育的父母也都知道。孩子一旦養成專注的習慣,孩子想不優秀都難。

至於如何培養孩子的專注習慣,方法有很多,這裡就不花篇幅具體介紹了,但在這裡提供兩個建議,一是在孩子做事或學習的時候,儘量不去打擾孩子,以免影響或打斷孩子的思路,不利於專注力的形成;二是通過讓孩子閱讀或做一件自己最喜歡做的事情比如畫畫、拼裝東西等來訓練專注力。

6.愛提問題的習慣

愛提問題的孩子,意味著孩子熱愛思考、充滿著想像力,當然也體現了孩子的強烈求知慾。

客觀來說,愛提問題本是學齡前孩子的「專利」,這源於他們對新生事物有一種強烈的好奇心,向父母提問題是他們最喜歡做的一件事。但等到孩子上學之後,很多孩子的這一習慣反而銷聲匿跡了,這其中原因固然很多,但顯然和大人們沒能保護好他們的這一習慣關係更大。

為了改變這種狀況,家長要從小學一年級起,就要開始重視培養孩子愛提問題的習慣。比如,平時多為孩子創設和搭建提問題的環境,鼓勵孩子大膽提出自己的問題。對於孩子提出的問題,家長最好要給予積極的回應,如果實在沒有空回應,也要給孩子另約個時間,切忌不要讓愛提問題的孩子受到冷落和打擊。

7.認真聽課的習慣

課堂是老師傳授知識的地方,課堂上的聽課水平決定著孩子能否理解和記住所學的知識,認真聽課習慣是這個階段乃至整個學生時代極為重要的一個習慣,當然也是小學低年級孩子比較難以養成的一個習慣。

聽課是學習過程的中心環節。一個會認真聽課的孩子,他的大腦會跟隨著老師的講課思路轉,聽課質量若上去了,學習效果自然理想。因此,對於小學一二年級的孩子來說,認真聽課的習慣一開始就要養成。

雖然按常理,認真聽課習慣應該是要老師要關注的事情,但家長的積極配合更能促進孩子認真聽課習慣的養成。

結語

培養孩子說到底,就是培養孩子的好習慣。所以,我們會說「好習慣勝過100分」,孩子在小學一二年級如果能培養好這7個學習習慣,那孩子以後的學習之路將越走越順!

相關焦點

  • 一二年級沒復學,家長教育孩子養成這幾個好習慣,上學後就是學霸
    而良好的習慣要有一個養成、教育及訓練的過程,一二年級的孩子正處於習慣的養成期,對於他們來說,抓好習慣就顯得尤其重要。目前一二年級還沒有接到復學通知,但只要家長用心培養孩子這幾個好習慣,上學後就是學霸。01培養孩子做事專注的習慣一二年級的孩子目前在家天天都要上網課,家長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專註上課的好習慣。
  • 孩子上小學1、2年級,先抓習慣再談成績,5個習慣家長要「狠抓」
    現如今的社會上,許多的父母、老師只看孩子的「成績」,成績固然重要,但是不能夠唯分數論,很多時候,父母的唯成績論,不僅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還不利於孩子的全面發展,甚至破壞親子關係,激化家庭矛盾。其實在孩子上學的時候家長一定要先抓習慣,再談成績!為什麼這麼說呢?
  • 孩子三年級前養成這4個習慣,學習生涯家長能少操心很多,一起學
    其實,養好學習習慣比多了知識更重要。因為好的習慣才是提高成績的基礎。否則,孩子很容易出現&34;現象,搶跑領先的一二年級只能是曇花一現。有教學經驗豐富的小學老師分享經驗:在三年級前,孩子每天放學後要是能按這4個步驟去學習,養成這4個習慣,以後的學習生涯就能讓家長少操不少心。
  • 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9個學習好習慣,孩子開學一定要養成
    關於培養孩子的習慣,這裡有套「9+3」理論,即9個好習慣+培養所需的3個步驟,開學了,每位家長都值得一看。『作業習慣』5、積極思考的習慣都說腦子越用越靈活,這句話是對的,尤其是學習上,多觀察多思考,是把一個知識理解透徹的基本途徑。
  • 班主任提醒:一二年級成績具有欺騙性,這5個習慣得抓好
    一二年級孩子每年閱讀量不能低於100萬字(正常是100-200萬字之間),二三年級每年不能低於200萬字(正常是200-300萬字之間),四五六年級每年不能低於300萬字的閱讀量(正常是300-500萬字之間,有的閱讀量大的孩子可以每年達到1000萬字以上)。
  • 先抓習慣,再談成績!6歲前,再難也要「逼」娃養成這些好習慣
    所以作為父母,我們就應該先努力的培養好孩子的習慣,這樣才能夠讓孩子從小養成好的行為,這對於孩子來說也是成長的至關重要。孩子6歲前,就算再難也要「逼」娃養成這些好習慣從小培養孩子按時作息的習慣有些孩子,他們從小的時候就賴床不起、經常遲到,在晚上的時候貪玩、
  • 一二年級不要求成績,對比一定100分的孩子,2年後有什麼不同?
    第四,「孩子開竅有早有晚,一二年級那麼小,別糾結成績」這也是不少部分家長的心理,認為孩子的悟性不同、開竅早晚不同,只要耐心等待,成績好只是早晚的事。事實呢?一個孩子不要求成績,對比強調100分的孩子,有什麼不同?
  • 三年級前,一定要讓孩子養成這3個學習習慣,再晚就遲了
    其實吧,星教練一直覺得孩子小學三年級之前,學習書本的知識並不是目的,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才是最重要的。對於絕大多數學生來說,學習的好壞,會受性格、習慣、興趣等非智力因素影響,其中習慣佔有重要的位置。小學一、二年級正是學習習慣的養成期,家長急於「望子成龍」,可是往往一不小心就走進了教育的誤區,影響孩子三年級之後的發展,從此和其他孩子拉開了差距。
  • 小學一二年級要狠抓!抓什麼?早看早受益
    小學一二年級是孩子發展的黃金時期,是打基礎的最佳時期。一切教育都要從源頭抓起!因此,小學一二年級要狠抓,抓什麼?看看以下這篇文章就清楚了。一二年級,是孩子學習態度養成的關鍵期,家長一定要狠抓。:「積千累萬,不如養個好習慣。」
  • 小學一、二年級,先抓習慣再談成績,好習慣比一百分更重要
    但我們要知道小學一、二年級是培養好習慣的關鍵期,如果這時家長只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而學習的不良狀態沒有改正過來,終究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小學一、二年級應該養成哪些好習慣?而且這時的孩子大多都7歲,本身專注力就不是很足,第一次上學對於孩子來說是嶄新的開始,周圍的一切對於孩子來說都特別新奇,孩子們難免會注意力分散。所以,我們要讓孩子養成的第一個習慣就是,要讓孩子上課時保持高度的專注力。
  • 家長如何讓孩子養成學英語的好習慣?
    8. 「四個一」原則:每當讀英語或說英語的時候,都做到一抬頭、一挺胸、一收小腹、一用力。要想說一口流利的英語,就必須做到:元音飽滿悅耳、輔音準確清晰。經常咬下嘴唇,苦練[v]這個音,誇張地朗讀drive,vegetable,five等單詞。10. 儘量多地聽錄音。這是最有效、最便宜的學習方法。聽得越多,語感就越好。而且你的英語發音就越好聽。11. 「每天有計劃的訓練自己的「翻譯能力」。學習英語的最高目標就是:中英文自由轉換。
  • 一年級是道坎,二年級是個坡,三年級是座峰!附學習規劃表
    因為一年級所學的知識最少,分量最輕,似乎不用怎麼學,孩子就可以輕鬆考100分。有教育專家說過:一年級高分是假象,其中有很大「水分」。· 考的多數都是記憶內容。· 題目都不難,孩子聽課了就會做。一年級時沒有端正學習態度、養成好習慣的孩子,上了二年級會開始鬆懈。「二年級是個坡」,孩子能不能往上爬,就看家長怎麼抓。1、養成自覺性,有計劃地學習。有專家說過,孩子至少要到14、15歲,才能真正建立自覺性。
  • 寶寶從1歲開始,家長就要培養娃這兩個好習慣,越晚越不容易養成
    寶寶出現這些現象不是壞事,但父母要懂得培養他。如果你家的寶寶已經1歲了,父母要培養他這以下幾個好習慣,會省心很多,不然越晚越不容易養成。1歲後,幫娃養成安全的好習慣:‍90後的寶媽思想先進,平時會看些育兒方面的書籍,知道越早培養孩子安全意識越好,但最早也要在1歲之後。
  • 小學一、二年級,家長要先抓習慣再談成績,孩子才可能成尖子生
    還特意跟我們家長講:小學階段基本分為3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小學一、二年級,主要是要抓孩子的習慣,第二階段是三、四年級,要逐漸放手讓孩子學會自主學習,等到五年級時家長只要維持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就可以了。我們常說:「習慣是很可怕的事!」多少人從小養成的習慣到老年的時候也還是改不掉。一二年級是孩子剛開始入學的時期,也是孩子開始養成學習習慣的時期,這個時候家長如果能幫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將來孩子過渡到自主學習時就不用逼著學、盯著學。
  • 班主任提醒:一二年級成績具有欺騙性,這5個習慣沒抓好,6年全毀了!
    明明一二年級「滿分學霸」,三年級卻「跌宕起伏」。其實,就像很多小學班主任坦言:一二年級相差不大,三四年級兩極分化,五六年級天上地下。隨著年紀的增長,孩子們的成績差距為什麼會越來越大呢?一方面是知識的難度增加了,另一方面則是學習習慣的問題。面對同樣難度的學習,「習慣」便是很多孩子「彎道超車」的法寶。
  • 孩子上小學一、二年級,先抓習慣,再談成績!尤其這幾個習慣
    」楊晨煜高考分數達到730分,數學和英語都滿分,這種孩子當然受到關注,楊晨煜的母親在分享育兒經驗時,說到要從小養成好的習慣,毫不留情地監督。因為小時候沒有自己思考的能力,所以強調父母有必要監督性地培養自律性。
  • 為何孩子進入小學三年級開始掉隊?培養好習慣,比單純提分更重要
    孩子進入小學以後,很多家長發現,一二年級孩子們差異不大,基本都是90多分100分,三年級是一個分水嶺,孩子們的成績開始分化,一些孩子開始掉隊,學習越來越吃力。進入五六年級,成績比較差的孩子想要逆襲,會越來越難。
  • 小學階段:最重要的不是成績,而是習慣(1-6年級習慣養成表)
    所以,你家有孩子上小學的,培養習慣才是關鍵。家長們在孩子小學開學以後,應該幫孩子養成哪些好習慣呢?一年級習慣學習習慣1、按時完成作業。2、養成正確的讀書寫字姿勢。3、能閱讀拼音小故事。這時的孩子心智還不成熟什麼都未知,你給孩子灌輸的理念、形成的認知、養成的習慣都至關重要,這是也是他對一生學習的「第一印象」。寫字工整:如果不從一開始就讓孩子養成認真書寫的習慣,等到了高年級的時候再去糾正他的寫字散架,那付出的代價就是孩子需要拿尺筆寫,一筆一划,一分鐘寫不到10個字,這樣別讓孩子做作業的效率就直線下降,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興趣。
  • 一二年級不努力,毀掉的是孩子整個小學階段
    而小學一二年級對於孩子來說至關重要,因為這是孩子學習態度和習慣養成的關鍵期!我國著名教育學家葉聖陶曾經說過:「教育無非是培養良好的習慣。」要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一定要從小開始抓緊。都說萬事開頭難,一二年級的時候家長抓得好,那麼孩子會越學越輕鬆。如果家長不夠重視,過於懈怠,甚至認為一二年級的知識很淺顯易懂不需要花太多時間在學習上。
  • 暑假養成這7個好習慣,比補課強100倍,值得收藏
    在特殊的一年裡,您也許已經發現了,在課業知識之外,決定孩子長遠發展的往往是那些日常養成的習慣。這個假期,我們不補課,來好好補一補「習慣」吧!突如其來的疫情,一下打破我們所有孩子習慣。那麼我們怎麼通過這個暑假把孩子習慣調整回來呢?看看這個7個方法能不能改善孩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