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之「心」,除了表達平等博愛的新內涵,還表達著什麼?

2021-01-08 森林牧歌旅遊百事通

近代之「心」則更強調平等、博愛的新內涵。如康有為認為人是一種能愛類、懂得博愛的生物,愛類和博愛成了人的本性,其不忍人之心就是強調「人人平等,愛人若己」。他在運注中指出人類社會發展的最高階段就是大同社會,而在這個社會中「無貴賤之分,無貧富之等,無人神之殊,無男女之異。」這個人人相親相愛的大同社會是康有為的政治理想,而要達到這一美好社會就要破除各種差別,康有為就是期望通過不忍人之心最終達到破除這些差別,表達了他的平等主張。

譚嗣同指出「仁以通為第一義」',而「通」即是平等,強調「上下通,中外通,男女內外通,人我通」,通過打破上下、中外、男女、人我的差別,實現人與人之間的相親相愛,最終達到自由和平等。梁啓超、章太炎之所以引佛學入心論,就是因為佛學強調人與人之間的平等。章太炎十分重視眾生的平等權利,他常說「唯物之說,猶近平等,惟神之說,崇奉一尊,則與平等覺遠也。欲使眾生平等,不得不先破神教。」

他利用佛教的唯心論來反對一神教,建立其「「無神教」,宣揚一切皆虛幻、一切皆人心的產物、一切眾生都平等的思木目再次,古代的心是一種高度抽象的絕對精神,是理性的、客觀的、高高在上的。如孟子的「四心」說認為人人都具有共同的天賦本性,即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人類最基本的四種道德品質仁、義、禮、智就是從這四種天賦的「心」發端的。人只需時時主觀反省,注意保存天賦的那四種「心」,就能使自己一切都合乎天賦的道德觀念。不僅是道德修養,從求知識到認識自己的命運,孟子都把其和心聯繫在一起,「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己矣。」就是說不必到實踐中去學習、實踐,而只需把失掉的天賦本性找回來就可以了。

孟子還曾指出「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告訴人們只要充分發揮天賦的「心」,就可以認識自己的本性,從而掌握「天」給人安排的命運。這正是孟子告訴人們的盡心、知性、知天的認識過程,人們只需不斷加強自身修養,去認識並服從「心」即可。陸九淵更明確地提出「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這裡說的「理」並不是客觀世界的規律,而是道德原則,而他所說的「心」就是道德意識,世界就是依據這種道德意識而存在的,「心」成了最高的實體。

陸九淵由此提出了「簡易工夫」,即無須向外探求,只需內求於心,萬物之理自然明了。具體來說,「人心有病,須是剝落。剝落得一番,即一番清明。後隨起來,又剝落又清明,須是剝落的淨盡方是。」即人只需保證自心不因物慾而染上塵埃即可。近代的「心」是感性之心,包含個體的情感好惡,是由個體支配、體現了個體意志的。如康有為的「增人心之熱力」,即是要求增長人們的愛國熱情。「心」已不再如傳統哲學那樣只是天理的代名詞,它己開始包含個體豐富的情感。

可以說,譚嗣同談的「心」也同康有為增熱力的「心」一樣,是包含個體意志的,正因為個體有不同的意志、不同的感受,於是才有「機心」的產生,才會有不同的造作,於是譚嗣同才提出發慈悲心,「感人使與我同念」,達到最後挽救國家危難的目的。但康有為、譚嗣同所講的「心」包含的只是愛國熱情,可以說只是「心」包含個體情感這一觀點的最初階段,他們只是因當時的社會環境、政治需要而提出的。對「心」的個體情感做了深入擴展和充分肯定的是梁啓超,他對「心」的內涵進行界定時,就明確地指出,「心」除了包含「知」,即認識外,還包括「情」和「意」,即情感和意志,而且是個體的情感和意志。

「有百人於此,同受此山、此川、此春、此秋、此風、此月、此花、此鳥之感觸,而其心境所現者百焉,千人同受此感觸,而其心境所現者千焉億萬人乃至無量數的人同受此感觸,而其心境所現者億萬焉,乃至無量數焉。」「由此可見,在梁啓超看來,人的認識不是人腦對客觀外物反映,即認識不是來自外部的客觀物質世界,而是來自於內心的主觀感受。而且每個人的內心感受都不相同,正是因為這不同的內心感受、個體情感決定了每個人各不相同的行動。

相關焦點

  • 馮玉祥曾在河南設立自由、平等、博愛、民權4個縣,現名字還用嗎
    這是一個特殊的縣名,與近代歷史上兩個重要人物有關:孫中山和馮玉祥。史學家和後代人對馮玉祥將軍的評價歷來褒貶不一,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有一點是一致的,馮玉祥將軍是一位愛國將領。馮玉祥看齊孫中山,不但在大是大非上認同孫先生的思想,而且在河南省政府任主席期間,也在一些小事上表達了對孫先生的敬意。在馮玉祥任河南省政府主席期間,經歷了一個縣市改名的事件,因為他很喜歡孫先生提出的「民族、民權、民生」三大綱領,所以就把商丘地區的幾個縣合併在一起,成立了民權縣。
  • 近代中國人對「民主」內涵的認識
    之後,中國近代民主思想得以產生和發展,民主的內涵也在中國人的認識中不斷得到深化和擴展。鴉片戰爭後的一段時間裡,中國人最早結識民主的主要是魏源、徐繼畲、梁廷?等少數進步思想家。他們認識的民主主要是民主制度,即歐美資本主義國家的民主制度,當時還沒有使用「民主」這一概念。
  • 做人,要有寬厚博愛之心
    人生在世,包容之難,難在沒有博愛之心!有的人精通很多東西,博學多才,最終卻沒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成功;而有的人,沒有十分耀眼的特長,但是卻擁有寬廣的胸襟,最終取得了矚目的成就。或許很多人會十分不解,人與人之間為什麼會存在如此之大的差距?其實簡單分析不難發現就兩個字的差別容量。一個人的心能夠包容多少東西,他的生命就會增添多少厚重。
  • 高舉自由平等博愛就能改造世界了?
    說起微積分,你也許還能想起來萊布尼茨,他幾乎憑一己之力跟牛頓同時發明了微積分這一數學工具,甚至科學史家還認為,從兩個人的演算手稿來看,萊布尼茨發明高數的時間很可能是要早於牛頓的。依照理性主義的搞法,法國大革命的革命者會堅定地認為,自由、平等、博愛這些高貴的理念,其本質是可以為理性所把握的,當他們面對與他們腦子裡的自由平等博愛不相符合的現實世界的時候,他們就敢「斷定」是現實錯了,而非他們對現實的理解錯了。這在經驗主義者看來是非常荒唐的,哪有什麼本質?觀念的可重複性,只不過是一種概率性的存在,這和本質沒有關係啊。
  • 咖啡氣質之源:平等博愛
    不知道什麼時候喜歡上咖啡,可能是因為那一種色調吸引我,再到後來就是那一種感覺,從冰可樂到冰咖啡,再到後來的熱拿鐵一整段過程都是因為喜歡,浮躁的時候喝上一杯熱拿鐵,內心慢慢變得平靜;困惑的時候坐下來喝上一杯拿鐵,仿佛就是很神奇打開所有的困惑,隨著自己的成長,對咖啡有了獨特的喜愛,不論是春夏秋冬還是喜怒哀樂都喜歡喝上一杯,帶給我的是一種心靈上的放鬆和身心的輕鬆,一切對咖啡的喜歡大概就是源於對咖啡文化的喜愛
  • 近代中國「權利」概念的本土化建構——再論嚴復對盧梭「民約...
    除了嚴復對盧梭權利觀的批判外,還包括:第一,嚴復對時下社會流行權利觀點的批判。嚴復對盧梭批判的直接意圖無疑是針對為民約思想所影響的社會現實,在致熊純如書札中他談到寫作本文的動機:「自盧梭《民約》風行,社會被其影響不少,不惜喋血捐生以從其法,然實無濟於治,蓋其本源謬也。刻擬草《民約平議》一通,以藥社會之迷信,報出,賢者可一觀之而有以助我。」
  • 馮玉祥曾在河南設了四個縣,分別叫自由、平等、博愛、民權
    馮玉祥對孫中山先生也非常敬重,曾經發動了北京政變,推翻了以馮國璋為首的直系軍閥,接管了對北京地區的全面控制,之後,馮玉祥第一時間致電孫中山,請求他北上主持大局,又將自己麾下的部隊改稱為國民軍,由此可見馮玉祥對孫中山的崇拜之情。不僅在軍國大事上處處以孫中山為先,在其他事情上,馮玉祥也經常表達自己對孫中山先生的敬仰之情。
  • 陳思思發新歌 倡導「平常心、平等心、博愛心」
    [提要] 「平易近人」一詞是中國流傳二千多年的一句禮話,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魯周公世家》:「平易近民,民必歸之。著名青年歌唱家陳思思用自己「陳氏唱腔」溫暖發聲,《平易近人》用音樂藝術的力量唱出了無論身處何位都應該有一顆平常心,一顆平等心、一顆博愛心。
  • 畢業致辭|張文宏:請帶上青春、博愛和健康之心去闖社會
    還記得三年或兩年前的九月,我們在師生見面會上的第一次相遇,那個時候的你們眼神清澈、談吐稚嫩,你們還在糾結選擇哪位老師做導師,選擇哪個領域作為主攻方向。但很快,你們就確認過眼神,選擇了對的人。在兮兮臨別之際,我與大家分享三點感悟:一、始終保持青春之心。李大釗曾經在《新青年》的創刊號上寫到:「為世界進文明,為人類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資以樂其無涯之生。」青年人常常胸懷建功立業之志,朝氣陽光、心存好奇、敢於挑戰、勇於創新。
  • 淺談如何用歌聲表達歌曲的情感內涵
    「唱支山歌給黨聽,我把黨來比母親,母親只生了我的身,黨的光輝照我心……」從小我就喜歡歌唱家才旦卓瑪演唱的這首《唱支山歌給黨聽》一歌,她用嘹亮動人的歌喉唱出了億萬人民對黨的滿腔熱愛,因為是黨經歷了無數的風風雨雨,帶領華夏兒女推翻三座大山的重壓,消滅剝削建立起嶄新的社會主義制度,引領著中國人民一步步走向光明
  • 除了「Thank you」,還可以如何表達謝謝
    除了Thanks/Thank you來回用還有哪些說「謝謝」的方法呢?01I really appreciate that.I really appreciate it.這兩個表達感謝的程度比 thank you 更深,後者是對別人給予的幫助的肯定,而前者是承認其價值。美國人在表達感謝的時候,除了說thank you,通常還會在後面加上一句 I really appreciate it/that, 如果要更具體一些呢,可以直接把對方為你做了什麼說出來。
  • 自我感覺窮的新表達,哪些句子內涵到了你
    01下面我們來看看貧窮的新表達,能到什麼程度。一是本市的一家商場從來沒有去過,因為聽說那裡的衣服都是千元起價,就連一個小背心也要好幾百元。二是他們都出去玩了,也不能總吃人家的,我只好說,我還有事要做,你們去吧!
  • 如何在博愛中拓寬人生境界
    比如,有些人只是想借慈善之名宣傳自己或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實際上,並不能從心底裡認同助人這件事情。這種愛,更像是一種施捨,而不能稱之為愛。03.博愛對於個人成長和社會發展的作用有哪些了解了什麼是博愛,那麼,博愛對於個人成長和社會發展的作用有哪些呢?主要有兩點。
  • 表達總被誤解?教你成為優秀的表達者
    無論何時,真誠都是每位表達者手中的利器,是打開對方心門的萬能鑰匙。2.平等交流不管交流對象是誰,始終保持平等、平常的心態對待。對服務人員,不趾高氣昂,始終平等對話;對家人,能用最溫暖、真心的話與之交流;對領導,能言簡意賅,有效表達,不諂媚,不偽裝;對下屬,不擺架子,多表揚、鼓勵,做個表裡如一,言行一致的人。只有始終以平等平常的心態去交流,才能達到表達效果的最大化。
  • 你給我聽好歌詞表達了什麼含義 這首歌曲內涵背景介紹
    你給我聽好歌詞表達了什麼含義 這首歌曲內涵背景介紹  《你給我聽好》是歌手陳奕迅演唱的一首國語歌曲,應該很多小夥伴都已經聽過這首歌,那麼你給我聽好表達了什麼?你給我聽好歌詞含義。下面來看一下。
  • 10句表達心境淡然千古名言,優雅有內涵,總有一句入你的心
    10句表達心境淡然千古名言,優雅有內涵,總有一句入你的心1、心將流水同清靜,身與浮雲無是非。出自岑參《太白胡僧歌》。人們傳說太白山中有一個胡僧,不知幾百歲,常解人之危。詩人為此寫了這首詩。這兩句讚美胡僧遠離塵世,心如流水般清淨,淡泊名利,不爭是非,品行高潔。2、惟淡可以從儉,惟儉可以養廉。出自周順昌《第後柬德升諸兄面》。只有淡泊名利,才嫩鞏固過著儉樸的生活。未有勤儉才可以培養廉潔。3、一簞食,一瓢飲。
  • 「內涵段子」用英文該怎麼表達?原來並不是「yellow joke」
    「內涵段子」作為屌絲男士們日常必備,你知道「內涵段子」用英文怎麼說嗎?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吧?有人說「內涵段子」不應該是「yellow joke」嗎?其實並非如此,下面小編就介紹幾種「內涵段子」的表達。1、blue joke剛剛說「黃色笑話」不是「yellow joke」,那你知道「blue joke」又是表達什麼嗎?可能有人會猜測,難道是「藍色笑話」?其實「blue joke」就是「黃色笑話」,在英語詞語中「blue」除了能表示藍色之外,也可以翻譯成色情的、黃色的。
  • 英語口語:除了whatever,還可以怎麼表達隨便?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實用口語>正文英語口語:除了whatever,還可以怎麼表達隨便?用英語如何表達這種無所謂呢?   1. Either is fine.   逛商場看到漂亮的衣服,難以取捨,問一起逛街的好姐妹   - Which dress is better, the red one or the black one?   這兩條裙子,紅色和黑色的,哪個好看?   - Either is fine.
  • 【感恩】教你如何表達對父母的感恩之情
    西方的感恩節雖有其宗教內涵,但完全可以吸收其積極成分,融入傳統美德中,並賦予新的涵義,重新選擇一個紀念性的日子,設立有中國特色的「感恩節」。讓孩子學習換位思考,理解父母。製作精美的家庭愛心摺紙,把對父母的愛心裝滿口袋。摺紙不僅是種藝術,還是一種鍛鍊方法。摺紙能鍛鍊人的綜合協調能力,包括手、眼和大腦。這種既鍛鍊了身體又展現了自己的感恩之心真是一舉兩得的好方法啊。大家應該多多嘗試啊。
  • 母親節,除了送康乃馨之外,還可以送什麼表達對媽媽的愛?
    康乃馨一般代表「愛、魅力和尊敬」之情,不同的顏色又有不同的意義:紅色代表了愛和關懷,粉紅康乃馨代表不朽的母愛,所以兒女多獻康乃馨給自己的雙親。除了送康乃馨之外,還可以送什麼表達對媽媽的愛?送「萱草花」在我國,有一種被稱為「母親之花」的萱草花,又叫忘憂草。《詩經、衛風、伯兮》裡記載:「焉得諼草,言樹之背?」其中的「諼草」就是萱草,背,通「北」,指母親住的北房。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我到哪裡弄到一支萱草,種在母親堂前,讓母親樂而忘憂呢?母親住的屋子又叫萱堂,以萱草代替母愛,如「萱草生堂階,遊子行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