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文章的閱讀(寫作)技巧,更好的提升閱讀理解
導語: 在7年級的孩子如何做好《朝花夕拾》的閱讀(上)裡面, 守仁已經明白了通過四個問題的探索,來改善提高閱讀能力。即:了解書的內容,了解內容的細節,辨析書本所說內容是否真實,以及明晰書與「我」何乾等問題。
任何一門學問,肯定有它所需要的專業技巧,因而守仁第二步就是要掌握文章的寫作技巧。我們只有知道一篇好的文章作者是如何構成方才成為作品的,我們才明白我們作為讀者應該具備哪些技巧,才能更好的去理解作者。
一般會有哪些寫作手法(技巧)?首先家長得讓孩子明白,作者常常到底會用哪些寫作手法及技巧。這樣孩子在閱讀過程中不斷的體驗和領悟,才會逐漸形成發現這個寫作知識的能力。一本好的作品,作者可能用到的寫作技巧比較多,但較為常用的主要是如下兩項。
(一) 修辭 ,守仁首先要了解各種修辭手法,體會他們在文中的表達效果,也就是需要具備能夠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判斷修辭方法的種類及其運用是否準確;要能夠結合具體語境體會修辭方法的表達效果;最好學會運用某種修辭方法寫句子,通過模仿到運用自如的表達,加深對修辭手法的理解。 7年級的守仁,需要掌握的修辭手法有八種: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反覆、對偶、設問、反問。接下來我們就充分了解這八種修辭手法以及答題模型。
- 比喻的作用:能使深奧的道理變得淺顯; 能使人物形象鮮明; 能使景物形象化; 能給人豐富的想像; 能使語言簡練,明快,生動。能使標題醒目、動人。
- 該句運用了XXX修辭手法,把XXX 比做XXX,生動形象地寫出了事物的XXX 特點,表達了作者XXX的情感,以及對XXX的(讚美或者其他.....)2.該句運用了XXX修辭手法,體現了主人公XXX的心理或者情感。「好像」是比喻詞,「XXX」是喻體。這是一個明喻/暗喻/借喻,通過把XXX 比作XXX,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表達了xxx。
- 擬人的作用:可以使情景交融; 可以更好地烘託氣氛,抒發感情; 可以使所描寫的事物具有人的言行和思想感情,更生動逼真。
- . ..... 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賦予了XXX 以人的行為,生動形象地寫出了XXX的情景,表達了作者XXX的情感,以及對XXX的(讚美或者其他.....)2..... 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這裡把XXX比擬成XXX,一方面寫出了XXX,另一方面也突出了作者XXX的感情。
- 誇張的作用:可以突出事物的本質,鮮明地表達作者的情感,引起讀者共 鳴; 可以引起人們豐富的想像。
- 本句運用了XXX的修辭手法,通過「縮小誇張」/&34;/「超前誇張」的形式,給人豐富的想像,突出了XXX的特徵,表達了作者XXX的情感。
- 排比的作用:內容集中,增強氣勢; 敘事透闢,條分縷析; 節奏鮮明,長於抒情。
- ...... 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從多方面表現了XXX, 介紹了XXX, 寫出了XXX的特 點,表達作者XXX的情感。
- 反覆的作用:用於說理,起強調作用; 用於抒情寫景,能增強感染力; 承上啟下,劃段分層的標誌。
- 本段中採用了「反覆」的修辭手法,XXX 反覆出現/間隔出現,構成「XXX反覆」。作者以大量XXX作為依據,對什麼進行了XXX讚美/批判,表現了XXX ,表達了作者XXX。
- 對偶的作用:形式上,音節整齊勻稱,頓挫感強; 內容上,凝練集中,概括力強。
- 本文採用了對偶的修辭手法,通過正對/反對/串對,形成上下句XXX的對偶,結構相稱,字數相同,體現了XXX,表達了XXX。
- 設問的作用:提醒注意,引發思考; 突出某些內容,使文章起波瀾,有變化。
- 本文採用了設問的修辭手法,充分引起了讀者的XXX。
- 反問的作用:常用肯定形式表達否定意思,用否定形式表達肯定意思。
- 本文運用大力「反問」的修辭手法,加強了語氣,發人深思,激發了讀者情感,加深了讀者的印象,給人XXX。
當然,其它初中新課標以外的修辭手法還有很多,比如借代,對比,雙關,反語,引用,互文,頂真,迴環,通感等,都需要有一定的欣賞能力,在此就不一一列舉,守仁會在其他書本的閱讀中再慢慢體驗。
(二)閱讀(寫作)技巧常識 文章的寫作技巧,作者想讓一篇文章出來寫作效果,一定要有它特定的表達方式和表現手法。
- 文章的表達方式,總體來說分為有四種:記敘、描寫、議論,抒情,最主要的是記敘和描寫。
- 記敘:就是作者對於人物的經歷,事件的發展變化過程和場景,以及空間轉換所做的必要的交代。 比如: 文章是什麼樣的線索?人物線、事件線、地點線、感情線..... 有了這個線索,文章才能聯結成篇;再如,文章記敘順序?順序,插敘,倒敘..... 又或者,文章如何布局?詳寫和略寫的安排......
- 描寫:就是用生動形象的文字語言把表述的對象的狀態描繪出來,色彩鮮明,立體感強,讓人體驗到具體身臨其境,栩栩如生。讓人充分體驗到讀者的現場感。比如,按描寫的角度,可以分為正面描寫,側面描寫。正面描寫是用直接的方法描寫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神態。而側面描寫 是通過其他人物、事物的描繪、渲染,來烘託要描寫的的對象。再如,按照描寫內容,可以分為人物描寫和環境描寫。 人物描寫包括外貌描寫、神態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用以突出人物性格特徵。環境描寫包括自然環境描寫和社會環境描寫等,著力點是交代人物和事件所處的背景,為事件的發生做鋪墊,埋埋下伏筆。
2. 與我們日常講話的要求不同,文學作品,講究的就是使用文字潛藏的多種含義,通過文字的多元性來增加文章的豐富性和渲染力。可這樣的表現力是通過什麼表現手法實現的呢?
1.對比;2.伏筆、照應;3.借景抒情;4.託物言志;5.欲揚先抑;6.象徵;7.側面烘託;8.襯託;9.鋪墊;10.動靜結合;11虛實結合;12.設置懸念
而這些潛藏文字的含義,多半就需要和我們上篇裡面提到的閱讀文章內容來進行關聯了。《朝花夕拾》裡《狗*貓*鼠》提到了「落水狗」,後來守仁好幾次都把他的小黑狗牽到水塘去玩水。小黑從最初的怕水一陣狗刨,到慢慢適應在水塘裡輕劃, 守仁美其名曰地說這是讓小黑讀名著。守仁通過查閱資料,明白了「落水狗」的含義,小黑讓閱讀增加了很多樂趣。
總結: 「知識不等於技能」, 守仁小時候通過繪本書籍了解到了很多遊泳的知識,可是等到進入遊泳池,才知道這些知識離真正會遊泳還有一周的距離。只有守仁親自下了水,再在教練手把手的牽帶下,一個動作一個動作的反覆練習,終於有一天克服了水的畏懼,能夠一頭扎進去直到成為一個會水的高手。
閱讀也是這樣呢!守仁具有了上述閱讀知識,可是還不等於擁有了閱讀的技能。如果有更多的小夥伴一起來閱讀魯迅作品《朝花夕拾》,相信慢慢地會和守仁一起掀起閱讀思想和能力的片片浪花。難道不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