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閱讀名著?重慶多名語文老師今天上了堂《朝花夕拾》課

2020-12-25 上遊新聞

新出版的《〈朝花夕拾〉名著導讀》封面

怎麼讓00後學生遇見豐富而有趣的魯迅,讀懂深刻而犀利的魯迅,重慶市教科院組織全市優秀教研員和一線骨幹教師,研發了《〈朝花夕拾〉名著導讀》,今(13)日上午,在市37中舉行的重慶市「名著閱讀課程化教學研討會」上,老師們以《朝花夕拾》為例,對名著閱讀的文本解讀 、課程規劃與實施、課型呈現進行了深入的研討,給了全市的語文老師一個名著閱讀教學的範式。

重慶市37中研讀觀摩課

重點推薦初中閱讀12本名著

《〈朝花夕拾〉名著導讀》主編,重慶市教科院語文教研員陳家堯說,初中語文「新課標」主張「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好讀書 」,初中階段課外閱讀量要求達到260萬字。去年實施全國「語文統編教材」主張教讀、自讀、課外閱讀「三位一體」,名著閱讀被提到了前所 未有的高度,成為了語文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七至九年級語文教材推薦了《朝花夕拾》、《西遊記》、《昆蟲記》等三十六本名著,其中重點推薦了十二本。如何引導學生讀好這些名 著,成為了當前教學的熱點和難點問題。

據了解,《〈朝花夕拾〉名著導讀》是首本圍初中生量身定做的名著導讀,它圍繞「消除與經典的隔膜」,設計了導讀、批讀、研讀「三步閱讀法」,為學生自主研讀名著和教師課堂教學名著提供了一個學習教程。另外,該書還附錄了《遇見魯迅》、《名家解讀》、《推薦文章》、《水平測試》,便於知識延展和檢查閱讀效果。

《〈朝花夕拾〉名著導讀》主編,重慶名師,南開中學語文正高級教師顏運靜建議,老師可用4節課來導、引、評、展《朝花夕拾》,學生 可利用半學期的時間來完成閱讀。

名著導讀便於學生更好消化

豐都縣龍口中學初中語文老師張玉錢聽課後很有感觸,她說,很多一線語文老師剛碰到名著導讀進課堂都難免疑惑,拿本名著讓學生直接讀,顯然很多同學閱讀流於形式,沒有效果,「這本導讀書設計得很接地氣,學生和老師都很實用。特別是每篇原文後設計了『精粹積累』,引導學生製作閱讀卡片,『我在思考』又提出了啟發性問題,引導學生探究,這些都有利於學生更好地消化名著。」

37中分管初中語文的副校長孫皖蓉表示,這本《〈朝花夕拾〉名著導讀》從學生視角預設難度,便於一線老師開展指導。這學期,學校將組織初一年級的老師進行研讀,隨後將全年級推廣使用。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黃曄

相關焦點

  • 初三年級語文名著閱讀計劃及名著閱讀總結
    篇目如下:(1)《格列佛遊記》 (2)《駱駝祥子》(3)《西遊記》 (4)《水滸傳》(5) 《朝花夕拾》 (6)《鋼鐵是怎樣煉成的》2、每個語文老師另行分派任務,再搜集整理部分名著常識,作補充,並印發給學生
  • 語文綜合性學習激趣,讓整堂課靈動起來
    在語文課程標準中,綜合性學習是與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相併列的一個項目,自新課改以來,成為語文教材不可或缺的一個板塊。它體現為一種學習方式,表現為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讀寫聽說能力的整體發展、語文與其他學科的溝通、課堂學習與實踐活動的緊密結合,以其開放性、實踐性和探究性,受到教師和學生的喜愛。「綜合」的範圍包括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各個方面,教師的第一個目的就是幫助學生確立大語文的概念——「語文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
  • 「基於深度學習的初中語文名著閱讀」專題研討在蘭溪八中舉行
    為更好地促進名著閱讀教學,提升語文教師的專業成長,12月4日,省特級教師賈龍弟及其名師工作室成員走進蘭溪八中開展「基於深度學習的初中語文名著閱讀」專題研討活動。
  • 《朝花夕拾》的深意,《儒林外史》的諷刺筆法,初中生怎樣讀懂?
    」觀察這幾年的考題,大語文時代下教育要求,不僅要求孩子們有閱讀名著的習慣,還要能讀懂名著的精華,提高閱讀理解力和鑑賞能力——如何評價人物與行為,如何評價印象深刻的精彩細節,還有寫作手法的賞析。孩子上初中,科目已經增多,應對「新課標」的閱讀要求,如何實現真正的高效呢?
  • 「整本書·名著閱讀任務書」系列微課火了
    《朝花夕拾》《西遊記》《駱駝祥子》《海底兩萬裡》《昆蟲記》《紅星照耀中國》等12本名著一個都不少,老師和學生分別登陸還能看到不同的版本……就是這樣一套微課程火了。「整本書·名著閱讀任務書」系列微課火了8月3日,由重慶出版集團推出的「整本書·名著閱讀任務書」系列微課正式登陸「學習強國」平臺;僅僅半天后的8月4日,其首期微課《〈鄉土中國〉整本書閱讀任務書》的播放量就突破了10萬+。「整本書·名著閱讀任務書」系列微課由重慶出版集團為響應教育部新課標「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的要求而開發製作的一套網絡視頻課程。
  • 《朝花夕拾》的深意,《儒林外史》的諷刺筆法,初中生怎樣讀懂?
    」觀察這幾年的考題,大語文時代下教育要求,不僅要求孩子們有閱讀名著的習慣,還要能讀懂名著的精華,提高閱讀理解力和鑑賞能力——如何評價人物與行為,如何評價印象深刻的精彩細節,還有寫作手法的賞析。怎樣幫助孩子閱讀經典名著、提升閱讀能力、讓孩子愛上閱讀?孩子上初中,科目已經增多,應對「新課標」的閱讀要求,如何實現真正的高效呢?
  • 「整本書·名著閱讀任務書」系列微課火了
    「整本書·名著閱讀任務書」系列微課由重慶出版集團為響應教育部新課標「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的要求而開發製作的一套網絡視頻課程。該課程的誕生和「名著閱讀」在中學語文教育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息息相關。
  • 名著閱讀怎麼教?這樣上課老師更有底氣!
    10月31日至11月2日全省400多名一線初中語文教師齊聚徐州,參加江蘇省初中語文名著閱讀精品課堂觀摩與研討活動
  •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名著閱讀精講精練:《朝花夕拾》篇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名著閱讀《朝花夕拾》精講精練:1 思維導圖2 整體解讀3 經典片段4 跟蹤訓練5 帶問答案
  • 名著閱讀:《朝花夕拾》
    【提醒】如果你是語文教師,想獲取更多語文教學考試資料,加如下QQ群:①一棵樹中學語文教師群號:721150613②一棵樹小學>語文教師群號:705294026③一棵樹高中語文教師群號:854447057《朝花夕拾》一、填空1.
  • 統編版中小學語文教材完成亮相 同學,今天你讀名著了嗎
    圖書館管理員胡雪瑩老師觀察到,有個高一同學每天中午都會來讀一會兒金庸。「他真的挺自律的,就讀十幾分鐘,但證明他也很糾結啊。」調查顯示,目前國民每年閱讀圖書的數量仍然偏低。在採訪中,多位老師和家長都同意,名著閱讀不僅是孩子的事,更是大人的事。
  • 評課|董一菲《朝花夕拾》導讀課
    這次我將針對董一菲老師極其注重的閱讀素養,以其對《朝花夕拾》的導讀教學思考(《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19年第23期)、課堂實錄和教學反思為例,簡評其教學設計和課堂教學的獨到之處。關鍵詞 董一菲,《朝花夕拾》,詩意語文,導讀簡評董一菲《朝花夕拾》導讀課1 品質對話,閱讀之基董一菲老師首先關注的是整本書導讀的前提,即師生建立「整本書」對話,其質量取決於學生的閱讀基礎。
  • 名著閱讀:《朝花夕拾》複習資料
    ①《朝花夕拾》名著閱讀複習資料,各位讀者如有需要,請隨意收藏。②動動手指滑倒底部,還可以點擊題目,閱讀往期內容。③掃底部二維碼可加入語文教師微信群,隨時參與微信互動。名著閱讀《朝花夕拾》複習資料一、填空。1.《朝花夕拾》是魯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回憶散文集,共10篇。
  • 7年級的孩子如何做好《朝花夕拾》的閱讀 (上)
    ——讀懂文章的內容(所包含的主旨、情感等等)導語:7年級的孩子在閱讀名著, 尤其是做閱讀題時,總是很難抓到題目要求,答題答不到得分點上,或者勉強答到也拿不到高分。對於我們正在閱讀的《朝花夕拾》等這一類名家名著,感覺上更是難上加難。
  • 高中新課改在重慶正式拉開帷幕 首堂「整本書閱讀」示範課了解下
    據了解,9月新學期,重慶市內多所重點中學都開啟了「整本書閱讀課」。按照高中新課標要求,整本書閱讀在高中必修階段學時安排1學分,18課時。學生需完成一部長篇小說和一部學術著作的閱讀。下課後,同學們都感覺這節語文課上得耳目一新,也對《鄉土中國》這本生涉的學術著作產生了興趣。新學期整本書閱讀課全市高中陸續推進付澤新老師這堂示範課吸引了百餘名一線高中語文老師來觀摩。
  • 《朝花夕拾》思維導圖及閱讀方法指導,讓你搞定初中語文名著閱讀
    這五篇與之前在北京所作的五篇散文先後發表在《莽原》半月刊上,總題為《舊事重提》。1927 年 5 月成集時,改名為《朝花夕拾》,並作了《小引》,7月又寫了《後記》。——錢理群(中國魯迅學會理事,北京大學教授)3.在愛與死的反顧裡,既瀰漫著慈愛的精神與情調,顯露了魯迅心靈世界最為柔和的一面,又內蘊著深沉而深刻的悲愴,這形成了《朝花夕拾》的特殊韻味。——溫儒敏(北京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所長)4.
  • 走進經典,品味魅力——初中語文名著導讀教學策略初探
    「名著導讀」是人教版教材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它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與經典對話,走近經典,並通過對經典的閱讀來體味千百年來世界各地優秀的文化。那麼我們如何將初中「名著導讀」教學落到實處?作為一線的語文教師,我認為應當積極培養學生對經典名著的閱讀興趣,以寧靜平和的心態閱讀與感悟,不斷豐富他們的知識底蘊,提升他們對文學作品的理解能力與鑑賞能力。
  • 中高考語文越來越難,硬核名師天團親授名著閱讀
    很多同學語文學不好,主要是因為閱讀興趣不高、閱讀習慣不好、閱讀面窄、閱讀理解能力差,一言以蔽之,就是閱讀素養沒得到有效提升。小而言之,成績上不去,不僅是語文,也會波及其他學科;大而言之,影響未來發展,不利於終身學習和社會交往。
  • 初中語文名著《朝花夕拾》常見考點+考點練習
    21、朝花夕拾中魯迅先生說起兒時生活常常出現對迎神賽會、看戲等情節的回憶,如《無常》,《五猖會》。22、在《瑣記》一文中魯迅先生曾描述了新學堂與舊學堂的區別。23、魯迅在《無常》一文中,通過對無常的描述,指出「公正的裁判是在陰間」,以諷刺當時社會上的「正人君子」之流。24、魯迅寓居的東牆上,一直掛著他的老師藤野先生的照片。
  • 孩子該如何閱讀和欣賞「四大名著」?
    來源:教師報2020年7月29日,作者:王苗,原標題:《孩子該如何閱讀和欣賞「四大名著」?》  隨著國家對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日益重視,以四大名著為代表的古典名著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如在最新部編語文教材中,小學五年級就要求閱讀《西遊記》《三國演義》和《水滸傳》,而《紅樓夢》則是高一年級「整本書」閱讀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