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管局:發放首批3張虛擬銀行牌照

2020-12-23 東方財富網

摘要

【香港金管局:發放首批3張虛擬銀行牌照】香港金管局今日宣布,向 Livi VB Limited、SC Digital Solutions Limited 及眾安虛擬金融有限公司授予銀行牌照以經營虛擬銀行。牌照於今日生效。根據已獲發牌照銀行的業務計劃,它們的服務預期可於6至9個月內正式推出。(第一財經)

  香港金管局今日宣布,向 Livi VB Limited、SC Digital Solutions Limited 及眾安虛擬金融有限公司授予銀行牌照以經營虛擬銀行。牌照於今日生效。根據已獲發牌照銀行的業務計劃,它們的服務預期可於6至9個月內正式推出。金管局仍在處理餘下5份的牌照申請,進展良好。

  【相關報導】

  集齊騰訊阿里小米 香港虛擬銀行牌照的含金量有多大?

  首批香港虛擬銀行牌照的申請和批覆已經有了答案——騰訊、阿里、小米、眾安在線悉數在獲批名單之中。其中,AT在內地金融科技市場長期處於貼身肉搏的狀態,如今戰火就要蔓延到香港。

  想要爭奪香港市場的網際網路公司可的不止它們——百度、京東、攜程等大型網際網路企業也都曾遞交申請,但未通過。而除上述4家內地網際網路公司之外,香港的渣打銀行、中信銀行和香港電訊也得以進入首批名單。

  這塊虛擬銀行牌照,為什麼值得網際網路巨頭們如此費心?

  所謂虛擬銀行,就是無實體分支機構的網絡銀行,存匯貸的銀行基礎業務均通過網際網路進行。在內地,我們通常稱之為「網際網路銀行」,阿里、騰訊、美團、小米等網際網路巨頭也都悉數染指。由於主要以小額分散的零售業務為主,我們可以將其視作與傳統銀行業務互補的一個增量市場,自然會吸引玩家湧入。

  另一方面,由於業務都在線上進行,所以其風控方面需要大量應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金融科技技術——這正好是這些網際網路巨頭們最擅長的事情,也是金融創新較為滯後的香港所缺乏的。

  香港落後了

  740萬人口的香港,有187家傳統銀行,在2018年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中排名世界第三。但在瑞士琉森大學做的全球金融科技中心排名中,香港落在第十名。

數據來源:Thomson Reuter Labs

  香港在金融創新上落後了嗎?

  其實,香港社會和金融機構對虛擬銀行的接受程度並不高,原因恰恰是因為這片土地上的傳統金融業務已經非常成熟。

  香港的傳統銀行業務滲透率很高,信用卡和借記卡業務十分成熟,用戶習慣難以改變。根據畢馬威發布的《香港銀行業報告2018》裡的數據顯示,香港資產排名前四的銀行,2017年稅前總收入佔整個香港銀行業收入的86.5%。融360大數據研究院分析師李萬賦認為,香港香港一直是三四家傳統銀行佔據統計地位,發展創新業務的動力較小。

  畢馬威認為,香港金管局推動設立虛擬銀行的做法有助於促進香港的金融科技和創新,並重新界定客戶的服務體驗。

  2017年9月,香港金管局正式宣布將引入虛擬銀行,次年經過廣泛諮詢後,明確了虛擬銀行的監管主體和業務範圍——金管局在虛擬銀行的定義裡特地增加了「提供零售銀行服務」,同時也特地強調虛擬銀行「一般以零售客戶為服務對象,當中包括中小型企業,因此有助促進普及金融」。這代表了香港銀行業對於虛擬銀行的共識:希望它是銀行業的有益補充,而不是對傳統銀行取而代之。

  香港從此前金融創新上的暫時落後,到回過神來後積極推動虛擬銀行落地,都讓非常活躍的內地金融科技公司看到機會。目前,金管局給虛擬銀行劃定的圈子是「零售」以及「普及金融」(內地又稱為「普惠金融」),這正是騰訊、阿里等網際網路巨頭在內地金融科技市場上最擅長的事情。

  怎麼掙錢,這是個問題

  怎麼從「零售」和「普惠」上掙錢,卻是個問題。

  大部分這樣的業務面對C端,獲客成本高,而客單價大多不高,可以賺取的服務費和利息差價空間不大。

  並非沒有掙錢的路徑。融360分析師李萬賦對36氪表示:「內地網際網路流量巨頭拿到牌照後,或將結合自己內地較為成功的業務模式和香港的地域特點,推出一批創新的理財或貸款產品。並通過支付渠道等獲取更多的香港用戶群,導流給自家銀行業務。」

  理想情況下,網際網路巨頭們將會在香港發展出一批「深度用戶」。

  通過支付渠道獲取香港用戶的做法,騰訊和阿里都在嘗試。微信支付在去年9月推出了Wechat Pay HK的雙向跨境交易,支付寶在近日也即將啟動這一進程。這將大大拓寬香港用戶使用微信支付和支付寶的範圍。

  在業務上,老虎證券研究團隊告訴36氪:「虛擬銀行除傳統銀行的『存』『匯』『貸』業務之外,更有加上基於網際網路的財富管理、保險和其他創新金融業務,對本地金融業和網際網路巨頭都非常有幫助。」

  平安證券(香港)的研報觀點有些不同。它認為,香港已經有了十分成熟的傳統銀行業務。作為存量市場,香港留給虛擬銀行拓展的空間並不大。雖然後者可以利用低成本優勢參與競爭,但其作用也只是壓低了零售銀行業務的服務價格而已。

  這份研報還認為,過於嚴格的監管限制,會影響虛擬銀行的商業模式,並使其經營趨向於保守,帶來了虛擬銀行與傳統銀行之間發生價格戰的可能。

  在短期內,虛擬銀行獲得較為豐厚利潤的可能性不大。香港嚴格的監管環境,也會使它們用低價換市場的商戰模式難以發揮。面對香港市場,細水長流,通過創新和培養用戶習慣,是持牌巨頭們必然的選擇。

  市場在香港之外

  拿到牌照的巨頭們,看中的也並非僅僅是香港本身。

  2018年11月,安永亞太地區金融科技領袖詹姆斯·勞埃德在接受《南華早報》採訪時說:「(虛擬銀行牌照)申請者可以在大灣區找到更多的機會,並且能夠用手中的資源來掌控這些機會。在東南亞不斷發展的市場上,也可以找到類似機會。」

  大灣區的機會已經寫在了政府在今年2月19日出臺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其中關於銀行業方面的政策有:大灣區內的銀行機構可按照相關規定開展跨境人民幣拆借、理財產品交叉代理銷售、以及推動投資者開展大灣區內基金、保險等金融產品跨境交易等等。

  這意味著,大灣區內非港澳的居民們,不用去香港,也能更自由地獲得港澳銀行機構的金融服務。他們可以從香港銀行機構獲得人民幣貸款,購買香港銀行機構的金融產品。在這些業務上,虛擬銀行與傳統銀行進行平等競爭。

  不過,僅7000萬人的大灣區市場,並不能滿足網際網路巨頭們的胃口。

  香港作為自由貿易港,其金融業務無障礙聯通全球。所以,香港虛擬牌照可以在跨境電商、多市場併購、以及開展海外當地業務上對內地公司起到很大幫助。

  例如,跨境電商可以與虛擬銀行合作,開通接收海外銀行信用卡支付的埠。騰訊和阿里均已獲得香港的第三方支付牌照,將用戶導流入自家虛擬銀行,這樣從支付到清算,網際網路巨頭們把服務跨境電商的業務全部攬入自己旗下。好處是效率將會大大提高。

  從長遠來看,以虛擬銀行進入香港銀行業之後,網際網路巨頭不會止步於零售銀行業務,未來可能以香港為立足點,涉足海外併購和融資。銀行將為網際網路巨頭們在海外的業務提供了金融基礎設施支持。不論是電商零售、還是併購融資,有了持牌銀行身份,資金流動將會比從前順暢。

  不過,上述超越了金管局「零售」和「普惠」範疇的野心,將有可能使得網際網路巨頭們與金管局在未來面臨持續的博弈。(來源:36氪)

(文章來源:第一財經)

(責任編輯:DF142)

相關焦點

  • 香港再發4張虛擬銀行牌照 巨頭股東爭奪香港金融市場
    截至目前,此前向金管局申請牌照的8家虛擬銀行全部獲得牌照。   已發放了8張虛擬銀行牌照   5月9日,記者從金融壹帳通了解到,其全資子公司平安壹帳通銀行順利取得由金管局頒發的虛擬銀行牌照。   在此之前,金管局已經發出了4張虛擬銀行牌照。
  • 香港首批虛擬銀行牌照來了!眾安、京東撥頭籌,阿里、騰訊需等待
    3月27日,香港金管局宣布,金融管理專員已根據《銀行業條例》向 Livi VB Limited、SC Digital Solutions Limited 及眾安虛擬金融有限公司授予銀行牌照以經營虛擬銀行,牌照於今日生效。
  • 香港虛擬銀行的優勢在哪裡?
    近日,虛擬銀行成為了一個熱詞。香港金融管理局發布消息,金融管理專員已根據《銀行業條例》向livi vb limited、sc digital solutions limited及眾安虛擬金融有限公司授予銀行牌照以經營虛擬銀行。按照香港監管局官方定義,「虛擬銀行」是指主要通過網際網路或其他電子傳送渠道提供銀行服務的公司,不開設實體分行。
  • 香港四大虛擬銀行「虛擬卡」對比分析
    來源:行動支付網去年3月,香港虛擬銀行牌照的發放,吸引了70多家機構的申請。香港金管局前後分三批發放了共計8張虛擬銀行牌照,其中包括有著國內金融機構或網際網路背景的多個企業。今年,香港虛擬銀行陸續從試業到開業,成為香港金融科技領域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 虛擬銀行牌照悉數派發 內地科技巨頭香江弄潮
    5月9日,在港股收盤後,香港金融管理局宣布,向螞蟻商家服務(香港)有限公司、貽豐有限公司、洞見金融科技有限公司及平安壹帳通有限公司授予銀行牌照以經營虛擬銀行,並即日生效,預計虛擬銀行服務可於6至9個月內正式推出。
  • 香港首批虛擬銀行最快年底發牌,內地互金巨頭磨刀霍霍逐鹿港島
    近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發表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透露香港金融管理局正在積極處理首批虛擬銀行牌照的申請,預計最快將在今年底或明年初發放。 香港特區政府未曾明言首批將有幾家虛擬銀行誕生,但根據傳言,首批牌照或將發出發 8-10 張。
  • 獲首批香港虛擬銀行牌照 眾安期望6至9個月內推出服務
    新京報訊(記者 陳鵬 侯潤芳)3月27日,香港金融管理局宣布,已向Livi VB Limited、SC Digital Solutions Limited 及眾安虛擬金融有限公司授予銀行牌照以經營虛擬銀行。
  • 香港虛擬銀行首次發行銀聯卡 livi bank用戶可在線開戶、空中申卡...
    央廣網上海8月11日消息 銀聯國際今日(11日)宣布,與香港虛擬銀行livi bank合作,發行銀聯虛擬借記卡,這是香港虛擬銀行首次發行銀聯卡。用戶可在該行電子錢包中空中申卡,並在香港本地受理銀聯二維碼的商戶掃碼支付。目前,港澳已有10餘個電子錢包產品支持銀聯二維碼支付。
  • 最快五分鐘開戶 香港第一家虛擬銀行開業了!
    來源:經濟觀察報經濟觀察網 記者 姜鑫 3月24日,香港第一家虛擬銀行開業了。另外,ZA Bank受香港金融管理局監管,亦是存款保障計劃的成員。以50萬港元為例,假設 ZA 活期Go 的年利率為1釐,用戶於2020年3月存入50萬,一年可賺取5,000.23港元的利息,較市場基本存款利率0.001釐所提供的5港元利息高1000倍。此外,ZA Bank還推出了全港首創貸款三十分鐘承諾,協助用戶迅速解決現金周轉需求。
  • 香港螞蟻銀行正式營業:主打3分鐘遠程開戶和「存款寶」
    自2019年3月開始,香港金管局先後下發了8張虛擬銀行牌照,從今年3月下旬,香港眾安銀行首家試營業開始。截至目前,券商中國記者不完全統計,已有香港天星銀行(大股東為小米)、平安壹帳通銀行、LiviVB,以及螞蟻銀行(香港)這五家虛擬銀行在港陸續開業。
  • 揭秘8家香港地區虛擬銀行籌備情況:多家高管團隊已基本就位 - 專注...
    自3月27日,中國香港金融管理局(下稱「金管局」)宣布,金融管理專員已根據《銀行業條例》向Livi VB Limited、SC Digital Solutions Limited及眾安在線旗下眾安虛擬金融有限公司發放了首批銀行牌照以經營虛擬銀行,此後相繼有8家企業獲得中國香港虛擬銀行牌照。
  • 8張虛擬銀行牌照落地香港:能遠程開戶,技術要求高
    又一批虛擬銀行牌照落地。5月9日,香港金融管理局宣布,金融管理專員已經根據《銀行業條例》向螞蟻商家服務(香港)有限公司、貽豐有限公司、洞見金融科技有限公司及平安壹帳通有限公司授予銀行牌照以經營虛擬銀行。牌照於今日生效。
  • 新加坡發放四張數字銀行牌照 暫緩向Razer發放牌照
    新加坡終於揭曉了四家數字銀行牌照的成功競標者,比預計發放的五家少了一家。阿里巴巴旗下的螞蟻集團、聯合競標者Singtel和Grab,以及網際網路服務公司Sea分別獲得了牌照,預計將從2022年初開始運營。
  • 獨家|急追內地網際網路銀行 香港首家虛擬銀行內地招兵買馬
    來源:中國證券網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劉筱攸 記者 張豔芬)上證報獲悉,目前,首批八家香港虛擬銀行均已進入或內測或準試業階段。其中,眾安銀行在經過267日的籌備後,將率先成為香港首家試業的虛擬銀行。去年,香港虛擬銀行牌照的發放,吸引了70多家機構的申請、受到了金融和網際網路兩界高度關注。記者獨家獲悉:眾安銀行近日低調啟動了社會招聘,涉及IT系統測試、後臺開發工程師、大數據開發工程師、銀行卡系統開發工程師等崗位,從這些崗位可以一窺眾安銀行的打法。
  • 香港虛擬銀行來襲!螞蟻銀行、天星銀行同日宣布試營業 主打零售業務
    3月31日,香港有兩家虛擬銀行宣布開始試營業,螞蟻金服旗下的螞蟻銀行(香港)以及小米集團及尚乘集團合作成立的天星銀行均開始試業。螞蟻銀行發言人表示,自31日正式開始試營業,並以香港金管局監管的金融科技監管沙盒(FSS)進行, 現階段只接受銀行員工邀請的親友參與。
  • 運營商如何攻下「銀行多過米鋪」的香港?
    醞釀一年半的香港虛擬銀行牌照,落地近在眼前,首批內地獲批運營商如何攻下「銀行多過米鋪」的香港,取得一席之地?  必爭之地  所謂虛擬銀行,香港金管局給出的定義是:主要通過網際網路或其他形式的電子傳送渠道而非實體分行提供零售銀行服務的銀行。
  • 香港7家虛擬銀行上半年陸續登場 搶存大戰一觸即發?
    2018年5月30日,香港金管局發布《虛擬銀行的認可》指引修訂本,明確指出 「銀行、金融機構及科技公司均可申請在香港持有和經營虛擬銀行」,這為香港的虛擬銀行大戰正式拉開了序幕。經過數輪激烈角逐,香港金融管理局在2019年3-5月共發出八張虛擬銀行牌照,由渣打、眾安、中銀香港、WeLab、阿里巴巴、騰訊、中國平安以及小米各自牽頭的財團奪得。
  • 財經早報:房地產稅遭多位專家強烈質疑;香港首批虛擬銀行牌照來了
    財經早報,由百家號與金融界聯合推出,每天3分鐘,縱覽全球財經資訊。證券時報頭版評論稱,倘若刻意強調首批企業就是優中選優,反而會給市場造成一種官方背書的錯覺。3、新能源車企迎戰補貼退坡:誰為消失的「補貼」買單?3月26日,業內期待已久的補貼調整政策正式落地,新能源汽車價格也將因此發生波動。
  • 香港金管局:中銀香港參與數字人民幣跨境支付測試
    摘要 【香港金管局確認:中銀香港參與數字人民幣跨境支付測試】香港金管局總裁餘偉文此前表示,金管局正在與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研究使用數字人民幣進行跨境支付的技術測試,並作相應的技術準備。
  • 亞洲首張銀行發行無號碼信用卡即將推出
    3月9日,渣打銀行公布了其香港虛擬銀行的品牌名稱:Mox。該銀行由渣打銀行牽頭,與香港兩大電信商電訊盈科、香港電信,以及網際網路旅行平臺攜程合資成立。Mox預計在年內推出信用卡,即Mox卡,並將引入無號碼安全技術。這張卡同時擁有信用卡支付和儲蓄兩種功能。Mox卡將隨著Mox銀行的運營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