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草堂,是晚明文人馮夢禎的故居,相傳他愛西溪的「冷、野、淡、雅」,符合他厭倦宦海生涯的那種「如吞釣之魚,乍沉乍浮」的困境之感。這門戶之外,有兩隻忠誠的石獸蹲守,他比較喜歡自然天趣的園林構造,這門、這石頭牆都是比較簡樸的。
門內又是一座石牆,相當於照壁之用吧,石牆上攀爬著 綠色植物,顯得滿牆生機,綠意蔥蘢。裡面二層小樓的屋簷下,露出一塊大匾「快雪堂」。「快雪堂」可能是馮夢禎心中的至愛吧,他流傳下來的著作都是以《快雪堂集》、《快雪堂漫錄》命名的。
馮夢禎是個喜歡造園講營造的專家,他有著注重天趣的審美觀,喜歡「啟戶群峰入,推窗一鏡懸」的意境。他的院子裡種著樟樹和桂花樹,中間大花壇上有株老梅樁,正萌發著嫩芽。柱聯上龍飛鳳舞的字與門窗暗重的色調也形成了一定的對比。
園子的另一邊有青竹、古井、石盆、還有可作廚房的偏房,人世間的煙火味,倏然而生。房前還有葡萄架,安放著石桌、石凳,自然通透,友人來了可以隨性地乘涼,聊天。
正房裡布置是精緻而講究,都是明代造型的紅木家具,雕花的桌、椅、臺、幾全是那個時代的。堂前的中堂畫是名人山水畫,還有裝飾用的奇石和絹畫。晚明文人士大夫應有的底色和能享受的舒適是應有盡有。
這邊看過去的擺布可能更直觀些,寬敞的房子,講究的家具,以及古董架,奇石等只說明馮夢禎們生活的優渥。而在精神層面,他們讀書治園,遵生愛己,或悠遊林下,披月山巔。或攜友觀戲,醉酒花間,也是快意人生。
這就是快雪堂內王羲之的「快雪帖」,上面寫著:「羲之頓首:快雪時晴,佳。想安善。未果為結,力不次。王羲之頓首。山陰張侯。」有人考證,馮夢禎「快雪堂」的命名只是用典,並不表示馮夢禎收藏了《快雪時晴帖》。當時,該帖在好友王稚登家中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