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文人馮夢禎的西溪草堂

2020-12-22 三葉草玩攝影

西溪草堂,是晚明文人馮夢禎的故居,相傳他愛西溪的「冷、野、淡、雅」,符合他厭倦宦海生涯的那種「如吞釣之魚,乍沉乍浮」的困境之感。這門戶之外,有兩隻忠誠的石獸蹲守,他比較喜歡自然天趣的園林構造,這門、這石頭牆都是比較簡樸的。

門內又是一座石牆,相當於照壁之用吧,石牆上攀爬著 綠色植物,顯得滿牆生機,綠意蔥蘢。裡面二層小樓的屋簷下,露出一塊大匾「快雪堂」。「快雪堂」可能是馮夢禎心中的至愛吧,他流傳下來的著作都是以《快雪堂集》、《快雪堂漫錄》命名的。

馮夢禎是個喜歡造園講營造的專家,他有著注重天趣的審美觀,喜歡「啟戶群峰入,推窗一鏡懸」的意境。他的院子裡種著樟樹和桂花樹,中間大花壇上有株老梅樁,正萌發著嫩芽。柱聯上龍飛鳳舞的字與門窗暗重的色調也形成了一定的對比。

園子的另一邊有青竹、古井、石盆、還有可作廚房的偏房,人世間的煙火味,倏然而生。房前還有葡萄架,安放著石桌、石凳,自然通透,友人來了可以隨性地乘涼,聊天。

正房裡布置是精緻而講究,都是明代造型的紅木家具,雕花的桌、椅、臺、幾全是那個時代的。堂前的中堂畫是名人山水畫,還有裝飾用的奇石和絹畫。晚明文人士大夫應有的底色和能享受的舒適是應有盡有。

這邊看過去的擺布可能更直觀些,寬敞的房子,講究的家具,以及古董架,奇石等只說明馮夢禎們生活的優渥。而在精神層面,他們讀書治園,遵生愛己,或悠遊林下,披月山巔。或攜友觀戲,醉酒花間,也是快意人生。

這就是快雪堂內王羲之的「快雪帖」,上面寫著:「羲之頓首:快雪時晴,佳。想安善。未果為結,力不次。王羲之頓首。山陰張侯。」有人考證,馮夢禎「快雪堂」的命名只是用典,並不表示馮夢禎收藏了《快雪時晴帖》。當時,該帖在好友王稚登家中收藏。

相關焦點

  • 晚明的愛情、背叛及其他
    本文轉載自上海書評在文學上,我們往往說晚明是一個思想解放的時代,追求個性自由,浪漫主義流行。流行的成因,有陽明心學影響(作為陽明信徒的筆者不能完全同意這一說法)、經濟發展等多種理解。文學史回顧這一段文學思潮時,湯顯祖的《牡丹亭》是不可或缺的經典範例。
  • 晚明文人書法扇面贈酬的社交隱喻
    【編者按】《燕閒清賞:晚明士人生活與書法生態》一書以晚明士人生活為考察基點,立足書法藝術的本體範疇,從社會學、思想史和藝術史諸角度,對書法在晚明士人日常生活中的意義呈現以及由此所引發的觀念變革,進行延伸性的解讀與闡釋。
  • 杭州西溪溼地公園繼續免費玩,四小時徒步遊路線推薦
    遊玩西溪,常規的就是坐船,從周家村的主入口經煙水漁莊、深潭口、秋雪庵到茭蘆田莊,最後返回周家村的大環線,這條路線適合初次遊覽西溪的遊客,是景區的精華路線,但其實溼地公園的面積很大,很多美麗的景色需要徒步才能到達,在此我根據我最近實地探尋的經歷,推薦一條最佳的健康徒步路線,全程約5公裡,遊玩加行走,大約需4小時。
  • 楊柳依:《晚明小品研究》評介
    在第八章論述清言小品時,作者提到明中晚期出現了「山人墨客」這一特殊的文人階層,他們談禪論道、品文論藝。這一批人物所創作清言小品形式自由而簡約深刻,受到當時人的喜愛和追捧。在本書第三章有專章論述的陳繼儒,便是晚明一位名傾朝野的「山人」,更入《明史·隱逸傳》。他二十九歲絕意仕進,隱居小崑山,閉門著述、遊山玩水。
  • 西溪國家溼地公園,梅竹山莊、福堤、煙水漁莊都是很好的旅遊景點
    梅竹山莊是清代文人章次白所建,如今主要有「梅竹吾廬」、「萱暉堂」、「虛閣」三個主體建築。進院門先到梅竹堂,再向堂後經小橋按序至四序齋和虛閣。福堤位於杭州西溪國家溼地公園內,是一條大致南北方向的路堤。福堤將西溪國家溼地公園分為東西兩個部分,福堤的南端接天目山路,入口距離天目山路華塢路口約五十米,福堤的北段接文二西路。從天目山路西溪國家溼地公園福堤入口沿著福堤往北走,沿途依次經過高莊、交蘆庵、曲水庵、洪鐘別業,河渚街等主要景點。
  • 杭州西溪國家溼地公園太「幸運」了,被馬雲選中,耗資一億建造!
    這個公園就是「西溪國家溼地公園」,位於杭州,距離西湖只有5公裡,是時候去走走了。城市裡有這樣一個溼地公園,將來它可能會像紐約中央公園一樣成為城市裡最有價值的房地產。園區水網密布,環境優美,白鷺經常棲息在濱水區,是一個宛如秘境一般的地方。有一個文人詩人喜歡唱詩,見朋友的地方,就是泊蓭。這是一個建於明末的莊園,在一個小島上,因為這裡水網密布,經常有霧。
  • 晚明藝術品交易中的典故
    中國古代文人在作詩寫文章時,極擅長運用典故,所謂「不學詩,無以言」,不用典故,就很難寫出好詩文。時至晚明,典故有了新用途,被廣泛用於藝術品交易記錄中,成為一種較為通行的言辭表達方式。典故的使用既豐富了語言表達內涵,也體現出晚明文人的諸多心理狀態。那麼,「贗鼎」「買王得羊」是什麼意思?又指哪些雅化的藝術品交易行為?
  • 在杭州,會玩的人都不去西湖了,而是選擇去西溪溼地公園
    因此在杭州,會玩的人都不去西湖而是去西溪溼地了。西溪溼地位於杭州市西湖區城西,離杭州主城區武林門直線距離6公裡,距西湖直線距離5公裡,是浙江著名的5A級國家旅遊景區。如果從河坊街出發,公交需要近2小時車程,駕車40分鐘。自從影片《非誠勿擾》在此處取景拍攝,西溪溼地的聲名更是名揚中外。現已成為一個具有濃鬱地方色彩公園,每天吸引大批遊客前來遊覽。
  • 晚明福州曹學佺石倉園平面復原及特徵研究
    / 研究方向為風景園林歷史與理論、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 摘要:晚明福州著名文人曹學佺的石倉園是當時福建地區最負盛名的園林之一,其設計營造既表達了晚明文人園林普遍的趣味與手法,又呈現出較為鮮明的閩中地區的造園特徵。
  • 臺北故宮以文震亨《長物志》勾勒晚明文人居家日用
    以現代物質文化研究來看,既可從東西交流的角度,一窺當時探險家跋山涉水開拓航道的故事,也能從江南視線了解文人世家看似平淡,其實分外講究質感,別有一番趣味的日常。他的活動範圍不限於家鄉蘇州,亦擴至四方菁英匯聚的南京、杭州等地,與眾多文人交遊結社,詩文酬唱。文震亨挾著蘇州文氏豐厚的文化資本,將自己對琴棋書畫、焚香飲饌、服飾器用、造園布景的涵養見識,彙編《長物志》一書,成為晚明文雅品味的代表指南,也透露當時風雅文士對生活各層面細膩講究的生活態度。
  • 春遊江淮請您來 | 西溪南,慢生活的夢
    西溪南   溪南八景   祖祠喬木、梅溪草堂、南山翠屏、東疇綠繞、清溪涵月、西隴藏雲、竹塢鳳鳴、山源春漲   衷愛四月的徽州,除了因為文人筆下的煙雨濛濛,還有感受到徽州春日的勃勃生機,吹綠了岸邊的小樹,順著西溪南青石板古道隨意走動,小巷裡孩童的嬉鬧聲,感受徽州古樸的愜意。
  • 張岱《湖心亭看雪》:文雖「短小精悍」,亦可窺晚明文人之大貌
    本文便試著從張岱《湖心亭看雪》中所體現的晚明小品文的風格特點、情節內容,以及小品文背後故國之思,探微「晚明文人」這一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尤為獨特的群體,其文人之精神世界。而晚明文人為一大變,何故?世人眼裡尋常之事物,於晚明文人眼裡便是有了「趣味」。同為「賞雪」,張岱之文,非在「千樹萬樹梨花開梨花」之大漠邊塞「奇景」,而在「湖中人鳥聲俱絕」之時,正是「性靈」流露山水之間,善於捕捉日常所看不見之美,方才有了如此體悟。而文人融入大自然之美色,追求天與人之間的「和諧」關係,自然不會有老杜「沉鬱頓挫」之風。
  • 晚明畫壇「一代宗匠」,程嘉燧山水畫「簡淡」風格的形成
    導語:晚明畫壇「一代宗匠」,程嘉燧山水畫「簡淡」風格的形成作為晚明較有名氣的文人畫家程嘉燧,他不僅善詩歌、繪畫,而且在書法、音樂方面的才藝也較為突出,在晚明畫壇他被尊為「一代宗匠」。程嘉燧一生以山水畫名重於時,他主要承襲了元代文人畫的傳統,師承黃公望、倪雲林,特別是倪雲林的繪畫風格對他的影響最深。縱觀他的山水畫作品,雖然退卻不掉古人的影響,但在摹古的同時又能存於自我,他的山水畫作品既真實的再現了自然真趣,又傾注了真實的主觀感受,借自然之景抒發文人情愫,逐漸形成了以「簡淡」為宗的繪畫風格,表現出了他精湛純熟的畫藝。
  • 再讀朱屺瞻:「再寫」《梅花草堂冊》與白石印緣
    到1937年,家鄉淪陷,朱屺瞻避居上海,歷經五載的瀏河「梅花草堂」暫告中斷。 而在瀏河「梅花草堂」期間,朱屺瞻以「梅花草堂」為創作題材邀請王一亭、齊白石、黃賓虹、吳湖帆等作梅花草堂圖,每人一畫一書,匯為一冊,亦傳為佳話。展覽展出了1995年,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有限印刷的《梅花草堂集冊》,當時只印製105冊,而這一冊便是第105冊。
  • 觀西方、看古今,中國也曾在晚明誕生過資本主義萌芽
    圖1,晚明社會繁華的市集 現在我們提到晚明,更多人聯想到的是社會動蕩、萬曆怠政、黨爭不斷、閹黨專權。真的是這樣的嗎? 我們今天就一起看一下中國晚明時期與資本主義萌芽的一些契合點! 從晚明二字,也可以得出一些數據: 一個國家的末期的通常都叫末年,少有晚這個稱呼,拿晚明來說:其實直到萬曆四十七年(1619)薩爾滸之前大範圍內也是天下承平的,特別是江南,更形成了早期的人文主義和市民階層。
  • 西溪溼地旅遊攻略
    西溪溼地簡介:西溪國家溼地公園位於杭州城市的西部,離杭州主城區武林門只有6公裡,距西湖僅5公裡。西溪始於漢晉,發展於唐宋,興盛於明清,衰落於民國,再興於現代。杭州歷史上有「西湖、西溪、西泠」並稱「三西」之說。
  • 「玉山草堂雅集—詩聯」書法展在寧開幕
    2020-05-31 10:36圖文來源:南京日報 元代江蘇書畫家詩人顧阿瑛和他的「玉山雅集」是中國文化史上一個輝煌的高峰,三十多年集會160次,參加者包括大畫家、大詩人倪雲林、楊維楨在內文獻中記載的有名有姓的文人有
  • 晚明開放意識的萌動
    晚明思想者大有世間萬物皆備於我的富足與從容,力圖多方入手解決面臨的諸多現實問題 面對從地球之東西兩端匯聚而來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與資金流,晚明時代的思想者大有世間萬物皆備於我的富足與從容,他們擇善而用,推陳出新,力圖從知識、觀念與內外行動入手,解決晚明中國面臨的諸多現實問題。在學術資源的吸收利用上,晚明時代已經呈現不分中外、兼收並蓄的態勢。
  • 古代有一批窮酸「文人」,沒錢吃飯家裡也不生火,但就是餓不死
    但是在古代,如果不努力,也不會餓死,這種人通常是指那些學者,而不是農民或者其他人,因為實際上在古代文人的情況下落後的生產力,佔主導地位的,因為大多數人比他們認為聰明的學者,所以社會學者的社會地位很高。在這樣的條件下,文人的待遇會好得多。所以古代的文人是不會餓死的,畢竟有這樣的地位。
  • 《合溪草堂圖》的作者趙元畫藝如何?曾與王冕合作《三友圖》
    其與文人隱士的交往,也使得自己的畫技得以提高,所繪之作頗具文人氣息。如他與王冕合作的《三友圖》,就是以文人最喜愛的墨竹作為題材創作而成。王冕《墨梅圖》明人對其評價很高,但大多有過譽之嫌,如王逢稱:『畫師今趙元,東吳諒無雙。』文徵明贊其:『董巨復墨妙當代,後少繼之者,惟魯中趙善長仿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