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開放意識的萌動

2020-12-22 黨史頻道

圖為《坤輿萬國全圖》,是利瑪竇於明萬曆年間在中國繪製的世界地圖。

十六世紀後,晚明中國人獲得的有關外部世界的各類知識陡然增多,觀察外部世界的視覺坐標空前放大,認知世界的方式方法開始發生微妙變化,這促成了新的思想觀念的萌生——

十六世紀後,以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等東來歐洲勢力和來華天主教士為媒介,全球範圍內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之一部分開始從地球東西兩面匯聚中國,晚明中國獲得的有關外部世界的各類知識陡然增多,體察、關照外部世界的視覺坐標空前放大。在此背景下,晚明中國人認知「世界」的方式方法開始發生微妙變化,他們開始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體察世界、思考自我、思索人我關係,進而促成新的思想觀念的萌生與成長。

突破華夷觀念限制,肯定世界文明的多樣性

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裡,天圓地方,中國位居中央。這是構成中國獨尊觀念的地理依據之一。而依據地圓觀念,一部分晚明士人意識到世界本沒有中心,中國當然也不是天下的中心。沈堯中稱:「先儒皆以陽城為地中,此日晷所照之中,非天地之中也。」王英明直言「地中」「乃中國之中,非天地之中。」熊明遇所繪中文世界地圖即以大西洋為中心,而不以中國為中心。

古代中國人還認為,天下即中國,中國即天下,中國疆域幾乎與世界同大,所有域外之地合在一起不當中國一大郡。但在了解利瑪竇世界地圖和艾儒略《職方外紀》後,一部分晚明士人開始感受到中國疆土其實僅佔世界很小一部分。華容孫瑴說:「近世有利瑪竇,自歐巴羅國越八萬裡泛海而來。其言海外大國猥多,而西視神州,目為大明海,居地才百之一,則瀛海之外,豈遂無方輿哉!」承認中國遠比想像中要小。瞿式穀則宣稱:「嘗試按圖而論,中國居亞細亞十之一,亞細亞又居天下五之一,則自赤縣神州而外,如赤縣神州者且十其九,而戔戔持此一方,胥天下而盡斥為蠻貉,得無紛井蛙之誚乎!」

而隨著歐洲文明的不斷輸入,一部分晚明士人開始接受天下多文明的客觀現實。謝肇淛承認歐洲人「儒雅與中國無別」。孔貞時讚賞西方科學的新奇獨到。何喬遠說:「天地大矣哉,不是無脛足。安得一人教,普之極緬邈。」意在肯定世界文明的多樣性。王英明甚至用氣候環境決定論解釋北半球暖溫帶地區出現華夏文明和歐洲文明的內在奧秘。他說,黃道與南北極圈之間,寒暖交替而不過其度,適為氣候宜人之區,「凡此自東周西一帶,毓靈孕秀,遂多聖賢豪傑之儔。中國自距赤道十九度至四十二度,正當其處。」這是在理論上認可此一氣候帶上的其他地區有可能與中國一樣,多「聖賢豪傑之儔」。

萌生文明危機意識,呼籲向歐洲學習

晚明時代的思想者通過中歐文明的對照比較,發現中國在很多方面還與歐洲存在一定差距。這些差距不僅表現在技術層面的軍事裝備、天文歷算、繪畫技巧上,而且也反映在社會教化、政治體制等方面。徐光啟在《辨學章疏》中指出:若「欲使人盡為善,則諸陪臣所傳事天之學,真可以補益王化、左右儒術、救正佛法者也。」承認儒家說教之教化功能與天主教相比稍遜一籌。方弘靜、葛寅亮通過對比中歐皇(王)位繼承制度,一致認為教化王傳賢不娶的政治安排好過中國的三皇五帝。朱宗元在將中歐間風俗、治安、學問、繁華、技巧、武備、富饒等一一對比之後說:「道不拾遺、夜不閉戶、尊賢貴德、上下相安,我中土之風俗不如也;大小七十餘邦,互相婚姻千六百年,不易一姓,我中土之治安不如也;天載之義、格物之書、象數之用、律歷之解,莫不窮源探委,與此方人士徒殫心於文章詩賦者,相去不啻倍蓰,則我中土之學問不如也……」不可否認,徐、朱諸人對於歐洲的褒美稱羨確實帶有相當濃重的烏託邦色彩,這與古代政治家一再宣揚的託古改制並無二致,但它確實使晚明時代的部分思想先進萌生一定程度的文明危機意識,從而激起學習西方的內在衝動。

對於歐洲學術,一些人主張撤除藩籬,不恥下問。徐光啟從歷史出發,強調延攬域外人才的必要性:「繇餘,西戎之舊臣,佐秦興霸;金日蟬,西域之世子,為漢名卿。苟利於國,遠近何論焉?」萬曆四十二年,李之藻為利瑪竇《同文算指》作序,有感於歐洲算學的簡便易學,提出「遐方文獻,何嫌並蓄兼收」的主張。王徵與鄧玉函合譯《遠西奇器圖說》時,讚賞西學的實學色彩,倡導「學原不問精粗,總期有濟於世,人亦不問中西,總期不違於天」的實用原則,呼籲實行有效的拿來主義。領導崇禎修歷活動的李天經基於對歐洲曆法的深入了解,也以上述標準為準,主張不分中外遠近,攝取一切域外優長。他建言借用西方之長,光大中國傳統文化。

晚明思想者大有世間萬物皆備於我的富足與從容,力圖多方入手解決面臨的諸多現實問題

面對從地球之東西兩端匯聚而來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與資金流,晚明時代的思想者大有世間萬物皆備於我的富足與從容,他們擇善而用,推陳出新,力圖從知識、觀念與內外行動入手,解決晚明中國面臨的諸多現實問題。在學術資源的吸收利用上,晚明時代已經呈現不分中外、兼收並蓄的態勢。從啟人心智的世界地理新知,到切於實用的西洋天文曆法知識,再到明人熱衷的幾何算學知識,這些來自歐洲的科技新知迅速蔚成晚明時代的時髦學問,並且成為中國知識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不僅改造了晚明時代的空疏學風,也成為推動明清之際實學思潮興起的一大契機。在軍事領域的改良變革上,晚明軍事裝備的升級改造、軍事工程技術的改良提升、新軍事思想的發展演變與歐洲關聯尤多。徐光啟、孫承宗等人「器勝」觀念、車炮步騎協同作戰思想、新攻防理念的提出,無疑受到來華傳教士的很大啟發。在國家安全戰略上,明朝推動的「聯夷制盜」方略,意在利用葡萄牙、西班牙的海上優勢清除東南沿海活動猖獗的海盜勢力,維護東南海疆安全。不惟如此,晚明中國還注意借腦西方,延攬西方實用人才:欽天監裡聚集著協助修歷的西洋客卿,著名如鄧玉函、龍華民、湯若望、羅雅谷者皆在其中;兵部聘請的歐洲軍事技術人員也服務於京師和防遼前線,一些人如公沙的西勞等還在崇禎五年的登萊兵變中以身殉職;焦勖、孫元化則利用來華耶穌會士的幫助編纂出《火攻挈要》、《西法神機》等會通中西的著名軍事著作。這些都是晚明中國對於世界資源自覺而有效的直接利用。

當然還有看似無意、實則亦對晚明歷史產生重大影響的海外資源流向了中國。如對美洲農作物玉米、番薯的引種推廣,就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因人口增加而導致的糧食短缺問題,並且引發明代中國糧食種植、農產品加工、居民飲食結構等方面的一定變化;而菸草的引進與吸菸風氣的快速蔓延,則成為觀察晚明社會風俗演變的新看點。又如發展與東來歐洲勢力的務實商貿關係,促成美、歐、日本白銀大量流向中國,不僅改善了沿海商民的艱澀生計,而且導致國內白銀儲備激增,使白銀終於成為法定流通貨幣,推動了晚明中國的經濟發展、市場繁榮和社會轉型。這是國際因素作用於晚明中國的又一很好例證。

對邊患的認識開始超越傳統的「北虜南倭」

明代中國的安全關切是所謂「北虜南倭」,但當時的歐洲殖民者從地球東西兩個方向的先後到來,給晚明中國的國防意識敲響了警鐘。追溯明朝遭受到的來自歐洲的非傳統威脅,當始於葡萄牙人滅亡滿剌加,但明人所謂「佛郎機地近滿剌加」的錯誤解讀,卻將此一威脅消解在蠻觸相爭的傳統意識裡。直到西班牙人殖民呂宋、西班牙與荷蘭爭奪美洛居、荷蘭侵佔澎湖島後,明人對東來歐洲勢力的真實威脅才有所警覺,有人開始意識到距離制約的失效,思考超遠距離奔襲、佔領一個國家的現實可能性,於是對外防範的意向開始悄然變化。他們結合自己掌握的歐洲知識,從多個方面揭露歐洲在海外的殖民擴張,呼籲對歐洲殖民者提高警惕。

晚明思想領域的新情況從另外一個側面說明,晚明中國人的思想充滿活力,並表現出相當程度的開放意識,一些思想家能夠跟隨世界歷史的發展趨勢,與時俱進地調整思想,更新觀念。但還須強調的是,晚明時代粗具環球視野、形成前衛觀念者究屬鳳毛麟角。絕大多數晚明士庶因為無緣接觸東來西方人士,或對環球新知尤其是歐洲宗教存有認識偏差,他們思想深處的蒙昧狀態依然如故。凡此表明,晚明時代的這一思維新動向尚處於初發狀態,遠未形成衝擊主流傳統觀念的強大力量。

(作者為南開大學教授)

相關焦點

  • 【理論天地】晚明書法中的「現代性」
    頹廢是一種歷史性的現象,晚明中國因商品經濟高度發展、政治黑暗和心學傳播等原因,賦予了「頹廢」以新質。晚明士人的頹廢是一種「去道德化」的審美精神,躲避儒家所追求的崇高精神的規約,通過生命扭曲的自放生活表徵出怪誕化的審美風格。他們以消極的方式來解除社會壓抑的程度,儘可能地追求個體自由,已具有個性解放的精神質素,從而表徵著現代性。
  • 王肯堂復興晚明唯識學
  • 楊柳依:《晚明小品研究》評介
    作者吳承學先生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主要從事文體學相關研究引 言 《中國古代文學通論》中曾這樣總結晚明文章:「總的來說,明代文章以明初與晚明兩個時段成就最高,而其中最具特色而且影響最大的是晚明小品文」,足見小品文的研究價值。
  • 晚明藝術品交易中的典故
    典故的使用既豐富了語言表達內涵,也體現出晚明文人的諸多心理狀態。那麼,「贗鼎」「買王得羊」是什麼意思?又指哪些雅化的藝術品交易行為?晚明之後,贗鼎一詞被更廣泛地用於藝術偽品,如民國初年潘六如有《贗鼎錄》一書,直接以「贗鼎」命名,記錄其經手賣出買入新仿鑄作贗品。
  • 萌動造句和解釋_萌動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萌動(méng dòng)。開始發芽。[陳獨秀《敬告青年》:「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動,如利刃之新發於硎,人生最可寶貴之時期也。」][李大釗《新舊思想之激戰》:「那些舊人見了,尚且鬼鬼祟祟的,想用道理以外的勢力,來剷除這剛一萌動的新機。」]萌動在教材中的例句:1、我當時雖然還不懂什麼叫詩興,可覺得心中油然有什麼東西在萌動。有時候在坑邊玩很久,才回家睡覺。
  • 晚明小品文為什麼深受人們的喜愛?
    首先,在內容上,晚明小品受當時詩壇上「獨抒性靈,不拘格套」,「任性而發」,「一一從自己胸中流出」等口號的影響,自由地抒寫作者個人的思想感情,不依傍古人,不受傳統聖道倫常的束縛,因而作品感情真摯,讀來令人親切,與「文以載道」的古板嚴肅之作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晚明小品的題材無所不包,大到國家興亡,小到家庭瑣事,其中寫得最多的是山水遊記,湧現了許多名篇佳作。
  • 晚明的愛情、背叛及其他
    本文轉載自上海書評在文學上,我們往往說晚明是一個思想解放的時代,追求個性自由,浪漫主義流行。流行的成因,有陽明心學影響(作為陽明信徒的筆者不能完全同意這一說法)、經濟發展等多種理解。文學史回顧這一段文學思潮時,湯顯祖的《牡丹亭》是不可或缺的經典範例。
  • 晚明文人馮夢禎的西溪草堂
    西溪草堂,是晚明文人馮夢禎的故居,相傳他愛西溪的「冷、野、淡、雅」,符合他厭倦宦海生涯的那種「如吞釣之魚,乍沉乍浮」的困境之感。這門戶之外,有兩隻忠誠的石獸蹲守,他比較喜歡自然天趣的園林構造,這門、這石頭牆都是比較簡樸的。
  • 孕媽王悅:萌動智能團隊的提醒 讓寶寶躲過一劫
    近日,新晉媽媽王悅(化名)帶著五個月大的「小恆星」做客傳世未來北京辦公室,對萌動團隊在她懷孕期間給予的幫助表示感謝。當身穿萌動爬行服的「小恆星」一現身,現場氣氛瞬間被引爆,更有工作人員大呼「小寶寶太可愛,我也要結婚生孩子」。作為一名曾痛失足月胎兒的母親,王悅對「小恆星」的順利降生感觸更深。
  • 晚明文人書法扇面贈酬的社交隱喻
    【編者按】《燕閒清賞:晚明士人生活與書法生態》一書以晚明士人生活為考察基點,立足書法藝術的本體範疇,從社會學、思想史和藝術史諸角度,對書法在晚明士人日常生活中的意義呈現以及由此所引發的觀念變革,進行延伸性的解讀與闡釋。
  • 觀西方、看古今,中國也曾在晚明誕生過資本主義萌芽
    同時因為近代中國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國力差距造成了中國近代的百年屈辱史,導致近代以來很多歷史學者也在探究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的時間節點,並在學術界形成了一個主流觀點: 資本主義萌芽在中國歷史上也有一定程度的顯現,部分人認為是兩宋,但更多人認為是晚明!
  • 500萌娃騎手「萌動中原」 |萌動中原兒童滑步車超級聯賽開賽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黃暉  12月19日,由河南省自行車現代五項運動管理中心、河南省自行車運動協會、許昌市體育局主辦,許昌市體育運動學校、魏都區教育體育局承辦,以「體教融合 健康成長」為主題的2020萌動中原兒童滑步車超級聯賽在許昌市體育運動學校開賽。
  • 晚明福州曹學佺石倉園平面復原及特徵研究
    / 研究方向為風景園林歷史與理論、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 摘要:晚明福州著名文人曹學佺的石倉園是當時福建地區最負盛名的園林之一,其設計營造既表達了晚明文人園林普遍的趣味與手法,又呈現出較為鮮明的閩中地區的造園特徵。
  • |萌動故事26
    當時她被全麻,對整個手術過程毫無意識,直到出病房都沒見過琦琦一眼。雖然時隔2個月,但這場突然加速的「迎新」裡,每個細節琦琦媽媽都歷歷在目。原本就要開始做孕晚期家庭檢測的她,直接入手了萌動。「我自己數胎動很容易睡著,就買了萌動來幫我。一般我都半躺在床上測,邊聽著萌動放的心跳邊看公眾號文章。」一天三次的檢測,讓她覺得方便又安心。
  • 邢侗:與晚明書壇風尚相悖的復古主義者
    今日,便來欣賞「晚明四大家」之一邢侗的書法藝術。 於掛壁書,又多臨王大令。其他則兼虞、褚、顛米、禿素。無論大而擘窠,小而蠅頭,博而行草篆隸,各臻其妙,尤以行草見長,晚年則鍾情於章草。他自己說:「與右軍書坐臥幾三十年,始克入化。」 邢侗攻書之旨,在於匡時。
  • 這些萌動檢測貼的潛在福利,可別浪費了
    一直想入手萌動購買款(即PRO款)的寶媽,看到本貼賺到了,有些潛在福利不知道你有沒有解鎖出來?」的錢這是針對從官方入手萌動PRO的用戶福利:「流轉計劃」。產後,把萌動轉給朋友,再從你app裡轉發一個PRO服務包激活連結,朋友從這個連結裡每激活1個月的服務包,你都可以得到¥100返現~這個大紅包不管是分給孕姐妹,還是留作自己的零花錢,都是萌動在產後送你的禮物和問候!
  • 中國與東亞:全球視野下的晚明世界
    晚明時期的中國,處於亂世中心,「祖國在危險中」,可惜的是,晚明對於蓬勃發展的國際貿易(經濟全球化)以及變化多端的國際局勢認識不清,反應遲緩,行動無力,相關變革未能觸及技術以外的因素,最終不免於亡國。
  • 中科院萌動科學教師通識直播課走進貴州水城
    中科院萌動科學是2018年在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局立項的科普項目,專注於兒童科學教育領域,為兒童、教師等提供優質的學習內容及產品。教師科學通識直播課是萌動科學推出的全新項目,攜手中科院多個領域的科學家為廣大教師傳授科學通識,以便更好地開展科學教育活動。中科院萌動科學教師科學通識直播課已預播了四期,最新一期「看雲識天氣靠譜嗎?」
  • 晚明畫壇「一代宗匠」,程嘉燧山水畫「簡淡」風格的形成
    導語:晚明畫壇「一代宗匠」,程嘉燧山水畫「簡淡」風格的形成作為晚明較有名氣的文人畫家程嘉燧,他不僅善詩歌、繪畫,而且在書法、音樂方面的才藝也較為突出,在晚明畫壇他被尊為「一代宗匠」。作為晚明布衣詩人、畫家的程嘉燧,並非自幼研習詩畫,他的求學之路是較為曲折的。他少學制科不成,而後又學擊劍也不成,轉而為詩,三十而詩大成,享譽海內,他被稱為「嘉定四先生」,並被推舉為嘉定詩歌的宗祖。清初詩壇盟主錢謙益的詩學思想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程嘉燧的影響,錢謙益稱他為「吾師」,並尊他為「松圓詩老」。
  • 河南許昌:500萌娃騎手「萌動中原」
    杜鑫 攝影人民網鄭州12月20日電(霍亞平)12月19日,由河南省自行車現代五項運動管理中心、河南省自行車運動協會、許昌市體育局主辦,以「體教融合健康成長」為主題的2020萌動中原兒童滑步車超級聯賽在許昌市體育運動學校開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