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人缺乏意志的因素有哪些?你是否缺乏意志?你知道麼?

2020-08-31 冥想雲部落

人缺乏意志,有兩個核心原因:

一、嬰兒後期,還是學習走路等基礎行為的時期,那個時期是形成自我意志品質的最基礎時期,在那個時期,自我探索,自我走路的摸索,自我語言的學習等等,如果在這個時期得到很好的引導和培養,那麼自我的意志能形成很好的種子。

二、後天培養。意志的形成,除了嬰兒後期的養成,還和後天做事情的引導也有很大關係,做任何事情的自覺,自製、果斷和韌性,決定了一個人的意志的強弱。

意志的四大品質因素:

你的自覺,那麼你會主動去做事情,說明你對於自己所參與的任何事情都帶有自我意志的影響,而沒有主動性,那麼就是那種不能獨立思考,容易隨大流的人,受人影響。

你的堅韌,能不能堅持不懈,永不退縮的去達成目標,有沒有強大的毅力以及頑強韌勁,這些都是屬於意志的品質。

有志之人立志長,無志之人常立志。有些人立下大志向,可以一直堅持做下去。而有的人,沒事就立志,結果還不能完成,不斷地反覆重複。


感謝關注。將持續分享一段時間心理方面的知識。

冥想方面正在修行提升中,暫停一段時間的分享。

相關焦點

  • 再聊犯罪故意的「認識因素」與「意志因素」同時具備
    犯罪故意的認識因素和意志因素應同時具備,只有二者同時具備才能屬於犯罪故意。如果認識到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但並不希望也不放任這種結果發生的,則缺乏意志因素,不屬於故意。反過來看,行為人的意志因素,即希望或者放任結果的發生,以對行為及後果有認識為前提,如果缺乏認識因素也就很難說得上意志因素是否明知,可以結合案件的具體事實和一般人的判斷標準來衡量。
  • 尼採:意志是生命的本質
    虛無主義的壞處是否定一切,對什麼都消極對待,根本無法形成個人價值,也找不到人生的意義;反之則可以引發反思,找到新的價值和意義,促進人類的發展。他同叔本華一樣,認為人類處於永恆的痛苦之中,但他認為痛苦可以使人得到超越,而人類的目標是成為超人,即擁有強力意志、可以完美地掌握自己命運的人,但人卻沒有充分的自由意志。
  • 意志脆弱優柔寡斷的人,總是以缺乏機會作為藉口-裡昂夜讀103
    意志脆弱優柔寡斷的人,總是以缺乏機會作為藉口。 Opportunities!機會!Every life is full of them.在每個人的生活當中,無處不在。Every lesson in school or college is an opportunity.學校裡的每一節課都是一次機會。
  • 從混沌到自由意志
    時至今日,仍有物理學家充滿信心地宣稱,我們不可能有自由意志,因為物理學決定一切,包括大腦功能。這完全忽略了複雜的背景和約束的力量。如果你真的相信物理學沒有給自由意志留下空間,那麼我們就不可能作為有道德的人真正做出選擇。我們對全球氣候變化、販賣兒童或病毒性流行病的反應,將不會以任何有意義的方式被問責。潛在的物理學將在現實中支配我們的行為,責任將不復存在。
  • 從自由意志談起:自我意志的覺醒,我們真的完全是被動的原生家庭「受害者」?
    這樣一來,反而忽略了,或者覆蓋了另外一些我們沒有看到的觀點,我並不是去批判我所討論原生家庭的定義是否準確,是否合理,而是用一個更超越性的觀點來看一看這個問題。        今天不得不談一下自由意志這個話題。我談的倒不是自由意志本身,它是否存在,它的本質是什麼等,這個話題本身因為太深奧了,我也沒有那麼大的能耐。
  • 為什麼你總是缺乏安全感?該怎么正確樹立安全感!
    更多資訊關注"51山克油"、「人生如車」「愛情就像 藍藍天上」「一片留白有你陪我想像」為什麼你總是缺乏安全感?因為沒有獨立的賺錢能力,缺乏自信,且缺乏安全感,因為這兩個原因,她越想抓住,對老公越依賴,反而越不自信。每個人都需要安全感,也都在不停的追求安全感,不同的人,對安全感的需求和理解也不相同。那什麼是真正的安全感呢?
  • 自由意志(free will)是否存在?為什麼?
    你說如果說試圖證明它存在的話其實並不太好證明,因為每一個人和每一個人的想法是不一樣的。當然如果你要是想證明他真的不存在,其實也並不容易,因為一個東西它是一個辯證論存在的方式的。個人認為存在因為我認為存在是因為在心理學上面就是人在做一些事情之後會有一個歸因關係。
  • 想考教師,意志的四大品質你必須清楚!
    意志的品質可以從四個方面進行衡量,分別是意志的自覺性,意志的果斷性,意志的堅持性和意志的自製性,下面我們逐一展開進行說明。意志的自覺性,又叫意志的自主性,通常發生在採取決定階段,指的是在意志行動中,對行動的目的有深刻的認識,有堅定的立場和信仰,能夠有目的地、自覺主動地支配自己的行動,和自覺性相反的意志品質是易受暗示性和獨斷性。
  • 論自由意志的五維性
    ***根據決定論的定義,如果世界是確定的,那麼任何一個了解自然法則的人都能對未來作出完美的預測。我不知道人類有沒有可能獲得這樣的知識,但傳統上認為「上帝」擁有全知的能力。讓我們假設有這樣一位知道一切何時會發生的上帝,他看世界就像滑動電影軌道一樣,時間是唯一能改變萬物存在方式的因素。
  • 2020年教師招聘考試:心理學知識之意志品質
    如何更好地理解意志品質的相反品質?意志品質包括四種:自覺性、果斷性、自製性、堅韌性。每個品質均有兩個相反品質較難理解,在此梳理。  意志的自覺性  意志的自覺性是指對行動的目的有深刻的認識,能自覺地支配自己的行動,使之服從於活動目的的品質。
  • 論柏格森的時間與自由意志
    綿延的張力為個人的自由提供了動力,而且,人的行動越與深層的自我相符合就越自由,因此人的自由是有程度的差別的。他將自由通過綿延引入他的生命系統和人類社會,將自由看作是意識和生命的本質,不同的生命體因其擁有的意識不同而位居自由的不同層級,人類是這一層級的最高層,是生命體自由的最高承載者。但事實上,人類並不一定能夠獲得自由,因為在他們組成的共同體中,也存在著很大的阻力。
  • 學生的情感、意志、個性意識傾向、氣質和性格因素,對教育的影響
    ♥與智力活動有關的意志因素在教育中的作用 馬克思說: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只有不畏勞苦沿著陡峭的山路勇敢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達光輝的頂點。這段話是講「不畏勞苦」和「到達光輝的頂點」之間的關係。所謂「不畏勞苦」,從心理學上說,即指堅強的意志力。意志堅強是事業成功的首要因素。
  • 研究證明:缺乏父愛,孩子會出現這些心理問題,很揪心!
    兒童心理學家關穎指出:缺少父愛的孩子常出現許多心理障礙,主要包括以下幾種。1、情緒不穩定。缺少父愛的孩子,在情緒管理方面能力較弱,他們經常會有憂鬱,緊張,焦慮和恐懼等情緒。因為父愛是孩子最渴求的兩種感情之一,跟孩子情緒管理息息相關,一旦缺乏就會使情緒波動較大,孩子缺乏安全感,並有種種負面情緒。2、具有自卑心理。在現實中,那些從小缺少爸爸陪伴的孩子,往往更加自卑。如果是女孩,可能變得不自信,如果是男孩則少了陽剛之氣,顯得更加膽小怯懦。
  • 骨子裡「缺乏安全感」的表現有哪些?
    1、社交二級殘廢與其說你不會社交,不如說你不敢社交。你也知道怎樣說話才能招人喜歡,知道怎樣做事才能令人看好。但話到嘴邊就覺得難以啟齒,行動要展現又覺得彆扭不堪。5、不輕易信任他人,卻容易依戀他人缺乏安全感群體,對整個世界都是缺乏信任感的。對某個既定定義,對情感,對人。你覺得被人歌頌的感情仍舊有落魄的一面,覺得說養自己一輩子的人,也早晚有離開的一天。
  • 心理測試:你最想吃掉哪個蛋糕,測你缺乏的安全感是什麼?
    心理測試:你最想吃掉哪個蛋糕,測你缺乏的安全感是什麼?,有時候你認為你能夠留住對方,他身邊的朋友你都十分熟悉,尤其是非常熟悉他身邊的異性,知道他們之間只是簡單的友情,這樣的你非常有安全感。你的另一半對你的愛也是讓你自信的一個因素,他非常寵你,因為他太愛你了。B:可能由於家庭環境的原因,你總是希望得到所有人的認可。所以你不斷的改變自己來努力掙錢,這種不斷的改變正好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你的內心缺乏安全感所以你做的事,你會覺得無法承受,你需要一個能夠安撫你的人。
  • 人有沒有自由意志?看看中國人怎麼說
    但也不要以為中國人只關心政治,不關心個人,就拿自由意志來說吧,西方人有兩種完全對立的觀點,一種以決定論為代表,一種以二元論為代表。持決定論觀點的人大致這麼認為,凡事都是有原因的,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事情,每個人走的每一步都是被他的環境、受教育程度、閱歷等因素決定了的,當一個人走到他人生的十字路口,表面看起來他會有很多選擇,但細細推究起來就會發現,他實際上只有一條路可走。持二元論觀點的人非常鄙視這種說法,他們認為決定論者把人當成了按部就班的機器,而人怎麼可能是機器呢?
  • 心理測試:三個巧克力蛋糕,你最喜歡哪一個?測你是否缺乏安全感
    安全是一個人必須要有的感覺,在社會中生存,擁有安全,生活得更快樂,有自己的好機會,有自己的堅定,才能得到安全,才能越過得更好,難道你缺乏安全嗎?你們真的很幸福嗎?心理測試一下,下面有三個巧克力蛋糕,你最想吃哪一個呢?不要猶豫不決,選擇你的答案,試試看你是否缺乏安全感?
  • 當AI有了「自由意志」
    幸而在AI技術正在日漸暴露出這些無傷大雅的問題之時,我們仍然要有一種對AI的警惕。那就是AI擁有「自由意志」之時,可以做到價值中立嗎?技術的價值中立難成立,AI亦然在關於「技術是否價值中立」的探討中,現在的人們大多會傾向於「技術中立」的觀點。
  • 哪些因素能夠預測一個人是否成功?毅力!
    2007年,她在《人格與社會心理學雜誌》上發表了一篇與「毅力」有關的論文,論文首次表明:毅力是獲得成功的重要預測因素。為了能更確切地回答「毅力是否能預測成功」以及「在哪些方面毅力可能並不是最重要的因素」這些問題,在此後的12年裡,達克沃斯繼續與美國西點軍校合作,以獲取更多的數據。
  • 【學與思】我們真有自由意志嗎?
    沒有單一的腦區決定最後統一的意識內容,有意識的覺知晚於行動,意識的「自我統一性」和自我感源自左腦,神經科學似乎正在對「自由意志」概念抽絲剝繭。不管怎樣,認知神經科學的確在「自由意志」領域扔下了一枚炸彈。日常經驗呈現給我們這樣一個現象,人類自認為是自己在有意識、有意願地做著有關自身行動的決定,我們也覺得自己是一體的、是一個一以貫之的心智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