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行右立」被叫停,電梯行走末端成衝刺段,省時僅十餘秒

2020-12-14 北晚新視覺網

近日,上海地鐵發布新版《自動扶梯乘梯須知》,其中第一條就是禁止在自動扶梯上行走或奔跑,曾被提倡多年的「左行右立」被正式廢止。

事實上,自「左行右立」在國內推廣後,質疑之聲便從未停止——設備單邊磨損大,梯上行走不安全等問題,與梯上行走帶來的快捷便利孰重孰輕——其討論核心,已上升至社會文明的層面。

【目擊】

高峰期走不動 提示語不一致

4月10日晚高峰,記者來到國貿地鐵站,與各站口相比較,10號線與1號線換乘通道扶梯使用頻率相對較高。扶梯口可以看到兩塊提示牌,其中一塊是2003年設立的老提示牌,明確了「左行右立」的要求,另一塊新的提示牌則只要求「站穩扶好」。

站內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左行右立」要求雖然還有,但在實際引導過程中,已經不會特意強化,在早晚高峰人流密集時,也是不可能做到的。

4號線的晚高峰扶梯。

和乘客們聊起「左行右立」規則,很多乘客都反映,北京地鐵建設越來越發達,客流量和十多年前相比,完全不是一個概念,現在乘地鐵人群如此密集,還是應該更注重安全,避免踩踏事故,不要提倡「行走」了。

2號線阜成門站A口扶梯處,相比於進站,由此出站的乘客數量並不算多。此處僅有的上行扶梯運行壓力並不算大,幾乎每個由此出站的乘客都會按照「左行右立」的方式使用扶梯。乘客高女士告訴記者,雖然晚上這裡的電梯會保持「左行右立」,但在上午出站乘客較多的時候,也經常會出現兩列都站人的情況。

在地鐵4號線宣武門站和10號線宋家莊站,記者看到晚高峰期間由於客流量較大,這兩處的電梯無論上行、下行,大部分時間都站滿了乘客。而在一趟列車駛離,下趟及對向列車尚未到站的間隔時段,客流量相對減少的扶梯處,多數乘客還是按照「左行右立」的規則使用扶梯。

北京地鐵於2003年設立的乘梯須知,「左側通行 靠右站立」很醒目。

記者注意到,各個車站的扶梯處都設有乘客乘梯須知的標識牌,設立時間從2003年至2010年不等。儘管標識牌設立時間跨度較大,但每個牌子上提示第一條都帶有「右側順序站立,左側通行」的字樣,標牌下部「左側通行 靠右站立」的中英文提示都很醒目。不過在扶梯內擋板處,北京市質監局監製的安全提示中,諸多安全注意事項內都沒有「左行右立」的身影。

【實測】

末端成衝刺段 省時僅十餘秒

4月11日早9點,地鐵6號線黃渠站,上班族開始從各個進站口進入地鐵站。從該站C口(東南口)進站,有一段長20多米的扶梯,大部分市民選擇在扶梯右側站立進站,也有不少市民由於著急趕時間,從上扶梯開始就選擇在左側行走,偶有見到個別市民在扶梯上快步疾走。

記者觀察15分鐘後發現,下行扶梯末端的幾米,由於靠近進站,往往成為進站「衝刺距離」——不少在扶梯右側站立的市民也會選擇「插隊」左側加速進站。

如此衝刺,到底能快多少?在地鐵東直門站D口電梯處,記者進行了一組數據測試——站在扶梯上不動,從站內到達站口需要45秒,在完全不受幹擾的情況下,快步跑上電梯,僅僅少用21秒,如途中遇到行李箱、人員擋路,僅僅可以省去8至15秒時間。

而在國貿地鐵站10線與1號線換乘扶梯處,晚高峰時期換乘通道人流如織,在電梯左右兩側均站滿人的情況下,電梯口附近人群移動速度還是相對緩慢。對此記者進行了兩組數據統計,10分鐘內,使用電梯乘客站在右側的人數達到423人,左側為391人。數值差額在於,當有乘客攜帶大件行李時,根據慣用手習慣,行李箱大多置於電梯臺階左側。

除了站穩,還要扶好。在記者進行的另一組統計中發現,10分鐘內,乘坐電梯時,因雙手操作手機等原因而不扶扶手的人,共達到278人。

質監局設立的安全提示,要求「站穩扶好

與此同時,在人群相對鬆散的地鐵站口,左行右立的意識相對凸顯。如一號線西單站C口電梯,10分鐘內,右立人數為92人,選擇左側的人數僅為11人。左側通道相對寬敞時,有乘客選擇快步走下電梯,但電梯寬度所限,難免與右側站立乘客「撞肩」,在記者統計數據過程當中,就出現了右立乘客險些被左行乘客碰倒的情況。

【觀點】

「右立」並非關鍵 行走隱患更大

對於靠右站立是否會加大電梯負荷,記者也向專家進行了諮詢。豐臺房管中心西羅園分中心設備器材部部長劉寧,多年來一直與電梯打交道,對於扶梯的「左行右立」這一行為,他有著自己的看法。劉寧認為,如果行人在扶梯上經常靠右站立,那麼扶梯右側的齒輪等部件,就會因為受力不均而導致嚴重磨損。

「打個比方,如果一個孩子把雙肩背包一直背在一側的肩膀上,時間久了自身難免會受到影響,使用扶梯也是同樣的道理。」劉寧告訴記者,從扶梯運行、保養層面來看,靠右站會對扶梯右側造成過量負載,也會縮短電梯的使用壽命, 「如果因單側磨損造成扶梯的損壞,只能將設備進行更新,無法維修。」

「面對安全和效率,特別是安全,我覺得不值得提倡在扶梯上行走,世界的大趨勢也是如此。」 永大電梯設備有限公司技術經理鄒志文介紹,從自動扶梯的設計特性看,扶梯梯級的寬度較寬,高度較高,不適合行走攀爬。

同時,自動扶梯使用的梳齒板設計,使得梯級在踏面和踢面都有齒,這種結構使得人在快速行走的時候,容易踢到梯級沿,造成傷害。更有甚者,如果人在扶梯上行走摔倒,發生扶梯失速,極易造成傷亡。

鄒志文介紹,為了保證安全,近幾年來,世界各地也紛紛弱化或取消了「一側立一側行」的扶梯規則,其始作俑者日本,更是明確要求扶梯乘坐者站立,抓緊扶手。

據網絡資料顯示,韓國首爾的地鐵公司統計,從2002年到2006年,其因為在扶梯上走行時產生的事故從5至8起,增加到87起。日本Sankei/MSN表明,其2003至2004年的事故數量是1993至1994年的事故數量的兩倍。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這種傷害特別容易發生在兒童和老人身上。

「乘客都站在一邊,確實有扶梯單邊磨損的風險。但大多數扶梯可以通過定期改變運行方向避免磨損。」鄒志文表示,扶梯上站在哪一邊屬於習慣問題,不應該是問題的焦點,不要在扶梯上行走,才是目前需要扭轉的公眾習慣:「的確,無論是左行右立和右行左立,都會給有急事的人以方便,節省了幾秒鐘的時間。但這是以犧牲安全性為代價的,我不覺得這是一種文明行為。事實上,很多人都習慣站在右邊,用手扶住扶手帶。只要扶梯運行更加安全,就是好的。」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吳楠景一鳴陳聖禹王琪鵬李松林文並攝

流程編輯:TF017

相關焦點

  • 乘扶梯「左行右立」原來都錯了!正確姿勢是這樣的……
    扶梯口可以看到兩塊提示牌,其中一塊是2003年設立的老提示牌,明確了「左行右立」的要求,另一塊新的提示牌則只要求「站穩扶好」。站內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左行右立」要求雖然還有,但在實際引導過程中,已經不會特意強化,在早晚高峰人流密集時,也是不可能做到的。
  • 乘電梯還要「左行右立」嗎?
    最新版上海地鐵自動扶梯乘梯須知提出「八項禁止」和「四個注意」,要「禁止行走或奔跑」「必須握住扶手帶」……而乘梯時主動靠右側站立,把左側通道讓給有需要的乘客行走,是大家傳統印象中一直被倡導的「左行右立」乘梯行為準則。這一改變引發網友熱議,不再提倡乘梯「左行右立」的原因是什麼?如何乘梯才更安全?
  • 多國叫停:扶梯「左行右立」是文明還是隱患?
    原標題:多國叫停:扶梯「左行右立」是文明還是隱患? 地鐵是世界各國最為便捷的公共運輸工具,無論男女老少,沒有人不會搭乘地鐵,但這一簡單的行為中也包含著很多不成文的規則。比如人們都很討厭那些在車門即將關閉的時候擠進去的人,或者一個人佔好幾個座位。
  • 全新上海地鐵乘梯須知明確「禁止行走或奔跑」「左行右立」被徹底...
    「須知」的第一條就是「禁止行走或奔跑」。這意味著登乘電梯時,大家再也不要急匆匆「趕路」了,「左行右立」也已被徹底否定,扶好扶手、站穩上下才是最正確的做法。  電梯上「趕路」事故不少  自動扶梯,右側站立,左面讓出以方便有急事要「趕路」的乘客行走。這就是風行一時的「左行右立」。
  • 乘坐電梯左行右立較安全引質疑 倡導抓緊扶手
    兩年前,志願者在正大廣場電梯旁向市民倡導「左行右立」。在部分裝有感應提醒裝置的地鐵電梯處,早報記者聽到的提醒廣播也是「請握緊扶手,文明乘梯」,並未提到「左行右立」。  上海地鐵運營方相關負責人告訴早報記者,目前上海地鐵希望乘客做到「握緊扶手,文明乘梯」,還是基於安全第一的考慮。「當然,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我們也希望讓有急事的乘客有機會先走。」事實上,南京地鐵去年也悄然取消了對「左行右立」的宣傳,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考慮安全問題。
  • 自動扶梯「左行右立」已被徹底否定?電梯上這件事也不能做!
    在9號線車站電梯上,兩位年輕人在「冒險」攀談「左行右立」會加重電梯磨損「在電梯上快速行走,不僅容易碰擦到人,引發安全事故,而且只站在扶梯右邊,受力平衡被打破,必然會加重電梯磨損,增加電梯養護的難度。」電梯專家劉工程師如是說。
  • 上海叫停扶梯「左行右立」引熱議,搭乘自動扶梯我們到底該怎麼站?
    點擊「直播海南」關注公眾號獲取最新信息最近,上海地鐵發布了「最新版自動扶梯乘梯須知」,其中最大的變化就是取消了之前「左行右立」的倡導,取而代之的是新增了「禁止在乘扶梯時行走和奔跑」。這一變化引發群眾熱議。那麼,之前曾一直提倡的左行右立已經過時了嗎?是什麼原因不再倡導了呢?咱們一起來看。
  • 不再強調「左行右立」 「握緊扶手」最醒目
    在被問到這樣有可能對電梯的安全有影響時,小李說:「如果承重有問題,應當在設計時和後來的維護中解決,不應讓機械質量成為阻礙我們邁向文明的理由。」專家在扶梯上行走是危險行為被市民視作「左行右立」典範的中國香港,近年來已經不再倡導這一行為。
  • 大陸人看臺灣:電梯「左行右立」的迷思
    中新網10月24日電 大陸有沒有必要規定「左行右立」的乘梯規則?臺灣《旺報》24日刊載來自上海、署名阿喵的文章進行了討論。文章稱,一個電梯規則牽動的東西很多,規則的制定、實施、成效,反映的都是一個社群的思維方式與價值認知。
  • 自動扶梯「左行右立」存安全隱患不再提倡
    扶梯邊「左行右立」的標識正在逐步清除,對於這一問題,上海市質監局新聞發言人沈偉民在昨天的新聞發布會上回應,「左行右立」從專業安全角度看存在安全隱患,的確不宜再作為規則設置,建議公共場所不再張貼「左行右立」標誌。
  • 左行右立不安全? 市民提議應更倡導「抓緊扶手」
    上海三菱電梯公司安裝維修分公司副總經理劉鈞介紹,從安全使用自動扶梯角度來說,提倡使用者靠右站立,緊握扶手。至於左行,回憶我們日常生活當中行人在使用自動扶梯的情況,多數在左邊行走的人步伐、速率較快,站在右邊的行人會感覺到電梯有明顯的抖動,存在安全隱患。中國電梯協會副秘書長張樂祥表示,扶梯上的臺階不符合人體功能學的設計,因此在上面走動並不安全。
  • 「左行右立」規矩要不要改?
    近兩年,地鐵站自動扶梯是否還要遵循「左行右立」的規則,引發了社會大討論。在一些城市,「左行右立」的規則已經取消,在北京,雖無明文規定,但「左行右立」規則在很多客流量大的地鐵站早已無法實現,站內廣播的提示中,只要求乘客們「站穩扶好」。有專家曾從安全角度解讀過「左行右立」對電梯可能會造成損害。
  • 廣州地鐵不再提倡搭乘扶梯左行右立,媒體盤點他國規定
    央廣網北京4月28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導,一直以來,在商場、超市、地鐵等公共場所,乘坐自動扶梯時奉行「左行右立」的原則,被視為講文明、有素質的體現。乘客自覺「左行右立」不僅顯得有秩序,也讓那些有急事、趕時間的人可以更快通過扶梯,提高通行效率。
  • 「左行右立」廢止起爭執 男乘客按停電梯被拘留
    4月18日早尖峰時段,在上海地鐵4號線海倫路站,一男一女兩位乘客就因為這個「左行右立」的規則在自動扶梯上吵起來了。最後,事態還升級了,男乘客竟然把自動扶梯給緊急按停了。監控顯示,當時下車的乘客正在陸續出站,在一旁的自動扶梯上,幾乎所有的乘客還是按照「左行右立」的老規矩乘坐電梯,一名紅衣男乘客並沒有按照老規矩,而是站在了扶梯的左側,後面女乘客因為趕時間,想讓他避讓一下,好從自動扶梯走上去,
  • 扶梯上的「左行右立」引爭議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張威 記者但唐文)4月23日報導  這個月的21號,廣州地鐵在官方微信中提出,由於這樣會使電梯右側嚴重傾斜,並表示對自動扶梯的「左行右立」這一行為並不提倡。
  • 「左行右立」讓扶梯真的很受傷
    近兩年,地鐵站自動扶梯是否還遵循「左行右立」的規則,曾引發社會大討論,在外地一些城市,「左行右立」的規則已經取消,在北京,雖無明文規定,但「左行右立」規則在很多客流量大的地鐵站早已無法實現,站內廣播的提示中,只要求乘客們「站穩扶好」。
  • 成都公共場所扶梯不再強調「左行右立」 「握緊扶手」最醒目
    乘扶梯「左行右立」?成都公共場所扶梯難尋此標語■天府早報記者劉睿實習生吳磊「左行右立」是曾經被歐美國家奉為文明的一種出行方式,自2010年由上海世博會引入內地。不過,有專家指出,這樣的出行方式可能造成電梯的損害,影響乘客的安全。據了解,近年來上海等地已經不推崇此出行方式,那成都的情況又是如何呢?
  • ...扶手,電梯,緊握,地鐵站,上海,高風險,握緊,乘坐,-上海頻道-東方網
    業內人士認為,只站在扶梯一邊,會加重電梯的磨損,增加電梯養護的難度。  市民開始注意緊握扶手  所謂「左行右立」,是指在乘坐自動扶梯時,靠右邊站立,空出左邊的位置給有急事的人行走。  早報記者昨日在本市多個地鐵站內採訪發現,雖然站內廣播和標示早已不提「左行右立」,但部分乘客依然保持著這一習慣,會自覺地站在自動扶梯的右邊。不過,當集中乘坐扶梯的乘客比較多時,大多數乘客都已不再遵循「左行右立」的規則,扶梯上都站滿了人。最近發生的多起電梯事故,也讓一些乘客開始擔憂電梯安全,在乘坐自動扶梯時特意握緊扶手。
  • 如何與電梯「零接觸」?專業的電梯知識為您解答
    如何與電梯「零接觸」?專業的電梯知識為您解答在這個不尋常戰疫的時期,為了避免人與電梯按鈕的接觸,降低病染的風險請認真學習以下正確的電梯使用姿勢乘電梯時乘電梯時要戴口罩避免直接面對走出電梯的人(或紙巾)不要擁擠扶梯,與其他乘客保持5步距離儘量不要觸摸扶手或使用紙巾屏障不要與其他乘客交談;乘電梯後及時消毒洗手在日常乘坐電梯及自動扶梯如何做好個人防護乘坐手扶電梯時的注意事項要注意一下幾點:1、搭乘前應繫緊鞋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