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11月23日消息:乘坐自動扶梯「左行右立」的觀念幾年前就開始被國內各大城市普遍接受,並作為文明標誌大力推廣,然而近來,這個標準卻開始受到質疑。在上海市信訪辦昨天舉辦的2012年度上海市人民建議徵集工作座談會上,群眾對城市管理提出的各種建議中就包含了倡導自動扶梯「抓緊扶手」、取消「左行右立」的內容。
深入人心的理念為何要取消?上海三菱電梯公司安裝維修分公司副總經理劉鈞介紹,從安全使用自動扶梯角度來說,提倡使用者靠右站立,緊握扶手。至於左行,回憶我們日常生活當中行人在使用自動扶梯的情況,多數在左邊行走的人步伐、速率較快,站在右邊的行人會感覺到電梯有明顯的抖動,存在安全隱患。中國電梯協會副秘書長張樂祥表示,扶梯上的臺階不符合人體功能學的設計,因此在上面走動並不安全。
事實上,上海地鐵不再著重提出「左行右立」已有一段時間,只不過目前口號並沒有廢除,而是代之以「握緊扶手」。在部分裝有感應提醒裝置的地鐵電梯處,市民聽到的提醒廣播也是「請握緊扶手,文明乘梯」,並沒有提到「左行右立」。上海地鐵運營方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乘客做到「握緊扶手」,還是基於安全第一的考慮。
不過由於大多數上海市民已經養成了左行右立的習慣,上海地鐵各站點內和許多商場裡都能看到這一景象,市民乘客如何看待這一問題?
反對取消的乘客認為,「左行右立」的最大好處是讓有急事的乘客,可以儘快通過自動扶梯。有市民說:「人多時,如果大家都能自覺遵守左行右立,右邊站著的人不會減少,但左邊是走動的,因此單位時間通過的人反而更多。」支持取消的乘客則表示,「左行右立」意味左側乘客必須在扶梯上行走甚至奔跑,北京就曾發生過電梯驟然停止的事件,還造成人員傷亡。現在地鐵或商場裡的自動扶梯越來越長,如果在上面奔跑,實在太過危險。」還有網友認為,「左行右立」導致半邊電梯經常處於空置狀態,反而降低了電梯的通過能力。至於商場裡的自動扶梯,市民認為,逛街本是消遣,不趕時間,因此也沒必要「左行右立」。
然而北京地鐵踩踏事故發生後,廣州地鐵公司就曾提醒,「左行右立」並非「安全準則」,站穩扶好才最重要。南京地鐵去年也已悄然取消對「左行右立」的宣傳。
內地民眾對「左行右立」的最早印象大多來自香港,而香港政府和地鐵方面近年來也已經不再倡導這一行為。早在2006年,香港國際電梯工程師協會科學顧問蘇廷弼就指出,「左行右立」實際是一個陷阱,留出一條通道鼓勵乘客在電梯上步行,忽略了在高速扶手電梯上步行也是高風險行為。扶梯很多時候會因為電壓不穩突然減速,而夾到細小的垃圾或者菸蒂也會導致電梯突然停頓,如果乘客正在步行,就很容易失去平衡。另外,乘客在扶梯上步行其實只能節省很少的時間,對增加電梯通過的容量幫助並不大,如果每級電梯站滿兩人,密度反而較高,而且左行右立會導致梯級左右承受重量不均,會加速扶梯機件損耗。近年來,香港地鐵的經營方港鐵公司已將」左行右立「的宣傳標語改為「握扶手、企定定、也就是站定不動」。
不過,也有社會學家支持左行右立,城市安全與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章友德教授就認為,這一舉措的價值在於能夠滿足不同群體的不同要求,況且許多人已經養成了這樣的出行習慣,一下取消,反而讓人不適應。電梯安全問題當然需要生產廠家把關,但不能把對安全原因的問責轉嫁到消費者的出行方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