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命憐」?「黑命貴」?從一個詞的翻譯看宣傳的傾向性|讀者說

2020-12-10 直播港澳臺

直新聞徵稿令

天下紛紛,何時定乎?君有定國安邦雄才偉略,或運籌帷幄見微知著之洞見,怎奈明珠蒙塵,無處訴胸臆。故直新聞以天下令,為君解愁,渴求君之雄文。

直新聞《讀者說》,每期選用一文。如獲選用,直新聞將略備酬金以謝厚愛。

即日起,直新聞推出《讀者說》專欄,歡迎廣大讀者踴躍來稿。

一、投稿題材:

針對國際時政熱點、港澳臺重大新聞事件的評論分析,或者對新聞事件、熱點人物、社會趨勢的看法。

二 、投稿要求

1、必須為原創內容、不得抄襲。

2、文字不少於300字就可以啦,可自行配圖。

3、投稿內容不得涉及造謠、誹謗、或虛假事實。

三、投稿選用

1、文章一經採用,可能會對文字和標題進行修改或刪減。

2、文章一經採用,將提供稿費

四、投稿方式

關注「直新聞」微信公眾號,根據要求上傳文章至郵箱:szmgzhinews@126.com

以下為直新聞《讀者說》首篇來稿。

「黑命憐」?「黑命貴」?從一個詞的翻譯看宣傳的傾向性

題外:我不否認這世界上存在大是大非黑白分明的事情,但你看到一些事情可能並不在此列。

近日,美國非裔男子布萊克遭警察槍擊事件,將美國持續了數月之久的「Black Lives Matter」運動再次推向高潮。

時下正值美國大選季,這也是美國國內政治氛圍傳統的對立季。因此,這一運動也不可避免地大受美國國內左右政治傾向的影響。不過這一起本該是美國國內政治對立的事情,卻由於種種原因,在國內輿論圈內也產生了一定的政治對立。該運動名稱的中文翻譯,正是把這種對立情緒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出來。

「Black Lives Matter」,近期國內主流媒體多將其翻譯為「黑人的命也是命」。而此前,這一口號常被譯為「黑命貴」。

可以看出,翻譯的爭議點在於對「Matter」一詞的解釋或者說意譯。筆者查詢了多個英漢翻譯工具,「要緊」是該詞最普遍的翻譯。也就是「Black Lives Matter」簡單直譯應為「黑人的生命要緊」。這一翻譯雖然看起來不包含任何政治傾向,但是卻如機翻一般過於生硬,確實不太妥當。但是反觀以上兩種主流意譯,是否也存在「帶節奏」的嫌疑呢?

「黑人的命也是命」,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可憐」。可見這種意譯實際上是用一種示弱的方式,喚起人們的同情心,進而爭取輿論。很多事實證明,示弱在很多場合下是一種為自己爭取利益的有效手段,尤其是在面對強勢對手的時候。

而「黑命貴」,則意譯為「貴」,帶有寶貴之意。咋一看似乎沒有什麼問題。但是我們拿出另一個詞來比較——「人命貴」,人的生命很寶貴。除了極端環保主義者,這個說法似乎沒有太大爭議。但是「黑命貴」將「人類」的概念窄化為「黑人(非洲裔)」就很容易引起反感。這在種族主義者看來甚至帶有「非洲裔得寸進尺」的一面。事實上,在社交媒體和網絡上搜索「黑命貴」一詞,大多數發言或文章都是在抨擊這一運動。

當然,對「Matter」一詞的理解,在美國國內也存在類似的爭議與對立。但是我們作為旁觀者,能否更為理性客觀一些呢?

你認為「Black Lives Matter」理性客觀的翻譯應該是什麼呢?

自己的思考很重要,尤其不要被別人帶翻了腦子!

相關焦點

  • 「Black Lives Matter」翻譯成「黑命貴」有問題嗎?
    黑命貴最近幾天,在微博上接連不斷的看到有些頗有影響力的博主大V,對在中文媒體中已經流行起來的,將「Black Lives Matter」翻譯成「黑命貴」的說法非常不滿。這些人大V當中,態度溫和的批評「黑命貴」的翻譯太過粗糙,達不到「信達雅」的境界,導致了中文受眾的誤解,激進者則更進一步,認為這個翻譯帶有嚴重的種族歧視觀點。不過,在筆者看來,「黑命貴」的翻譯非常的妥帖,完全符合「信達雅」的標準,而那些批評者則非壞即懵,或者是既壞又蠢!
  • 「黑命攸關」運動掀起美國兒童文學出版多樣化的熱潮
    然而,今年「黑命攸關」運動(Black Lives Matter)的到來,不僅引發了美國各個領域的激烈變革,也掀起了記錄美國少數種族經歷的書籍浪潮。Meena Harris向讀者介紹她的新書《卡馬拉和瑪雅的偉大想法》(Kamala and Maya’s Big Idea),圖片來源:Youtube
  • 對「高考工廠」的抨擊,一場教育理念的「黑命貴」運動
    因為河北作為高考的「老大難」,學生必須得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獲得一個讀大學的機會。面對更大的困難,敢於放手一搏,逆天改命。這種可貴的精神,怎麼就成了眾矢之的了?所以國內的網友,也給這場鬧劇起了個戲稱,叫作「黑命貴」。
  • 「美白」這個詞「辱黑」了,要和我們說再見了
    /中新視頻美國黑人弗洛伊德遭警察壓頸致死,已經過去一個多月了。他的死引發的騷亂,隨著他的葬禮和明尼阿波利斯市長跪在棺木前痛哭,漸入尾聲。但美國的「黑命貴(Black Lives Matter)」運動遠未消停,反而愈演愈烈,終於一步步走向自己初衷的對立面。
  • 美國街頭魔幻大片「黑命貴」頻繁上演,究竟是誰在歧視黑人?
    「黑命貴」運動為何在美國街頭頻繁上演,到底是誰在歧視黑人?如今,在美國的BLM運動(Black Life Matters)也有人翻譯為「黑命貴」運動,正在越演越烈,不僅在全球主要發達國家蔓延,而且還在美國華盛頓州的西雅圖市宣布成立「國會山自治區」,黑人公然分裂美國,驅趕警察,對抗政府,而美國聯邦政府似乎還對此毫無應對之策,川普總統似乎也只能狂發推特「LAW&ORDER」上百遍,而不能命令華盛頓州政府或者軍隊進入
  • 所有人都在「黑命貴」,遭受歧視最嚴重的華人呢?有誰關心?
    黑命貴當全世界都在「黑命貴」的時候,遭受歧視最嚴重的華人呢?有誰關心?歌詞大致是這樣的:第一步先找一個房子並打量一番最好是找一個中國人的社區因為他們從來都不相信銀行第二步找到一伙人和一個老司機還有一個按門鈴的人還有一個不害怕幹這事的人第三步在那個地方停下停車 觀察按門鈴 敲門第四步確認沒人在家沒人在家 開始搶吧.... ...
  • 穆斯林少年被斯坦福錄取 因申請中寫百遍「黑命貴」?
    在回答大學申請書中的問題「什麼對你很重要,為什麼」時,這位美籍亞裔小哥艾哈邁德(Ziad Ahmed),寫下100個「黑命貴」(Black Life Matters,以下簡稱BLM)。  斯坦福的錄取通知書則寫著:「每個看過這份申請書的人都會被你的熱情、信念、成就等折服。
  • 2020福建事業單位申論範文:淺談「黑命貴」運動
    2020福建事業單位申論範文:淺談「黑命貴」運動 事業單位考試中,寫作部分的答題技巧十分重要。福建中公整理了2020福建事業單位招聘申論熱點話題以及申論寫作技巧相關文章、資料,幫助大家更好地備考,更多相關信息可以關注福建事業單位招聘網。
  • 「美版張鐵生」寫百遍「黑命貴」進入斯坦福?答案怕不這麼簡單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白雲怡】最近兩天,這樣一條消息在美國各大媒體網站被刷屏:美國一位名叫齊亞德阿麥德的穆斯林小夥子在申請全美最難申請的名校史丹福大學時,申請材料中要求他寫一篇文章回答這樣一個問題:什麼對你很重要,為什麼?(What matters to you, and why?
  • 為什麼說黑人運動搞不垮美國,卻可能搞壞英語?
    王小波說,有趣是頂頂要緊的事情。我很贊同。為了讓這個世界更有趣一點,我決定摸一下。今天要摸的大象是當前美國如火如荼的黑人運動,摸的工具是語言學相關知識和一些邏輯分析。BLM當前席捲美國全國的黑人運動有個名字,叫Black Lives Matter。很多中文媒體把它翻譯為「黑命貴」。這是一個帶有極強偏見的誤譯。
  • 是BLACK LIVES MATTERS還是黑命貴?
    而中國反對此運動的人將其翻譯為「黑命貴」。先來看看主流翻譯,「黑人的命也是命」、「黑命關天」,傳達的意思是希望警察能夠將黑人與白人同等對待。就拿持槍問題說,美國因為第二憲法修正案的原因,一直都是支持擁槍、反對槍枝管制的國家。自然槍枝也會很泛濫,經常能聽到美國槍擊案的新聞,其它允許擁槍但有管制的國家如加拿大、法國、英國等槍擊案與美國相比寥寥無幾。
  • 澎湃思想周報丨大學教育價值幾何;黑命攸關從巴勒斯坦學什麼
    一個世紀前,美國決定投資免費的公立高中教育是因為美國公民們被說服相信中學教育會對所有人有好處,今天的經濟體要求大學學位,而政體卻不願資助高等教育。實現免費高等教育的第一步也應當是讓謹慎的公眾相信大學應該是一項公益事業。「黑命攸關」能從巴勒斯坦學到什麼?
  • 只因說了一句中文,美國教授被迫停課!非裔學生:他歧視我們
    一個聽起來像荒唐的故事,卻變為了現實:一名屢獲殊榮的傳播學教授在教課時,引用了一個漢語詞,但是沒想到招惹到某些學生的敏感神經,認為他「歧視黑人」,而被迫停課。據《紐約郵報》(NYPOST )9月6日報導,南加州大學商學院的教授格雷格·帕頓(Greg Patton)最近在上網課時,介紹不同文化中的填充詞, 即停頓的時候,不同文化的人用什麼詞來過渡。
  • 先看懂這個詞再說
    「警醒文化」與消除種族歧視、性別歧視等社會不公問題有關;對其讚揚和批評同時存在;「警醒」(Woke)一詞的政治含義起源於2008年,並與「黑命攸關」(Black Lives Matter)運動交織,迅速擴散到整個社會2.
  • 魁省自由黨黑人女黨魁,支持老師說「黑鬼」……
    然而,學生卻急了——在英語中,這個N打頭的詞被認為是對黑人的蔑稱,是種族歧視色彩最為強烈的詞彙之一。一個學生當場表示,白人不能使用這個詞。隨後,該學生向校方投訴,裡約特南-杜瓦爾老師被罰停課一個月。渥大教師Verushka Lieutenant-Duval一個月之後,裡約特南-杜瓦爾老師回到學校。
  • 在日本看「黑命攸關」運動:種族問題的「美國化」及其後果
    在澎湃新聞思想市場欄目近日推出的「黑命攸關」專題中,已經有不少論者對此事件背後所折射出的美國歷史和社會結構進行了專業的分析。而通過這篇寫得可能有些倉促的小文,我希望給大家提供的是一個來自日本的不一樣的視角。不管是因為「抽象的」全球化還是更為「具體的」美日同盟,日本註定不是此次事件中可以冷眼旁觀的路人。
  • 「宣傳」 到底該怎麼翻譯?
    中央編譯局的徐梅江老師在查閱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策劃、外交部、外文局、新華社、中國日報社、中央編譯局等單位編譯的《漢英外事工作常用詞彙》,發現「中共中央宣傳部」的「宣傳」一詞改譯為「publicity」時,興奮地指出,「這是解放思想、銳意革新的一個具體成果。」關於這個問題,在網絡時代我們也可以通過檢索來檢驗一下翻譯的接受性問題。
  • 示威朝不可控方向發展,真被川普說中,美國要變天了?
    美國示威遊行正在朝一種不可控方向發展,真的是怕什麼來什麼,國家分裂是美國最不想看到的事情,川普曾經還說過,是否要拆除華盛頓的雕像,現在真的讓他說中了,美國目前的社會現狀已經不是人力可以控制,人們的憤怒到達了頂峰,當初蘇聯解體的根本原因,就是因為國內各民族的關係沒有協調好。
  • 美國大學教授因講課說漢語口語,被稱冒犯黑人而遭到停課處分!
    人們在說中國語言的時候經常會說中國語言博大精深,而往往這種時候,也是中國人自豪的時候,不過也時常因為文化語言不通,在語言習慣上鬧出了不少笑話。 這本來在國內可以說是一個段子,但是在美國卻再次真實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