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中心有個露天文物,專家說可能是大石文化遺址

2020-12-22 一千零一眼

1981年,成都有一塊石頭被定為市級保護文物,其高2.13米,上寬43釐米,下寬105釐米,厚27釐米。

關於這塊石頭,有兩個傳說版本,一個是補天的女媧不慎將一塊石頭從天頂落下,石頭不偏不倚地落在了成都一條小街上。街上百姓頂禮膜拜,並給這塊石頭取名:天涯石。另一個版本說,這是一塊從玉皇大帝的宮殿圍欄上撣下落到人間的神石。

原先這塊天涯石位於天涯石南街80號一座破爛不堪的木質平房裡。據知情的老街坊說,之前這裡有一座廟,天涯石就在廟中,旁邊還有兩塊狀如雞蛋的橢圓形石頭叫元寶石,後來卻不知所蹤。因為石頭很是神秘,隔三岔五還有人來供些香火。

2003年3月份,該處進行棚戶區改造,由於原址並未修建樓房,這塊石頭就地保護起來,用玻璃罩子包圍起來,並專門為其修建了亭子供人們參觀。

對於這塊天涯石,當地一些人還記得,小時候貪玩之際,大人們總是告誡不要爬上石頭,否則會遭報應。這也應了一些書上記載:老傳雲「人坐其上,則腳腫不能行。」如今,天涯石旁邊就是天涯石小學。

連附近的街道,也是叫做天涯石東、西、南、北街。至於這塊石頭,有大學教授說,它不具備隕石的特徵,從巖石上分析應該是龍泉山地區的白堊紀沙巖,屬於「大石遺蹟」。若說起大石遺址,這就複雜了,但到目前,考古專家們並未一個明確的考證。 (原創作品,盜用必究,歡迎收藏、轉發或者評論,點擊「關注」二字,您就能閱讀我的所有文章,謝謝)

相關焦點

  • 合川區大石街道保護歷史文化 推動美麗鄉村建設
    華龍網3月23日14時訊(通訊員 周崇瓊)重慶市合川區大石街道結合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開展了農村歷史文化、文物遺址的保護和管理工作,為本土歷史文化注入了生命力,推動美麗鄉村建設,實現鄉村休閒旅遊互動發展。
  • 番禺大石這個村裡藏著一處紅色革命遺址
    番禺作為紅色文化資源聚集地之一,分布著不少紅色革命遺址。近日,記者走訪了解到,在番禺大石街會江村,也有一處紅色革命遺址—純菴區公祠。除了當地老一輩人外,鮮有人了解這座紅色革命遺址背後的故事。
  • 成都東華門遺址舉辦考古文物直播宣傳活動
    (記者 華夏 曾江)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為提升全民文物保護意識,推進文化遺產融入生活、服務社會,由成都市文化廣電旅遊局主辦,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青羊區文化體育和旅遊局承辦,青羊區文物管理所協辦的「尋根天府文化 再現錦城繁華」考古文物直播宣傳活動在東華門遺址舉辦。
  • 夏朝國都位置終於發現:有史料、有文化、有遺址、有文物
    「過去數十年的考古實踐表明,學術界對於夏文化的認識不但沒有形成共識,反而有漸行漸遠的趨勢,甚至有學者開始懷疑歷史上夏代是否真的存在。」「在古代文獻記載中所見夏商兩族活動範圍內,即在黃河中下遊的中原地區,已經不太可能再發現什麼新的考古學文化了。」
  • 「大石崇拜」寬窄觀——成都大石地名中折射出天府文化
    成都大石地名與今天的天府文化有無關聯?古蜀國具有對大石崇拜的傳統。支機石、石筍、石鏡、天涯石等就是古代蜀人遺留在成都城內的文化遺蹟,體現出具有研究價值的寬窄文化現象。■ 莊永紅攤開成都市地圖,與石有關的地名信手拈來。
  • 史話│溫江大石遺蹟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溫江史志,ID:JXJ-2015】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魚鳧村考古現場成都平原位於四川盆地中心,古代原是內湖,由於江上遊的大量泥沙衝擊而下,沉積湖底,遂漸次形成。全境土層深厚,並無產石的大山,但卻有多處大石遺蹟。
  • 歷史文化名城,榆林市榆陽區擁有眾多文物遺址
    榆陽區,陝西省榆林市市轄區,是榆林市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榆陽區境內文物遺址眾多,素有「南塔北臺中古城,六樓騎街天下名」之美譽。信天遊、大秧歌風俗獨特,剪紙、泥塑、石雕巧奪天工。已普查收錄各類文物點1417處,非物質文化遺產多達13類255項。
  • 二里頭遺址為什麼是探索夏文化的主要對象?專家告訴你TA有多重要
    大河網訊(記者 祝傳鵬) 60餘年來,為什麼中國考古界對二里頭遺址研究「痴心不改」?二里頭文化與夏文化研究有什麼關係?8月15日,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鄭州大學、河南大學、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南省文物考古學會、河南省社會科學院等的40餘位專家學者在河南省社會科學院主辦的「二里頭文化與夏文化研究回顧與展望學術座談會」上進行了探討。最早的中國在哪裡?中華文明的源頭在哪裡?「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間。」
  • 夏商並行說:廣漢三星堆遺址、成都金沙遺址為夏都說的22條證據
    丁山更明確指出,開明即啟,杜宇即禹,二個傳說實為一事所分化。[20]由於受傳統歷史體系的影響,歷史學家童書業認為蜀地的洪水傳說是「雜採中原神話編造成的」;[21]神話學家程憬則謹慎地認為:「依時間說,古蜀的(傳說)可能傳自中原;但依空間說,中原的也可能傳自古蜀。」 [22]今以夏商並行而論,則洪水故事源出蜀地當無疑問。
  • 《成都市弘揚天府文化建設三國文化發展高地的行動方案》出臺
    據悉,至2024年,成都市三國文化發展高地建設成果顯著,成都全國三國文化研究中心地位進一步夯實,以三國文化為核心的研究闡發、保護傳承、國民教育、宣傳普及、創新發展、傳播交流、文旅融合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三國文化的國際影響力進一步擴大,促進成都獨特人文魅力充分彰顯。
  • 三星堆遺址為何被禁止挖掘?專家:看看出土的文物,不敢研究了
    據《文史知識》中載:「三星堆文化是分布在中國西南的四川盆地內,年代範圍大致在公元前1700年軍前1200年問的青銅文化。該文化以四川省廣漢市南興鎮三暈堆遺址為典型遺址,範圍廣大,因該遺址最主要的考古工作和最廈要的考古發現都集中在名為「三星堆」的土丘周圍,故名。」
  • 大沽船塢遺址部分文物「搬家」
    ,將在本月完成移交,運送至新區文保所(新區博物館)文物展陳 在保存期間,新區博物館會將部分文物用於即將開展的展陳充實提升工程,讓這些珍貴的工業遺產與觀眾見面 10月9日,天津濱海新區文物保護所(以下簡稱「新區文保所」)工作人員走進天津市船廠北洋水師大沽船塢遺址,啟動遺址紀念館館藏首批文物保護性移交工作。
  • 夏朝遺址出土的5大文物,一件疑似穿越,一件是「真龍」
    每個朝代有每個朝代的遺址,周朝有豐鎬遺址,商朝有殷墟遺址,那夏朝有什麼遺址呢?眾所周知,我國的歷史非常久遠,別說距今4000多年的夏朝遺址了,就連距今五六千年前的大型古代遺址也發現了不少,如良渚遺址、紅山文明遺址、仰韶文化遺址,而夏朝的遺址則是二里頭遺址。
  • 文物|哈民遺址:開啟五千年文明塵封記憶
    目前遺址發掘總面積8200餘平方米,清理出房址81座、灰坑61座、墓葬14座、環壕2條,出土石器、玉器、陶器、骨器、蚌器等文物近2000餘件,碳化的黍、粟、大籽蒿、大麻等植物種子80多萬粒,人骨205例。保存完整的史前房屋木質構架、麻點文陶器、人骨遺骸等文物,再現了史前文明,被考古學家命名為一種新的考古學文化——哈民文化。
  • 天津"大沽船塢"將申全國重點文物 遺址引關注
    天津"大沽船塢"將申全國重點文物 遺址引關注   天津網 訊  從「第二屆中國文化遺產保護天津論壇」上獲悉,百年大沽船塢將申報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時,海河下遊工業遺產首個保護規劃現遺存有「甲」字船塢一座、輪機廠房舊址一座以及工具機、馬克沁機關槍等文物, 地下埋藏有「乙、丙、丁、戊」四座船塢。舊址反映了中國民族工業發展的足跡和天津產業工人成長的歷程以及塘沽地區在近代中國歷史上的重要作用,具有近代工業遺產和歷史文物遺蹟的雙重意義。文物部門計劃對地下遺址和文物進行發掘,在此基礎上修復地上遺址,將大沽船塢遺址區開闢為大型工業遺址園。
  • 三星堆遺址為啥被禁止挖掘?專家:看出土什麼文物,不敢研究下去
    三星堆遺址早在1929年於四川廣漢市西北鴨子河地區就被發現,村民發現了神秘的玉石坑,不過因社會處於持續的動亂中,沒人對這個發現感興趣,到了1980年時,考古學者再次對三星堆考古挖掘,在其中發現了大量的文物,主要是青銅器,不過出土的文物和其他地方有所不同,文物保存相對要更完整一些。
  • 江蘇睢寧:舉辦下邳故城遺址考古專家論證會
    專家們不畏迎面寒風,頂著冬日的寒冷,走下深坑中的遺址,一會站著,一會蹲下身子,不時地相互交流,仔細剖析遺址故城中各個朝代所蘊含的文化文物特質。江蘇省文物局文保處處長李虎仁、南京博物院副院長、研究員李民昌、江蘇省考古研究所所長、研究員林留根,江蘇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員、下邳故城遺址考古發掘項目負責人馬永強,徐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文物處副處長陳宜相等陪同專家們實地論證。
  • 「我」在吳哥古蹟修文物:承擔核心王宮遺址修復
    透露身份的安全帽上印著9個漢字——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金昭宇是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的文物保護工程師,一名專業文物古蹟保護工作者。問他的人是中國遊客,「這裡」是柬埔寨吳哥古蹟。茶膠寺廟山五塔修復過程中。有的專家提出,應該直接在石頭之間打錨杆,「釘」在一起,再用環氧樹脂粘牢。這樣外部完好無損,不會影響美觀。金昭宇解釋,選擇外部加固是因為「可逆」,能最大限度減少對文物本體的破壞。打錨杆則鑽破了有數百年歷史的石構件,如果某天倒塌,這個洞口可能導致石構件完全摔碎。
  • 三星堆遺址為何挖到一半,就被禁止?專家:看看出土文物都有啥
    專家:看看出土的文物,不敢研究了根據歷史書籍所記載,三星堆文化是從四川的盆地裡面挖掘出來的,年代範圍大概在公元前1700年乃至1200年的青銅文化,這個研究的發現,對中國考古界有很大的意義。所以該遺址的最重要的考古工作,全部都集中在那個叫做三星堆的土丘周圍。三星堆可以說是20世紀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
  • 浙江發現年代最早海岸貝丘遺址,距今8000年早於河姆渡文化1000年
    遺址於2013年10月發現的,文化堆積以海洋軟體動物貝殼為主要包含物,埋藏深度達5至10米,總面積約2萬平方米。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寧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姆渡遺址博物館對遺址進行主動性發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