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懷和下懷就是肚型不同?注意事項和風險更不同,早知道早預防

2020-09-12 zh胖魚

身邊的兩個同事幾乎是同時懷孕的,但是兩個人的肚子性狀卻完全不同,小白本身比較瘦,懷孕之後肚子也不大,看起來尖尖的,而小黃人本身就比較高又比較壯一點,有一天辦公室人事李姐就開玩笑說,一看你倆這肚型就知道你倆這懷孕有啥不一樣,本來大家以為李姐是開玩笑要猜孩子性別,結果李姐說小白你是不是總是愛起夜,睡不好?小黃你是不是容易脹氣,頂得慌?倆人一聽還挺對,沒想到還真是。大家都覺得李姐作為一個過來人還真是了解孕婦。

其實李姐並不是靠猜的,而是看肚型推斷出來的。因為小白和小黃的肚型因為兩個人的體型不同完全不一樣。這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上懷」和「下懷」。

上懷和下懷有哪些不同

上懷吃不好下懷睡不好

其實上懷吃不好下懷睡,說的就是上懷和下懷懷孕後的區別。上懷胎兒會更靠近胃,隨著胎兒長大胃容量會被不斷擠壓,胎兒還會頂到胸膈肌,擠壓胸腔的空間,所以上懷的孕婦胃口差,還會經常胸悶氣短

下懷胎兒更靠近小腹部,隨著子宮變大胎兒會不斷擠壓到膀胱,尤其是到了孕晚期,下懷的媽媽因為頻繁上廁所睡眠會特別差。

孕婦的體型和狀態不同

上懷的孕婦更容易顯懷,肚子看起來又大又圓,因為胎兒偏下早期還可以被衣服遮擋,而胎兒偏上在胃的位置,衣服不能遮擋就更容易顯懷。通常上懷的孕婦肚型看起來會更大,而下懷的孕婦肚子看起來相對較小因為胎兒有一部分在骨盆中藏著。進入孕中期,下懷的孕婦會比上懷的孕婦看起來身材更加靈活。相反上懷的孕婦就有點大腹便便的感覺。

上懷和下懷孕後期疼痛點不同

上懷和下懷因為胎兒位置不同,孕後期孕婦的身體不適的地方也會不同。

上懷更容易缺氧。

孕後期胎兒需要更多的營養,就會消耗更多的氧氣,加上胸腔被擠壓,所以上懷孕婦孕後期更容易感到胸悶氣短缺氧,如果母體吸入的氧氣過少也會影響胎兒的氧氣量,

下懷更容易恥骨疼。

孕後期骨盆韌帶為了給生產做好準備開始變得鬆弛,骨盆間的縫隙變寬,而子宮體積又不斷變大,壓迫到恥骨上,就會出現恥骨分離而導致恥骨疼,疼痛嚴重甚至影響走路。

下懷更容易出現水腫。

子宮變大壓迫到了下肢靜脈回流,就會出現水腫,下懷的孕婦更容易出現水腫,因為子宮位置低,對下肢靜脈的壓迫更加嚴重。

上懷和下懷孕期的風險不同

上懷的孕婦經常會出現胃脹,消化不良或者不思飲食所以上懷的寶寶可能會體重比較輕。因為我自己整個孕期都是胸悶氣短吃得也不多,孩子出生後只有五斤多。

並不是每個孩子可能都會體重偏輕,只是寶寶體重偏輕的概率會更大。

下懷的孕婦更需要控制體重小心胎兒過大。

下懷的孕婦因為胃被擠壓的少,胃口會更好,所以出現胎兒偏大的機率也會增加,所以整個孕期需要控制體重。

有這些特點女性更容易下懷

腹部肌肉結實更容易下懷

女性的子宮呈倒梨狀,最終受精卵會在子宮體內著床長大到子宮底,而子宮頸會成為子宮的保護關卡。子宮變大的時候會向左右或者上下延展開,

如果孕媽懷孕前經常健身,腹部的肌肉本身比較結實有彈性,那么子宮就會選擇縱向發展,

所以我們經常看到健身的女性懷孕之後肚子更容易呈尖狀而不是圓形。

骨盆寬的人更容易下懷

女性的子宮是懸垂在骨盆正中央的,如果孕婦的骨盆傾斜度比較大,骨盆就會比較寬而淺,胎兒的先露部分也就能更加深入到子宮內部,呈下懷狀態。相反孕婦骨盆本身傾斜度小骨盆窄,胎兒本身只能淺入,容易出現上懷。

上懷和下懷的注意事項

上懷需要注意

貧血

。上懷的孕婦因為食量小,吃東西容易脹氣,到了孕中期要避免貧血的狀況。因為有30%的孕婦在孕中期會出現貧血症狀,如果孕婦食慾不佳,很容易成為30%中的一員。

便秘

子宮對大腸的壓迫造成腸道蠕動緩慢,加上孕婦飲食量小,腸道蠕動更慢,所以上懷孕婦更容易便秘,儘量多吃水果。

缺氧。

孕後期,如果感到缺氧嚴重已經開始喘或者晚上睡覺呼吸困難,就要去醫院進行胎心監護,看看是否需要進行吸氧。

下懷需要注意

孕後期的水腫。

肚子越大水腫越厲害,孕後期可以多吃利尿的水果和蔬菜,適當運動,多讓讓家裡人按摩,飲食清淡避免水腫。

頻繁的假性宮縮

下懷肚子下墜的越厲害,假性宮縮也會越頻繁,為了避免假性宮縮過於頻繁可以使用託腹帶,給肚子一個外力,減輕肚子的下墜感。

恥骨分離的疼痛,

下懷孕婦比上懷孕婦更容易出現恥骨分離,因為子宮對恥骨的壓迫距離更近,時間更久。

避免胎兒過大。

下懷媽媽胃口好,要隨時監控胎兒體重。避免吃得過多導致太大,容易難產。

上懷和下懷代表了懷孕的兩種肚型,肚型不一樣面臨的危險和風險也是不同的,不要只看肚型不同,要學會留意不同肚型背後潛藏的風險!

相關焦點

  • 孕媽上懷和下懷,除了肚型不同,對胎寶的風險也不同
    懷孕對一個家庭來說是一件大喜事,當孕媽知道自己懷孕後都會特別的緊張,同時也會特別注意自己肚子的變化,當孕媽到了孕中晚期的時候,肚子的形狀大小也會比較明顯了。這個時候就會出現,有的孕媽肚子下面比較顯大,有的孕媽肚子上面比較顯大,通俗講就是上懷和下懷的區別。有人說上懷和下懷和胎寶的性別有關係,其實,這是不科學的,也沒有數據能說明這個說法。
  • 孕婦肚子「上懷」和「下懷」有什麼不同?快來看看你屬於哪一種孕肚
    懷孕後,幾乎每個準媽媽的肚子都不太一樣,有的看著靠上一點,稱為上懷;有的看著靠下一些,就是下懷。當然,除了位置不同,孕婦「上懷」和「下懷」其實還有很多其他的區別。上懷:顧名思義,「上懷」就是準媽媽肚子隆起的部分比較靠上,簡單來說,也就是媽媽的上腹部隆起較為突出。下懷:前面了解了什麼是「上懷」,那準媽媽反過來想就知道什麼是「下懷」了,「下懷」簡單來說其實就是準媽媽肚子隆起的部分比較靠下。
  • 孕婦「上懷」和「下懷」,預示胎兒性別不同?其實這些區別更重要
    直觀孕婦「上懷」和「下懷」有哪些區別孕婦分上懷肚和下懷肚,子宮位置不同胎兒的存在位置也會有所不同,那麼直觀孕婦體態的話也可以看出上懷和下懷是有一定區別的,別後的「玄機」主要有以下幾點:①肚子形態各異當孕婦是上懷肚時胎兒位置肯定比較靠上
  • 「上懷吐,下懷尿」啥意思?區別不是一星半點,孕媽早知道早受益
    很多人不清楚這是怎麼回事,有一句老話可以完美解釋這個情況「上懷吐,下懷尿」。小麗的親身經歷就是這句老話的現實寫照。她懷頭胎時膽汁都快吐出來了,但為了孩子健康逼著自己吃東西。本不想再受一次苦沒打算要二胎,可沒想到卻意外懷上了。這次懷二胎,她提前做了好心理準備,沒想到居然沒怎麼吐,但尿頻尿急很嚴重。
  • 孕肚「上懷」和「下懷」,除了形狀不同外,胎兒風險也不一樣
    導讀:孕肚「上懷」和「下懷」,除了形狀不同外,胎兒風險也不一樣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孕肚「上懷」和「下懷」,除了形狀不同外,胎兒風險也不一樣!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上懷肚、下懷肚、懸浮肚,孕期不同「肚形」,代表不同「意義」
    懷孕後大家總在一起討論,誰的肚子是上懷,誰的肚子是下懷。所謂上懷和下懷,顧名思義就是肚子凸出的位置不同。上懷肚:一般上懷肚是指肚子比較靠上,這樣孕媽媽從感覺上相對輕鬆一些。下懷肚:一般下懷肚是指肚子相對靠下,孕媽媽可能會出現尿頻等表現。懸浮肚:懸浮肚多見於肚子呈尖腹型,從側面看起來像「圓錐」樣,和正常半球形的肚子差別較大,同時也表明是骨盆入口狹窄的情況。
  • 「上懷」和「下懷」,哪種更好?兩種位置不同,出現的反應也不同
    大多數孕媽媽們總喜歡和其他姐妹一起交流在孕期所遇到的問題,像是孩子什麼時間段喜歡踢人、自己出現的妊娠反應等問題。其實還有一個問題可能會被大多數孕媽媽所忽略——孕肚的位置。這讓她們十分疑惑,經過仔細觀察,發現兩人孕肚的位置相差有點大。一些孕媽媽的孕肚比較靠近胃部,稱之為上懷;一些比較靠近肚臍眼,稱之為下懷。這兩種位置的不同會導致孕媽媽們孕期出現一些不同的症狀和反應。
  • 孕媽「上懷」與「下懷」有啥區別?有哪些注意事項?這篇文章講清
    生活中,很多人都是通過「上懷女下懷男」的說法,初步知道「上懷肚」和「下懷肚」的。先不說這種說法是否正確,站在醫學的專業角度來說,上懷和下懷存在很多方面的區別和注意事項,於孕媽而言,提前做了解,也可在今後做好應對措施。
  • 「上懷」和「下懷」有何不同?這3個差異醫生不說,孕媽也要清楚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很多孕婦肚子的位置存在差異,比如有一些孕婦的肚子靠近胃部,在醫學上被稱之為上懷。而有一些就比較靠近肚臍眼,也就是下懷。那麼「上懷」和「下懷」有什麼區別?「上懷」和「下懷」這3個差異很明顯:1、妊娠反應不同上懷的孕婦,一般因為位置的問題,所以胎寶對於腸胃可能會造成一定壓迫感,導致出現明顯的孕吐,甚至還會有胃酸反流,胸口發悶等現象。
  • 「上懷吐,下懷尿」,不同妊娠反應你是哪種?護理重點同樣有差別
    孕肚區分為上懷和下懷兩種情況,通常是兩種不同的妊娠體驗。她自己是上懷,小李是下懷,平時不注意,倆人站在一起就很明顯。也許這明顯不同的妊娠反應,正是由於孕肚位置不同導致的。妊娠反應「上懷吐,下懷尿」是人們對兩種孕肚不同的妊娠反應的總結,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上懷:胎兒位置集中在子宮上半部分,向上對胃形成壓迫,少數孕媽甚至會有喘不上氣的感覺。這類孕媽通常孕初期就會表現出孕吐嚴重,孕期的中後期因胃液被頂得向上反流,引起燒心、反酸的不適感。
  • 「上懷肚」「下懷肚」的區別在哪裡?其實風險差異有所不同
    但是對於那些完全沒有生育經驗的人來說,可能就是一個「新的名詞」了。所謂的上懷肚:就是孕媽懷孕的肚子位置比較靠上,通俗點來講,就是孕媽肚子鼓起的地方,更接近於胃,更偏向於肚子上方。而所謂的下懷肚,就是孕媽懷孕的肚子位置比較往下,更接近於膀胱,肚子鼓起的地方,偏向於腹部下方。而關於上懷肚和下懷肚,民間也有一種說法:「上懷男來下懷女」,這一直讓很多老人都深信不疑。那麼上懷肚和下懷肚能決定生男生女?
  • 孕媽"肚型"大不同,"上懷",還是"下懷"?在3方面很不一樣
    同樣是懷孕,寶媽們的肚子卻不一定都一樣,由此甚至衍生出了根據寶媽孕肚形狀判定孩子性別的方式。其實寶媽孕肚的形狀的差異是因為孩子入盆、胎位和寶媽的體格有關,與孩子性別無關。不過孕肚形狀不同,確實會給寶媽帶來不一樣的懷孕體驗。
  • 「上懷吐,下懷尿」,孕肚形狀看不出胎兒性別,但決定孕吐程度
    究竟什麼是「上懷」?什麼是「下懷」?上面所說的「上懷」和「下懷」,實際上是指孕媽的孕肚形狀,要知道寶寶的著床位置並不統一,有偏上一點的,自然也有偏下一點的。什麼是「上懷」?從醫學角度看,如果胎盤和宮頸口的距離超過7cm,就是上懷。上懷通常是橫位和臀位的孩子,他們著床的位置更接近胃部,多表現為圓肚。從生產角度看,上懷的寶寶更容易順產。
  • 孕婦「上懷」和「下懷」有啥不同,一字之差,差別還真不小
    聽了她的困惑,生了倆娃的敏姐說這都不是問題不用焦慮,無非一個上懷,一個下懷。雖然二者給媽媽的感受不同,但不會對胎兒有影響。」和「下懷」有啥不同?另外,「下懷」的孕媽由於胎盤更接近小腹的位置,可能會出現便秘的情況,而「上懷」的孕媽由於肚子更接近胃部,可能會出現消化不良的狀況。
  • 「上懷吐,下懷尿」有科學根據,孕肚形狀有講究,你是屬於哪一種
    孕肚區分為上懷和下懷兩種情況,通常是兩種不同的妊娠體驗。她自己是上懷,小李是下懷,平時不注意,倆人站在一起就很明顯。也許這明顯不同的妊娠反應,正是由於孕肚位置不同導致的。為什麼會出現兩種不同的孕肚位置?
  • 「上懷肚」「下懷肚」啥區別?決定生男生女?其實狀態風險大不同
    (文章/作者 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導語:提起來「上懷肚」和「下懷肚」這兩個詞,對於一些已經生過孩子,或者是現在懷著孕的女性朋友來說,可能並不是非常陌生。但是對於那些完全沒有生育經驗的人來說,可能就是一個「新的名詞」了。
  • 孕肚「上懷」和「下懷」有什麼分別,哪個更好,聽聽孕媽們怎麼說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孕媽在懷孕3~4個月左右,孕肚越來越明顯,但是孕媽們慢慢都會發現每個孕媽的肚子可能是不一樣,有的看起來大一些,有的看起來會小一些,之所以會看起來有這樣的差距,是因為孕媽的孕肚是分
  • 孕肚形狀,關係到準媽媽孕期反應,「上懷吐,下懷尿」是咋回事?
    每個準媽媽的妊娠反應都是不盡相同的,「上懷」和「下懷」,對準媽媽而言幾乎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懷孕體驗,生二胎的寶媽們,很多都經歷過這種不同。原來,小宇懷第一胎的時候是「下懷」,而第二胎是「上懷」,雖然都是一個寶媽,孕期反應卻天差地別。「上懷」和「下懷」有哪些不同到了孕晚期以後,準媽媽的肚子被撐得老大,「上懷」還是「下懷」,一眼就能看出。
  • 「上懷女下懷男?」同樣是懷孕區別原來這麼大,孕媽肚型有講究
    大多數孕媽在孕期都會碰到議論肚子裡懷的是男寶寶還是女寶寶的問題,有經驗的老人會通過孕媽的肚型是「上懷」還是「下懷」來判斷。那麼孕婦肚子是「上懷」好還是「下懷」好呢?究竟有什麼區別呢?本文將為各位孕媽解惑。孕婦什麼樣的肚型是「上懷」和「下懷」?「上懷」好還是「下懷」好?
  • 懷孕後,孕婦上懷與下懷究竟有何區別?孕肚暗藏了這個「玄機」!
    為此,王女士詢問了她的接產醫生,「懷孕時的肚型,真的跟寶貝的性別有關係嗎?」結果,醫生笑了笑,回答王女士說:「都是巧合唄!產婦上懷還是下懷,跟胎兒是男孩還是女孩,沒有半點關係。」王女士終於明白了,這根本只是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