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孕媽媽們總喜歡和其他姐妹一起交流在孕期所遇到的問題,像是孩子什麼時間段喜歡踢人、自己出現的妊娠反應等問題。其實還有一個問題可能會被大多數孕媽媽所忽略——孕肚的位置。
小林和小李是同事,前段時間因懷孕倆人同時休了產假,在空閒時間,她們還會一起交流自己最近都出現了什麼孕期反應。
但是隨著孕周增長,小李和小林發現她們所出現的孕期反應相差越來越大,例如:小李有嚴重的孕吐現象,而小林卻胃口倍增;小林出現了比較嚴重的胸悶現象,而小李卻呼吸順暢。
這讓她們十分疑惑,經過仔細觀察,發現兩人孕肚的位置相差有點大。
一些孕媽媽的孕肚比較靠近胃部,稱之為上懷;一些比較靠近肚臍眼,稱之為下懷。
這兩種位置的不同會導致孕媽媽們孕期出現一些不同的症狀和反應。
一、出現不同的妊娠反應
上懷的孕媽們,一般會因為寶寶所處的位置比較靠近子宮上方,從而對胃產生壓迫,導致出現經常感到喘不上氣的現象。而她們的妊娠反應一般為劇烈的孕吐,甚至是胃酸反流,出現燒心、胸口發悶等現象。
而下懷的媽媽們,肚子裡的寶寶位置比較靠近膀胱和腸胃。由於寶寶壓迫到媽媽的膀胱,導致了她們的膀胱容量下降,出現尿頻、尿急的現象,嚴重的還可能因為腸胃蠕動不正常而出現便秘的現象。
二、分娩孩子的方式不同
根據大數據研究表明,一般上懷的寶寶在孕媽媽肚子內是縱向發育,有利於他們逐步進入盆腔,加大了順產的機率。
但是下懷的寶寶在媽媽肚子裡一般是橫向發育,進入盆腔並不如縱向發育的寶寶順利,並且容易出現難產的現象,所以下懷的寶寶一般為剖腹產比較多。
三、孕期的飲食不同
上懷的孕媽媽因為胃部遭到寶寶的壓迫導致返胃酸,會出現一定的嘔吐現象,因此,在孕期一般食慾都會比較差,甚至還伴隨著貧血的症狀。
這些孕媽媽們即使食慾低下,也要規律地按點進食,補充能量,並且可以吃一些糖分比較低的蘇打餅乾來緩解反酸的現象,減輕身體的不適。
而下懷的媽媽們一般食慾會比較好,但是因為寶寶壓迫到腸胃和膀胱的關係,會出現一定便秘的現象,所以要注意每天食物的攝入量,不要給腸胃造成太大的負擔。
四、孕期的護理不同
如前面所說,上懷的孕媽媽們會出現呼吸困難的現象,所以入睡時採用左臥睡姿,以防自身缺氧,並且要隨時監測孩子的心率,保證胎心律動正常。
而下懷的媽媽們一般會出現比較嚴重的水腫現象,所以平時可以通過使用託腹帶來減輕孩子的重力作用,並且在日常多做適量運動來緩解水腫現象。
所以孕肚的位置不同還是會有很多差別的,孕媽們可以判斷一下自己是上懷還是下懷,然後根據以上幾點調整自己在孕期的飲食和護理等習慣,等待寶寶健康、平安地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