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懷孕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很多老人經常會根據你的一些孕期反應來推測你懷的是男孩還是女孩。
我們常聽到的有:酸兒辣女、十男九漏、上懷女孩下懷男孩等……
民間還有這麼句話:「上懷吐、下懷尿」。很多孕媽不解,「上懷」和「下懷」咋還和嘔吐、尿頻聯繫起來了呢?
「一胎嘔吐、二胎尿頻」,孕媽親身經歷:上懷下懷差別很大!
小美懷孕20周了。在她孕早期時,嘔吐到懷疑人生,甚至連喝水都會吐。
為此,小美還特意去醫院做了檢查,醫生除了說她尿酮體有點高以外,並沒檢查出其他異常。
這種症狀直到孕14周才逐漸消失。但是,她依然吃不下什麼東西,明明很想吃,但是吃幾口就感覺胃脹的難受。為了寶寶正常發育,只好每天少食多餐。
而小美的朋友秋秋,和小美的孕期反應完全不同。小美在懷孕期間胃口一直很好,吃嘛嘛香,眼瞅著自己的身體像個小皮球似的吹起來了。
但是,秋秋卻會很頻繁的上廁所,一天要去十幾次甚至更多。在孕晚期的時候,秋秋每次去廁所,都感覺孩子隨時會被生下來。
後來,兩姐妹一起去諮詢了醫生才知道,孕期反應的不同是因為兩個孕媽懷孕的位置不同:小美是「上懷」,而秋秋是「下懷」。
「上懷」和「下懷」到底是怎麼回事?
胚胎在著床的時候,著床位置靠近子宮較上一點的位置一般就是「上懷」,相反地,在子宮偏下一點的位置就叫「下懷」。
「上懷」解釋
「上懷」的胎兒一般在子宮上部活動較多,所以對子宮上側的器官,比如胃部、肺部的壓迫較大。孕婦的肚子看起來也是上部會大一些。
「下懷」解釋
「下懷」的胎兒一般在子宮的下部活動,所以看起來孕肚偏下。就會對子宮下部的器官形成壓迫。
「上懷」和「下懷」到底有什麼區別?
1)孕肚外觀不同
「上懷」的孕肚比較圓潤,從背後看沒有腰身;而「下懷」的肚子會比較尖,腰身也還是比較纖細的。從背後看很難分辨出她是孕婦。
2)孕期特徵不同
「上懷」的媽媽總感覺肋骨疼,而且孕吐十分明顯。這是因為子宮上部變大,壓迫了肺部和胃,所以,經常有孕媽感覺呼吸不暢,胃痛反酸。
「下懷」的孕媽則是會出現尿頻症狀,因為子宮下部變大會壓迫盆骨,每次胎兒胎動都會踢到膀胱,所以會感覺尿急。而且,因為子宮壓迫腸道變窄,所以「下懷」的孕媽容易便秘。
闢謠:「上懷」、「下懷」跟胎兒性別有關嗎?
老人們常說:上懷女孩、下懷男孩。孕肚明顯的是女孩、孕肚不明顯的是男孩云云。
「上懷」還是「下懷」,是由胎兒所處位置、孕婦子宮和盆骨形態決定的,與胎兒性別無關。
專家表示:胎兒的性別在形成受精卵那一刻就已經決定了,與其他因素是沒有關係的。
其實這些說法是錯誤的、沒有科學根據的,大家不要被忽悠了。
還有人認為「上懷」靠近胃和肺部,胎兒在子宮內受到更大的阻力,所以不利於胎兒的發育。而「下懷」的胎兒可以任其發展,會發育的更健康。
專家說:同等體積的胎兒發育大小是一樣的,胎兒的大小和「上懷」、「下懷」無關,只與孕媽腹壁肌肉的鬆緊程度有關。
所以說,「上懷」、「下懷」和胎兒的性別無關,也不存在生產難度的區別。
「上懷」和「下懷」只是一種形態現象,並沒有什麼其他的意義。所以,請各位孕媽和家人不要迷信。只有寶寶健康發育,才是對孕媽乃至整個家庭來說最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