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焦慮的時代,和賺錢一樣讓我們焦慮的,還有健康。
你身邊一定也有這樣的朋友,一到吃飯點餐,他們就高喊:
少油少鹽!
越淡越好!
這,還能不能一起愉快地吃飯了?
有機、輕食、健身餐……在這樣的飲食新風尚下,素食主義,吸引了越來越多人的注意。
他們是一群怎樣的人?他們的素食餐桌又是怎樣的呢?
本文就來帶你探索一下素食主義者的世界。
素食,表現出回歸自然、回歸健康和保護地球生態環境的返樸歸真的文化理念。
在美國有1/10人口、英國有1/6人口已經或正在考慮成為素食者。
一度大火的安妮海瑟薇、威廉王子、張杰謝娜、大S汪小菲等人紛紛搶著辦的素食婚宴。
素食成為一種新的時尚生活方式,在全世界逐漸流行起來。
其實,素食並不是最近才出現的,它在數千年前的古希臘和印度就已經是有跡可循的。
它源於一種萬物平等、不殺生、慈悲為懷的古老哲學。
隨著佛教和其他東方哲學地傳播,大舉流行。
肉食者通常指雜食動物,意味著動物和植物都吃,人類被認為是雜食動物。
素食主義者與食草動物的飲食習性十分相似。
但也存在更具體的劃分:
素食者(Vegetarian)指的是不吃肉類的素食者,但他們的飲食中仍包含乳製品和雞蛋。
純素者也被成為嚴格素食者(Vegan),他們的飲食中禁忌所有的肉、雞蛋、乳製品或者任何動物製品,同時,純素者也不會使用動物製成的其他物品,比如蜂蜜、皮毛大衣以及你家裡的真皮沙發。
素食主義是一種生活方式,是什麼原因讓這麼多的人選擇這種飲食方式呢?
有些人因為主張儘可能地避免對動物的各種壓榨、虐待,堅持素食飲食。
也有人是因為常年有病在身,只是出於對健康的考量,覺得停止食用動物製品會緩解病情。
還有人是環保主義者。堅持素食會減少全球碳排放。
他們推行素食主義的方式是以身作則,不強迫他人。
純素飲食真的如宣傳的那麼好麼?
芬蘭知名素食博主Virpi Mikkonen,她從22歲開始純素飲食。
在堅持純素飲食十幾年後,她覺得自己的身體有諸多不適:
臉上出疹子,得了流感很久都不會痊癒,指甲也容易斷。心情低沉,頭痛,頭暈,心跳不規律,甚至停經提前進入更年期。
在醫生的建議下,她只能放棄純素飲食。
澳洲健身博主Sarahs Day在6個月的全素飲食後,失去了所有的肌肉。
她的身體需要大量的蛋白質來支持運轉。
她開始渴望每一個動物飲食,於是不再素食。
素食和肉食哪一種飲食對於人類來說更合適呢?
從進化角度來說,肉食者的飲食似乎是我們大腦智慧發展的原因,因為吃肉可以攝入更多蛋白質。
在日本衝繩,傳統的飲食被認為是最健康、最長壽的。
衝繩島的百歲老人比例是世界上最高的。
島上的130萬人口中,有740位百歲老人。
傳統衝繩人的飲食是基於大量的植物碳水。
雖然他們主要吃素,但也會在特定節日吃肉,通常是豬肉。
當然,即使如衝繩島民一般,遵循健康的飲食習慣,並不意味著我們會百病不生或長生不老。
在今天,選擇飲食方式是一個非常「個體化的事情」。
素食的選擇不再顯得刻意,不再需要以對生命的負疚感來支撐自己的主張。
它開始變得自然,開始成為人到了一定階段的選擇。
就仿佛一個人不斷添置許多新奇玩意後,突然覺得應該把家裡弄乾淨一些。
不論是哪種飲食方式,都沒有絕對的優劣可言。
如今,素食餐館已經遍布世界各地。
一些著名品牌的五星級飯店內均有專門的素食服務,或設立專門的素食餐廳。
世界上絕大多數的航空公司均提供多種風格的素食餐飲。
任何一個人都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
如何找到這份「適合」,或許是一個更值得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