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製「食物」致8人死亡,你還敢給孩子自製輔食嗎?

2020-10-20 潘德母嬰

酸湯子,又稱湯子、餷子,是流行於東北地區的遼寧東部、吉林東南部及黑龍江東部一帶的特色小吃,用玉米水磨發酵後做的一種粗麵條樣的主食。做起來簡單,吃起來爽口,因此很多人會在家裡自製,但是,自製食物隱患重重,前段時間就有媒體報導,黑龍江一家9人在家中聚餐時疑似食物中毒,已有8人死亡,涉及的中毒食物正是這酸湯子。


原來是在儲存過程中被汙染,產生了毒素—米酵菌酸。米酵菌酸是由椰毒假單胞菌屬酵米麵亞種產生的一種可以引起食物中毒的毒素,食用該毒素汙染的食物可引起人或動物中毒,嚴重者可致死亡,由此才發生了悲劇。

自製食物隱患重重

自製食物雖然經濟有樂趣,但是也暗藏隱患,尤其是家裡有小寶寶的,很多媽媽喜歡在家給孩子自製輔食,殊不知很多食物存放不當,或者製作不當,都會引起寶寶不適。



其次,自製輔食在營養搭配上不夠科學,就目前的嬰幼兒輔食產品,按照原料來源可劃分為四類:

  1. 以米粉和麵條為主的穀物類輔食;
  2. 營養包為主的營養補充品;
  3. 以果泥、菜泥為主的佐餐輔食;
  4. 以餅乾、磨牙棒為主的健康零食

看起來都很簡單,難就難在配比問題,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指示,寶寶第一口輔食應選擇強化鐵的輔食產品。因為在寶寶6個月大的時候,身體中的鐵元素幾乎就會消耗殆盡,所以6~12個月寶寶對鐵的需求量達到0.9~1.3 mg/kg/d。這對於採用配方,將各種營養成分進行科學配伍的合格輔食產品來說並非難事,但自製輔食想要實現在含量上的精準把控卻是大多數父母做不到的。

無論是自製還是購買成品,大部分引發的中毒事件,都是由於存儲不當造成的,如何正確存儲食物?是每個媽媽都要學習的。

輔食正確的存儲方式:冷藏VS冷凍


冷藏

冷藏室溫度一般控制在0~6攝氏度之間,在短時間可以阻止食品腐爛,但這種方法不會殺死微生物,僅僅是抑制它們的繁殖。冷藏溫度越低,微生物生長越慢,使食品的味道、顏色及營養成分發生變化的生物化學反應就越慢,保存食品時間越長。但是有一點非常重要:食品在冷藏前不能受到汙染,也就是食品要處於無菌的狀態。

冷凍

冰箱冷凍保存溫度一般控制在-15~-23攝氏度之間,食物在凍結狀態下,酶分解和化學變化幾乎都不能進行,食品中的營養物質基本不流失。但冰結晶(食品中的水分形成的冰塊)的形成及冷凍中冰結晶的長大等對食品的物理性狀和組織性狀影響卻很大,也就是再次解凍後食物的感官和口感會差很多。

市售米粉

米粉不要存放在冰箱內,應該放在陰涼乾燥處,桶/盒裝米粉的包裝塑料膜不要全部撕開,具體的方法參見包裝盒上的說明。袋裝米粉打開後要放在米粉的密封盒中保存,或者使用封口夾把封口封住,放在陰涼乾燥處。

米粉打開後建議在一個月內吃完,避免口味、營養成分等在空氣中暴露太長時間受到影響。

自製麵條/水餃/餛飩

給寶寶做好的麵食,如果吃不完,建議平攤在盤子或其他容器中,放入冷凍室,將溫度開至最低或速凍模式,讓麵食迅速冷凍,然後按寶寶每次食量分別裝入密封袋中冷凍保存。

存儲容器的選擇

常見的存儲容器有:食品保鮮袋、食品密封袋、塑料密封盒、玻璃密封盒。

如果是長期保存,建議選擇後三種,玻璃密封盒的好處是解凍後可高溫加熱,安全性高;塑料製品的好處是存放方便,並且有些輔食密封盒是軟底設計,取食時非常方便。

塑料產品的安全性

建議媽媽買正規廠家生產的器皿,按說明書使用,比如某塑料密封盒註明不能微波加熱,媽媽切不可大意,如果粗心導致使用不當應丟棄,避免安全隱患。

總之還是希望寶媽們儘量給孩子買成品,少自製,這樣也能給寶寶減少點安全隱患,育兒從來都不是生來就會的,我們都需要一點一滴學習,切勿大意。


潘德媽媽APP

相關焦點

  • 自製酸子湯至8人死亡!給寶寶自製輔食要謹慎,這幾點不可馬虎!
    不少人都愛在家中自己製作美食,疫情時期足不出戶,多少人跟著網上學會了自製涼皮和電飯煲蒸蛋糕?眼下深秋來臨,伴著一日一日的降溫,家中老人又開始了一年一次的醃豆角,泡酸菜之旅。據報導,10月12日,黑龍江雞西市雞東縣「酸湯子」中毒事件中死亡人數已上升至8人,黑龍江省衛健委經流行病學調查和疾控中心採樣檢測後,初步定性為由椰毒假單胞菌汙染產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專家介紹,米酵菌酸十分耐高溫,大量食用後死亡率高達40%—100%。
  • 寶寶的輔食是自製好還是市售好?答案出乎你意料
    寶寶到了該吃輔食的年齡,這時寶媽寶爸們就不得不開始思考一個問題了——是自製輔食好呢?還是市售輔食好呢?一號美媽認為自己心靈手巧可以動手做,沒有必要在市面上購買。二號美媽擔心市面上的輔食有不少添加劑不利於寶寶健康,特別是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還在流行期間,食品安全很成問題。自製輔食就無需擔心這些問題。
  • 自製米粉當輔食,8個月寶寶吃出缺鐵性貧血,媽媽瞬間傻眼
    添加輔食,意味著寶寶邁出了成長的第一步。家長們為了呵護寶寶嬌嫩的腸胃,對第一口輔食的挑選是費盡了心思,力求找到清淡有營養的輔食,讓寶寶吃出健康好身體。有很多家長對外面賣的輔食不放心,特意給寶寶自製輔食,從採集到加工,每一步都格外細心。
  • 盲目添加輔食VS科學添加輔食,看完後你還敢隨便給娃添加輔食嗎?
    下面,我們一起看看10個輔食添加誤區,足以讓人捶首頓足!誤區1:給孩子用兒童醬油拌兒童麵條實際上,我國相關部門目前尚沒有出臺專門的兒童食品標準。誤區2:沒長牙齒的寶寶要一直吃糊狀食物寶寶剛開始添加輔食時,家長們可以做一些細軟的糊狀食物。不過,如果長期給孩子餵細軟糊狀的食物,孩子的口腔得不到應有的鍛鍊,對長大以後的咀嚼能力和語言發展有很大的影響。1.寶寶不喜歡吃飯。
  • 成品輔食跟自製輔食有什麼差別?|萌童季
    有些父母可能會有些煩惱,孩子慢慢長大了,對於食物和營養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這個時期,成品輔食跟自製輔食到底選哪個好,哪個會對孩子的成長發育更有好處呢? 很多人的觀念裡,自製輔食會更安全、更健康、更營養,對孩子更好,但實際上很多父母不知道的是,自製輔食也會存在一些風險。
  • 市售輔食和自製輔食的區別?
    市售輔食和自製輔食市面上銷售的輔食種類繁多,為許多忙碌的父母節省了不少時間,但有些家長覺得,自製輔食更安全衛生。其實,市售、自製輔食各有利弊。因此輔食究竟是自製還是購買,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綜合考慮,理智選擇。市售輔食市售輔食不僅食用方便、易於儲存,而且添加了很多寶寶生長發育所需的營養素。如果家長給寶寶選擇市售輔食,要注意以下兩點。
  • 吉林女子吃醫生自製中藥中毒身亡續:醫生涉過失致人死亡被訴
    澎湃新聞此前報導,2016年9月,陳蕾紅服用了吉林某醫院副院長韓某自製的中藥藥丸,後烏頭鹼中毒,經搶救無效死亡。在撫松縣公安局以韓某涉嫌過失致人死亡罪移送審查起訴後,撫松縣檢察院認為,案件事實不清,證據不足,作出不起訴決定,白山市檢察院經複查也維持了該決定。此後陳蕾紅家屬繼續申訴。
  • 自製輔食≠絕對安全,製作不當也會毒害自家寶貝
    很多家長可能認為,外面賣的食物再好,也不如自己動手做來得安全。事實是這樣嗎?之前,網上都在傳「吃了自製的菜泥,寶寶亞硝酸鹽中毒」。自製輔食如果不注意科學搭配和合理烹調,容易出現營養素流失過多、營養搭配不合理的情況,這對寶寶的健康成長同樣不利。並且我們對菜市場、超市的食材的來源不太了解,所以相比成品輔食,可以說自製輔食的食材安全性沒那麼高的保障。
  • 自己做的輔食一定比買的好?真不一定!這幾種輔食不宜自製
    自己做的輔食就一定比買的好嗎?這還真不一定!自製輔食存在以下問題1、自製輔食可能含鐵量不足就拿我們常見的嬰兒米粉來說吧,大家都知道,寶寶的第一口輔食應該選擇富含鐵的食物,比如強化鐵嬰兒米粉、肉泥等。有的媽媽擔心市售米粉在加工過程中有添加劑,於是選擇自己用大米做米粉給寶寶吃。
  • 自製輔食VS買的商品輔食,哪一個對寶寶更好?
    寶寶的成長牽動著每一個爸媽的心,在母乳和奶粉的糾結過後,輔食也成為了爸媽重視的問題。吃自己做輔食怕營養不均衡,買外面的又怕有色素香精的添加劑,那麼究竟哪種輔食對寶寶才安全更安全呢?
  • 巴豆自製「生男偏方」致人死亡!固鎮一女子獲刑
    53歲女子徐某是安徽省固鎮縣人,僅有小學文化的她,自稱有生男孩偏方。去年5月,她將自製的藥丸賣給一女子,最終導致對方身亡。6月21日,記者獲悉,蚌埠中院近日對此案作出終審判決。同年5月19日,徐某在家中用巴豆、紅花、丁香、桂皮、砂仁、黑胡椒等材料自製藥丸後以800元出售給李女士,並告知服後會腹瀉,要多喝水。次日7時,李女士吃下偏方後腹瀉不止,當日16時,李女士昏迷,後經送固鎮縣東方醫院搶救無效死亡。經鑑定,李女士符合服用「巴豆」成分藥物引起的巴豆毒性損害並腹瀉脫水終致循環、呼吸衰竭死亡。
  • 對於寶寶輔食餵養常見的八大誤區,你中招了嗎?
    孩子是我們的開心果,是每個家庭的天使,從剛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要為他們的所有負責。在孩子成長的每一個階段都非常的重要。那麼添加輔食就是寶寶的一個重要階段,寶寶滿六個月以後,就可以添加輔食,可以讓嬰兒慢慢適應不同的食物。對於寶寶添加輔食有好幾種說法,有說八個月才能添加雞蛋?還有人說沒有牙不能吃泥糊食物?果汁很有營養?自製輔食更安全更營養?......
  • 自製食物真的安全嗎?
    原創 人衛健康 人衛健康自己在家做點食物,陶冶情操,的確不失為一種樂趣;如果僅是下廚,還可以控制油鹽糖的分量和比例,確實是一個比較健康的選擇。不過,家庭自製食物並不是安全的代名詞,自製食品同樣存在安全風險,一不小心,你也會中招。
  • 河南4人喝自製藥酒3人中毒身亡,你還敢喝嗎?
    據專家介紹,0.2毫克的烏頭鹼,就能讓人中毒,3-5毫克的烏頭鹼就能使人死亡。 醫生提醒 藥酒是用來治病的 健康的人根本沒有必要喝 自配藥酒未經檢驗 而且藥性極不確定, 喝的時候務必謹慎小心 這次的教訓太慘痛了 家裡自製這些食物,這樣做才安全 「純天然
  • 自製米粉更安全、更營養?你給寶寶選對了嗎?
    第三十七期《自製米粉和市售米粉哪個更好?》文字版很多媽媽問我,米粉是自製好還是市售好?實際上食物本身並沒有好壞之分,關鍵是看你吃對了沒有。自製米粉:鐵含量非常低,要通過其他食物來給寶寶補充身體所需的鐵元素,如肉泥、肉鬆等食物。市售米粉:裡面強化了鐵元素,可以補充寶寶身體所需的鐵元素。
  • 自製的米粉真的更安全更營養?給寶寶加米粉應避開這些誤區
    按照中國營養協會0 - 6歲兒童膳食指南,6個月大的寶寶開始添加輔食,來滿足身體發育所需要的營養所需,非乳類輔食食品主要包括三種:第一種是液體食物,如果汁、菜汁;第二種是泥糊狀食物,如米粉、果泥、菜泥等;第三種是固體食物,如軟飯、爛面,碎塊狀的水果、蔬菜等。
  • 自製輔、零食隱藏風險需重視
    現在父母都想給孩子最好的,在選擇輔食時,父母也是費盡心思,到底是家庭自製輔食好還是選擇市場銷售的輔食好?這成為困擾大多數家長的一個問題。不過,國內嬰幼兒輔食滲透率僅為25%左右,與歐美國家80%的滲透率相差甚遠。可見當下的國內輔食市場,滲透率並不高。其中不少地方還存在著自製輔食的情況,並且不少家長還傾向於自製兒童零食。當下很多消費者都存在家裡做的輔食比外面的更健康更營養,但其實這樣很容易陷入營養誤區。
  • 初貝嘉育兒營養課堂——輔食是市售的好還是自製的好?
    市面上銷售的輔食種類繁多,為許多忙碌的父母節省了不少時間,但有些家長覺得,自製輔食更安全衛生。其實,市售、自製輔食各有利弊。因此輔食究竟是自製還是購買,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綜合考慮,理智選擇。 市售輔食市售輔食不僅食用方便,易於儲存,而且添加了很多寶寶生長發育所需的營養素。如果家長給寶寶選擇市售輔食,要注意以下兩點:第一,輔食添加初期,應選擇單一食材。
  • 大米自製焦米,對腹瀉有很好食療作用的輔食,自製焦米湯,適合8月+...
    自製焦米湯適合8個月的寶寶秋冬季是寶寶腹瀉最頻繁的時候,腹瀉容易引起脫水,悄悄告訴寶媽們一個小秘密,焦米湯是一個好的偏方,對腹瀉有特別好的食療作用呢。食材雖然簡單,但效果卻不可小看哦,媽媽們快行動起來吧!
  • 家庭聚餐致8人死亡,食物中毒原因反轉!
    家庭聚餐致8人死亡,食物中毒原因反轉!這起中毒事故死亡人數升至8人!12人聚餐,9人食用酸湯子已致8人死亡據了解,10月5日早上,該家庭成員親屬共12人參加了聚餐,家裡長輩9人全部食用了酸湯子,3個年輕人因不喜歡這種口味沒有食用。到了中午,9位食用了酸湯子的長輩陸續出現身體不適,已造成8人搶救無效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