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湯子,又稱湯子、餷子,是流行於東北地區的遼寧東部、吉林東南部及黑龍江東部一帶的特色小吃,用玉米水磨發酵後做的一種粗麵條樣的主食。做起來簡單,吃起來爽口,因此很多人會在家裡自製,但是,自製食物隱患重重,前段時間就有媒體報導,黑龍江一家9人在家中聚餐時疑似食物中毒,已有8人死亡,涉及的中毒食物正是這酸湯子。
原來是在儲存過程中被汙染,產生了毒素—米酵菌酸。米酵菌酸是由椰毒假單胞菌屬酵米麵亞種產生的一種可以引起食物中毒的毒素,食用該毒素汙染的食物可引起人或動物中毒,嚴重者可致死亡,由此才發生了悲劇。
自製食物雖然經濟有樂趣,但是也暗藏隱患,尤其是家裡有小寶寶的,很多媽媽喜歡在家給孩子自製輔食,殊不知很多食物存放不當,或者製作不當,都會引起寶寶不適。
其次,自製輔食在營養搭配上不夠科學,就目前的嬰幼兒輔食產品,按照原料來源可劃分為四類:
看起來都很簡單,難就難在配比問題,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指示,寶寶第一口輔食應選擇強化鐵的輔食產品。因為在寶寶6個月大的時候,身體中的鐵元素幾乎就會消耗殆盡,所以6~12個月寶寶對鐵的需求量達到0.9~1.3 mg/kg/d。這對於採用配方,將各種營養成分進行科學配伍的合格輔食產品來說並非難事,但自製輔食想要實現在含量上的精準把控卻是大多數父母做不到的。
無論是自製還是購買成品,大部分引發的中毒事件,都是由於存儲不當造成的,如何正確存儲食物?是每個媽媽都要學習的。
冷藏
冷藏室溫度一般控制在0~6攝氏度之間,在短時間可以阻止食品腐爛,但這種方法不會殺死微生物,僅僅是抑制它們的繁殖。冷藏溫度越低,微生物生長越慢,使食品的味道、顏色及營養成分發生變化的生物化學反應就越慢,保存食品時間越長。但是有一點非常重要:食品在冷藏前不能受到汙染,也就是食品要處於無菌的狀態。
冷凍
冰箱冷凍保存溫度一般控制在-15~-23攝氏度之間,食物在凍結狀態下,酶分解和化學變化幾乎都不能進行,食品中的營養物質基本不流失。但冰結晶(食品中的水分形成的冰塊)的形成及冷凍中冰結晶的長大等對食品的物理性狀和組織性狀影響卻很大,也就是再次解凍後食物的感官和口感會差很多。
市售米粉
米粉不要存放在冰箱內,應該放在陰涼乾燥處,桶/盒裝米粉的包裝塑料膜不要全部撕開,具體的方法參見包裝盒上的說明。袋裝米粉打開後要放在米粉的密封盒中保存,或者使用封口夾把封口封住,放在陰涼乾燥處。
米粉打開後建議在一個月內吃完,避免口味、營養成分等在空氣中暴露太長時間受到影響。
自製麵條/水餃/餛飩
給寶寶做好的麵食,如果吃不完,建議平攤在盤子或其他容器中,放入冷凍室,將溫度開至最低或速凍模式,讓麵食迅速冷凍,然後按寶寶每次食量分別裝入密封袋中冷凍保存。
常見的存儲容器有:食品保鮮袋、食品密封袋、塑料密封盒、玻璃密封盒。
如果是長期保存,建議選擇後三種,玻璃密封盒的好處是解凍後可高溫加熱,安全性高;塑料製品的好處是存放方便,並且有些輔食密封盒是軟底設計,取食時非常方便。
塑料產品的安全性
建議媽媽買正規廠家生產的器皿,按說明書使用,比如某塑料密封盒註明不能微波加熱,媽媽切不可大意,如果粗心導致使用不當應丟棄,避免安全隱患。
總之還是希望寶媽們儘量給孩子買成品,少自製,這樣也能給寶寶減少點安全隱患,育兒從來都不是生來就會的,我們都需要一點一滴學習,切勿大意。
潘德媽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