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最長「假期」轉眼已經過了一半的時間了,回首望去,孩子們的這段時間又是如何度過的呢?
做暑假作業、看電視、玩手機、玩電腦遊戲、回老家鄉下……
這些幾乎都是大多數孩子在暑假的「常規」,在這段沒有老師的日子裡,相信每個孩子都是最開心,美好,最放鬆的。
然而,正是在這些放鬆的背後,也會出現一系列問題:
有生活作息時間規律紊亂的,有暴飲暴食致病住院的,有沉迷於網絡導致心理異常,有和同伴玩得不亦樂乎而忘記作業的……
其實,正是這一個又一個的不和諧聲音也時刻在提醒著我們家長們,孩子在暑期期間的心理問題也是一件不容小視的事情。
那麼關於在暑期間孩子們的心理又應該如何去調適呢?
↓↓↓
對於學生們來說,當他們在一段時間的歡快和激動過後,暑假自由的這種氛圍往往就會讓他們感到無所適從,因此通常很容易會出現這樣的困擾:
1.規律的生活作息被打亂,常常感覺空虛和無聊。
在暑假裡當時間過去了一半後,很多學生就會感覺好像無事可做一樣,容易形成每天睡懶覺的習慣,這樣慢慢的一天天的就自然而然的變得越來越懶散,越來越沒有壓力了,從而失去了目標和動力,而且當他們在看待問題時也會出現比較消極的情緒,甚至有的嚴重的還會出現自卑、抑鬱、焦慮不安等心理問題。
2.信息沉溺綜合症。
隨著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上網對於每一個人來說幾乎就是一件最平常的事情了,可是對於很多喜歡上網的學生來說,因為假期有時間了,又不像在學校上學禁止接觸網絡,他們在假期裡由於自控力不足,就會天天沉溺在網絡的世界裡,但如果長時間的上網就會使人的精神變得越來越差,人也日漸消瘦,同時和現實社會脫節嚴重,越來越不喜歡和周圍的他人說話和交往,因此就會出現社交障礙等心理問題。
3.假期學習班惡補,壓力過大,引發心理異常。
只要一到暑期,各種補習班,興趣班就會層出不窮。對於家長來說,望子成才的心切,同時也擔心自己的孩子會落後於別人,於是就督促孩子極不情願的去參加各類補習班。使孩子一離開學校環境,就背起了另一種形式的學業沉重包袱。因長期壓力過大,神經緊張和學習疲累,導致很多孩子還會出現強烈的反感情緒,所以就會導致有的孩子出現失眠多夢,注意力不集中,孤僻偏激等一系列心理問題。
【巧妙化解的小妙招:】
1.合理利用時間,做到科學的安排。
每個孩子的過暑假的方式都不一樣,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合理的假期計劃安排,雖然現在暑假已過去一半的時候了,但在接下來的近一個月的時間裡仍然可以強迫自己力求做到每天都要做到早睡早起,認真而有計劃地完成各科暑假作業;而且還要堅持陽光鍛鍊時間每天都不少於半小時;同時也要注意用眼衛生,有節制地看電視、上網、玩手機,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
2.親近書籍,學會求知。
暑假是同學們自行「充電」的黃金時期,只要把握得好,就是提升自己的最佳機會。
所以,在完成好暑假作業的同時,還應該多進行課外閱讀,多讀些好書,可以通過向老師了解或同學推薦等方式找到自己需要的好書;也可以看些高考滿分作文,多摘抄一些好詞、好句、好段落,並真實地記錄下自己的閱讀感受,以此擴大自己的知識面,在好書的陪伴下快樂的成長。
同時,對於那些平時總感覺到自己專注力不足的孩子,比如在課堂上總是注意力不集中,做事不專心,做作業拖拉,遇到問題容易半途而廢,而且很多作業無法深入思考的孩子,特別推薦在這個後半個暑假裡好好的抽出時間去閱讀和專研這樣一本書——《parragon兒童大腦神奇的專注力》,很多閱讀過此書的孩子都深有體會,收穫的不僅僅是閱讀的能力,更多的是通過書中的特有技能,從視覺、邏輯、推理、數字等方面全方位的培養孩子的專注力,讓孩子能夠做到專心致志,在學習上取得了更加優異的成績。
3.利用假期,「打卡」完成一項技能學習。
上學期間,多數同學都是每天忙於課堂的學習,幾乎就沒有充分的時間和精力去學習其它技能,剛雖然暑假的時間已過去了一半,但在接下來的一個月時間裡,完全還可以好好的利用起來,「打卡」學會某一項技能,比如:遊泳、打羽毛球、舞蹈、書法等。
4.幫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
父母每天都在為孩子含辛茹苦,起早貪黑,很多孩子都能切身的感受得到。所以好不容易有個暑假,所以我們就可以陪父母聊聊天,逛逛街;幫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比如拖拖地,洗洗碗,做做飯,洗洗衣服等;還可以和父母一起去探望爺爺奶奶。也可以通過在家庭中不同角色的換位體驗,學會為父母分憂,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用自己的行動讓父母感到:我們已經長大,懂得感恩!
每到假期時,孩子們不用再上學,當然他們是感覺最開心、最激動,最嚮往的,可是對家長們來說,每到假期卻過得一點兒都不輕鬆,甚至還會比平時覺得更累:
1.擔心孩子在暑假期間染上不良習慣。
暑假期間,孩子們的空餘時間相對比較多,加上現在手機、電腦的普及,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稍加不注意,很容易被網際網路上的各種不良信息所誘惑,從而染上不良習慣或嗜好,甚至有的還會走上犯罪道路。
2.孩子沒有計劃,成天混日子,荒廢學業。
孩子的天性就是愛玩,自控力又不足,很多的孩子又幾乎不擅長目標管理和時間管理,整天不是上網就是看電視,亂吃東西,就是跟其他孩子一起瘋狂玩耍,一個假期下來,孩子學業等方面就荒廢了。
3.孩子不願和父母溝通,出現溝通困難。
在人際交往中,相信很多家長或者如魚得水,人際溝通處理得非常好,但當他們在面對孩子時,往往很多時候卻通常顯得束手無策,有些時候還沒聊上幾句就會出現「冷戰」等現象。甚至有一些家長還「莫名其妙」的變成小孩眼裡老土、頑固等等代名詞,以致於使家庭教育變得更加束手無策。
【巧妙化解的小妙招:】
1.和孩子共同制定暑期計劃。
正如很多父母擔心的一樣,孩子們也許並不擅長做目標管理和時間管理,或者在這前一個月的暑假裡,你還沒來得及幫助孩子制定合理有效的暑假計劃,但從現在開始至少還有近一個月的時間,完全還可以重新和孩子一起制定接下來的後半個暑期的計劃,力求在孩子上學前幫助孩子度過一個充實而又愉快的暑假。
2.和孩子一起策劃一次親子出遊。
在暑期中,來一次好的親子出遊是家長與孩子間的良好交流渠道,這不僅能凝聚家庭的親和力,也是實施教育的一種好方法。所以建議在這後半個暑假裡好好的和孩子們一起策劃來一次親子出遊,在快樂的出遊過程中,可以很好的讓他們了解地理、歷史等多方面知識,還能增強體質、磨鍊意志;讓孩子在娛樂遊戲中、親近自然中,接受語言、動作、感官和品德等多方面教育。
3.鼓勵孩子參與社會實踐活動。
通過參加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和道德體驗活動,讓孩子走進社會,了解社會,關注社會,並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為社會做力所能及的貢獻,通過孩子的親身體驗讓他們感受到自己擔負的責任,確立自己努力的方向,樹立堅定的社會主義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4.和孩子共同定製的家庭手機管理公約。
資訊時代,手機已經成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孩子處在身心發展階段,對於網絡信息的辨別能力有限,手機的肆意濫用必然會導致一些危害行為。家長如果強行禁止孩子使用手機,不但會剝奪孩子從網絡上接收信息的權力,而且也容易引發家庭衝突的爆發。所以只有通過和孩子共同制定家庭手機管理條約,共同遵守和維護,我們才能讓我們的孩子合理使用手機,做手機的主人。
假期轉眼間就過去了一半,或許此時你才感嘆時間轉瞬即逝,時間從來都是不會等人的,與其感嘆這逝去的時間,還不如好好的抓住眼前,好好的利用這接下來的近一個月的時間,好好的和孩子一起制定出一個合理有效的計劃,讓孩子們在後半個假期裡過得更加愉快而又充實,讓家長們過得既安心又舒心。
以一個美好的心情去迎接新學期的開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