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租為賣?共享公司Bird將出售電動滑板車

2020-12-20 愛集微APP

芯科技消息(文/Allis),電動滑板車在全世界掀起風潮,但各家廠商尚未找到可以大獲全勝的方式,而在這個時間點,電動滑板車共享公司Bird宣布了即將出售新型滑板車的消息,售價為1300美元。然而,對於這個策略是否能夠成功,外媒《Fortune》抱持著懷疑的態度。

《Fortune》認為,該公司的顧客一直都以「共享」為主要需求,而不是「購買」電動滑板車。

Bird希望顧客以1300美元的價格買下一輛他們可以用租借方式就騎得到的電動滑板車。但是,根據《The Information》報導,Bird的用戶平均花費3.65美元在騎滑板車,這代表用戶必須要是滑板車的重度使用者,才有可能在共享滑板車上花到1300美元。

另外,Bird也在上星期公布了新的租借方案,讓用戶以每個月25美元的金額租用電動滑板車。執行長Travis VanderZanden表示,通過每月租借的方式,比每天只有幾趟旅程還要更省成本。

如果要出售電動滑板車,Bird也會面臨新的競爭。中國的小米公司也通過亞馬遜販售電動滑板車,售價為448美元,Swagtron也推出了350美元的電動滑板車。

《Fortune》認為,Bird看起來並沒有為了消費者的錢包著想,只想著自己的利潤。到目前為止,Bird在融資上並沒有遇到任何困難。但是最終,投資者還是希望可以看到真的能獲利的計劃,而Bird似乎認為通過賣電動車的方式可以達成這個目標,在接受《The Verge》訪問時,VanderZanden表示,這是很合理的策略。(校對/木棉)

相關焦點

  • 搞共享電動滑板車的Bird估值20億美元,美國人是怎麼想的?
    編者按:中國的共享單車風靡了全國。不過在美國似乎不慍不火,相反,那裡冒出了一種解決最後一公裡問題的新型交通工具:電動滑板車。其領先的初創企業Bird在不到18個月內估值就達到了20億美元。這東西怎麼會值這麼多的錢?它會不會像中國的共享單車市場一樣會面臨眾多競爭對手?它的機制是怎樣的?它如何賺錢?為什麼要騎這個而不是騎自行車?
  • 美國共享電動滑板車大戰:80%的車源自這家中國公司
    12月1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2018年共享電動滑板車風靡美國,成為了風投的新寵兒。而在諸多初創企業背後,都離不開中國製造企業的身影。今年大熱的電動滑板車共享公司Lime最近向用戶傳達了一個令人不安的信息:其部分設備存在起火的隱患。在10月30日發布警告信息後,這家初創公司召回了大約2000輛電動滑板車,不到其總量的1%。
  • Uber 要收購共享電動滑板車公司,是出於什麼商業邏輯?
    編者按:Uber要收購一家共享電動滑板車公司。這件事背後,到底體現出了什麼樣的商業邏輯?著名分析師 Ben Thompson發表了一篇博客文章,從聚合理論的角度進行了分析。他認為有效的客戶細分市場,不依賴於人口統計或地點等容易衡量的屬性,而是更深入地理解消費者想要實現的目標。基於這樣的分析,給Uber收購共享電動滑板車公司提供了合理性。
  • 2020年初共享電動滑板車熱潮退去 新冠疫情為初創公司敲響喪鐘
    新冠肺炎疫情令業務前景不明朗的共享電動滑板車雪上加霜。因為疫情在全球的爆發,沒有主要支持者的初創公司不得不以破產收場,即便是財力雄厚的公司,業務規模也會縮減至最低水平。 2018年,眾多的共享電動滑板車初創公司湧入全球各大城市,承諾用廉價、清潔的交通工具和數十億美元的風險資本來支持一場出行方式革命。
  • 海外「共享電動滑板車」大戰,這些初創公司值得被看好嗎?
    據 TechCrunch 報導,共享電動滑板車大戰愈演愈烈,6 月初,「Limebike」完成由Google Venture領投的 2.5 億美元融資,另一家公司「Bird」的最新估值則已經到了 20 億。市場開拓方面,這些初創公司已經開始走向海外市場。
  • 電動滑板車初創公司Bird收購競爭對手Scoot
    來源:金融界網站出租電動滑板車的初創公司Bird Rides Inc.已經達成了收購Scoot Networks Inc.的協議,後者也運營著一個共享電動自行車和立式滑板車的車隊。知情人士稱,收購Scoot的價格遠低於該公司在2017年上一輪融資中獲得的約7,000萬美元的估值。這些知情人士表示,交易價格更接近2,500萬美元。其中一位知情人士稱,這是一筆現金加股票的交易。PitchBook Data Inc.的數據顯示,總部位於舊金山的Scoot自2011年創辦以來共計融資4,700萬美元。
  • 共享電動滑板車泛濫導致投訴不斷,電動滑板車上路,你看好嗎?
    在中國城市,共享單車十分流行,而在美國的一些城市,近來掀起了共享電動滑板車(以下簡稱「共享滑板車」)的熱潮,據外媒最新消息,兩大網約車巨頭之一的Lyft,也準備進入共享滑板車領域。共享滑板車其實就是一輛體積十分小巧的電動自行車,用戶需要全程站立,行駛速度超過了自行車。
  • 最新研究|德國大力推行的共享電動滑板車「事與願違」
    (E-Scooter)將被允許在德國上路。電動滑板車具有巨大的未來潛力,與公共運輸工具一樣,它們是「汽車的真正替代選擇。在擁堵城市生活的居民可以使用電動滑板車輕鬆的從有軌電車(S-Bahn)或公交站到達家或公司。
  • 重返舊金山,電動滑板車創企Bird收購同行Scoot
    >【獵雲網(微信號:ilieyun)】6月12日報導(編譯:油人)去年8月,舊金山歡迎電動滑板車重返這座城市Scoot是在舊金山獲得經營許可的兩個滑板車公司之一。因此,這座城市最後一英裡的移動性競賽可能會再次升級。一份新聞稿宣布這項收購被稱之為「兩個志同道合的公司的戰略決定」,並表示Scoot將繼續以自己的品牌作為Bird的子公司運作,大概這也是因為Bird需要在像舊金山這樣的地方運營。
  • 共享又添奇葩物種:電動滑板車上路,你看好嗎?
    懂懂認識,這是杭州雲造科技公司,之前因為關注短途交通工具、電助力自行車等話題,採訪過這家企業。於是懂懂馬上聯繫了雲造科技創始人、CEO邱懿武,邱懿武告訴懂懂,這是他們新業務:共享電動滑板車,初期投放在杭州北部軟體園區內做嘗試。共享單車火了,並且得到政府的鼓勵與支持,於是來了共享汽車、共享電動自行車。
  • 過去一年,全球城市發生了這些⑥|美國共享電動滑板車淘金熱
    共享電動滑板車會是又一個泡沫嗎? 澎湃新聞 龔唯 製圖在國內,持續兩年多的共享單車熱最終退燒,先是多城面對棘手的「單車墳場」,ofo在12月遭遇用戶「擠兌」押金,又在今年初被爆解散海外部門。但在過去一年,美國各個城市的街頭出現了另一種無樁的共享交通工具:電動滑板車(scooter)。和小黃車以及摩拜單車類似,它們配備了GPS和實心輪胎,使用手機解鎖,用完後可以直接留在人行道上。以Lime為例,一臺滑板車一美元起租,每使用一分鐘收費15美分。
  • 在美國給電動滑板車充電能賺錢?
    共享電動滑板車和共享單車都是作為短途出行的交通工具存在的,但電動滑板車不需要消耗騎行者的體能,通過電力來提供動力的特點,具有了不一樣的競爭優勢。而在美國的共享電動車市場,有幾家勢均力敵的公司進行競爭,以共享單車作為主業務的Limebike和Spin,剛獲得了1億美元融資,創始人是前Uber高管的Bird電動滑板車共享公司。
  • 美國微型運輸轉向電動滑板車
    作者:DIGITIMES陳端武美國自行車共享公司也正在遠離自行車,轉而優先部署用戶想騎的滑板車。在美國,電動滑板車已取代無樁自行車成為最熱門的單人交通工具。過去幾個月裡,Lime已從許多市中撤出自行車,並在3月進行大規模撤出行動。
  • 電動滑板車,別出來害人害己了
    根據Lime公司去年發布的年度報告,其名下的共享單車和共享電動滑板車,一年在美國的騎行總量已經達到了600萬次。這只是一家公司。2019年,巴黎成了各種電動交通工具的試驗場,無處不在的電動滑板車主導著法國首都的街道和人行道,它們不僅顛覆了老式自動車,還和電動汽車爭奪生存空間。
  • 滑向風口的電動滑板車
    Lime時代為了強調重壓電動滑板車領域,位於舊金山的LimeBike今年品牌更名為Lime,並將電動自行車納入了產品線,此外還將觸角伸向汽車共享領域。隨之而來的是 4 億美元新資金的湧入,投資方為Uber和Alphabet的風投部門GV。當然,聖塔莫尼卡的Bird也在今年融資 4 億美元,進一步擴大其電動滑板車租賃服務,並進入更多的歐洲市場。
  • 共享滑板車,遇到的麻煩比共享單車還多
    而那些已經被發了「禁入令」的公司要怎麼辦呢?Bird 近期宣布,將設計研發了一款「虛擬管理面板」,可以幫助城市觀察和管理共享滑板車帶來的衝擊。而 Lime 的做法更激進,於九月下旬對舊金山的這個試點計劃提出了申訴,言辭激烈地宣稱「交通局的重大偏見,排除了中立的決策過程」以及「標準是在沒有參考公眾意見的情況下制定的,因此不是公平透明的競爭過程」。
  • Alphabet 重金直投共享滑板車 Lime,布局未來共享交通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有知情人士透露,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 已經直接投資了美國共享滑板車公司 Lime,參與該公司總額 3 億美元的一輪融資。Alphabet 旗下風險投資部門 Google Ventures 也參與本輪融資。傳 Lime 的價值被評估為 8 億美元,募集資金後則為 11 億美元。
  • 電動滑板車大軍正佔領美國大街小巷
    電動滑板車後來居上電動滑板車和過去幾年在中國如火如荼的共享單車一樣,都是試圖用輕量級的出行方案連接城市,解決「最後一公裡」問題。事實上,不少電動滑板車玩家就是從共享單車公司發展而來,有些企業則同時提供電動滑板車和共享單車。
  • 電動滑板車上路將被罰款
    根據草案,未來擬實施產品目錄製度,未進入目錄的電動自行車、殘疾人機動輪椅車不得在北京銷售和登記;電動滑板車、獨輪車、自平衡車等器械、設備不得上道路行駛。《規定》將力爭在今年9月出臺。據悉,老年代步車不屬於非機動車範疇,上路屬於非法機動車,市交管局正在研究相關的治理意見。
  • Bird、Lime、Lyft和Jump獲加州許可展開16個月電動滑板車先驅計劃
    作者:DIGITIMES 謝明珊Bird、Lime、Lyft和Jump獲得加州聖塔莫尼卡市(Santa Monica)許可,將在為期16個月先驅計劃,推出電動滑板車和自行車租賃服務。舊金山也是在2018年秋天展開電動滑板車先驅計劃,只不過是選擇Skip和Scoot作為官方供應商。據TechCrunch報導,聖塔莫尼卡市原本只發許可證給Lyft和Jump,雙方各自可以推出250臺電動滑板車和500臺電動腳踏車,但後來Lime和Bird的支持者抗議奏效,Lime和Bird才成功獲得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