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ucation is the kindling of a flame, not the filling of a vessel.-Socrates
蘇格拉底說:教育,乃點燃火焰,非填充船隻也。
又到高考了,想了半天,說點什麼呢?最後,我決定不指責高考,而是把矛頭指向教育本身。
教育的作用,到底是什麼?
傳道、授業、解惑,這幾件事聽著都老大老大的。私以為,大眾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謀生的能力,而極少數的個性化教育,才是思考社會與人生。而當下的教育,絕大部分是剪掉夢想的翅膀。
逆向思考飛越瘋人院:指責本身很輕鬆也很容易。但能否提出建設性的、更加合理的、具有真正可行性的建議和方案則更加重要。
折花哥:建議不是沒有,理性、建設性是我讚賞的態度。但是,當所有的建議最終指向偉光正的核心價值,怎麼變?教育與體制一樣,是平均主義與叢林法責在這個神奇國度的完美合體,目前都在高潮狀態,怎麼能停下來?
莫羅阿:花哥犀利!現代好家長的標準是,儘量在家裡時光把孩子被剪的翅膀恢復,使他們仍具有自己飛翔的能力,而不是助紂為虐,殘害自己寶貝的身心。但可惜的是,有多少人能意識到呢?
二戰後教育的平均主義
二戰後,教育體系基本上都是鼓勵SB,讓SB趕腳自己很NB,什麼都得有。而制度上,一邊繼續鼓勵這種SB情緒的膨脹,一邊扼制SB的各種破壞性,同時壓抑正常的、自由的人性。這種分裂下,神馬制度都是扯JB蛋,一場SB自我快速繁殖、膨脹繼而毀滅的鬧劇。
而我是帶著舊時餘溫的家庭教育加上不斷修正的自我教育。在裹挾中掙扎是我生存的主題。厭倦是常態。
George_Chen_SHA:二戰這個時間分割非常準確。二戰前,種族主義和殖民主義是領先社會的主流價值觀的一部分,隨著二戰結束後的全球勢力重分配,各種種族、性別、個體差異的平權主義成為「普世價值」,這樣的普世價值會對人類社會造成什麼影響,要再過200年來看,現在斷言為時尚早。
人民日報:【2014各地高考題目匯總!】①全國一卷:山羊過獨木橋;②北京:老規矩;③上海:穿越沙漠和自由;④四川:人只有站起後世界才屬於他;⑤廣東:膠片與數碼時代;⑥山東:開窗看問題;⑦安徽卷:劇本修改誰說了算;⑧湖北:山頂的風景;⑨浙江:門與路。
人民日報:【2015#各地高考作文題#匯總】一年一度的高考作文討論盛宴又開始了!①北京:「假如我與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或「深入靈魂的熱愛」;②天津:範兒;③四川:看老實和聰明;④湖北:噴泉與泉水;⑤上海:如何對待內心的堅硬與柔軟
這些年高考作文題都是保安出的,三問。是濃濃的苦逼偏偏覺得自己很牛逼的逼趣味。看高考作文題,能得高分的,不是有當筆桿子的天份,就是有當公知的潛力:穿越、感性、神經質。
兒子最近推薦了《南極料理人》,簡單,純粹,舒服。越發覺得我朝人民,缺了一些人性中最最基礎的本真和童趣,都是天生的表演藝術家。2014年高考作文題,尤其突出。
換我就出這樣的題:
1、如何做出好吃的大米飯?
2、約會
3、我的網絡化生存之道
4、我喜歡的一本書
5、寫給未來的自己
……
私以為高考作文要考察的是表達的邏輯,而不是觀點立意。
2016年的高考題正朝著折花哥希望的方向在改進。
全國卷II:語文素養提升大家談;
北京卷:以「神奇的書籤」為題,表現愛讀書、讀好書的主題;
浙江卷:虛擬與現實;
天津卷:我的青春閱讀。
教育成為「叢林法則」推手
不能輸在起跑線上 葛玉奇 畫,《時事報告》2012年05期
年輕父母真可憐,教育壓力大如山。
生娃要進好醫院,買房須靠名校邊。
競爭始於幼兒園,擇校託人花冤錢。
孩子生活更悲慘,每天功課排得滿。
起床不等公雞叫,睡得比狗還要晚。
終於盼來雙休日,還要參加輔導班。
不能輸在起跑線?其實完全瞎扯淡。
培養興趣很重要,身心健康金不換!
——張旭,《時事報告》2012年05期
高考在我看來,就是在一條通向苦逼的路上你死我活的肉搏著。最多10年,90後們不但會懷疑高等教育,甚至懷疑基礎教育,他們會發現一無所長的自己謀生困難,會恨曾經逼著他們學習過時的知識和謬誤的所有人,他們會背叛你們。因為社會積累滿足了背叛的條件,中國垮掉的一代可能是90後。
垮掉是好事,是80後往前N代苦逼價值觀的崩塌。
小結
大學本來就是精英教育,要允許差異化,允許市場化,允許花錢受高等教育。用不了幾年你們會對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投入產出比產生森森滴森森滴質疑,大罵上當受騙的一定還是大喊公平這些人。要愛,請深愛,給底層上升的通道不如給他們謀生技能,條條大路通羅馬,別被苦逼知識分子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