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區域遊戲中教師指導現狀的研究

2020-09-05 Itemperor

原文連結:http://www.51jrft.com/rwxy/sf/952.html

內容摘要:《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幼兒園應「以遊戲為基本活動」。區域遊戲是幼兒根據教師提供的區域環境與材料,自主選擇,自發探索的具有教育意義的自主遊戲活動。區域遊戲對幼兒的身心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而教師對幼兒區域遊戲的指導是幼兒能否在區域遊戲中得到較好發展的關鍵。

本文採用觀察法、訪談法、文獻法和案例分析法對常熟市A幼兒園大班區域遊戲中教師的指導現狀進行了研究,主要觀察了區域遊戲中環境的布置,教師的參與介入以及遊戲後的評價這三方面的內容。研究發現教師對環境的布置比較欠缺,教師參與介入幼兒的時機和方式不太合理,教師的評價手段和內容比較單一。針對這些現狀,本文進行了分析與思考,提出了有針對性的指導意見。

查看完整論文請+Q: 351916072

關鍵字:大班區域遊戲教師指導

Key words: Kindergarten’s senior class; Area games;Teacher’s guidance目 錄

一、問題的提出 1

(一)課題來源 1

(二)研究目的和意義 1

(三)研究對象和方法 2

二、相關研究現狀 2

(一)概念的界定 2

(二)國內的相關研究 2

(三)國外的相關研究 3

三、大班區域遊戲中教師指導的現狀 4

(一)大班區域遊戲中環境布置的現狀 4

(二)大班區域遊戲中教師的參與介入的現狀 6

(三)大班區域遊戲中教師的遊戲評價的現狀 10

四、大班區域遊戲中教師指導現狀存在的問題及分析 12

(一)大班區域遊戲中環境布置存在的問題及分析 12

(二)大班區域遊戲中教師的參與介入存在的問題及分析 13

(三)大班區域遊戲中教師的遊戲評價存在的問題及分析 15

五、解決對策和建議 15

(一)大班區域遊戲中環境布置存在問題的解決對策 16

(二)大班區域遊戲中教師參與介入存在問題的解決對策 16

(三)大班區域遊戲中教師遊戲評價存在問題的解決對策 17

六、結語 18

參考文獻 19

附錄 20

附錄一 20

附錄二 20

附錄三 21

致謝 22

一、 問題的提出

(一)課題來源

遊戲作為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是會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而不斷發展的。遊戲伴隨著兒童的發展,兒童也在遊戲中不斷的成長。在我國近100多年來,幼兒教育工作者對幼兒園遊戲問題的認識和研究逐漸從直覺和經驗上升到自覺的理論探索。《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明確指出:「幼兒教育應以遊戲為基本活動。」「教育活動注重綜合性、趣味性、寓教育於生活、遊戲之中。」《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也提及了關於遊戲的教育建議:「主動親近和關心幼兒,經常和他一起遊戲或活動,讓幼兒感受到與成人交往的快樂,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和師生關係。」「當幼兒不知怎麼加入同伴遊戲時,或提出請求不被接受時,建議他拿出玩具邀請大家一起玩;或者扮成某個角色加入同伴的遊戲。」遊戲對幼兒認知、情感、社會性以及個性的形成與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由此可見,遊戲對幼兒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但幼兒的遊戲並不是隨意的遊戲活動,有指導的進行遊戲才能促進幼兒的發展,故幼兒的遊戲離不開教師的指導。

在實習和見習過程中,筆者發現幼兒區域遊戲在幼兒園是很受重視的,然而也存在一些問題。如:教師會對幼兒的遊戲進行遊戲記錄,也會對遊戲進行一些指導,但教師的指導大多局限於遊戲活動後的評價,對於遊戲環境的布置以及活動中的參與介入、觀察指導等是比較欠缺,在指導內容、參與介入和評價方式上都存在一些問題。基於以上問題,筆者認為,筆者有必要對幼兒園區域遊戲中教師的指導現狀進行調查研究,發現問題,深入分析並解決問題,加強幼兒園及教師對幼兒區域遊戲指導的重視。

http://www.51jrft.com/rwxy/sf/952.html


(二)研究目的和意義

1.研究的目的:

本課題的研究目的在於通過綜合國內外學者關於區域遊戲以及區域遊戲中的指導的相關內容,了解當前幼兒園區域遊戲中教師指導的現狀,對幼兒園區域遊戲中教師指導現狀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和策略。

2.研究的意義:

遊戲是學前兒童的基本活動,也是學前兒童的基本權利。注重幼兒的遊戲是學前教育區別於中小學教育的重要特徵。現今的幼兒園雖然對區域遊戲的開展極為重視,但教師對幼兒區域遊戲的指導確是十分欠缺的。因而,本課題的研究意義在於通過調查研究幼兒園教師區域遊戲指導現狀,發現教師在指導中存在的問題,通過策略的制定解決這些問題,加強幼兒園教師對區域遊戲指導的重視。

(三)研究對象和方法

1.研究對象

隨機選取常熟市A幼兒園大班的5個班級中的10個教師作為觀察對象,以班級中的教師和實習生為訪談對象進行了非正式的訪談。

2.研究方法

(1)文獻法:

筆者從中國知網和萬方資料庫上搜索了大量關於幼兒園遊戲指導以及遊戲講評的期刊、報告,並與之前所學的有關於遊戲指導的書籍、文獻相結合,分析研究這些現存的有關文獻資料,歸納總結出已有的研究結果和研究現狀。關於幼兒園區域遊戲中教師指導的書籍有:《幼兒園遊戲與指導》、《幼兒園角色遊戲指導手冊》、《學前兒童遊戲》、《給幼兒園教師的一百零一條建議:遊戲指導》等等。

(2)觀察法:

有目的、有意識的對常熟市幼兒園在自然狀態下開展的遊戲活動進行了直接、非參與性的觀察,觀察教師對區域遊戲的環境指導、教師的參與介入以及教師對遊戲的講評,及時做好記錄和分析,根據記錄到的事實,概括研究現象。

(3)訪談法:

在實習期間筆者通過與教師之間的非正式談話,了解教師對於區域遊戲指導與評價的認識和看法,並且通過訪談了解教師對區域遊戲環境的布置的看法。通過訪談去了解教師對區域遊戲指導的認識、看法以及重視程度,從而發現問題並制定合理的解決策略。

二、 相關研究現狀

(二)國內的相關研究

1.區域遊戲的含義

區域遊戲是幼兒戶內自由遊戲的主要形式,是幼兒在遊戲區(或稱活動角、活動區)中所進行的某種特定活動。

2.區域遊戲指導的內容

為幼兒創設良好的區域遊戲環境,組織和指導幼兒的區域遊戲是教師的基本技能之一,教師在區域遊戲的開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國內的一些研究者對遊戲指導的內容做了研究。如下:

區域遊戲的指導可以從環境、觀察、參與及講評四方面展開。邱學青在所著的《學前兒童遊戲》中指出:「教師在幼兒遊戲的過程中,主要有四個方面的作用:第一,為遊戲的開展做好準備活動,創設包括遊戲經驗、遊戲時間、遊戲環境等幾方面的條件;第二,觀察遊戲,了解遊戲的發展情況;第三,視遊戲需要參與介入遊戲,促進遊戲的發展;第四,根據遊戲開展情況,引導幼兒分享、提升幼兒遊戲經驗,並為下次遊戲做好準備。」

劉小英認為:「創造性遊戲(包括角色遊戲,表演遊戲、結構遊戲)將三大遊戲有機結合,採取開放式組織指導,開放壞境--增厚遊戲的物質基礎;開放指導--增強遊戲的互動效應;開放評價--尋找遊戲的快樂源泉。」

3.區域遊戲指導的方式和時機

成人參與兒童的遊戲可以提高兒童遊戲的質量和遊戲能力,但指導兒童遊戲的方式和時機都對幼兒遊戲起著重要的作用。對於教師遊戲指導的方式、介入指導的時機等,國內外也有相應的研究及分析。劉焱所編著的《幼兒園遊戲與指導》中也提到:「在確定幼兒需要幫助的情況下,教師可以採取提供材料、平行遊戲、語言指導、肢體語言(動作、表情)等方式來提供幼兒所需要的幫助。」

邱學青所著《學前兒童遊戲》中也提及「根據教師在遊戲過程中影響活動的形式,我們把介入遊戲的方式分為以下三種:平行式介入法,交叉式介入法,垂直式介入法。」

周欣的《事論教師在遊戲中的作用》一文中,根據教師介入遊戲的方式將教師與幼兒園的互動分為平行式、合作式與外部幹預式三種類型。

陳建林關於《教師介入幼兒遊戲方式的研究》的論文中對教師介入幼兒遊戲的方式進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表明,教師教育觀念與介入的方式的不同對幼兒遊戲的介入效果有很大的把遊戲材料、空間安排和使用玩具的方式等因素分開進行研究,發現「改變壞境就可以改變兒童對空間的利用和選擇遊戲活動。」

(二)國外相關研究

在國外也有大量的研究著作是關注成人教師參與幼兒遊戲的作用,以下就是一些國外的相關研究:

薩頓·史密斯(1982)提出介入兒童遊戲的程序:(1)參與並仔細辨別孩子的興趣和技巧;(2)投入參與;(3)跳出孩子的遊戲,做進一步觀察。以上強調的是觀察,可以與遊戲指導方法配合使用。

韋斯騰把遊戲材料、空間安排和使用玩具的方式等因素分開進行研究,發現「改變壞境就可以改變兒童對空間的利用和選擇遊戲活動。」

法伊夫·鉑金斯(1979年)認為:「也許安排早期兒童的環境,使他們最大限度的參與遊戲活動,和進行相互交往,是能夠也應該讓幼兒教師掌握的一種技能。」

Kitson的研究表明「成人參與遊戲可以豐富兒童的遊戲經驗,成人參與遊戲還使得遊戲對兒童智力和社會性發展的影響發揮到最大化。」

赫恩索(1980年)發現:當兒童接受成人建議時,他們進行象徵性遊戲的水平就更高了;兒童所有的玩具簡單時,成人的建議就越有促進作用。這反映了教師正確參與遊戲的重要性。

但也有一些研究表述了成人參與幼兒遊戲給幼兒遊戲帶來負面的影響。Wood(1980)研究發現許多成人會把遊戲與真實的生活混合在一起來指導幼兒的遊戲,若運用的語言不當很可能會打斷兒童的遊戲。Reynolds和Jones在研究中指出過於熱心的教師幹預會中斷兒童正在進行的遊戲活動事件,這種對兒童遊戲的打擾行為通常會對遊戲情節造成破壞性影響,致使兒童停止遊戲。

綜上所述,教師對幼兒遊戲的指導有著重要的作用,而教師指導對幼兒影響的正面與否,與教師的指導內容、指導方式和時機等都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繫。因而,對於教師指導現狀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且迫切的。

三、 大班區域遊戲中教師指導的現狀

筆者將區域遊戲中教師的指導分為隱性指導和顯性指導兩方面,隱性指導是指教師將教育意圖滲透在環境、材料等事物之中,通過這些事物對幼兒產生影響以此達到教育目的的指導。如教師的遊戲準備,對遊戲環境的布置等;顯性指導是指能看到的教師在遊戲中與幼兒的互動,給幼兒帶來直接影響的指導。如教師在遊戲中的參與介入以及遊戲後的評價等。

(一)大班區域遊戲中環境布置的現狀

筆者在該幼兒園實習期間,觀察了該幼兒園大班的84次區域遊戲活動。筆者將區角環境的布置內容分為:

1.牆面環境的布置

筆者在觀察中發現,大多區角都會有背景牆面的設置,在幼兒園中教師會對區角背景牆面進行更換或布置,如「理髮店中『鏡子』皺了之後用銀色即時貼進行更換」;對「娃娃家」中的牆面進行重新布置,換成新的布藝背景,使「娃娃家」看上去更溫馨等。根據筆者與教師的訪談了解到在幼兒園中教師對於牆面的布置大多是在每年的寒暑假或每學期開學後的一兩個星期內進行的,以教師製作布置為主。有些教師認為「幼兒能畫點畫掛在牆上就不錯了,他們能幹什麼?」也有教師說「我們牆面布置都是利用課餘時間和放學後,如果還要幼兒參與,他們動作慢,不知道要弄到什麼時候。」雖然牆面環境的布置比較耗時耗力,但是幼兒的參與實際上是一種學習的過程,能使幼兒活動滿足感。

2.遊戲材料的投放

教師在幼兒有需要或進行了有特點的教學活動、主題活動後會在區角中投放一些遊戲材料,如「幼兒園開展了關於『秋天』的主題活動後,在菜市場內投放了一些蘿蔔之類的蔬菜」。筆者在三個月內觀察到教師進行了23次的遊戲材料的投放。

筆者根據教師投放材料的區域,將區域遊戲中的材料分為益智玩具、角色遊戲材料、表演遊戲材料、建構遊戲材料和閱讀材料五種。如:教師將材料投放入角色遊戲區中,那麼這一材料我定義其為角色遊戲材料。

表1 投放材料的種類

材料種類 益智玩具 角色遊戲材料 表演遊戲材料 建構遊戲材料 閱讀材料

投放次數 0 11 4 8 0

由表1可以看出來,教師以角色遊戲材料和建構遊戲材料的投放居多,益智玩具和閱讀材料沒有進行投放,五種材料的投放中存在十分大的懸殊。

3.新遊戲區的開闢

筆者觀察到有的教師在一些教學活動和幼兒園組織的集體活動進行過後,會根據活動的內容和主題,在遊戲區開闢新的區角,這些區角有的比較靈活有的是固定的區角。如「有的班級在進行『地震來了我不怕』的社會領域教學活動以及幼兒園組織的地震演習後,教師便開設了『消防員』的區域遊戲活動」。筆者在三個月內對五個班級的區角進行了觀察,發現總共只有增設了3個新遊戲區。針對這一現象,筆者對教師進行了非正式的訪談:

筆者:你們教室的區角會變嗎?

教師:區角不會怎麼變的。

筆者:那麼區角的增設呢?在上完一些主題課程之後會增設區角嗎?

教師:一般區角不會變動,但是會在上完課後在區角中投放材料。

筆者:為什麼不怎麼增設區角呢?區角應該挺重要的,而且你們的區角不多。

教師:教室小,外面走廊也放不下多少區角。

根據筆者的觀察,筆者發現該幼兒園教室確實並不大。以下是教室結構:

由該教室結構圖可見,教室的面積和走廊面積都不大,教室的面積大約在55平米左右,走廊的寬度也只有1.5米左右,對於新遊戲區的開闢確實非常不容易。由圖也可以看到,教師對於遊戲區的設置並不合理,安靜的閱讀區和吵鬧的超市放在一起,安靜的醫院和小舞臺放在一起,這樣的搭配顯然不合理,不利於幼兒遊戲開展。

(二)大班區域遊戲中教師的參與介入的現狀

遊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也是教師進行教育教學的一種手段。筆者對該幼兒園區域遊戲中教師對遊戲的安排、教師介入幼兒遊戲的時機以及教師介入幼兒遊戲的方式都進行了觀察和分析。

1.教師對幼兒遊戲的安排

筆者對所觀察到的84起區域遊戲中教師對幼兒遊戲的安排情況進行了記錄,將遊戲的安排分為了教師讓幼兒自由選擇,教師為幼兒選擇以及教師分配後剩餘幼兒自由選擇。

教師為幼兒選擇:在幼兒園的遊戲活動選擇中,教師會為幼兒選擇哪種遊戲進行活動,有時教師會以小組的形式安排,如讓第一組去玩菜市場,第二組去玩理髮店,以此類推。有時教師會直接點名哪幾個幼兒去玩哪個遊戲,以此來分配。

相關焦點

  • 大班幼兒結構遊戲及其指導研究
    本研究選取本人在實習過程中所在的蘇州高新區S幼兒園大班部分幼兒以及6名大班老師為研究對象,採用觀察法和訪談法,旨在了解大班幼兒的結構遊戲及其教師指導的現狀,並分析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提出提高大班幼兒結構遊戲質量的相關建議。
  • 幼兒園中班區域遊戲開展現狀研究
    為此,研究者採用觀察法、訪談法等,圍繞區域遊戲的內容、幼兒的自主情況、教師的指導方式進行分析,基本了解當前區域遊戲的現狀並從中提煉出所存在的問題,針對問題提出樹立正確的區域遊戲觀念、完善區域遊戲的內容設置、提高教師自身的專業素養等無點建議,引起相關教育者重視,幫助提高開展的區域遊戲質量。
  • 幼兒園大班數學認知活動現狀研究
    大班處於數學抽象思維發展的重要階段,通過幼兒園數學教育活動可以培養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好奇心,積累數學經驗,掌握初步的數學方法和技能,學習數學更為進入小學做了準備。本研究選取蘇州市A幼兒園某大班,採用觀察法和訪談法,旨在了解幼兒園大班數學認知活動現狀,對正規的數學認知活動以及滲透性的數學認知活動進行了觀察記錄,對研究結果進行分析歸納,發現了現狀中存在的部分問題,並提出可供幫助的意見。
  • 幼兒園大班晨間室內活動開展情況的調查研究
    (三)活動中的幼兒互動 4(四)活動中教師的指導 4(五)對國內外研究現狀的分析 5三、 研究方法及過程 6(一)研究方法 6(二)研究對象 6(三)資料的收集與整理 7四、晨間室內活動的現狀與分析 7(一)晨間室內活動的材料投放 7(二)晨間室內活動的區域設置 9
  • 幼兒園大班戶外活動開展狀況的調查研究
    本文採用文獻法、觀察法、訪談法、案例分析法,對常熟市Y幼兒園大班的戶外活動的開展狀況進行了調查研究。研究發現,常熟市Y幼兒園大班存在時間不足、內容不常變常新、缺少霧霾及陰雨天氣活動場地及場地缺乏動態性、戶外活動器材不定期檢查更新與消毒、缺少教師指導、幼兒專注多不高等問題。
  • 幼兒園區域遊戲中教師評價的結與解
    區域遊戲評價是教育評價的一種,是幼兒教師依據教育目標,運用多種記錄方式,觀察幼兒在區域的活動過程、活動結果,搜集、分析相關資料和信息,對幼兒的表現做出價值判斷的過程。這種評價能讓教師清楚了解幼兒的興趣、需要以及區域遊戲中存在的問題,明確改進方向,幫助幼兒提煉活動經驗;通過評價,教師也能從中提升自己的觀察能力。
  • 「自主性區域遊戲中教師的介入指導策略」專題教研
    指導是一種手段,在遊戲中如何做到適時適宜地指導是一個關鍵點。2019年5月7日上午,合肥市大西門幼兒園教育集團森林城分園教研二組全體教師在保教主任吳勤勤和教研組長趙晶晶的帶領下,開展了關於「自主性區域遊戲中教師的介入指導策略」專題教研。
  • 幼兒教學性遊戲的組織與指導
    教學性遊戲寓教學於遊戲中,使得遊戲另具特點,並衍生出不同的指導策略。作為教師,我們不該成為兒童遊戲的「導演」,應該成為兒童遊戲的支持者、指導者,甚至是玩伴。事實上,隨著年齡的增長,兒童的生活經驗愈來愈豐富、任務意識也越來越強,因此在編制教學性遊戲時,教師不妨適時放手,給予兒童更多的信任,以充分調動兒童參與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 如何對大班幼兒角色遊戲進行個性化的指導?
    我就此作了嘗試:「大班幼兒遊戲主題個性化的研究」,力求使遊戲主題具有新意、創意和獨特性。  《幼兒園工作規程》將「遵循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注重個別差異,因人施教,引導幼兒個性健康發展」作為幼兒園教育的一項重要原則。
  • 教師在幼兒自主性遊戲中語言指導策略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教學日記>正文教師在幼兒自主性遊戲中語言指導策略   導讀:在幼兒自主性遊戲指導策略的研究中,我們發現,教師的語言指導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
  • 系統計劃,區域遊戲才能玩得轉
    最主要的表現就是,教師雖然明確要幫助幼兒獲得新經驗,但組織活動時,往往又是憑經驗與直覺的,很難基於幼兒科學領域關鍵經驗的系統掌握,組織有計劃有目標的活動。於是,我帶教師就科學區域的活動流程與方法開展系統研究。
  • 系統計劃,幼兒園區域遊戲才能玩得轉
    作為幼兒園普遍的課程形態和組織形式,區域遊戲以其開放性、自主性深受幼兒喜愛。但由於環境與材料不吸引幼兒、缺乏問題或趣味性任務、教師觀察與指導能力弱、時間不充分,蜻蜓點水式的學習大量存在,從而阻礙了幼兒的深度探究。究其原因,是教師對幼兒需要獲得的關鍵經驗把握不足。B園的區域遊戲是「亮點」。
  • 區域活動對幼兒自主性發展的實踐研究
    本課題意在區域活動對幼兒自主性發展進行實踐研究,在發展幼兒自主性的同時,轉變教師的教育行為,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促進教師的的自主發展。  (一)課題概念的的認識:  1、區域活動的概念:是指在一定的時間內,設置各種活動區,讓幼兒按自己的興趣和意願選擇活動內容和方式。
  • 【愛上閱讀】幼兒園小中大班閱讀活動的分齡指導
    教師可採取培養閱讀習慣、體驗閱讀的指導策略開展活動。 師幼共讀,培養習慣 學習有序翻看繪本是這個階段幼兒首要解決的問題,可讓幼兒跟著教師邊翻看繪本邊聽故事,直接感受畫面與教師講述故事之間的聯繫。教師也可以說出某一畫面的故事內容,讓幼兒指認相應畫面。
  • 幼兒園大班繪畫教育活動評價的調查研究
    原文連結:http://www.51jrft.com/rwxy/sf/970.html內容摘要:幼兒園大班繪畫教育活動評價是大班繪畫教育活動的重要環節,是提高大班繪畫教育質量的重要手段,是促進幼兒和諧發展的必備條件,也是完善教師專業素質發展的基本要求。
  • 走進遊戲 玩轉童年——省幼兒園室內區域自主遊戲展示活動在九江市...
    九江新聞網訊(張芸)為總結和推廣全省各地幼兒園教育改革的經驗成果,堅持以遊戲為基本活動,促使全省上下各幼兒園都能珍視幼兒遊戲的獨特價值,廣泛而深入地開展幼兒自主性遊戲,不斷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10月28—29日,江西省基礎教育優秀課例交流活動——幼兒園室內區域自主遊戲優秀案例展示活動在九江市中心幼兒園八裡湖園區舉行
  • 周兢:幼兒教師如何做好遊戲的支持和指導?
    ,但在與園長和教師進行以「區域遊戲」為主題的互動中,一線教師經常會有各種疑惑:「幼兒園該如何劃分區域?」「不同區域之間有著怎樣的關係?」「教師如何做好遊戲的支持和指導?」這些問題表明,很多幼教工作者對於遊戲活動區域的認識,還是比較模糊不清的。對於這些問題,周兢教授給出了答案,並希望藉助國際兒童遊戲理論的新視角、新觀點來開闊廣大幼教工作者的思維。
  • 幼兒園數學教育中遊戲的作用、特點與研究指導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教學日記>正文幼兒園數學教育中遊戲的作用、特點與研究指導   導讀:教師在設計遊戲時,內容要重點突出數、形知識和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規則不要過於複雜
  • 如何在遊戲中建構大班幼兒的數學教育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條例中將幼兒數學教育的目標明確定位於:「能夠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且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依據這一理念,本文運用唯物辯證 方法 論對如何有效地在遊戲中建構幼兒的數學教育進行幼兒數學教育遊戲化、生活化、綜合化的 研究 。
  • 幼兒園區域活動指導,是管是放?硬核技巧來啦!
    ……搶材料、搶區域、搶角色,此起彼伏的「疑難雜症」,到底要如何解決?別急,教師對區域活動的指導是保障遊戲教育價值實現和幼兒獲得發展的關鍵,在這裡【亞洲幼教年會】為大家整理了一些要點知識,定會對園長、老師們帶來些幫助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