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了,自律和不自律之間差距大,聰明的老師這樣培養學生的自律

2020-12-16 胡說淺見

新學期伊始,學生們分批入學,今天是5月15日,神獸已全部回籠,人還是那人,童音也未變,但形體各異。

收到教育局通知,學校要在這個月底前對學生進行一次網課摸底,不知諸君怎麼看?

我先來說說我昨天上語文課的一件「趣」事吧!昨天下午第三節是我的語文課,上的是第四課的《孫權勸學》,我講到文言句式的時候,提問學生「蒙辭以軍中多務」是什麼句式?叫了十幾個學生竟無一人答對,後來我看有一男生趴桌子,叫他站起來,他回答道是倒裝句。我再問:你是怎麼知道的?他答曰:老師,你網課講過的啊。

看看,這就是網課下的現狀,真是自律的學生學習越來越好,不自律的成績下滑嚴重。

再來看看過程,我在提問學生這個句式時還很明顯的提示了學生,每提問一個學生,我就問學生這句文言文翻譯成現代文是什麼意思。這個套路在上網課的時候,我已經跟學生講過了,真是白費唇舌。

網課很多時候是一個心理安慰罷了,真正能自律學習的有幾人何?網課的摸底成績一出來,想必很多人會倒吸一口涼氣。

網課是學生學習路上的試金石,對於學生而言,自律實在是太重要了。小學的時候可以說是父母督促,老師課課跟著,差距不是很大。到了初中,學業繁忙,從原來的三科升為七科、八科,老師們上下課匆匆忙忙,學生的學習時間也緊湊了,知識變得深奧,父母也跟得有點吃力,如果一個學生沒有自律,接下來的學習就猶如網課般昏昏然過去了。

那怎麼培養學生養成一個自律的好習慣呢?我想從以下三點來談談。

一、明確一個學期的學習目標

現在的學生已習慣了「聽老師的話」,上課跟著上課,老師講什麼聽著,並不會主動去思考為什麼,也不知道自己明白與否。其實,這跟學生有沒有目標有關,就像我們大人放假一樣,不上班猶如在大海中失去了航向,可能在睡夢中度過,也可能在煲劇中流逝了一天的時間。學生不也如此麼?

所以,要緊的是讓學生對自己有要求,有目標。所謂的目標,是讓他們能夠達成的。定學期目標,也要定周目標和月目標,作為老師也要幫助學生,站在學生的角度去看這個目標是否實際可行。

內驅動與每個人來說是很重要的,有了目標,才有動力。讓學生自己給自己目標,也是為了減少外部因素對學生學習的幹擾力,亦是培養自律的第一步。

二、制定學習計劃表

有了目標之後,要制定一個可操作的學習計劃,也是達成目標的一個過程方案。自律最難的是什麼?是沒有計劃,沒有計劃就沒有執行力,沒有執行力學習就沒有效率,沒有效率何談主動去學習,自律學習?

三、督促養成習慣

前二者有了之後,我們就要時刻督促學生養成習慣,學會對自己守約,自律方能在日復一日中種植心底。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開學典禮1200名大學生上交手機,老師:培養自律意識!
    近日,吉林某高校舉辦新生開學典禮,在此之前學校卻要求全部學生把手機上交。學校的意思是讓學生培養自律意識,把時間更好地投入到學習與生活。10月10日,拍攝於吉林大學萊姆頓學院開學典禮上的一則視頻在網上引起熱議。視頻顯示,當天到場的1200多名新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全部把手機上交,放在座位旁邊的紙箱內。
  • 史上最長寒假: 自律的孩子出眾,不自律的孩子...
    1 這次疫情對於學習成績優異且自律的孩子幾乎沒什麼影響,但對於學習成績中等且沒有自控能力的孩子來說卻是災難性的。 在沒有良好習慣和自律約束的情況下,優秀的孩子更加自律和努力,而不自律的孩子,卻在一天天退步。
  • 缺愛的孩子培養不了自律
    ,所以母親們對於孩子自律性的培養再怎麼重視都是不過分的。但是,很多時候母親們找錯了方向,越使勁培養孩子的自律能力越弱。北大教授徐凱文老師調查了大量北大學生的心理狀態後這樣描述:這些學生共同的特點是他們都會告訴我說,
  • 宅家學習,自律的孩子成贏家!培養「自律」,這4個方法值得參考
    文 | 凝媽很多單位已經復工了,但是孩子們什麼時候開學還沒有定論,留孩子一個人在家學習真是各種不放心啊,也別怪家長不放心,有些孩子確實不是很自覺。南通市的範女士有一對雙胞胎兒子,今年9歲,上3年級,這陣子天天在家上網課。
  • 培養小學生的自律能力
    自律能力是在小學生接受教育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它既是一種教育的結果,又是小學生進一步學習、發展和接受教育的重要條件。因此,採取各種措施,培養小學生的自律能力是小學教育工作的一個重要任務。那麼,到底如何才能培養小學生的自律能力呢?
  • 大學應當培養學生的自律精神嗎?
    能夠自律的人,最終都能戰勝自己的欲望,不做欲望的奴隸,而是做自己的主人。這種不近情理的自我約束,苦行僧般的生活,近乎於自虐的習慣,一般人是很難做到的。但是,只要做到了,堅持了,就一定會讓自己優秀到令人難以執行的地步。
  • 高考倒計時92天:孩子在家複習,自律和不自律的效果真不一樣
    據朋友講,每天光是催孩子起床就要生一頓氣,好不容易坐到桌前,準備上課了吧,又容易走神,一會出來轉一圈,吃點零食,喝點飲料,回去再坐下,沒有了老師的監督,學習效率還不高。開課三周了,孩子就沒有完完整整地上過一天課,管不住自己,看到孩子這樣,朋友也是又氣又急。急的是高考一天一天的臨近,擔心一直不開學,孩子會被耽誤了。氣的是,怎麼孩子就不能更自律一些,管住自己呢?
  • 孩子聰明不聰明,看看這三個特徵:開朗、自律、好奇
    每一個做父母的都是希望自己家孩子是個聰明寶寶,這樣對孩子的將來肯定是有很大幫助的,而且孩子的聰明也是做父母的驕傲,是一種對養育方式的肯定。於是,從懷孕開始,媽媽們就對孩子充滿期待,甚至還要從最早的起跑線抓起,那就是利用胎教和孕期營養來促進胎兒大腦發育,讓寶寶聰明。
  • 不自律的「自律委員會」 叩問大學精神
    5月14日,大眾網記者調查採訪得知,該校一對情侶違反學校相關規定在公共場合摟抱,被自律委員會學生發現後因不配合信息登記引發衝突,導致涉事情侶中的男同學身上出現多處擦傷。濱州學院對此事已進行了調查處理,並給予當事學生不同程度的處分。(大眾網)  這樣的新聞,讀來總是容易讓人產生不知今夕何夕之感。
  • 衡水中學網課時間表曝光:自律和不自律的孩子,擁有截然不同的...
    據悉,學校老師早起會發起視頻會議,要求所有學生開攝像頭,方便老師監督並實時互動;考試也是由家長監督、視頻直播······如此高強度的時間安排,讓很多網友表示震驚,紛紛感嘆自愧不如。一直以來,衡水中學以優質的教學質量聞名,但從這份時間表卻可以看出:優秀,從來靠的不是天賦,是日積月累的自律!
  • 自律和不自律的孩子,人生也是截然不同
    自律對一個人有多重要?賈伯斯曾經說過:「自由從何而來?從自信來,而自信則是從自律來。」可以說,自律是一個人成功的關鍵,而這種關鍵需要從孩子時期便開始培養。一場疫情,孩子們都放了一個很長的假期,不自律的孩子用這段時間玩遊戲看電視,作業敷衍了事;自律的孩子用這段時間嚴格規劃時間不放鬆自己,假期反而更加提升了實力。
  • 我要自律!
    大學以前的讀書從嚴格意義上講不算自律,因為有一大半的時間是在老師的監督下完成的,只有剩下的在家自修時間,如果不需要父母的監督也能主動完成,那可以稱為自律。 上了大學就不一樣了。專業課老師上完課、布置完作業就走人了。選修課老師的要求更低,一般點個名、考試的時候出現一下都能過。而一般上了大學都住校了,自然課餘也沒有父母的監督。自律和不自律的學生的差距就此拉開。
  • 科學的方法培養自律的孩子
    疫情下備受關注的高考、中考結束了,不少老師感嘆:疫情拉長了在線學習的長度,自律卻拉開了學生成績的差距,學生學習效果的優劣和他們在線學習期間的自我管理能力密切相關。暑假來臨,學生們的學習生活又進入自主狀態,不少家長擔心孩子又沉迷在電視、遊戲的世界裡。在這種背景下,自律習慣與自我時間管理能力的培養尤為重要。
  • 又有兩省宣布開學!已有19省明確開學日期!學生時間計劃表公開:自律...
    三月即將過去,家長和老師最擔心的「何時復學」的問題,也有了更進一步的回應。根據教育部的最新通知,4月,全國各省市將逐漸進入復學的狀態,多地也在符合復學條件的基礎上,明確了相應的開學時間。面對即將到來的開學潮,孩子們將逐步恢復校園生活,對於老師和家長來說,耐心培養和引導都是必須的。
  • 高中生直播分享上網課經驗,培養自律能力是關鍵!
    在這樣一個相比學校來說更自由的環境下學習,孩子會不會因為沒有老師的監督而對學習放鬆要求,會不會因為懶散使得學習效果得不到保證。事實上,很多家長、老師都面臨著這個困惑。近日,武漢四中高二學生賈宇天開網絡直播,分享自己上網課經驗,包括他的老師、同學在內的15.3萬網友圍觀「取經」。培養自律能力,是提升上網課效率的關鍵。
  • 學霸的「草稿紙」火出圈,老師:自律成就人生,網友:有啥用?
    自律的態度從細節到成績別小瞧這些草稿紙,在一些人眼裡或許是在浪費時間,但是有經驗的老師就能看出門來,這樣對自己管理極其嚴格的學生是一種自律的表現,這樣的態度在學習上取得的成績一定是不差的。不單單是從學生的成績上能看出來自律對成績的重要性,在生活中,自律的學生書包一定是整齊的,房間裡的東西也不會亂放,那些不夠自律的學生就只會喊:媽,我什麼什麼東西放哪了?
  • 淺析小學生自律能力的培養
    無論是在學習、生活、社會交往,還是在思想品德修養中,都要求小學生具備一定的自律能力。   自律能力是在小學生接受教育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它既是一種教育的結果,又是小學生進一步學習、發展和接受教育的重要條件。因此,採取各種措施,培養小學生的自律能力是小學教育工作的一個重要任務。一般可以通過以下幾種途徑培養小學生的自律能力。
  • 同樣是「散養」的孩子,為何差距如此明顯?培養孩子的自律是關鍵
    文丨蹦蹦媽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每個家庭對於孩子的教育方式都不一樣,有些父母對孩子要求高,希望他們可以成優秀的人。但隨著越來越多的90後為人父母,在教育理念中也出現了一個育兒新詞,叫做「散養教育」。小區裡的晉晉和佑佑的父母就對他們實施散養教育,可是教育出來的孩子差別比較明顯。
  • 自律的內涵與載體
    勸人自律和勸誡學生成為自律者的網絡文章和微信文章如雨後春筍般出現。這些文章或悲天憫人,或當頭棒喝,或淳淳教誨,或春風化雨,無不在告訴人們,或者告訴學生們:自律者強。尤其是學生,老師和學校大量轉發類似「居家學習需要自律」的文章,也有老師和學校領導親自執筆撰寫「居家學習需要自律」的文章,對家長和學生進行教育。我認為這體現了學校教育的責任擔當,值得欣喜與肯定。
  • 培養孩子的自律,不妨先試一試儀式感的生活
    有一位媽媽分享了她與自己孩子之間的親子共讀故事之後,她突然腦洞大開。於是,小A去了一趟玩具店,買了一些人物頭飾和小玩偶。晚上臨二寶睡覺前拿出來一個白雪公主和一個小矮人的玩偶。小A一邊擺弄者手裡的小矮人玩偶,一邊問二寶要不要當一回白雪公主。二寶高興極了,跳著蹦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