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自律!

2020-08-27 夏小糖

「自律」這個詞兒已經火了好幾年了。我查了一下它的定義,它對應的英文是「Self-discipline」,中文出自《左傳·哀公十六年》,指在沒有人現場監督的情況下,通過自己要求自己,變被動為主動,自覺地遵循法度,拿它來約束自己的一言一行。(摘自百度百科)。


我認真回想了一下自認為最自律的那幾年,就是讀書的時候以及剛開始工作的頭幾年。大學以前的讀書從嚴格意義上講不算自律,因為有一大半的時間是在老師的監督下完成的,只有剩下的在家自修時間,如果不需要父母的監督也能主動完成,那可以稱為自律。

上了大學就不一樣了。專業課老師上完課、布置完作業就走人了。選修課老師的要求更低,一般點個名、考試的時候出現一下都能過。而一般上了大學都住校了,自然課餘也沒有父母的監督。自律和不自律的學生的差距就此拉開。

能主動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甚至還去圖書館給自己增加老師沒做過要求的知識的學生,至少在成績上是領先的。還有另一種自律的學生,除了學習,他們還積極參加學生會的工作和實習,這也是沒有人監督和要求的,都是一種主動的追求,並需要付出相應的努力。

我記得那時的我很愛學習,接觸到自己專業這門全新的領域時,特別想徵服它。又因為自己不屬於特別聰慧的那種人,所以只能笨鳥先飛早入林,天天有時間就學習,一直到大二差不多結束了,專業知識掌握得差不多時,才稍稍鬆了一口氣。雖然錯失了很多玩樂的時間,但最終的結果就是專業成績優異,考研也一路暢通。


到了工作的時候,也是可以把人分成自律和不自律的兩種。自律的人,不用人管也能認真完成工作,做熟練了之後還會額外要求多做一些。不自律的人則是拖拖拉拉,勉強完成工作的同時,總覺得工資不夠。雖然我一直覺得自己工資不高吧,但是剛開始工作那會兒真是兢兢業業,每天都備課到十點鐘,自然而然得到了學生的喜愛。

後來,我就結婚生子了。我不得不承認,從那個時候開始,我成了自律的絕緣體。一開始因為帶孩子辛苦,實在沒精力備課什麼的,就吃老本用舊的教案上課。其實以這樣的狀態工作下來,自己都覺得沒意思,成就感很低,工資更低,後來也就找著機會就辭職了。

辭職後,專心考過一場試,但可惜不是自己喜歡和擅長的方向。這段時間自律是有的,但是很可惜沒用上成果。

再後來,孩子也上學了,考試的壓力也沒了,可以為了實現寫作的夢想而努力了吧,興衝衝報了幾個寫作班後,只聽不寫,一直拖到了今年。當中有各種理由為自己不動筆開脫,什麼做家務啦、輔導孩子功課啦、運動啦、美容啦、怕寫不好啦……極度不自律的後果就是,寫作毫無建樹,外加體型肥胖、心情不佳。

我一直以為自己還能像學生時代那樣的自律,但現在發現,那會兒的自律,相對要求要低一些,因為除了學習,並沒有太多的瑣事需要你花精力來解決。結婚生子了之後,時間基本碎片化,自律對個人的時間安排、精力方面的要求更高了。比如說,帶娃帶累了的時候,需要你以更大的意志力從床上爬起來完成今天的寫作任務;家裡的保潔量一定是單身時的好多倍;你所要面對的經濟壓力和人際關係,也比學生時代複雜了很多。

但是,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定時定量、高效地產出作品;積極鍛鍊身體;不亂吃東西;耐心育兒才是自律的真諦啊!

從今天起,不要再把「自律」當成是一個雞湯詞語,而是要把它當作自己的行為準則,只有這樣,才能突破自我,衝出舒適圈。取得成績,就一定是早晚的事!


(所有圖片來自堆糖網)

相關焦點

  • 我自律我優秀我成功——鹽山中學開展「自律之星」評選活動
    而我想說:天空中沒有鳥的痕跡,而我正在飛翔,自律是我的「翅膀」帶著我朝向夢想的遠方。我享受完成作業的快樂,我享受生活井井有條的樣子,我享受每次的點滴進步,這些都是自律帶給我的回報。接下來我將更加努力的做一個自律的少年,飛向夢想的遠方!班主任評語:李偉楊同學尊敬師長,關心集體,學習自覺,目標明確,態度認真。希望你今後越來越自律,用更有效的學習方法,取得更大的進步。
  • 人為什麼要自律?這是我聽過最走心的答案
    後來,我發現:每一個不自律的行為,都會給你帶來更大的痛苦。自由的本質不是放縱自己,不是無所不為,而是自律之後的舒暢,是有所為,有所不為!我們身邊總是有這麼一類朋友:他們事業做得不錯,生活過得有滋有味,重要的是,他們每天都是活力滿滿的。
  • 夢想,才是我對自律的定義
    漫長時間的自律和時間管理實踐,讓我越來越發現,僅僅只是單純的早起,其背後沒有更大系統的支撐,自律就只是起始的狀態。 當然,一部分的規律生活,的確會帶來很多好處。 但是,也會讓我們陷入一個誤區。就是為了自律而自律。
  • 不要自律,要自驅
    我們刷朋友圈、公眾號等各大社交平臺的時候,經常能看到一些推文去鼓勵人們自律:《自律的人最可怕》《越自律越自由》……像這樣標題的文章比比皆是,每次刷到這樣的推文,如果恰好自己在玩手機,拖延正事,消磨時間,就會莫名感到焦慮——「哦原來優秀的人都是管得住自己的,而我總是拖延,不自律,這樣註定失敗……」,或者被這樣的文章鼓勵,下定決心自己也要做到像文章的主人公那樣管住自己
  • 「自律給我自由」英語怎麼說?
    現在這個時代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節奏都超快,大家壓力都很大,所以很多人內心深處都會滋生很多想法,那就是「我要自由,我要自由的工作,
  • 董卿:我每天睡前都要閱讀一個小時,這是堅持,也是自律
    文/芨芨草記得董卿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說過,她自己每天睡前都要堅持閱讀一個小時的書籍。至於讀什麼書才更有用?我的腦海中,自然地閃出兩個詞來:堅持、自律。如果沒有這兩個方面,董卿很難有這樣深厚的詩詞功底。★堅持堅持,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
  • 「網際網路旅遊服務」要自律也要他律
    戴先任 來源:人民法院報 對於網際網路旅遊服務,要自律與他律「兩手抓」,既要加強自律,也要加強他律,這樣才能促進網際網路旅遊服務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從而保護好廣大消費者權益。 建立信息共享平臺,對侵犯消費者權益的平臺內經營者實行聯合懲戒,這樣的自律公約值得肯定。一些旅行社、旅遊中介服務機構、酒店、旅館等平臺內經營者,侵犯消費者權益,卻往往得不到應有懲戒,這與沒能形成針對他們的動態黑名單有一定關係。
  • 情緒管理:影響自律的兩個點,要做到真正的自律需要掌握一個字
    #【管理情緒做倔強的小草】情緒管理的意義我想但凡是有過生活經歷的人都想能夠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情緒產生的決定權又往往在我們自己心中,因此自律就成了能夠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一個很好的辦法。說起自律,就談到了一個痛點,我知道那樣做不好,我知道那個習慣不好,我也知道該怎樣去做,但就是堅持不下來。這是我們大家普遍的一個痛點,也是自古以來幾乎所有人的痛點。
  • 情緒管理:影響自律的兩個點,要做到真正的自律需要掌握一個字
    【管理情緒做倔強的小草】情緒管理的意義我想但凡是有過生活經歷的人都想能夠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情緒產生的決定權又往往在我們自己心中,因此自律就成了能夠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一個很好的辦法。,就談到了一個痛點,我知道那樣做不好,我知道那個習慣不好,我也知道該怎樣去做,但就是堅持不下來。
  • 要想成功,你必須學會自律,只要3步,越自律人生越來越自在
    1.首先你要有一個目標這個目標可以遠大,也可以是小目標,或者完成某項事務。但是這個目標必須是你內心真實想要的,不是別人逼你的,也不是你複製別人的。再者就是要切實可行,比如你想減肥,擁有讓人羨慕的好身材,但是你不能將目標定成:每天跑步10公裡。你只需要堅持每天去健身房鍛鍊1小時。心理學家曾總結過這樣的規律:自律前期是興奮的,中期是痛苦的,後期是享受的。
  • 自律 - 自律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有這樣一則寓言:一天,風箏和線手牽手在天空中飛翔,過了一會兒,風箏不耐煩地對線說:老兄,請放開我,不要限制我自由活動的空間。」線卻說道:「老弟,不行啊!我的責任就是要限制你。否則,你就會失去飛翔的自由。」
  • 我用了整整13年,從頹廢走向自律;自律這件事,急不得
    經常有學員問我:「宇寬老師,你是如何做到像現在一樣自律的?我現在很懶,我如何能改變這樣的現狀?」我能夠很真切感受到他們改變自己的決心和意志,去突破,去成為更好的自我。但我想告訴大家的是:自律這件事情,真的急不得;因為我自己,用了整整13年的時間,從頹廢,走向自律。我是2007年考入到四川大學的。在我的高中生涯,我所接觸到的一切信息,都是在告訴我一個聲音:上了大學就是天堂!
  • 我相信「自律」就是
    我是更更,你有故事,我來更 點擊上面的「關注」,我來幫你更,因為你是我的人了「 他最讓我吃驚的地方是他能管控自己。有場戲,他說:導演,這場戲是不是要像李小龍一樣?我說對,腹肌人人都有,但皮下脂肪要瘦到6%。 彭于晏說給我點時間,我能做到,他真的做到了。能用腦子管控身體,這是很多人做不到的。」 從《翻滾吧!阿信》開始,這位男神真正走進了大眾視線。
  • 高考狀元揭露的真相:想要一位自律的孩子,我們先要做自律的父母
    他媽媽接受採訪的時候說了兩點:一是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他媽媽認為,孩子肯定要從小培養,所有的習慣必須要在他沒有自主思考能力的時候,全部幫他打好。監督孩子習慣養成的過程是很痛苦的,父母得時時刻刻監督著孩子、留意著孩子。但是,只有小時候定型,後面的路才好走。
  • 自律之星|自律致勝 精神閃耀
    在此,也要對老師說一聲「謝謝」。為了自己的前途,不負老師的厚望,肩負起國家的未來,我要做最優秀的自律者。 ——初一9班  袁振宇作為青少年的我,首先要管住自己,遵守規定;其次要相信科學,要有信心,堅信中國一定能打贏這場戰役。 ——初一11班  楊萌軒自律者出眾,不自律者出局。
  • 品牌案例:Keep與New Balance,「自律的我」與「未來的我」的深度對話
    不久前,運動品牌 New Balance就與運動軟體Keep發起了#致未來的我#的品牌聯合活動,短短幾天,就有超過22萬人參與,這次與「未來的我」對話的品牌活動成功觸動了Keep用戶的內心,激起了他們的表達欲。    Keep上大波用戶都就#致未來的我#話題分享了自己的感想。很多用戶曬了自己健身的美照,感激一直在Keep自律健身的自己。
  • 自律的本質是什麼?怎樣變得自律?
    而不是因為他覺得:啊!我是一個有自制力的人啊!我要努力啊!我要奮鬥啊!我要早起才算是自律啊!一個孩子在試驗中選擇忍耐半小時不吃手中的糖,半個小時後他得到了兩顆糖。他之所以能夠抵制住誘惑是因為他清楚的認識到只要他忍耐這半小時,他就能得到兩顆糖,如果他不忍耐,他就只能得到一顆,權衡利弊後,忍耐比不忍耐獲得的利益更大。而不是因為他覺得:我要推遲自己的滿足感!
  • 比起極致的自律,我更喜歡按部就班地執行
    可你想過沒有,真成了極致自律的人,你以為自己就所向披靡,要什麼有什麼了嗎?錯!以上統統都錯!自律,是要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之上的。否則,你永遠都無法堅持執行下去。一上午又要學習,又要考試,你能堅持幾天只吃「可憐到渣」的卡路裡食物?
  • 自律的父母才能養出自律的孩子
    近期看到最多的兩個字:自律自律的父母才能養出自律的孩子,期望孩子優秀那就先給他做個榜樣吧​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照出了父母的所有問題,很多時候父母的不自律,導致孩子更加隨意,有的父母整天抱著手機,還必須要求孩子認真學習,作為父母不能以身作則,那就不要指望一個孩子能自覺,為人父母,一定要明確自己的身份,擺正自己的位置,自己不僅僅充當社會角色的自己,更要做好家庭中的榜樣。
  • 說說自律
    根據我個人的經驗,只有當一個人是自由的,或者是在追尋自由的路上,他才會有自律。所謂自律,暗指這是自我選擇的結果。如果並不得自由,那麼這種「自律」就是可疑的,很可能是外來的,勉強的,植入的,人工的,化學添加的。那麼,這種「自律」由於不是自我選擇的結果,不是內生的,不是原生的,不是有根的,它就不可能維持下去。就像Arbeit macht frei,勞動並沒有帶來自由,帶來自由的是盟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