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自律,要自驅

2020-12-23 智博專升本

我們刷朋友圈、公眾號等各大社交平臺的時候,經常能看到一些推文去鼓勵人們自律:《自律的人最可怕》《越自律越自由》……像這樣標題的文章比比皆是,每次刷到這樣的推文,如果恰好自己在玩手機,拖延正事,消磨時間,就會莫名感到焦慮——「哦原來優秀的人都是管得住自己的,而我總是拖延,不自律,這樣註定失敗……」,或者被這樣的文章鼓勵,下定決心自己也要做到像文章的主人公那樣管住自己,每天早睡早起,健身,讀書……

但事實是,大部分人都是「三分鐘熱度」,堅持不下去。

坦白說,自律的人確實都不會混得太差,不論是學習還是工作,他們會嚴格按照自己的計劃完成任務,也能很好地控制好自己,拒絕各種誘惑。不斷去學習,不斷讓自己成長。

但我們必須得認清一個事實——自律是極少數人才能堅持下來的好習慣。生活中大多數人還是經常被自己拖延、不自律、愛玩、懶惰的壞習慣反覆折磨。而我們,大部分都是屬於大多數。

比如在為大型考試備考的前期,不少人都是處於比較散漫的狀態的。雖然每天都有計劃好的任務,但總是會因為早上起晚、中午多看了一集劇或多看了一小時的綜藝、睡了一下午等各種原因完不成計劃,推延任務。

比如計劃好自己這一年要把4500個CET-4單詞都背完,下了個墨墨背單詞,然後算了算,設置了每天100個單詞的任務量,信心滿滿,覺得一定能堅持下去。但是大概率的情況是,堅持了一周後,有一天忘記背單詞打卡了,之後就逐漸放棄並擱置此任務。

再比如計劃好要減脂塑形,每天健身。計劃好每天做60個卷腹和一小時有氧,或者下個Keep,添加好每天要做的任務;甚至信心滿滿地去健身房辦張年卡,對自己能養成良好的健身習慣寄予厚望,押下重賭。但真實的情況卻是,運動堅持第一天,信心滿滿,鼓勵自己再接再厲;第二天,肌肉微微酸痛,皺著眉忍著把健身任務完成了,或者把任務減量了;到了第三天,肌肉太酸痛了,今天休息一天8,健身力度太大容易傷到自己,我要循序漸進地來……接著這一天之後,可能就漸漸地把健身計劃拋之腦後了 ……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自律」這麼難?

1.身體與大腦不願邁出舒適圈的本性。

我們必須要認清楚一點——「懶惰是人類的天性」。人類從遠古時代至今,使用工具不斷進步、革新,到如今的人工智慧時代,都是因為我們需要發明一些東西替我們工作,能少費力就少費力。有一句話調侃得很在理,能坐著就不站著,能躺著就絕對不坐著。

除此之外,我們做決定通常是非常傾向於「即時回報」的。像看劇、玩遊戲、睡覺這種事情,我們能馬上獲得快樂、獎勵、刺激,感到輕鬆舒適,並且實施起來毫不費力;而學習、健身等事情則實施困難,需要我們付出自己的注意力與體力,回報也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看到的。

2.自律習慣帶來的「邊際效益遞減」影響。

邊際效益遞減」是經濟學中的專有名詞,你可以把它理解為,你做一件事,收到的回報越來越少,到最後幾乎看不到了。比如健身,你一開始每天做有氧減脂、無氧塑形,一周兩周你的脂肪能很快減下去,體重數變少,身材也是肉眼可見地變得苗條。但是後來慢慢地,你多餘的脂肪減下來了,下一步只能訓練肌肉線條,這個過程如果想要得到肉眼可見的體態改變,就得付出更多的努力,否則收效甚微,其實這個原理和之前一篇文章提到的「進入回報付出曲線放棄區」是差不多的道理。

3.基於目標實現的「功利進取心態」而非享受過程「養成習慣」。

通常情況下,我們決定要自律做成一件事情,比如一年後要成功專升本、一年讀完100本書、半年背完2000個英語單詞,等等,然後再把大目標化成每天都要完成的小目標,我們始終做的是「完成任務」,覺得自己做完這些,就能達到這樣的目標,而如果達不成這樣的目標,那所做的一切就都是沒有意義的;再加上這些任務的回饋都是半年、一年之久,基本上,我們就是在「強迫自己堅持」。

這無疑是個極其痛苦的過程,而且往往堅持不下來。

因此,我們不要去強迫自己堅持,逼迫自己自律,更好的方法是自驅,也就是訓練自己,讓學習、看書、健身這類事情成為習慣,像吃飯睡覺呼吸一樣自然。

而從自律走向自驅,其實很簡單。

首先,你要明白,自己的目標不是專升本、看完100本書、背完2000個單詞或是「瘦成一道閃電」就戛然而止了。

恰恰相反,你最終要達到的,是通過專升本,來開闊自己的視野,訓練自己的思維,提升自己的學術水平,進入一個更好的圈子,擺脫只玩樂不思考的懶散狀態。

是希望看完100本書後能形成自己的價值體系,能做到和別人侃侃而談,能邏輯清晰有條理地像你看過的書一樣把自己的觀點和故事講給別人。

是背完2000個單詞後能看懂英文的文章,甚至略懂一二西方文化,能夠摸索出自己記憶單詞的規律,知道這個單詞為什麼是這個意思,為什麼這樣發音,這樣拼寫,或許在學習其他語言時能以此為經驗學得更快。

也是通過健身,變瘦這樣一個過程,懂得很多健身的基本常識,明白大致的動作以及肌肉發力原理,為什麼這樣做可以塑形那樣做可以減脂;養成健康的體魄和豁達的運動精神……

其次,從令自己最舒服的狀態開始,哪怕從每天只背1個單詞,做1個伏地挺身開始,就像小時候學說話一樣,一點點進入狀態,但每天都接觸,絕對不要達到逼迫的程度。我們不追求量,只追求「今天做了這件事,明天還要做」的積極狀態。

總之,養成良好的習慣,變得更優秀,與其逼迫自己,追求自律,不如將其慢慢內化為習慣,形成自驅。

相關焦點

  • 間歇性自律持續性懶散,我們到底做錯了什麼?
    你的意志力資源有限,要維持長期的自我約束,你得要讓意志力得到長期的鍛鍊,能夠穩定可持續地維持在很高的水平。這時候,如果從意志力的角度去看自律,我們就陷入了一個類似於「雞生蛋,蛋生雞」的難題——為了建立意志力,我們需要長期的自律;但是為了自律,我們又需要大量的意志力。那到底是該先鍛鍊意志力,還是先自律呢?我們該從何開始?兩者之間自相矛盾。
  • 越自律,越自由,永遠不要低估自律的自己
    她對身材的要求是:不僅要瘦,還要有肌肉。她對飲食的控制程度也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拍戲的時候請全劇組吃炸雞,同劇組的徐開騁吃得特別香,饞到不行的張天愛把炸雞皮剝掉,用手掐了不到2cm的一塊肉丁,嘗了一下就結束了。有人說張天愛是精緻女孩,也有人說她充分具備了女演員的自我修養。但是在我看來,她是一個自律到極致的人。正如她所說:「我是一個自律上癮的人。」
  • 我要自律!
    大學以前的讀書從嚴格意義上講不算自律,因為有一大半的時間是在老師的監督下完成的,只有剩下的在家自修時間,如果不需要父母的監督也能主動完成,那可以稱為自律。 上了大學就不一樣了。專業課老師上完課、布置完作業就走人了。選修課老師的要求更低,一般點個名、考試的時候出現一下都能過。而一般上了大學都住校了,自然課餘也沒有父母的監督。自律和不自律的學生的差距就此拉開。
  • 過度自律會導致抑鬱?不要讓過度自律害了你
    結果就是因為自律反而造成自己巨大的心理困擾,最近表現的易怒、焦慮,去健身房都沒有太多的力氣和動力了,多年的愛好幾乎因此荒廢。這紅包發過去石沉大海有去無回,要不發自己就在想對方會怎麼看自己?而且確實有人會說笑笑過於小氣:「我把你當最好的姐妹,你連個紅包都不發,太小氣了!」
  • 如何培養孩子自律?不要指望他自覺,聰明爸媽要學會用這幾招巧勁
    在孩子6歲前,父母需要幫助孩子列出清單,這裡記住一點,千萬不要把事情安排得過多,別讓孩子產生牴觸心理,最好是設定在讓孩子踮起腳尖就能夠到的目標,孩子才會願意配合你。5.與孩子建立親密關係父母不要對孩子採用俯視的角度,這樣往往造成孩子的牴觸心理,遇到事情時要和孩子溝通討論,孩子在受到尊重時,
  • 心理學家:不要老陪孩子寫作業,培養孩子自律才是重要的
    心理學家:不要老陪孩子寫作業,培養孩子自律才是重要的很多家長抱怨陪孩子寫作業累,一天上班夠累了,回來要做飯洗衣服,還要陪孩子寫作業,不陪孩子孩子不好好寫,總是玩著玩那,拖拖拉拉,陪著一個小時能寫完的作業他要寫好久才能完成,質量也不怎麼樣。
  • 關於自律的句子,讓自己自律的句子,改變自己,從自律開始!
    1、寧可輸給強大的敵人,不要輸給失控的自己,自我控制是最難得的品質。It's better to lose to a powerful enemy than to an out of control self-control is the most rare quality.2、節制既高級,自律既自由。
  • 「網際網路旅遊服務」要自律也要他律
    戴先任 來源:人民法院報 對於網際網路旅遊服務,要自律與他律「兩手抓」,既要加強自律,也要加強他律,這樣才能促進網際網路旅遊服務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從而保護好廣大消費者權益。 建立信息共享平臺,對侵犯消費者權益的平臺內經營者實行聯合懲戒,這樣的自律公約值得肯定。一些旅行社、旅遊中介服務機構、酒店、旅館等平臺內經營者,侵犯消費者權益,卻往往得不到應有懲戒,這與沒能形成針對他們的動態黑名單有一定關係。
  • 要想成功,你必須學會自律,只要3步,越自律人生越來越自在
    自律這個詞最近很火,可見大多數人都想讓自己變得自律,有的大V們更是說:那些自律到極致的人,都擁有開掛的人生。於是大家就開始加入自律的隊伍,開始了漫無目的的自律,看到別人的計劃拿來就用,也不管適不適合。1.首先你要有一個目標這個目標可以遠大,也可以是小目標,或者完成某項事務。但是這個目標必須是你內心真實想要的,不是別人逼你的,也不是你複製別人的。
  • 孩子太貪玩了,要怎樣才能讓孩子學會自律?
    家長不要單純地把希望寄托在其自身「開竅」上,要及時因勢利導促其「開竅」,讓孩子逐步培養出自律的學習、生活習慣才是王道。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自律?自律,是指在沒有人現場監督的情況下,通過自己要求自己,變被動為主動,自覺地遵循規則並以其約束自己一言一行的狀態。
  • 自律 - 自律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有這樣一則寓言:一天,風箏和線手牽手在天空中飛翔,過了一會兒,風箏不耐煩地對線說:老兄,請放開我,不要限制我自由活動的空間。」線卻說道:「老弟,不行啊!我的責任就是要限制你。否則,你就會失去飛翔的自由。」
  • 自律的父母才能養出自律的孩子
    近期看到最多的兩個字:自律自律的父母才能養出自律的孩子,期望孩子優秀那就先給他做個榜樣吧真的是不養兒,不知父母恩,沒有孩子之前,你真的無法理解一個母親對孩子的良苦用心,做了父母,不僅沒有了自己的閒暇時光,而且還需要高度的自律才行。有位媽媽說自己的孩子問題太多,幹什麼都心不在焉,脾氣暴躁,沒有耐心,與其溝通後得知家裡的大人都不自律,對一個家庭來說,父母是樹根,孩子是花朵,如果花朵有問題,多半是樹根出了問題,家長們常常只能看到孩子的問題,往往是自己的問題在孩子身上重現。
  • 我們都要明白,自律的重要性
    若是我們不自律,不喝水,天天只喝飲料的後果是什麼。最直接的就是糖分攝入過多帶來的肥胖和「三高」。越是能給我們帶來快樂的東西,也越是能給我們帶來痛苦。這世間處處是誘惑。處處是陷阱。所以,保持一個自律的心,十分的重要。現在很多的年輕人都是過著黑白顛倒的生活。尤其是周末的時候。晚上不睡覺,白天不起床。錯過了晚上各器官的排毒,亦錯過了吸收營養的時間,或者乾脆不吃早餐,直接對胃又造成了傷害。
  • 面對困難,不要逃避,請「及時止損」,真正自律的人是怎麼做的?
    用積極的態度去承受並消除痛苦,就要去自律。我們常常很羨慕那些能做到很自律的人,一邊靠想像著自己自律以後美好的樣子而活著。好像自律距離你很遠,你根本沒有辦法做到一樣。要做到自律,首先要明白它有四個原則,即推遲滿足感,承擔責任,忠於事實,保持平衡。
  • 第六十八彈‖自律文案:優秀背後是自虐般的自律
    你要知道:優秀背後是自虐般的自律01 事情想做就不要拖Don't delay if you want to do something.02 不要忘記你曾是一個怎樣的小孩不要忘記你曾希望變成怎樣的大人Don't forget what kind of child you wereDon't forget what kind of adult you wanted to be03 自律的頂端就是享受孤獨,不管你在深夜有多少抑鬱有多少負能量,早晨醒來生活還要繼續
  • 如何培養孩子自律?父母要做到這3點
    教會孩子自律,才是真正的富養。自律讓孩子有權選擇自己的夢想,更有能力主宰自己的人生。相信很多家長都面對過這樣的情況,孩子制定了計劃之後經常拖延、中斷,你說他他還很有理。其實這是因為孩子不夠自律,沒有養成良好的執行習慣。
  • 如何保持生活自律的習慣?自制力是可以養成的,不要再找藉口了
    首先你要特別認真的思考這樣懶惰下去,你的未來是怎麼樣的。分析玩手機和做題的利弊,給自己訂一個目標,想去哪個大學,讀什麼樣的專業,從哪些方面來提高,通過哪些手段來提高。我現身說法來說一下吧 覺得自己還是蠻自律的。
  • 自律的本質是什麼?怎樣變得自律?
    我是一個有自制力的人啊!我要努力啊!我要奮鬥啊!我要早起才算是自律啊!一個孩子在試驗中選擇忍耐半小時不吃手中的糖,半個小時後他得到了兩顆糖。他之所以能夠抵制住誘惑是因為他清楚的認識到只要他忍耐這半小時,他就能得到兩顆糖,如果他不忍耐,他就只能得到一顆,權衡利弊後,忍耐比不忍耐獲得的利益更大。而不是因為他覺得:我要推遲自己的滿足感!只有善於忍耐才能成功!小不忍則亂大謀!
  • 3歲前寶寶要懂得的「規矩」:自律的三個階段
    自律是非常難得的性格構成因素,如果一個人能做到自律,那就幾乎沒有做不成的事。家長希望孩子自律,養成好習慣,又該如何做?今天跟大家分享關於培養孩子自律的步驟和方法吧!當孩子建立了正確的價值觀,樹立了良好的習慣,每一個習慣都會變成一個自律點,比如到晚上自己睡覺,比如睡覺前洗臉刷牙,這些不再需要別人提醒,這就是自律。家長要做的,主要是給孩子樹立觀念,而不是督促每一個動作。
  • 自律,一種生活方式——8個自虐自律的方法
    所以,你一切的自律,一定要從你的一個功利的目標開始,為自己一切的犧牲和努力,設置一個極大的物質獎勵;同時,在追求這個功利的目標的過程中,在奮鬥當中,完成對自己的意志的修煉,當你最終達到你的目標的時候,你才會真正收穫意義,收穫樂趣,而不是簡單乏味的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