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旅遊服務」要自律也要他律

2020-10-29 井陘縣普法

戴先任 來源:人民法院報


對於網際網路旅遊服務,要自律與他律「兩手抓」,既要加強自律,也要加強他律,這樣才能促進網際網路旅遊服務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從而保護好廣大消費者權益。

「平臺經營者之間建立信息共享平臺,對多次損害消費者權益、造成惡劣影響且拒不悔改的平臺內經營者形成動態黑名單,各平臺實施聯合懲戒……」10月27日上午,由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和朝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指導,攜程、去哪兒網、美團、馬蜂窩、同程藝龍5家網際網路旅遊服務企業共同發起制定的《網際網路旅遊服務行業自律公約》正式發布。

建立信息共享平臺,對侵犯消費者權益的平臺內經營者實行聯合懲戒,這樣的自律公約值得肯定。一些旅行社、旅遊中介服務機構、酒店、旅館等平臺內經營者,侵犯消費者權益,卻往往得不到應有懲戒,這與沒能形成針對他們的動態黑名單有一定關係。各平臺之間沒能形成信息共享,一些經營者就有了「此地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的底氣,在這個平臺遭到懲戒,還可以選擇其他平臺「另起爐灶」。通過建立信息共享平臺,對違規平臺內經營者形成動態黑名單,對他們實施聯合懲戒,就能斷了這個念想,能夠讓懲戒變得更為有力,從而促使違規經營者吸取教訓。

正如此次朝陽區市場監管局網絡交易監督管理科負責人表示,《網際網路旅遊服務行業自律公約》賦予了企業參與規則制定的權力,轉變了政府部門傳統的監管方式,體現了由「接訴即辦」向「未訴先辦」的轉變,同時對法律法規進行了有力的補充。這有利於推動行業的自律自治。要能規範網際網路旅遊服務行業發展,不能沒有行業自律、自淨,充分調動行業自律的力量,有利於促進行業的良性發展。

不過對於網際網路旅遊服務,要自律與他律「兩手抓」,既要加強自律,也要加強他律。一些平臺經營者囿於利益驅動,對平臺內經營者的違規甚至違法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縱容遷就,兩者實際形成了「利益同盟」,而且一些平臺內經營者本來就是侵犯消費者權益及商家權益的「始作俑者」,對他們更應該加強監管。如日前,一則「某網際網路旅遊平臺高價12人小團遊變36人自助行」的新聞就引發了輿論關注,旅行社下架了消費者打了差評的產品,又在平臺推出另一款路線完全一致的跟團遊產品,顯示卻是滿分好評。而平臺對此卻表示「無能為力」。對此,就要促進平臺經營者盡好管理責任,對於違規、違法的平臺經營者則要依法依規予以懲戒。

網際網路的迅猛發展與旅遊產業的蓬勃發展交集在了一起,促成了網際網路旅遊服務行業的興起。網際網路旅遊服務是新興事物,圍繞其也衍生了不少問題。所以,要加大力度規範網際網路旅遊服務,行業自律與政府他律,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這樣才能促進網際網路旅遊服務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從而保護好廣大消費者權益。

相關焦點

  • 孩子不自律?家長先要檢查他律有沒到位
    之前對於培養孩子的自律,我想的比較簡單。告訴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安排好、做好,按規則來不就行了?可後來我才發現,孩子自律的養成,首先需要的是家長的他律。自律這件事,對於我們成人來說也是相當不容易的,更何況對於孩子?只有父母做好他律,才能逐漸帶動孩子養成自律的習慣。他律是基礎,自律是結果。
  • 皮亞傑的「他律」與「自律」
    二、他律的兒童皮亞傑通過研究發現,兒童的道德發展是一個從他律到自律的過程。而且大致是在10歲左右有一個過渡的時期。在他律階段,兒童常常以事物的結果來判斷對錯,並認為應該給予抵罪的懲罰。例如上述兩個故事中,在詢問年齡較小的兒童時都會得到:「約翰與亨利都犯錯了!」約翰打碎了15隻杯子,亨利只打碎了一個杯子,所以約翰錯的更嚴重。」「約翰錯的更多。」
  • 最高效的自律,是他律
    2 最高效的自律是他律 很多人說你怎麼這麼自律,不僅可以做到日更,還可以每天堅持早起日更? 其實秘訣很簡單,記住兩句話:最好的自律,是精力自由;最高效的自律,是他律。 然後我告訴他最快的辦法就是找個人幫你自律,我跟他玩了一個打賭的遊戲,他制定一個100天的複習目標,沒完成給我發500元紅包;我每天日更,沒做到給他發500元紅包,到今天,我們都完成了目標。 最高效的自律,是他律。
  • 「學霸宿舍」頻上熱搜:好的人生,自律還需他律
    他們其實是有共通之處的,那就是:自律和他律。簡單來說:自律,指自我約束;他律,指接受他人約束。他律是基礎,先有他律,才有自律,對於孩子尤其如此。其實你要知道從來沒有天生自律的孩子,因為玩樂就是孩子的天性。
  • 「神獸錦囊」你家娃是「自律」還是「他律」?
    真的只能「他律」不能「自律」嗎?i學習專家第四課,也是學習的第四種能力【自律力】,擁有「自律」真的是很重要嗎?有人說我們現在多盯一些也是有效的呀。也有人說,我什麼辦法都用了,可是還是做不到,怎麼使孩子由「他律」去到「自律」呢?
  • 一名高素質的優秀學生,懂得在初中就學會這件事,他律轉化到自律
    怎麼實現學生從他律到自律的過渡呢?這個問題,也一直以來都是教師比較頭疼的任務之一,沒有老師不想培養出一名高素質的學生,不僅僅是在於學生成績的提升,更多的是學生有能夠學會做人的良好品行,不僅有好的學習也要有良好的行為習慣,這也是老師對學生的期望。
  • 科研經費管理中的「他律」與「自律」
    原標題:科研經費管理中的「他律」與「自律」  □ 臨風  近來, 浙江大學教授陳英旭因貪汙科研經費受審,再次引起了社會公眾和媒體對科研經費管理使用的關注。科研經費問題涉及「制度」、「管理」和「人」這三個要素,既要有一套完整的制度設計,也要有科學合理的管理手段,更需要經費的使用主體——科研人員的行為規範,這三者相互聯繫,缺一不可,現實中的種種問題和亂象往往是這三種因素共同「失靈」的結果。
  • 李開復教子經:培養自律而非他律的孩子
    李開復教子經:培養自律而非他律的孩子 李開復年少時,父母對他的管教既開明又嚴格,在他五歲的時候,就讓課業表現優異的他自己決定要繼續念幼兒園還是升小學,十一歲時就讓他離開臺灣,到美國求學因為目標不同,所以「規矩要愈少愈好」、目的是「培養自律而非他律的孩子」。去年八月初,他接受《商業周刊》的獨家專訪,以「吾家有女初長成」的喜悅口吻,分享教養一對千金的心路歷程:十六歲的大女兒李德寧擅於文學詩歌,十二歲的小女兒李德亭自信活潑、擅於創作。他也坦誠分享身為父母可能會經歷的迷惑,曾經犯的錯誤,以及身為父親的願望。
  • 在孩子能夠自律之前,家長用3步來制定規則,從他律到自律
    一個人的自律和習慣並不是靠誰強迫形成的,而是要真正發自內心想做才能不管遇到什麼樣的挫折都不會放棄。家長認為自己定好規矩,讓孩子遵守就完成了任務,但規矩一旦立下其實就等於給了孩子試探邊緣的機會,他們的行為被限制了,必須要在一定的條件下才能進行。
  • 網際網路企業生活服務類平臺服務自律規範
    網際網路企業生活服務類平臺服務自律規範中國個體勞動者協會網絡交易平臺工作委員會2017年3月13日第一條 本服務自律規範規定了生活服務類電商、在線生活服務商和生活服務類電子商務平臺經營服務自律要求
  • 孩子自律程度不夠,父母的「他律」就成了關鍵,試試這樣合理管束
    也就是他律。一個長大以後也自律的孩子,小時候一定是培養過自律的能力和意識的。父母怎麼幫助孩子培養自律?也就是他律?父母發揮個人力量,為孩子做出表率,潛移默化地帶動孩子自律起來。孩子要自律,父母就先要自律。
  • 孩子不夠自律怎麼辦?家長做好「三步走」,讓娃從他律變自律
    家長做好「三步走」,讓娃從他律變自律 1、給孩子制定好規則 規則不是說用來約束孩子,而是要讓孩子懂得自律,自律他不是由父母逼著孩子去變得自律,而是要孩子自己自發變得自律。因此制定一些規則是非常有必要的,孩子懂得規則,並遵守規則,他就會逐漸變得自律起來,知道什麼時候做什麼事情,有什麼事是不能隨便去做的。制定規則時要和孩子一起來探討,詢問孩子有什麼想法,規則不僅是孩子要遵守,父母也要和孩子一起遵守規則,這樣的規則它才是有效的,不然孩子在看到父母不遵守規則,卻要自己遵守的時候,他就會認為規則是不用去遵守的。
  • 從他律到自律,掌握髮展規律父母制定規則3步走,輕鬆養出自律娃
    上個周末閒得無聊在各大寶媽群裡閒逛,加起來差不多有十幾個群的樣子,原本在幾個比較大的群裡看到的幾乎都是天南海北的寶媽在拉家常,並沒能夠引起我的注意,然而就在我準備要放棄的時候。,但我們的孩子卻是和自律這件事根本不搭邊,原本之前已經說好了要每天早晨要保證晨跑,沒堅持兩天的功夫他是說啥都不去了,在其他事情上更是如此,我現在發現想要和孩子談自律,簡直是門兒也沒有。」
  • 如何培養孩子自律?父母要做到這3點
    教會孩子自律,才是真正的富養。自律讓孩子有權選擇自己的夢想,更有能力主宰自己的人生。相信很多家長都面對過這樣的情況,孩子制定了計劃之後經常拖延、中斷,你說他他還很有理。其實這是因為孩子不夠自律,沒有養成良好的執行習慣。
  • 培養小學生的自律能力
    通過課堂培養小學生的自律能力《小學生守則》、《小學生行為規範》及各具特色的校規等等就是用於通過「他律」的手段來初步規範小學生行為的。不過,「他律」永遠只能治標不治本,然而規範小學生行為的最根本的做法還是要教會小學生「自律」。「他律「是」自律「的前提準備,所有」自律「都先從」他律「發展而成的。如要求兒童按時到校、專心聽講、認真做作業、發言要舉手、上課時不講小話、不搞小動作等。上述這些外部的要求和影響屬於「他律」的範疇,而這正是小學生自律能力形成的基礎和前提。
  • 是因為家長的「他律」做的還不到位
    而且這個過程是一個動態的過程,父母應該根據孩子的不同成長階段,進行及時的調整和改變,直到孩子具備這種自律的能力。因此,父母做好「他律」才是孩子能否做到「自律」的關鍵。他律的重要性那麼父母怎麼樣才能做好「他律」呢?其實正確的「他律」就是指父母要選擇科學的家庭養育方式來給孩子立規矩,那麼最好的家庭養育方式就是權威型。
  • 學生總抱怨自律性太差,原因是還不懂得這一點,還在他律的過程
    怎麼實現學生從他律到自律的過渡呢?這個問題,也一直以來都是教師比較頭疼的任務之一,沒有老師不想培養出一名高素質的學生,不僅僅是在於學生成績的提升,更多的是學生有能夠學會做人的良好品行,不僅有好的學習也要有良好的行為習慣,這也是老師對學生的期望。
  • 淺析小學生自律能力的培養
    無論是在學習、生活、社會交往,還是在思想品德修養中,都要求小學生具備一定的自律能力。   自律能力是在小學生接受教育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它既是一種教育的結果,又是小學生進一步學習、發展和接受教育的重要條件。因此,採取各種措施,培養小學生的自律能力是小學教育工作的一個重要任務。一般可以通過以下幾種途徑培養小學生的自律能力。
  • 孩子的自律從哪來
    一個人區別於另一個人的品質,不是天賦、教育背景、智商,它是一種自律能力。沒有自律,最簡單的目標也是白日夢。心理學家皮亞傑把孩子發展自律分為三個階段。5歲前是無律期,5一8歲他律期,9一10歲是自律期。無律期:以自我為中心,我行我素,不關注他人和環境。他律期:就是取決於外在的控制。
  • 培養孩子的自律,不妨先試一試儀式感的生活
    另一個是小A手持這小矮人玩偶,一邊擺弄一邊問二寶,要不要當一回白雪公主?哪一個更能激發孩子的熱情呢?顯然是第二個場景。當這樣一個充滿儀式感的閱讀,會令到孩子期待更多更有趣的閱讀。在更多的期待與堅持中,孩子就慢慢愛上了閱讀。愛上了又增加了一份動力,不知不覺養成了自發閱讀的好習慣,自律就這樣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