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老照片曝光:清朝洋槍隊被消滅,被俘女兵下場悽慘

2020-12-22 老家院子裡的荷花

太平天國老照片曝光:清朝洋槍隊被消滅,被俘女兵下場悽慘

清朝末期是我國歷史上十分動蕩的時期,它不同於其他朝代的動亂。其他朝代的動亂集中在階級矛盾或者少數民族入侵。而清末的矛盾則不僅僅是階級矛盾,還包括西方列強的入侵,是中西方兩種文明的鬥爭。所以當時清政府根本無力處理朝政,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在這種背景下,清朝末年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也就是太平天國運動。這場農民起義迅速席捲大半個中國,相應的人有很多,清政府在初期甚至無法抵抗太平軍的猛烈進攻。今天我們就通過幾張當時的老照片,來了解一下那個年代。

這張照片拍攝於一場戰爭過後,太平軍獲得了那場戰爭的勝利,而這幾個太平軍正準備接手清朝的衙門。從照片中我們能看到,這些士兵並不像我們印象中的農民起義軍。他們的裝備也不是大刀這種冷兵器,而是裝備有火槍。

這張照片拍攝於戰役開始之前,太平軍正在做戰前準備,能看到他們還是很有紀律的,統一戰鬥服裝,統一配備火槍,這樣的軍隊,難怪戰爭初期清朝的洋槍隊會被消滅。

這張照片拍攝於戰爭後期,圖中展示的是湘軍獲得了勝利,收復被太平天國佔領的城池的場景。當時太平天國實力強勁,清政府的守軍節節敗退。而此時正是清末重臣曾國藩著力籌建湘軍,才力挽狂瀾,拯救清政府於危難之中。能看到,當時的湘軍士氣高漲,裝備精良,確實是一支精銳部隊。

這張照片中展示了三個太平軍女兵俘虜,國家岌岌可危,政府腐敗不堪,就連底層的女性也無法容忍。當時有很多女性加入了太平軍,為的就是能通過起義推翻腐朽的清政府。但是她們卻成了太平天國領導者的犧牲品,讓人心中產生憐憫。

相關焦點

  • 清軍如何處置被俘的太平軍將士?有的方法慘無人道
    太平天國是清朝後期的一次由農民起義創建的農民政權,也是清朝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農民戰爭。對於太平天國運動,清朝政府全力進行了剿殺。在剿殺的過程中,一部分太平軍將士因為各種原因,被清軍俘虜。這就是我們通常所稱的戰俘。清軍如何對待這些被俘的太平軍將士呢?
  • 罕見的太平天國老照片,圖2是太平軍的精銳,圖6的女兵視死如歸
    在清朝逐漸衰落之際,太平天國運動席捲了大半個中國,給這個日暮西沉的王朝造成了沉重的打擊。然而,這樣一場轟轟烈烈的起義,只有極少數的照片留存了下來,增添了一些神秘的色彩。以下就是一組罕見的太平天國老照片。
  • 80萬蘇聯女兵走上戰場,戰鬥力強悍不輸男兵,一旦被俘下場很慘
    在這場戰爭中,還有80多萬的蘇聯女兵,她們的戰鬥力同樣非常強悍,完全不輸那些男兵,但是戰爭是殘酷無情的,這些女兵一旦被俘,下場也是特別的悽慘。 為了保衛國家,獲得勝利,蘇聯徵收了很多的女兵,組成了80萬的女兵部隊,這些女兵的年齡並不大,都是一些平均年齡在十幾歲到二十幾歲左右的女孩子,她們穿上了軍裝,走上了慘烈的戰場。
  • 天京城被曾國藩攻破,洪秀全的下場究竟有多悽慘?真相難以置信
    說起清朝末年的農民起義代表洪秀全領導歷經十四年的太平天國運動,恐怕熟悉清朝歷史的人都很了解。天國雖然興盛,但最後因為種種原因,被當時曾國藩率領的湘軍和李鴻章率領的淮軍聯合剿滅。這樣洪秀全會有一個什麼樣的下場呢?一代統治者的悲慘結局,讓人唏噓。清朝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太平天國正式退出了歷史舞臺。
  • 太平天國失敗後,那幾個領導者的下場如何?沃王最慘!
    引言我們都知道,太平天國運動是清末最大的一場農民起義,是由洪秀全等人領導起義的。太平天國運動前期,氣勢洶洶,大有一舉滅清之勢。但後期,由於農民階級的局限性,及起義軍內部的分裂,導致了這場起義最終以失敗告終。
  • 武昌起義的規模遠不如太平天國,為什麼能直接撼動清朝的統治?
    論規模,肯定是太平天國起義更浩大,歷時十三載,縱橫南中國,一度割據東南,與清廷分庭抗禮。而武昌起義充其量不過是一省暴動,還差點被袁世凱撲滅。 但為什麼最終真正終結清政府統治的是武昌起義,而不是太平天國起義呢? 總而言之一句話,形勢不同了。
  • 太平天國一女子嫁給外國人,生下一個兒子,長大後卻為禍中國
    引言 在清朝末年,太平天國運動引起巨大反響,在平叛後,太平天國一位王爺的女兒被嫁給了一位英國人,他們的兒子馬繼業卻在投身於英國事業後對中國領土展開侵略,一度侵犯我國領土主權。
  • 清朝末年有一絕世高手,曾國藩曾被他打怕,最後下場悽慘令人惋惜
    清朝末年,政治腐朽,下層人民生活悽慘。於是為反抗清朝腐朽統治,民間爆發了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運動。然而太平天國主要是由農民階級領導,眼界不高,最後難免生活腐化,難逃失敗命運。只是,雖然太平天國運動中很多人惹人非議,但有這麼一個人,不管是百姓還是官員,不管是對手還是同仁,對他都是非常敬佩心服。這個人,就是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石達開是廣西客家人,被訪出山時候才16歲。但是石達開雖然年輕,但是年少有為,軍事能力出眾。當時清朝負責平定太平天國運動的,就是後來一代名臣曾國藩。
  • 太平天國李秀成稱外國人做「洋兄弟」 但打起來也絲毫不手軟啊
    太平天國認為「天下本一家,四海皆兄弟」,稱外國人做「洋兄弟」,歡迎外國人來中國通商,當癸好三年(1853年)春,英國公使兼香港總督文翰訪問天京時,太平天國就曾經向他正式通知;準許英國人來華經商,惟警告英國不準再賣鴉片,且不承認英國與清政府訂立的不平等條約。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後,清政府籤訂《天津條約》《北京條約》,列強對清政府的態度由打擊轉到拉攏,最後幫助清政府,共同進攻太平天國。
  • 太平天國洪秀全的10萬「大腳蠻婆」是什麼意思?可惜結局都很悲催
    從前期開始,在強悍戰鬥力的太平軍中就有一群令敵人聞風喪膽的女兵,清軍憎恨地稱其為「大腳蠻婆」,據不完全統計,整個太平天國起義過程,大約有10萬之眾的女兵陸續加入。太平天國的女兵大部分是來自客家的女人,不像當時普通的居家女人「纏足」,「大腳蠻婆」不纏足,戰鬥力相比男兵,只強不弱。
  • 太平天國持續了十四年,它到底有多大影響?光看人口損失就知道
    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起義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其沉重的打擊了清王朝的統治。洪秀全本人作為太平天國的精神領袖,卻並沒有發揮政治家的才幹,自定都天京後,太平天國內部就發生了動亂,先是東王楊秀清為洪秀全誅殺,接著又是北王韋昌輝身死,這兩次內鬥,太平天國喪失了數萬的精銳,太平天國也從此一蹶不振。
  • 清朝老照片:老百姓衣衫襤褸沿街乞討,真正的皇親國戚你期待嗎?
    清朝老照片:清朝的「杖刑」,廷杖,即是在朝廷上行杖打人,是對朝中的官吏實行的一種懲罰,最早始於東漢明帝,又一說是北周宣帝,在金朝與元朝普遍實施,明代則實施得最著名。
  • 太平天國既有被誇大的功績,也有被忽視的歷史功勞
    太平天國的價值不應該被抹殺:催發洋務運動、清朝由此拉開被推翻的序幕、歷史的借鑑價值是該運動最基本的價值太平天國起義雖然不是像過去那樣崇高偉大,但也是某些人說得那麼猥瑣。雖然第一次鴉片戰爭失敗後,林則徐、魏源等人開始睜眼看世界。
  • 為什麼太平天國的將領寧願被俘慘遭凌遲,卻很少選擇自盡呢?
    太平天國將領被俘慘遭凌遲,那是不得已的事兒,雖然有石達開、林鳳祥等等硬漢寧死不屈,面對敵人的剮刑,鋼牙咬碎,不吭一聲,但這畢竟是少數啊。就因為史書裡只記載了石達開、林鳳祥等視死如歸的硬漢、鐵漢;而不記那些在死亡面前露出怯懦之色的普通將眾,就給人造成了一個錯覺:太平天國的將領寧願被俘慘遭凌遲,很少選擇自盡。太平天國的將領被俘後,有沒有人想過自盡的呢?有,並且是絕大多數。
  • 裝備水平遠勝清軍,清朝將領:像嶽家軍在世
    文/商學野 第一次鴉片戰爭後,清朝開始被迫打開國門,列強紛至沓來,都想在中國分一塊蛋糕。而就在這個強敵環伺的時期,一場聲勢浩大的農民起義曾席捲整個南方,差點將腐朽的清朝送進墳墓,這就是著名的太平天國。
  • 太平天國第一女將,洪秀全妹妹,到底是怎麼死的,只有牙齒留了下來
    太平天國第一女將,洪秀全妹妹,到底是怎麼死的,只有牙齒留了下來太平天國第一女將,洪秀全妹妹,到底是怎麼死的,只有牙齒留了下來,清朝末年,民不聊生,內憂外患之下,很多人紛紛起來反抗,比如白蓮教,還有捻軍,我們暫且不談這些人反抗的真正目的是什麼,
  • 100多年前的老照片,清朝百官接駕慈禧車隊返回紫禁城
    今天介紹一組老照片,拍攝的是慈禧太后西行返京時候的真實場景,從這些老照片中可以看到,迎接慈禧返京的場景悽慘,百官迎接,百姓圍觀,場面甚是凌亂!據說慈禧太后帶著一乾等人一路西行至西安,在西安的八仙庵暫時住下,其中的心酸可能只有老佛爺自己清楚!
  • 蘇聯曾打造80萬美女部隊,戰力不輸男兵,但被俘下場慘
    就是德國和蘇聯所戰鬥的蘇德戰場,當時的蘇聯因為戰場上犧牲的士兵太多了,逼不得已招收了80萬的美女部隊,她們的戰力比起男兵都不遜色,有的女兵比男兵們還能打,只是她們被俘虜後的下場非常的悽慘。蘇德戰場是二戰時期最慘烈的戰場,當時的德國和蘇聯都投入了大量的兵力進入戰場。蘇聯因為失利,損失了很多的兵力,無奈之下,蘇聯開始大量招收女兵進入戰場。據統計,後來蘇聯軍隊中出現的女兵達到了八十萬人。
  • 太平天國的幼天王洪天貴福,被俘後的表現是怎樣的?
    被俘後,16歲的洪天貴福表現出與其年齡極為不符的爛漫天真,幻想跟隨審訊他的唐老爺(唐家桐)回湖南讀書進秀才。這跟清初的順治帝和康熙帝比起來簡直如天壤之別,康熙14歲智擒鰲拜,從而掌握朝政大權。洪天貴福先後在石城和南昌兩地寫下6份乞命討饒的自述供詞及詩文。
  • 太平天國女將蘇三娘結局之謎
    中國近代史上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運動,誕生了許許多多的英雄人物,其中有男有女,他們為了自己的信仰,奮不顧身,前赴後繼,值得我們稱讚。今天我們說的這位傳奇女性,她不僅深受太平天國軍民的喜歡,就連她的敵人也對她讚賞有加,還專門為她賦詩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