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風
"這是國外吧,國內應該沒有這麼亂,希望人沒事。"
網絡文化就像是一個春晚的大舞臺,各路神仙你方唱罷我登場,這個浮誇,那個抽象,不時地還會有幾個正能量,來幾句奧利給。
在這個沙雕短視頻視頻飛速傳播的時代,每次視頻結束點開評論區,就如同每次漫威電影結束後的彩蛋,讓人還能尋得幾絲餘味。
自古評論出人才,這裡有想了一塊去的沙雕網友,有一言不合就開懟的槓精,乃至一些令人拍案叫絕的另類解讀,裡面的人各個都是人才,說話又好聽,超喜歡在裡面。
而在近期,似乎網友們的雙手都被502膠水粘住了一般,開始頻頻雙手合十,擺出一副祝福的姿態,嘴上也是說著祝福的話,像極了養生佛系中老年頻道。
當然這並不是網友們的突然一心向善了,只是大家又開始整活創作新梗了。
關於這個這個梗的起源,比較公認的是源於某個吃雞遊戲視頻,在玩家被亂槍射死之後,有網友在評論區留言:這是國外吧,國內應該沒有這麼亂,希望人沒事。至於評論者是真不知道這是遊戲,還是故意來裝作不知道,就不得而知了。
只是他一定想不到,當時的一句無心評論,事後竟能在網絡中口口相傳。
梗是在近期火起來的,但它絕對不是在近期被創造的,起碼在幾年前,家裡長輩學會使用微信的時候,這句話就已經出現了。
似乎全國家族群的命名方式都有著相同的默契,命名常為"相親相愛一家人"、"我愛我家"、"幸福大家庭"等風格,而群裡的長輩們雖然有著豐富的人生閱歷,但對於網際網路內容的判斷,有時候難免會有些偏差,而對於某些惡搞、出糗,甚至是謠言的內容,年輕人們或許會一笑而過,但長輩們有時卻會信以為真,而在經歷了半輩子人生之後,他們往往會帶著真誠善意,打出一句"希望人沒事",且一般書寫格式為"什麼時候發生的事,怎麼新聞上沒看到哪?希望人沒事"。
句子是出現很久了,但為何能在2020年才火起來?
想必這與如今抽象文化、陰陽文化的風行脫不了干係。無法否認的是,當全民成為"陰陽師"之後,很多的句子有了新的含義,就拿"希望人沒事"來說,現在這句話的使用,往往不是在事故視頻的評論區,更多是在一些挑戰視頻,作死視頻下面,而它的含義,也從單純的祈福、祝願變成了調侃。
當句子變成了段子,我們就大可不必用常規的思維來揣測他,刷梗時的"希望人沒事"並不是嘲弄、譏諷,也不是幸災樂禍,它並沒有那麼惡毒,僅僅止步於調侃。即使"希望人沒事"的另一版本"希望人有事",評論者的目的想必也不是詛咒。
唯物辯證法認為,一切的事物總是在不斷發展變化的。而在梗這裡自然也是如此,慢慢的,"希望人沒事"又有了新的表達方式,比如地爆天星起手式,又比如大名鼎鼎的《守望先鋒》。
至於為什麼《守望先鋒》成了"希望人沒事"的代言遊戲?Emmmm……應該不會有人覺得《守望先鋒》的圖標不像吧?不會吧不會吧。
提到《守望先鋒》,一時心情也是頗為複雜,沒想到這款自16年發售令無數玩家愛不釋手的遊戲"涼涼"過後,在2020年再一次進入視線是因為一個八竿子打不著的梗,更沒想到的是兩者扯上關係竟然是因為圖標相似。
不過說起來現在《守望先鋒》的遊戲環境似乎和"希望人沒事"意外的很搭,外掛泛濫久不治理,天梯匹配迷之改動,再加上過分的講究配合,短板理論被無限地放大,獨狼玩家真的很難有一個良好的遊戲體驗了。作為一個首發入坑的玩家,對遊戲肯定還是有感情的,可是如今的暴雪實在是不爭氣,思緒萬千,千言萬語綜合起來,話到嘴邊也只能說一句"希望遊戲沒事"了吧。
哦,對了,還有個飛來飛去的末日鐵拳實在是讓人煩不勝煩,那就希望鐵拳有事吧。(鐵拳:我已經削了!)
"希望人沒事"的熱度已經持續了個把月,如今依然沒有衰退的跡象,自然而然,在這段時間裡發售的新遊也是難逃被改成表情包的命運——就如同2020年度射擊遊戲(?)大作《美少女萬華鏡》,中文未出而沙雕先行,經驗豐富的老司機們發現蓮華的手勢竟和"人沒事"意外地相似,聯想到《美少女萬華鏡》卓越的遊戲質量,紛紛表示"希望吉爾沒事"。
當然,地爆天星也不能缺席。
哦對了,還有已經暗示了多年的群主女裝。
"希望人沒事"的萬用性,或許也是能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原因之一,不論是在遊戲,還是動漫、電影,乃至土味視頻等領域,都可以在合適的時候刷上一句,並且毫不違和。
但這句話的原意與本意確實差的有點大,大到在特定環境下,在天災人禍面前,評論區一句"希望人沒事",會讓人一時不知道如何回復,按照它本來的意思,這一句話包含祝福,但如果按新含義來解讀,顯然有點不合適。此時的情況宛如一道無解的閱讀理解,荒誕,卻又真實。
"希望人沒事"的走紅,其過程完全如同這個亦真亦假的網際網路本身一般魔幻,在網友強大的解讀能力下,簡單的一句話被賦予了複雜的含義,甚至有時你分不清他是在玩梗還是認真,也分不清該採用什麼方式來進行交流。
也許這就是新時代的代溝吧?
-END-
關注「碎碎念工坊」,傳播遊戲文化,讓遊戲不止是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