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期的孩子,可以充分利用各種媒介啟發孩子。媽媽可以充分利用家裡的廣播、電視、「VCD」等多種形式對兒童進行啟蒙教育,還可以時常從網上學習一些最新的育兒方式,這不但經濟有效,而且可以在潛移默化中讓孩子學習更多的語言,加大孩子的信息量,提高他的思維能力,從而促進孩子的智力和身體全面發展。下面點讀筆廠家-學立佳與大家分享如何對兩歲兒童進行早教訓練。
2歲寶寶的發育指標
平穩地走路,初步學會雙腳原地縱跳的動作。能說簡單的話語,看懂簡單的畫片。喜歡畫畫;能區分物品的多與少,大與小,能摸索空間方位。認識生活中常見的幾種自然現象。
早教訓練總結如下:
一、認知能力的培養
1、觀察能力的培養。
(1)觀察事物的特性
①比較長短。也可在紙上劃線段,教小兒比較長短。也可以比較長褲與短褲,長袖與短袖,長鉛筆與短筆,長凳與小方凳等。
②比較厚薄。讓孩子拿一本小畫書,你拿一本更厚一點的書,同孩子比較,說「我的書比你的書厚」。「你的書比我的書薄」。然後,鼓勵孩子尋找一本更厚的書,孩子就可以說上邊的話,然後你再找一本更厚的,依此類推。以後可以倒過來玩,&34;&34;這種遊戲也可以用於比較被子、衣服等其他物品。
③父母要經常給寶寶講述自然現象,如和寶寶一起觀察早上,天很亮,太陽出來了。晚上,太陽下山了,天變黑了,天上有星星和月亮。冬天下雪了,天很冷,夏天很熱。白天沒有太陽,但會下雨,下雨的時候會颳風,有閃電和雷聲等。通過講述,讓寶寶認識各種自然現象。
④綜合比較。引導孩子善於發現近似事物中的不同點和不同事物中的相似點,來培養小兒觀察比較的能力。將兩個相同的玩具放在一起,然後再將兩張完全相同的圖卡放在一起,讓寶寶學習配對,等寶寶熟練後,可以增加難度,將兩個相同的漢字卡混入圖卡中,讓寶寶學習認字和配對,也可以用數字來讓寶寶配對。配對圖卡中也可以用圓形、方形和三角形,讓寶寶練習圖形配對,同樣可以用顏色來配對,讓寶寶對學習過的圖形、顏色等進行複習。
(2)增加幼兒注意力。教小兒按成人的指示、集中精力完成一件事情或一種遊戲。成人提示任務越具體,就越容易引起幼兒集中注意,明確注意的目的,在兒童完成作業時成人可不斷給予幫助,讚許,鼓勵幼兒正確的行為,表揚孩子的成績。可利用比賽的形式,激發幼兒積極性,鼓勵他們集中精力。
2、記憶力的培養
(1)利用遊戲培養記憶力。將幾種幼兒熟悉的玩具,如小動物、汽車、球等擺在桌子上,請小孩說出玩具的名稱,然後用布把玩具蓋上,成人從蓋布下取走一個玩具,再將蓋布打開,讓幼兒看一看,少了什麼玩具。也可以地上放幾個圈,每個圈中放一個小動物玩具,表示小動物的家,然後讓幼兒記住每個動物家的位置,並請小動物出來玩,最後再叫幼兒將小動物逐個送回「家」--即原來的位置。
(2)圖象記憶。讓孩子看一張畫有數種動物的圖片,限定在一定時間內看完,開始時時間可長些,逐漸減少看的時間,然後將圖片拿開,讓孩子說出圖片上有哪些動物,如果孩子記住的不多,還可以教他使用一些記憶的方法如,有翅膀、能飛的有哪些?
(3)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小兒記憶。比如小兒遊玩回來,讓孩子回想一下玩了什麼東西,遇上了什麼人,經過了什麼地方,等等。還可在日常生活中,要求小兒按成人說的先後次序去做,逐漸可用語言指導小兒按指令先後做更多的事情。
3、思維能力的培養。
(1)學會數數並理解數量的概念。
(2)利用語言促進思維。幼兒在多樣化的活動中發展了直觀具體性思維,並有了簡單的判斷能力和推理能力,學會對各種物體或現象進行簡單的比較、概括。並確定它們之間的聯繫。可經常用「為什麼?」、「在哪裡?」、「幹什麼?」、「怎麼辦?」等,引導小兒思考。
(3)發展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孩子預想事情的結果,從而教會孩子去思考、推理並學會應當怎樣做,如冰糕一直拿在手中會怎樣?讓孩子先預想一下事情的結果後,做做實驗看看。
4、想像力和創造力的培養。
(1)角色遊戲。隨著年齡的增長,認識能力的加強,孩子逐漸能理解並模仿人們之間的關係。此時可引導小兒做扮演角色的遊戲,可以讓他注意現實生活中角色的特點,來豐富他的遊戲情節,如上公共汽車觀察售票員是怎樣工作的?到理髮店理髮,留心觀察理髮師的一舉一動,等等。
(2)繪畫。在幼兒能畫出一些線條和形狀後,成人可引導小兒將他所畫的東西同實物作比較,這樣孩子會更有興趣在繪畫中想像、構圖。
(3)音樂。培養孩子聽音樂和欣賞音樂的能力。教孩子理解歌曲的內容,感受歌曲的思想感情,並要求孩子在唱歌時用歌聲表達自己的內心情感,想像歌曲提供的音樂形象,從而激發幼兒的想像力。
二、動作能力的培養
1、獨腳站立練習,兩腳可交替訓練,使雙下肢力量均衡。剛開始的時候,孩子可能需要扶著人和物才能抬起腳,逐漸訓練孩子不依賴人和物自己可以穩定站立幾秒鐘,逐步訓練孩子從幾秒到10秒左右。可用競賽的形式鼓勵小兒,使小兒能夠逐漸地較穩定地單腳支撐。
2、跳高、跳遠練習。可在地上放一張紙或劃二道線,要求小兒向前跳時不能踩到紙張或線內,調節紙張或兩條線的寬度,訓練小兒向前跳躍的距離。還可訓練小兒跳高,可在地面上設置有一定高度的障礙物,如一本書或一塊磚,讓小兒跳躍過去,並逐漸地增加難度,如再加一本書或一塊磚,變得更高;或兩本書或兩塊磚平放,變得更寬,讓孩子練習。要注意孩子的安全,給予適當的防護。
3、增強動作協調能力。泥塑、拼貼畫,既可增加小兒手動作的靈巧性,還可促進小兒想像力和創造力。教會孩子搓、揉、壓、卷、捏等動作,並在此基礎上塑造各種物和人的形象。家長可適當給予指導和幫助,從容易的形象學起,以發展小兒的想像力,創造力,提高動手創造的能力。三輪童車是這個年齡段小兒特別喜愛的玩具,騎三輪童車既增強孩子的體質,又培養小兒膽大心細、集中注意力的良好習慣,還可以藉此訓練小兒動作的協調性、敏捷性和良好的反應能力,並能幫助小兒理解交通常識。
三、習慣和生活能力的培養。
教小兒練習自己穿衣服,認識衣服的前後,並試著穿好衣服,扣上簡單的扣子。脫衣服時,先自己解開扣子,再脫掉衣服。可用一些較寬鬆的外衣先讓孩子練習,一般小兒先學會脫衣褲,再學會穿衣服。還要教小兒試著自己穿鞋子。教會小兒能夠明確地表達要大小便,可訓練小兒自己脫褲子蹲盆或上廁所,教小兒如何才能不弄髒褲子,並教小兒在中午和晚上上床睡覺時知道先去廁所。
四、社會交往能力的培養。
1、與人交往。可教小兒與其他孩子一起做集體角色遊戲,通過這種遊戲培養孩子建立起與同齡人的關係。在指導孩子們玩角色遊戲時,家長可幫助幼兒分配遊戲的角色,教幼兒如何遵守角色的各項義務,在角色遊戲中領會人與人的交往和關係,豐富生活經驗。例如,扮演保育員的孩子,應該溫和地和孩子說話,給他們玩具,哄他們玩等,而扮演託兒所孩子的,則要認真聽「保育員」的話。
2、發展語言能力。鼓勵小孩兒自己敘述一些事情,如「今天做了什麼?」,「上公園看到了什麼」等,讓他複述故事,講述圖中所描繪的內容。教小兒記住父母的名字、家庭住址、父母的職業、單位,自己的年齡等。
3、培養小兒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情感。孩子的道德評價能力是在大人的影響下形成的,開始他們常常只是重複父母或老師的看法,而後才慢慢地學會獨立分析。教育孩子文明禮貌、團結友愛、尊重長輩、尊重老師、愛祖國、愛勞動、正直善良、富於同情心,教孩子遇到困難應努力克服並培養孩子學會從生活中獲得美的感受。